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一位母親,對女性來說,意味著必須學會適應新的生活節奏,生活難度也就此升了一個等級。當世界歌頌母親的偉大時,初為人母的新手媽媽,正在夜裡悄悄安撫自己的難處。深夜,在孩子睡著的間隙,她們會把煩惱傾訴到朋友圈。
每個夜晚,我幾乎只能零零散散地睡5個小時左右,睡一會兒,就會被寶寶的哭鬧聲叫醒。接著起身餵奶,再次將他哄睡。幾乎每過兩個小時,我和世界說一次晚安。第二天,我不到六點鐘又要醒來,忍著睡眠不足導致的煩躁心情和嚴重透支的體力,繼續哄寶寶玩耍。生孩子要經歷一場身體的浩劫,有數據統計,50%~70%的產婦都會出現產後抑鬱傾向。產後不久,我也總是覺得自己孤立無援,嬰兒啼哭的夜晚循環反覆,似乎永無盡頭。丈夫的工作沒有明確的休息日,即使他在工作之餘,把育兒的優先級排在首位,盡力協助我,但大部分時候,我依然需要獨自面對這一切。按部就班地餵奶、拍嗝、哄睡,日日忙碌,黑白顛倒。漸漸,寶寶大了些,吃夜奶的次數減少,只需要餵一次就會乖乖睡覺。我愈發享受寶寶對我的依戀,我能感到,他一天比一天更懂事,跟我的互動也多了。
望著寶寶藕節一樣白嫩的、肉乎乎的四肢時,我會暢想他慢慢長大後的樣子。那時我終於不用再深夜餵奶,可以牽著他的手,約姐妹上街喝奶茶了。
懷孕之前,我一直以為自己是永遠也吃不胖的易瘦體質,從成年到24歲,體重從來沒有超過85斤。
懷孕後,我胖了整整30斤,直到孩子半歲,我才勉強回歸兩位數的體重。99.2斤,看起來是能接受的數字,但我身高只有1米5。因為哺乳,日夜抱孩子,剛畢業一年多、僅僅25歲的我,擁有了渾圓堅實的臂膀,虎背熊腰似大媽。為了安撫愛美的我,丈夫出差時特意買了我喜歡的包包、裙子,但難過的是,我根本沒有將它們穿搭出門的場合。每天遛娃,我必須背上巨大的黑色登山包,裡面裝著便攜的金領冠奶粉、玩具、保溫杯、防潮墊、大包嬰兒溼巾,以及所有可能會用到的物品。以前,我極熱愛彩妝,月月購進新口紅和眼影,護膚品也非大牌不擦。生娃之後,我習慣了素顏,有時忙活一整天,到晚上才想起來,「今天連臉都沒洗。」我嘗嘗安慰自己,是把自己的美麗額度,都轉讓給了女兒。
有天,我出門前心血來潮地照了下鏡子,裡面的女人,我幾乎都快不認識了,看著自己粗壯的腰身,腦子裡湧現一個詞:腫脹。
自那天起,我開始了健身減肥計劃,在女兒記事之前恢復原本的身材,做個美美的媽媽。我一直幻想著以後和女兒逛街,大家能把我們認作姐妹。
看多了寶媽產後抑鬱的案例,我恐懼自己會與社會脫節,因此,生娃後,我休息了3個月產假便復工了。
我們公司是做藝人相關的,平時常有大大小小的團建、聚餐。我回歸的第一天,同事們眼裡充滿了對一位年輕辣媽的敬仰,誇我產後身材恢復得好。當晚,他們邀請我聚餐,因為要回家看顧孩子,我不舍地拒掉了。自那之後,同事們眼裡的欽佩變成了同情,再沒有邀請我和他們一起聚過餐。這幾乎成了一種隱形的規矩,記憶裡,公司的其他寶媽,也很少參與同事間的飯局。上班時,寶寶由婆婆和育兒嫂協助照顧,晚上換我來接班。我相當於連續做了兩份工作,下了一個班,回來接著上另一個班,每天除了工作和育兒,沒有一丁點的私人時間。 已婚和未婚、已育和未育,在我們公司這個小型人際場域裡,形成了四個陣營。雖然我兼顧職場女性和母親的身份,沒有跟社會生活脫節,卻也在不知不覺中,與自己原本所在的群體割裂了。
但我很難割捨晚上和寶寶相處的時光。每晚,我都會帶著他「讀書」,最初他只對嬰兒觸摸書感興趣,後來他開始愛上讀繪本,懂得傾聽故事。或許不久後的某天,我就能帶著這位小朋友,去見我的大朋友了。
我有5個寶媽群,但乍一看,這些群會被誤以為是微商業務交流群。起初入群時,大家的群備註還都是「XX媽」,後來「XX媽」們開展起了線上副業,都在名字前加上了一個「A」和在賣的產品名稱。
