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啦,這些外匯行為屬於違規,別讓自己進了央行的「關注名單」

2020-12-20 東南財富

數據截止到2015年時我國的政府外匯儲備在全球各國當中排在了第一位,由此可見外匯在我國還是佔據著相當大的比例的。

不過對於外匯的相關業務都是要根據相關的法律規定與準則來實施的,有很多人為了一己之私而遊走於法律的邊緣,其中還包括銀行未盡其相關審核職責,這些行為都是違規的。2018年12月6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就公布了今年第六批的外匯違規案例,該批所公布的違規案件數量共計達到15起,而在這15起外匯違規案例當中個人外匯違規的佔到了七起,剩下的有4家銀行以及4家企業有外匯違規行為。

個人外匯違規案件如下:

個人外匯違規案件在這次的公布名單中共計七起,其中個人非法買賣的案件佔了四起,涉案人員為香港周某,廣東楊某,江蘇徐某和遼寧馮某,這四人違規行為多為在各地賭場通過地下錢莊進行非法購買美元,買賣港幣。剩下三人為分拆逃匯案,為上海的周某與沈某以及吉林隋某,此三人為實現其非法向境外轉移資產的目的,利用境內多人購匯額度,將其個人資金分拆後匯往境外帳戶,以達目的。這七個的行為構成違規,對其七人均作相應金額罰款,納進徵信系統管理,並將其列入「關注名單」。

銀行外匯違規案件如下:

銀行外匯違規案件共計四起,分別是平安銀行廈門分行,光大銀行海口分行,東亞銀行廣州分行以及民生銀行大連分行。其中平安銀行廈門分行與光大銀行海口分行的違規行為皆為對於企業虛擬合同與提單辦理轉口貿易付匯業務,分別對平安銀行廈門分行處以280萬元罰款與光大銀行海口分行80萬元罰款。東亞銀行廣州分行因其在對方提供的資料多處存在不同時,仍舊作審核通過處理,該行為構成違規,對其銀行處以50萬元罰款,民生銀行大連分行則由於在辦理保外貸籤約和履約付匯業務時,並未做到審核要求,處以307.3萬元罰款。

企業外匯違規案件如下:

違規的四家企業分別為稷山縣康盛達蜜餞食品有限公司,寧波明輝礦業有限公司,寧波詩頂進出口有限公司以及江蘇五洋集團有限公司,這四家公司均被列為逃匯案件處理。多為貨物出口未收匯,使用無效憑證,編造虛假貿易背景,偽造提單,構造進口合同。對於這四家公司均作罰款處理並將其處罰信息列時央行徵信系統。

在上文中我們說到個人外匯違規案件時,除了罰款與列入央行徵信系統之外,我們還提到了列入「關注名單」這四個字。國家外匯管理局在通報中表明,對於企業外匯的違規行為所作出的處罰將會被列進央行的徵信系統 ,而個人外匯違規行為則作相應「關注名單」管理措施,與此同時將其有關違規處罰列進央行徵信系統當中。

對於這個「關注名單」管理措施,大家應該從這個名字當中就能夠猜到了,凡是進了這個「關注名單」那就相當於是成為了重要監督對象,就像是我們上學時老師眼中的搞「破壞」分子一樣,做什麼事情都會被拎出來作單獨的調查。而對於這個「關注名單」,國家外匯管理局也作出了相應的解釋,對於被納入到「關注名單」的對象而言,在列入名單的當年以及之後的連續兩年之內都稱之為關注期限,而在此關注期限之內的「關注名單」外人在銀行中辦理相關結售匯業務時,不僅要提供其有效的身份證件還要對其交易額作出證明,並提供一系列相關材料。而對於「關注名單」人員銀行會對其提供的相關證明資料作嚴格的審查核對,確保其交易真實性。

所以說大家要關注啦,要是進入了央行的「關注名單」以及列進徵信系統,不論是個人還是企業都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讓審核過程變得更加複雜化。看到這裡還不趕緊將這些違規行為在心中牢牢的畫上太叉叉,關進小黑屋裡,也不要有「鑽空子」的不正當想法哦,要時刻牢記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千萬別讓自己一不留神兒就進了央行的「關注名單」。

