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簡譜)小學音樂二年級上冊《欣賞 森林中的鐵匠(片段)》

2020-09-07 師夢圓

《森林中的鐵匠》教學設計

一、教材分析https://www.shimengyuan.com/nianji/537.html

這是德國作曲家米夏埃利斯創作的管弦樂作品。這是一首與艾倫貝格的《森林水車》和奧爾特的《在鐘錶店裡》並列齊名的三首著名描繪性標題樂曲。

樂曲分為五段,以造型性表現手法寫成。

第一段:《夜晚》,主題旋律悠長平穩,描繪了寧靜的夜景。

第二段:《早晨》,主題旋律中的三連音生動逼真地模仿了杜鵑的叫聲,華麗精巧的顫音猶如此起彼伏的鳥鳴,使人聯想到清新明朗的森林早晨。

第三段:《早晨的禱告》,在教堂的鐘聲、管風琴聲的襯託下,悠緩的主題仿佛展現出村民正在按照傳統習慣做著晨禱的情景。

第四段:《打鐵》,歡快的主題採用波爾卡舞曲體裁,跳躍的節奏生動描繪了鐵匠的打鐵聲和鐵匠快活的形象,最後,樂曲在活潑而富有生氣的氣氛中結束。

二、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森林中的鐵匠》感受勞動的快樂、勞動光榮,懂得從小要熱愛勞動。

2.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欣賞管弦樂曲《森林中的鐵匠》,指導學生根據樂曲的旋律、節奏、速度、力度、情緒等音樂要素,感受理解樂曲所塑造的不同的音樂形象。

3.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反覆聆聽、感受音樂變化所塑造不同的音樂形象,引導啟發學生想像聯想、感悟音樂作品表現的畫面和情景,並可以簡單描述。並通過小組合作用打擊樂器為主題音樂伴奏。

三、教學重點:

1、感受體驗樂曲的情緒,體驗勞動的樂趣。

教學難點:

2. 感受音樂情緒的變化,記憶主題旋律,並用打擊樂器合作為主題音樂伴奏。

四、教學準備:

打擊樂器 多媒體課件 生活物品

五、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激趣導https://www.renjiaoshe.com/jiaocai/705.html

1、律動《理髮師》

設問:「剛才我們經歷了理髮勞動,心情怎麼樣?」

師導語:「今天來學習另一首勞動樂曲,聽一聽這是什麼勞動發出的聲音」?

2.播放勞動時的「打鐵聲」,學生感受思考問題。

3.引入課題《森林中的鐵匠》

(二)、新授

1、出示課題《森林中的鐵匠》,教師介紹作品。

2、多媒體出示四幅不同情景的森林圖片,完整感受樂曲,並隨音樂的變化給圖排順序。

引導:「這四幅圖就是給我們展示了這首樂曲所描繪的音樂故事,生動的描繪了森林中鐵匠愉快的生活。那麼,鐵匠是如何打鐵的呢?」

3、播放「打鐵」主題音樂,結合圖片觀察鐵匠打鐵的動作。

設問:「鐵匠是如何打鐵的呢,你看到了什麼動作?」

4、再次感受主題音樂並隨音樂節拍,倆人合作模仿打鐵動作。

設問:「剛才我們經歷了打鐵勞動,心情怎麼樣?」

導語:「剛才我們聆聽的就是打鐵的第一主題音樂,描繪的就是這種勞動時的愉快心情,讓我們來進一步熟悉一下主題旋律。」

5、出示主題旋律,並學習隨琴用「鐺」模唱第一句。

6、再次聆聽主題旋律,並聽出模唱的主題旋律反覆出現了幾次?

導語:「老師為每組準備了打擊樂器和相應的節奏,請你們隨音樂試奏、練習一下。」

7、多媒體出示打擊樂器和對應節奏譜,分組合作輪流試奏練習,教師指導。

8、再次播放第一主題音樂,嘗試分組加入演奏,教師指導完成。

設問:「這種加入演奏和剛才的輪流演奏效果有何不同?」

導語:「我們就用這種漸進的顏色表示漸強的力度再一次為第一主題音樂伴奏。」

9、教師、學生小組合作演奏,為第一主題主題音樂伴奏。

過渡語:「打鐵工作還沒有完成,接下來第二主題音樂與剛才第一主題音樂發生了什麼變化?」

10、多媒體播放聆聽第二主題音樂,並用體態動作模仿打鐵,感受速度、情緒的變化。

設問:「這段音樂速度、力度、情緒發生了了怎樣的變化?」

引導:「這段音樂就是表現了鐵匠打鐵即將成功時愉快和激動。讓我們倆人合作繼續用動作完成打鐵工作,如果合作成功了用你們的歡呼聲告訴我。」

11、再次播放第二主題音樂,倆人合作用力度更強的體態動作模仿、表現第二主題音樂

教師小結:「倆種速度、力度的不同的變化給我們塑造了打鐵時不同的音樂形象」。

過渡語:「現在我們來回憶一下整首樂曲。」

12.歸納總結整首樂曲,出示音樂故事的四幅圖。

(三)、教學延伸 拓展

1.音樂活動:森林的早晨 模擬音響

師:出示準備的生活物品,請學生探索各種自然、小動物的音響。

2.學生交流探索,並展示各種音響。

引導:「森林的早晨優美寧靜,大自然的聲音什麼樣的力度?所有的小動物來了,森林熱鬧了又是什麼力度?」

3.播放多媒體師生配合表演情景《森林的早晨》,教師旁白。

4.情景劇展示:播放完整動畫,教師旁白,學生完整表演整首樂曲《森林中的鐵匠》。

總結:「打鐵本是一件很辛苦、很累的事情,小鐵匠們工作的還如此快樂,勞動真是一件光榮的事情,我們也要從小熱愛勞動,因為「勞動最光榮」!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