十寶媽,九微商,這真不是開玩笑。我認識的寶媽,鮮有生娃後重返職場的,大多數是做了全職媽媽,又在一段時間之後,成為了微商。而在這之前,我們都曾制霸職場,其中不乏海歸、碩士等高知女性。生娃前,我是一家外企的HRD,工作時間幾乎一直是996,好幾年都沒有變過。每次工作壓力大的時候,我總會感嘆:不想再努力了,好想結婚生子坐月子啊,誰要是敢給我一個臉色,我抱著孩子就離家出走。那時我以為,婚姻是個舒適的「圍城」,而職場則是需要奮力搏殺的戰場。等到我真的戀愛結婚,生了孩子,才發現,退回到家庭生活裡,並非是輕鬆的選擇,家庭有家庭的問題。婆婆、母親和家中所有的女性親戚,所有人的心思都在我的寶寶身上,照顧一個孩子,凝聚了十幾個人的育兒方案,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專業的。雖然我是孩子媽媽,可居然成了最人微言輕的人。我這才跟公司提出辭職,決定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親自帶他,把賺錢養家的任務交給丈夫。當了一年多的全職媽媽,每天都像升級打怪一般,一點不比當職場女性容易。另一方面,我旺盛的事業心與「母職」發生衝撞,希望自己能在科學育兒的同時,也實現經濟獨立。
於是和很多寶媽一樣,我這個高校碩士畢業生,在7x12h的養娃過程中,兼職做了從前瞧不起的微商。
我是大齡產婦,40歲結婚,做了5次試管,才成功生下了孩子。
第一眼看到寶寶,我嚇得趕緊又閉上了眼睛。想,怎麼這麼醜,真不敢相信是自己生的。那時他臉上布滿黑斑,皺巴巴的,實在很難喚醒我的母愛。後來寶寶拉了一次瀝青似的黑色粑粑,之後,黑色的皮膚表皮慢慢褪掉,露出了白白嫩嫩的皮膚。醫生說,這是新生兒換肚子、蛻皮的過程,我才放下心來。孩子父親說,要請個金牌育嫂,但我想,這麼艱難才獲賜的可愛寶貝,一定要自己來帶。起初,我很有耐心,及時安撫兒子的哭鬧,觀察他發出的睡眠信號,哄他睡覺。熬過一歲,孩子漸大,學會走路,開始活潑起來。他擅長亂扔玩具,能夠將屋子一分鐘變成垃圾堆,不停地破壞家裡的物品,還喜歡用我的手機刷視頻,不開心就摔手機。每次事後教育,終以他的啼哭,我的無奈告終。
圖 | 寶寶的玩具
之前幹的壞事兒,大都是無意的,但前幾天,我發現他會故意做一些事來吸引大人的注意。平時,我會在餵飯、哄睡、陪玩的間隙裡,抽出時間用電腦寫些東西。這樣偶爾的寫作,他總會感到不滿,有次,他站在我的電腦上,尿了一灘。電腦電池被燒壞,只能插電源使用,變成了一個桌上型電腦。我開始反思起自己。也許,大人就是孩子的鏡子,他沉迷手機,正是因為常看到我們在玩手機。我總是希望他能夠聽話、懂事,做個好孩子,但在他眼中,我是一個好媽媽嗎?表面上,我在教孩子,反過來,孩子也在教我。他正在慢慢成長,我也是在過程中,才學會做一個好母親。
初次育兒,每一天都是未知,新手媽媽們不得不學著應對各種難題,面對源源不斷的焦慮和擔心。但同樣,因為寶寶的誕生,世界也就此展開了另一個充滿母愛與童心的面向。
幾乎每位新手媽媽,都要面對一種日常的情緒割裂——崩潰著哄好哭得漲紅了臉的寶寶之後,發一張貼有愛心表情的寶寶照片到朋友圈,感嘆,真是個小天使呀。
這些被發在朋友圈裡的育兒細節,也記錄了每一位育兒女性,是如何從最初慌亂的新手媽媽,成為一個溫柔堅定的母親。
親餵寶寶時,媽媽會收穫甜蜜的幸福感。但並非所有媽媽都能體會到美好的母乳餵養,有時,因奶量不足,或是上班、外出等原因導致母乳餵養困難,媽媽們需要及時補充配方奶作為口糧。走在科研創新前線的嬰幼兒奶粉品牌金領冠,憑藉中國專利配方和對母乳的深入理解,成了很多媽媽的首選。
18年來,伊利金領冠始終專注著中國母乳研究,為新手媽媽提供更專業的餵養建議,以「中國專利配方」給寶寶帶來更優質營養支持。在剛剛過去的520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上,金領冠召開品牌升級發布會,官宣了全新主張「中國專利配方 母愛傳承」,堅持用中國專利來守護母乳力量。
2020年下半年,金領冠全新系列產品全面升級,憑藉「中國專利配方」著力在珍護產品上打造「六維易吸收」體系,依託對母乳營養的全面模擬,對於寶寶成長密切相關的6大營養素進行科學配比,強化寶護力。作為嬰配粉行業領先成果的源自對乳脂肪結構模擬的乳源二代OPO,也將被更廣泛地運用至金領冠產品,帶來更貼合母乳的營養支持,為寶寶帶來更強大的營養呵護,打造寶寶的黃金口糧。
每一次哺乳,不僅是給予寶寶安全、營養的食物,更是給予溫暖與愛,與世界建立最初的關係。在母親這個身份裡,未來有無限美好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