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來,焦慮的心態+疫情期間學習狀態的不適應+不好的階段成績表現,再加上下學期就要升初三,讓很多初二的學生們感到焦慮。
同學們的難處我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所以今天我們就給各位高二的學子一些學習上的建議,爭取早日恢復以往的學習狀態,用最好的心態去迎接初三!
一、思考式預習
這種預習方式強調在學習時中加入思考的過程,對新學的課程做到心中有數,對困難做到「知己知彼」,掌握聽課的主動權。
1、閱讀+思考+書寫,把內容的要點、層次、聯繫標註出來,不懂的地方標上記號,上課的時候對照老師的講課思路找到自己在思考上欠缺的東西。
2、把課後習題和對應練習做一遍,熟悉本節課程常考題目,知道自己哪裡會、哪裡不會。可獨立解決的問題可以先解決,不會的記錄好自己的思路,等聽課後再試試能不能解答。
3、合理預測考試內容,比如:這個知識點和其它哪些知識點放在一起考?會以什麼形式考?題目的特點是什麼?能不能找到典型例題先做做。當你對這些都摸透了之後,就能逐漸適應這些題目,考試就變成了知識的完善、能力的提升。
二、定位式聽課
自學也可以獲得知識,但通過聽課,在老師的引導和啟發下,可以少走彎路,在有限時間內獲得更多系統知識。
1、眼睛跟著老師走。通過課堂學習可以有效解決自己在預習階段遇到的問題,比如:勾股定理是怎麼發現和產生的,證明的思路是怎麼來的,證明的過程哪些是重難點等。書本上只能看到表面知識,背後的知識還要聽老師的。
2、主動發言。聽課既要了解老師講解的內容,也要主動思考,有疑問和不同看法時,一定要主動問老師。
3、記好筆記。把老師說的要點、課本知識的拓展、講解的思路和解題方法記下來。
三、立體式複習
複習時要與課本做好銜接,眼睛看教材,腦中回憶聽課細節、隨手查看課堂筆記,這是查漏補缺最有效的方法。
1、立體回憶。複習完課本、完成作業後,同學們可以先把內容合上,回憶課上的內容,儘量完整的在腦海中重現一遍。哪裡卡頓就記下來,結束之後再對著書本,重點複習卡頓和遺漏的知識點。
2、在對零散知識點熟記於心的基礎上,要進行有效總結和歸納。思考如果把各個知識點串聯在一起,命題者會怎麼樣去考查呢?
3、各科目準備好錯題本,每天整理,定期回做。邊做邊思考為什麼會錯,反覆錯誤的地方就是最薄弱的地方。在訂正的前提上,進行強化練習。
四、改善式做題
初二的作業較多,每位老師布置「一點點」放在一起就很多了。這就考驗大家的做題能力了。
1、作業必須獨立完成。做題時,不能依賴同學,不能依賴答案。遇到不會的題目不要隨口就去問別人怎麼寫的,也不要直接翻答案。其次主動摸索做題的格式,重視對答題步驟的書寫,比如數學每一步怎麼推導來的、歷史事件的原因結果要描述準確。在解題的過程鍛鍊自己的思維。
2、先複習再寫作業。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再做題,才能鞏固學習成果,否則遇到的題目都不會,只能再複習,中間的時間白白耽誤了。
3、給自己制定時間限制。每門科目都有作業,根據作業量、題目難度、擅長與否,給自己確定一個時間範圍,在某段時間內專門做哪一科且必須完成。期間除了寫作業不要做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
4、作業要選擇有代表性的題目,而不是盲目的題海戰術。在學習的過程中是如何做題的?每道題有什麼收穫?一定要有清楚的認知。
五、針對性自學
初二極其普遍的一個問題就是:偏科,尤其是在數學、英語和物理上。老師日常上課的進度是根據班級整體學習情況來的,最大程度照顧到每個人,但是總會有同學跟不上班級進度,這時候就需要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了。
1、自學的目的是為了跟上、或者趕超老師的進度,所以自學要先跟緊老師,不要盲目去做。前面四點說的看書、聽課、複習、做題,是自學的基礎。
2、自學要分配好時間,時間從哪裡擠、每門科目分多少時間,都是自學前就要定好的,不管是自學還是其他學習方式,最忌諱走一步是一步。
3、自學方法也是一個摸索的過程,中間難免會走彎路,不必心急,一點點改進就好。可以主動詢問老師,幫助制定計劃;可以找家長,幫忙監督自學過程、檢查自學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