在美劇《絕命毒師》中,收入微薄的高中化學老師沃爾特生活本來就是捉襟見肘,孰料近期更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妻子又懷孕了,殘廢的兒子也需要大筆的支出,自己還剛剛被確診為肺癌晚期,什麼倒黴的事情都叫他給碰上了。心情與生活環境惡劣到這種極端程度的人物,一般都會作出驚人的舉動。沃爾特既然是名化學教師,那麼他選擇的邪路就是――製毒販毒。
在第一集中,老白在看到毒販在家製毒的現場過後,心中萌生了自己製毒的想法。我們也經常聽說,很多小毒販都會自己在家裡製毒,甚至有人說,一個學化學的本科生在家裡可以輕易的製造出毒品,那麼現實是這樣的嗎?
以冰毒為例,冰毒,即興奮劑甲基苯丙胺,因其原料外觀為純白結晶體,晶瑩剔透,故被吸毒、販毒者稱為「冰」(ice)。由於它的毒性劇烈,人們便稱之為「冰毒」。該藥小劑量時有短暫的興奮抗疲勞作用,故其丸劑又有「大力丸」之稱。
以麻黃素為原料合成甲基苯丙胺是合成甲基苯丙胺的傳統路線,也是製造甲基苯丙胺最常用的方法之一。目前有四種方法,我們一一來分析一下。
(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下列反應核心條件及原料配比已經略去!)
路線一:Nagai法,麻黃素在碘,紅磷作用下生成甲基苯丙胺。碘和紅磷先生成氫碘酸,氫碘酸中的碘取代麻黃素中的羥基,鹼性條件下脫碘生成甲基苯丙胺。因這條合成路線所需原料,試劑成本較低,對操作者要求不高,所以該方法是傳統從麻黃素合成甲基苯丙胺路線中最經典的方法和最常採用的方法。這也是為什麼,老白在第一集的結尾時分會用到紅磷將敵人致盲的原因。
路線二:Birch還原法,麻黃素在液氨,鋰或者鈉作用下生成甲基苯丙胺。由於金屬鈉非常活潑,且難獲得,因此常用一次性鋰電池中的金屬鋰代替金屬鈉。但是Birch還原法是極其危險的,因為鹼金屬和液氨都有極高的反應性。而且當加入反應物的時候,液氨的溫度使其極易爆沸。但因為其合成路線短,所以這是一條日漸使用普遍使用的方法。
路線三:Emde方法,麻黃素在氯化亞碸或者三氯氧磷作用下1-氯-1-苯基-2-甲氨基丙烷(又稱氯麻黃素)經氫和鈀共同還原作用下生成甲基苯丙胺。該方法在合成的過程中不僅要用到強氧化劑,且要用到易燃易爆的氫氣和價格昂貴的鈀催化劑,因此該路線不僅操作難度大且成本昂貴,實驗的操作者需要有較高的有機合成基礎。一旦操作失誤,就如同老白說的那樣,會產生大量的副產物二氯二乙基硫(即芥子氣的學名),芥子氣至今沒有特效抗毒藥物,僅能採取對症治療措施。
路線四:Rosenmund方法,麻黃素在高氯酸作用下生成1-氯-1-苯基-2-甲氨基丙烷,經氫和鈀共同還原作用下生成甲基苯丙胺。該方法與Emde法相似,只是氧化劑為高氯酸,也要用到易燃易爆的氫氣和價格非常昂貴的鈀催化劑,對高氯酸的處理需要非常複雜的純化措施,因此該路線操作難度極大且成本昂貴,實驗的操作者需要極高的有機合成技術和經驗。
看完了方法,我們再來看看原料,合成甲基苯丙胺最重要的就是麻黃素,而從感冒藥中提取麻黃素是最經典的方法之一,不過現在根據國家規定,任何含有麻黃素的藥品均受到國家管制,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處方藥」,任何人無法大量購買。而非藥品類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易製毒化學品管理條例》第三章第十六條規定,個人不得購買第一類、第二類易製毒化學品。
所以說,即使是有著豐厚化學基礎的人,想要在家裡甚至簡易實驗室製備毒品是難上加難的,何況需要大量的實驗來準確推算出反應的溫度和配比,就算這些都成功了,製備出整板結晶狀的冰毒也是需要非常精準的精細合成操作的,有可能在你制出毒之前,產生的異味已經足夠驚動當地警方了,所以說,現實生活與影視劇中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的,畢竟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珍愛生命,遠離毒品。
參考文獻:
【1】 林應椿,郭建,李航麒,甲基苯丙胺合成路線解析及禁毒策略,CNKI:SUN:FJFC.0.2018-06-012.
【2】 《精細化學品化學》,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9787122064424.
【3】 中華人民共和國《易製毒化學品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445號,2018年9月18日.
【4】 學一般,甲基苯丙胺合成工藝技術的解析論述,2019-08-26,百度學術.
哈哈哈我是小意,非常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意的可以點一下關注哦,每天都會科普美劇《絕命毒師》的化學小知識哦~~O(∩_∩)O
(本文章引用資料已在參考文獻中註明,涉及《絕命毒師》劇作的部分圖片資料來源於「搜狐視頻」,旨在科普趣味知識,僅代表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