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徵求《一季秈粳雜交稻栽培技術規程》等37項地方標準意見的函

2020-12-19 食品夥伴網

各有關單位及專家:

 

  《一季秈粳

雜交

稻栽培技術規程》《雙季秈粳雜交稻栽培技術規程》《野桂花蜜》《蜂荷花粉》《規模化養豬生產技術規程》《贛昌鯽》《餘干黑羽烏雞》《崇仁麻雞》《肉鵝規模養殖生產技術規程》《豐城灰鵝》《白耳黃雞》《肉牛規模飼養生產技術規程》《肉山羊規模飼養生產技術規程》《規模化養豬場無害化處理技術規程》《大餘麻鴨》《吉安紅毛鴨》《稻稻油三熟制油菜輕簡化栽培技術規程》《針形綠茶加工技術規程》《

標準

生態茶園建設技術規範》《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防治技術規程》《地質勘查單位安全標準化規範導則》《地質勘查單位安全標準化規範鑽探工程實施指南》《地質勘查單位安全標準化規範坑探工程實施指南》《地理標誌產品 萬年貢米》《錦江牛》《東鄉黑羽綠殼蛋雞》《西瓜小拱棚雙膜覆蓋早熟栽培技術規程》《番茄越冬優質高效栽培技術規程》《吉安登龍粉芋高產栽培技術規程》《辣椒春提早栽培技術規程》《水芹生產技術規程》《萵筍秋冬生產技術規程》《茭白冷水栽培技術規程》《玉山白玉豆高效栽培技術規程》《辣椒特早熟種質創製技術規程》《嫁接茄子栽培技術規程》《灌木辣椒種質鑑定技術規程SSR分子標記法》地方標準現已形成

徵求意見

稿。歡迎各有關單位及專家對標準進行審閱,並於2019年3月14日前返回具體的修改意見。

 

  回函地址:南昌市京東大道1139號江西省標準技術審評中心(郵編:330029)

 

  聯 系 人:李秋粉

 

  聯繫電話:0791-86355915

 

  電子郵箱:jxbzhy@126.com

 

  2019年3月7日

 

 

  .

