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潮溼的原因
下雨後房間內,地面,床上潮溼,主要是兩個方面原因:
1.一方面是溫度低,一般下雨的時候,氣溫會下降,氣溫下降,會導致空氣中的水汽凝結。當氣溫高時,水會發生蒸發,蒸騰,空氣中的溼度會增加。空氣溫度高,分子運動速度快,所含有的水汽容量也比較多,空氣溫度低,分子運動速度慢,所含有的水汽容量低,會有一部分水汽凝結成水,吸附在地面,牆面,家具上。當空氣溫度到零下時,水汽多數凝結成冰,所以溼度很低。
2.一方面是雨後水汽大。下雨後,空氣中水分充足,相對溼度高,雨水導致地面溫度下降,進而影響地面空氣溫度下降。這導致空氣中的溼度達到過飽和狀態。在空氣中水汽含量不變, 保持氣壓一定的情況下, 使空氣冷卻達到飽和時的溫度稱露點溫度, 簡稱露點, 其單位與氣溫相同 。一般把0℃以上稱為「露點」,把0℃以下稱為「霜點」。露點是指空氣在水汽含量和氣壓都不改變的條件下,冷卻到飽和時的溫度。通俗理解也就是大氣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出現結露時的溫度。所以當雨後,空氣中水汽充足的時候,水汽會在露點溫度下冷卻,進行凝結成小水珠,吸附在室內的牆地面家具上。
在上述兩點作用下,空氣中的水汽因過飽和而凝結成小水珠,室內就會出現潮溼。地面床等家具上,牆上有灰塵,容易形成水珠凝結核,所以會感覺很潮。水汽在高空凝結成雲,在地面附近凝結就是霧,潮氣。
雨過天晴出太陽後,溫度升高,水汽蒸發,高溫空氣攜帶水汽向上運動,在高空遇冷凝結,匯集比較多,就會再次形成雲。雨過天晴後的彩虹,就是懸浮在空氣中的凝結水珠,折射反射太陽光,在天空形成的彩色光譜。
如何驅潮
驅潮就是讓水珠再次蒸發,成為水汽,離開牆面,家具,地面:
一個是提升溫度,比如給室內打開地暖,空調製熱,床上使用電熱毯,提高溫度,讓潮溼水汽蒸發。
一個是加快空氣流動速度,將潮氣吹走,比如用風扇,新風系統。。
一個是用除溼機,空調冷凝除溼,降低空氣中的溼度,進而將室內的潮氣除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