相關焦點

  • 外匯局通報15起違規案例 違規者將入關注名單並納入徵信
    對於個人而言,利用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和分拆購匯是被處罰的主要原因,外匯局通報中也特別指出,有部分人員在澳門賭場通過地下錢莊多次非法買賣港元等。  另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公開通報中除了對違規的企業、個人進行罰款外,還特別提出會將違規行為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並對違規個人實施「關注名單」管理。
  • 7名被處罰個人已納入銀行「關注名單」
    [原標題] 外匯局通報15起違法違規案例 總罰款金額約1700萬元人民幣 7名被處罰個人已納入銀行「關注名單」昨天,國家外匯管理局再次公開通報了15例外匯違法違規行為,涉案主體包括4家銀行、值得注意的是,外匯局通報中特別註明這4家企業的處罰信息都納入中國人民銀行徵信系統。利用173人購匯額度分拆逃匯被罰300萬此次被通報的7名個人,有4人因為用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被罰,有3人因分拆逃匯被罰。
  • 個人購匯重申6大禁令留意別入「關注名單」
    突破制度底線被列入「關注名單」,又將受到怎樣的懲罰?購匯不能用於境外買房、炒股和投分紅險如果這兩日你向銀行提出購匯申請,會在個人購匯申請書看到明確提示,境內個人辦理購匯業務時,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等。平時不怎麼關注國家外匯管理制度的你也許才知道:原來購匯不能用來買房、炒股、買保險啊?!
  • 監管更新外匯業務關注主體名單 已無「易思匯」
    摘要 【監管更新外匯業務關注主體名單 已無「易思匯」】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獨家獲悉,近期,監管部門向全國性中資銀行國際業務牽頭部門和開展外匯業務的支付機構發文,更新外匯業務關注主體名單(共85家)。
  • 獨家|監管更新外匯業務關注主體名單,已無「易思匯」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獨家獲悉,近期,監管部門向全國性中資銀行國際業務牽頭部門和開展外匯業務的支付機構發文,更新外匯業務關注主體名單(共85家)。前期,監管部門向銀行和支付機構提供了兩批外匯業務關注主體名單(簡稱「關注名單」),供銀行和支付機構參考。9月16日,21世紀經濟報導曾發表《獨家|監管披露兩家涉嫌違規辦理外匯業務主體,空中雲匯否認》一文,報導了此事,涉及空中雲匯和易思匯。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監管部門最新表示,根據銀行建議,結合近期外匯監管發現情況與問題,監管部門對關注名單進行了梳理更新。
  • 外匯局重申購匯規則 虛假申報將被列入「關注名單」
    今年新版的《個人購匯申請表》進一步細化了申報要求,其中「個人辦理購匯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購買人壽保險和投資性返還分紅類保險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的表述也引發市場關注。業內人士表示,此次改進個人購匯事項申報統計並不涉及現行個人外匯管理政策的調整,但此舉有助於監管部門進一步封堵現有個人購匯環節中存在的漏洞,加強對個人逃匯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
  • 信用卡套現屬於違規 央行、銀監會聯合發文警示
    央行、銀監會聯合發文警示信用卡風險 信用卡套現屬於違規  商報訊 (記者 和平) 昨天,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了《關於防範信用卡業務風險有關問題的通知》。《通知》指出,最近套現行為開始公開化,「代辦信用卡並全額提現」、「POS刷卡消費提現」等廣告猖獗,嚴重擾亂了信用卡發卡和受理市場,加大了銀行經營風險,破壞了社會誠信環境。  央行相關負責人指出,最近一些不法分子打著「銀行中介代理公司」「貸款中介」等名義,為客戶代辦信用卡並利用信用卡的透支額度和免息期,通過虛構POS機刷卡消費騙取高額手續費和銀行資金。
  • 新年購匯要填用途申報表 違規個人將被列入"關注名單"
    新年伊始,對於關注外匯動向和有外匯用途者而言,意味著又有5萬美元外匯額度可供兌換。不過,就在去年最後一天,人民銀行旗下國家外管局發布了「改進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的通知,給市民的新年購匯提出了新的要求。  個人年度購匯額度5萬美元不變  據悉,此次通知並不涉及個人外匯管理政策調整。
  • 使用這種pos機,資金不會到帳,銀聯的違規名單,你看了嗎?
    但是要是沒有這些支付業務的牌照,想要做這方面的生意,也不走有牌照的公司通道的,那就是違規操作了。在2011年5月3日的時候,央行發了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一批一共有27家。這幾年來也有的企業被註銷了支付牌照,現在市場上面存量有效的支付牌照一共有238張。
  • ...丨郵儲銀行「直連接口新增商戶」等違規遭央行處罰丨萬事達卡...