相關焦點

  • 湖北:秈粳雜交稻再生季優勢明顯
    文/圖記者何紅衛樂明凱   11月22日下午,湖北省農業廳總農藝師肖長惜組織相關專家到孝感市孝南區毛陳鎮,對華中農業大學主持承擔的「機收再生稻豐產高效栽培技術集成與示範」150畝示範片進行了測產驗收,種植品種為三系秈粳雜交中稻「甬優4949」,再生季平均實收產量為369.1kg/畝。
  • 中國水稻研究所提耐冷新方法 秈粳雜交稻有望穩產栽培
    秈粳雜交稻則像一個「混血兒」,遺傳了父母的優勢基因,具有根系發達、株型高大、壯稈、大穗、粒多、耐肥、高產優質等超高產優勢,深受廣大農民歡迎,種植面積迅速擴大,已成為我省晚稻的主要栽培品種,但其生育期較長,開花後易遭遇低溫風險。
  • 漵浦秈粳雜交稻推廣示範片喜獲豐收
    懷化新聞網訊  10 月9 日,省農技推廣總站委託懷化市農委組織驗收專家組,對漵浦縣秈粳雜交稻示範片進行實地測產驗收。漵浦縣秈粳雜交稻百畝示範片位於觀音閣鎮覃村,示範品種為甬優538,連片示範面積130 畝。
  • 「秈粳混血種子」受熱捧
    本報記者 李曄記者日前獲悉,由寧波市農科院和農業局下屬種子公司聯合育成的「甬優」系列雜交稻連年高產,其中秈粳雜交晚稻「甬優12」表現尤其突出,2個多月前創下平均畝產912.7公斤的佳績,而鄞州區洞橋鎮農民老許承包900畝農田種上了「甬優12」單季晚稻後,去年畝產高達943.1公斤。
  • 除秈、粳稻外,秈粳雜交稻有優勢
    水稻品種分為秈稻和粳稻品種,秈稻品種中高產的品種多為雜交水稻,口感好的品種以常規秈稻居多,雜交水稻近兩年在口感上也取得很大的突破;粳稻品種多是常規稻,極少是雜交粳稻,在食味方面較秈稻好,所以既高產又口感好的品種也有不少;還有新一代水稻秈粳雜交稻,具有極強的超親優勢,選育的品種大多具有產量高
  • 龍山縣秈粳雜交中稻千畝示範片畝產突破900公斤
    秈粳雜交中稻示範奪高產 龍山千畝示範片畝產突破900公斤 華聲在線10月12日訊(湖南日報記者 張尚武)在傳統一季稻區,推廣秈粳雜交中稻增產潛力大。據省農委最新測產驗收,龍山縣秈粳雜交中稻千畝示範片畝產突破900公斤。 落實農業部「北粳南移」的計劃,省農技推廣總站今年在全省創辦54個秈粳雜交稻示範片,包括2個千畝示範片和52個百畝示範片。10月9日驗收的龍山縣秈粳雜交中稻千畝高產示範片,屬於省裡重點主抓的兩個千畝示範片之一。該千畝示範片位於龍山縣石羔街道甘比村,由種糧大戶曾祥勝等農戶種植,面積1011.5畝。
  • 關於徵求《綠色食品黃韭生產技術規程》等4項衡水市地方標準(徵求...
    綠色食品黃韭生產技術規程(徵求意見稿).docx綠色食品黃韭生產技術規程編制說明.doc綠色食品韭菜周年生產技術規程(徵求意見稿).doc綠色食品韭菜周年生產技術規程編寫說明.doc綠色食品西瓜生產技術規程-第1部分 早春大棚西瓜(徵求意見稿
  • 關於徵求《安全生產應急準備評估指南》等2項標準意見的函​
    關於徵求《安全生產應急準備評估指南》等2項標準意見的函​ 2020-12-15 22: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浙大選育的秈粳雜交稻「江兩優7901」在南方稻區試驗示範中表現突出
    「江兩優7901」是浙江大學農學院舒慶堯教授團隊聯合嘉興市農科院、浙江之豇種業選育的雜交稻品種,2018年通過國家主要農作物品種審定。它是國際上第一個兩系秈粳亞種雜交稻,具有強大的雜種優勢。2019年,「江兩優7901」入選「浙江?長江下遊水稻新品種大會推薦品種」。
  • 關於對《烘焙紙》等9項造紙標準(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的函
    各有關單位、專家:   根據全國造紙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年度標準制修訂工作任務安排,《兒童用紙品基本安全技術規範》、《紙、紙板和紙製品 丙烯醯胺含量的測定》、《紙和紙板印刷適性用標準油墨》等9項造紙標準已完成標準徵求意見稿。
  • 關於對1073項河南省推薦性地方標準(計劃)集中覆審結果徵求意見的函
    各有關單位:   根據《國務院關於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國發[2015]13號)和《國家標準委關於印發推薦性地方標準集中覆審工作方案的通知》(國標委綜合[2016]28號)要求,我局對1073項河南省推薦性地方標準(計劃)開展了集中覆審工作。
  • 廣東省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技術規程(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水處理網獲悉,廣東省住建廳近日就《廣東省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技術規程》等2項廣東省標準徵求意見。詳情如下: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徵求《廣東省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技術規程》等2項廣東省標準意見的函各地級以上市生活汙水主管部門,各相關單位:經我廳立項,由廣東省廣業環保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編制的廣東省工程建設標準《廣東省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技術規程》和《廣東省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運營維護與效能評價標準》已形成徵求意見稿
  • 江西省人民政府 三農信息 關於做好洪澇災害後早稻搶收搶烘,強化中...
    「三控」抗倒綠色節本增效技術;2.再生稻機械化生產技術;3.直播晚稻栽培技術;4.雙季秈粳雜交晚稻栽培技術;5.一季秈粳雜交稻栽培技術。具體防治方法參照DB 36/T 1077-2018水稻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規程(見附錄)。4.4雜草防除秈粳雜交稻對除草劑施用較秈稻敏感,應根據品種特性、不同生長期科學選用適宜除草劑品種或適當減量施用,禁用雙草醚及二氯喹啉酸。
  • ...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標準(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關於開展《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標準》研究編制工作的函(建標標函[2015]158號)的要求,現徵求由中冶京誠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牽頭起草的行業標準《城市地下綜合管廊運行維護及安全技術標準
  • 「粳」米到底是「jīng」還是「gěng」?還有很多人在吵,該文全說明白了
    關於秈和粳的國際學名命名,中國農學家心裡一直憋著一口氣。1928年,日本學者加藤茂範通過雜交等手段發現了秈稻和粳稻的區別,並率先將「秈」、「粳」命名為indica(Oryza sativa L. subsp. indica Kato)和japonica(Oryza sativa L. subsp. japonica Kato),並一直沿用至今。
  • 秈粳雜交稻嘉豐優2號,不僅高產、抗稻瘟病,而且米質優、食味佳
    1、產量潛力大,易高產 秈粳雜交水稻(偏秈型)新品種嘉豐優2號在產量方面表現很優異,在江西省共青城市蘇家壋鄉漿潭聯圩一分場千畝示範田內,平均畝產達到1022.2公斤,創江西省水稻單產最高紀錄;在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鎮橋裡村的百畝示範方面積102.5畝,按照農業部「超級稻確認辦法」的規定測產,平均畝產881.5公斤,超過國家超級稻產量標準
  • 安徽省地方標準《單季水稻壟作旱管高產栽培技術規程》發布
    從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官網獲悉,近日,由貴池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池州市忠友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共同主持起草的安徽省地方標準《單季水稻壟作旱管高產栽培技術規程》獲省質監局批准發布。該標準規定了單季水稻壟作旱管的品種選擇、播種育秧、整地起壟、移栽操作、水肥管理、病害防治等技術要求。
  • 佛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轉發關於徵求廣東省標準《高層建築立體...
    現將《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徵求廣東省標準高層建築立體綠化技術規程(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徵求廣東省標準保障性住房建築規程(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廣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關於徵求廣東省標準高層建築風振舒適度評價標準及控制技術規程(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
  • 兩系雜交稻代表品種兩優培九,比汕優63高產,米質優適應性廣
    2002年超越汕優63成為單個雜交稻年種植面積的第一位,年種植面積達1238萬畝,累計種植面積超過9067萬畝,目前種植面積最大的兩系雜交稻品種。兩優培九的特性:作一季中稻種植全生育期145-150天,生育期較長,株高110-120釐米,株型緊湊,株葉型態好(上部三片功能葉具有「長、直、窄、凹、厚」的特點,屬葉下禾),分櫱力強,最高莖櫱數可達30萬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