    1央行等四部委聯合發文規範金融營銷宣傳行為12月25日,央行官網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金融營銷宣傳行為的通知》。通知對以下不當金融營銷宣傳行為提出了明確的禁止性規定:一是不得非法或超範圍開展金融營銷宣傳活動;二是不得以欺詐或引人誤解的方式對金融產品或金融服務進行營銷宣傳活動;三是不得以損害公平競爭的方式開展金融營銷宣傳活動;四是不得利用政府公信力進行金融營銷宣傳活動;五是不得損害金融消費者知情權;六是不得利用網際網路進行不當金融營銷宣傳活動;七是不得違規向金融消費者發送金融營銷信息
  • ...連接口新增商戶」等違規遭央行處罰丨萬事達卡收購「RiskRecon」
    來源:支付之家網編輯/小漾每天三分鐘 縱覽支付業小漾早茶2019年12月26日歷史上的今天1984年: 中國首次南極考察編隊抵達南極洲PAY·每日關注1央行等四部委聯合發文規範金融營銷宣傳行為12月25日,央行官網發布《關於進一步規範金融營銷宣傳行為的通知
  • 福建中考考生注意啦!這些東西物品帶進考場算違規
    ,否則違規啦電子產品:如手機、手錶、電子手環、計算器,以及具有發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設備、電子存儲設備等考試違禁物品。最好還是不要了,免得考場不讓帶,到時候影響心態,如果確實需要可以試著帶著去,進考場前諮詢監考人員為妥。當然,其他涉及考試內容的材料也不要帶啦,可以說紙片都別留。還有一些類似有商標的物品也別帶了。可以帶什麼東西?
  • 從43起案例看外匯違規新特點
    證券時報記者 孫璐璐  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又通報了25起外匯違規案例,這是今年以來外匯局第三次集中通報外匯違規案例。從通報的處罰結果看,包括企業、個人甚至是銀行,都因從事各類外匯違法違規行為而被處罰,有的處以上千萬的天價罰金,有的甚至被司法機關判以有期徒刑。
  • 華人注意!央行重磅新政出臺,累計10萬人民幣外匯就會被盯上!
    可以說,央行這次真的是布下了天羅地網!大額現金相關活動隨時會暴露在監管部門的顯微鏡下,而通過大額現金行賄受賄、偷逃稅款、跨境洗錢等行為的難度也將成幾何數級增加!(圖片來源:網絡)央行在《徵求意見稿》中明確表示了,新政的管理目標就是為了維護經濟金融秩序,遏制利用大額現金進行違法犯罪的行為。
  • 29家銀行在外匯檢查中被處罰外管局:重點監督熱錢流入
    本報訊 記者王原  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胡曉煉指出,近期將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對銀行短期外債規模控制執行情況以及管理規定執行情況的專項檢查。重點監督短期投機性資本流入,強化對跨境資本,尤其是短期資本流動的監控和管理,依法對沒有實際交易背景和虛報出口交易額的外匯流入進行查處。
  • 招商證券:央行行為「異動」對A股意味著什麼?
    【策略觀點】從歷史來看,央行行為異動暗藏玄機,2012年後,央行資產負債表出現三輪異動:2012年8月,外匯儲備明顯擴張,央行資產增速明顯提升,隨之社融增速明顯改善,股票市場並在2012年末至2013年初出現一波反彈,此輪央行擴錶帶來房地產價格的快速上行。
  • 空頭支票不能隨便開,央行在全國開展違規行為綜合整治
    空頭支票不能隨便開,央行在全國開展違規行為綜合整治 澎湃新聞記者 陳月石 2019-06-25 22:20 來源:澎湃新聞
  • 2020高考:這些物品千萬別帶進考場!無意違規後果不小!要仔細!
    一起來了解:2020高考:這些物品千萬別帶進考場!無意違規後果嚴重?要仔細!2020高考:哪些物品必帶?哪些物品不能帶?違規後果不小!《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規定:「攜帶具有發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設備的行為,應當認定為考試作弊。」在開考信號發出前答題或者考試結束信號發出後繼續答題。《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規定:「考試開始信號發出前答題或者考試結束信號發出後繼續答題的行為,應當認定為考試違紀。」如果被認定為考試違紀,該科目的考試成績肯定會受影響。
  • FCA打擊違規接受入金業務行為
    」)、Soccer League UK Limited (以下簡稱「Soccer League UK」)和這些公司的高管提起民事訴訟。FCA稱,這些被告在多個項目(包括外匯交易和加密資產)上吸收公眾資金,進行未經授權的存款業務。
  • 換匯境外買房炒股小心進「關注名單」
    不過,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的購匯新規給大家吃了一顆「定心丸」。規定明確表示,2017年居民個人換匯額度依舊保持5萬美元,同時再次重申個人購匯「六不得」,包括不得出借或者借用他人換匯額度,換匯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等,如違反規定,將被納入個人徵信記錄、列入外匯管理機關「關注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