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行預測中國今年經濟增長6.5%2019年極端貧困率降至0.4%

2021-01-07 中國青年網

網絡配圖

世界銀行13日發布《東亞與太平洋地區經濟半年報》,預計中國今年經濟增速為6.5%,明後兩年放緩至6.3%。報告指出,從中期來看,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結構優化調整的態勢料將持續,這折射出政府去產能、去槓桿的政策效應。與此同時,中國的減貧事業將繼續發展,預計到2019年極端貧困率降至0.4%。

按照世行的標準,極端貧困特指每人每天生活費低於1.9美元。世行預測,中國2016年的極端貧困率由上一年的1.1%降至0.8%。世行執行長克裡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上月在北京表示,中國去年減貧人口超過1000萬,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

環顧整個地區,世行報告認為,在內需旺盛、全球經濟與大宗商品價格逐步復甦的推動下,東亞發展中國家今後3年經濟前景仍然普遍向好,地區貧困率有望繼續下落。

「儘管前景向好,但本地區的(經濟)韌性取決於政策制定者能否充分考慮並調整適應嚴重的全球不確定性和國內脆弱環節。」世行亞太地區首席經濟學家蘇迪爾·謝蒂說,「政策制定者應優先採取措施,以應對影響外部資金供應和使用成本以及出口增長的全球風險。」

單就中國而言,世行建議政府繼續努力減少企業債務,推進國有企業結構重組,加強對影子銀行的監管等。

相關焦點

  • 2019年美國貧困率降至10.5% 證明川普經濟學有效果?
    根據美國政府於2020年9月發布的《美國人口普查局當前人口報告》中所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年有3400萬美國人屬於貧困人口,這一數字比2018年減少了420萬人,貧困率也從2018年的11.8%下降到10.5%,是1959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 世行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增速2% 世界銀行是幹什麼的以及我國經濟歷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行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增速2% 世界銀行是幹什麼的以及我國經濟歷史增速介紹 世行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增速2%來源於12月23日發布的2020年12期的《中國經濟簡報》,這一數據和今年在7月份發表的數據1.6%相比有所提升;並且還對於2021年進行了預測,因為我國的消費者信
  • 世行:歐洲和中亞地區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今年經濟將萎縮4.4%
    中新社北京10月10日電 (劉亮)世界銀行發布的最新《歐洲與中亞地區經濟簡報》指出,歐洲與中亞地區的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今年經濟將萎縮4.4%,這也是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世行預計,該地區經濟增長將於2021年恢復,增速在1.1%至3.3%之間。然而,在各國疫情此起彼伏充滿諸多變數的背景下,該地區經濟復甦前景仍具有高度不確定性,世行預計潛在風險猶在。世行指出,經濟復甦速度取決於疫情持續時間、疫苗問世及分配以及全球貿易和投資的改善程度。因此,若疫情持續惡化,該地區的增長可能會低於預期。
  • IMF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遭到嚴重破壞,只有中國經濟在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冠狀病毒大流行造成的空前經濟破壞做出了預測,大幅下調了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周三,IMF表示,這場「前所未有的危機」將導致今年全球GDP下降4.9%,並在兩年內蒸發掉令人震驚的12萬億美元。
  • 2019年還增長0.7%,今年日本經濟增速或降至零
    來源:南生今世說據世界經貿網援引日本媒體的報導,今年(2020年)日本經濟增長面臨較大壓力,其中第一季度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消費低迷、出口受阻等多因素影響,日本的GDP或將出現負增長。整個2020年日本經濟實際增速或將由2019年的0.7%,縮減至零增長。因此呼籲日本積極應對疫情的時候,央行應為支撐經濟加碼貨幣寬鬆,增加市場上流動的資金。疫情對日本經濟影響較大在2019年10月1日的時候,日本當局將消費稅提升至10%。
  • 百達預測:未來五年,中國經濟平均增速為5.5%,年均通脹率為2.2%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首席策略師Luca Paolini在其全球展望報告中表示,在未來5年,中國的年均經濟增長大約為5.5%,佔全球經濟增長的比例約為35%。並且,80%的中國經濟增長會由消費帶動,將從投資型轉為消費主導型經濟體。
  • 2019年中國人均GDP是全球人均的90%,今年有望實現趕超
    來源:南生今世說下圖是今年4月份,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今年(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先將2019年全球GDP作為100,如果新冠肺炎疫情未爆發,那2020年全球經濟有望略微超過103。但可惜的是,新冠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經濟發展節奏,或將使得2020年全球經濟下降至2018年水平——即今年經濟比原本的發展趨勢縮減6個百分點,預計與2019年相比縮減3個百分點。
  • 亞行預測:亞洲經濟出現萎縮,2021年將實現增長6.8%
    亞洲開發銀行(ADB)周四發布的報告預測,亞洲發展中地區的經濟活動今年將萎縮0.4%,然後在2021年回升至6.8%,因為該地區正從19型流感大流行的影響中恢復過來。中國和印度是該地區兩個最大的經濟體,其增長預測已經上調。」他說:「長時間的大流行仍然是主要風險,但疫苗前沿的最新發展正在緩和這一趨勢。」報告說,東亞是個例外,由於中國的復甦速度快於預期,東亞將2020年增長預測上調至1.6%。
  • 今年全球經濟衰退範圍之廣 將超過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
    今年全球經濟衰退範圍之廣 將超過大蕭條和兩次世界大戰世界銀行(World Bank)周一稱,受新冠病毒大流行影響,2020年全球經濟料萎縮約5.2%,成為150年來最嚴重的四次衰退之一。全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將創自1945-46年以來最嚴重萎縮,當時二戰時期的支出枯竭。90%以上的國家人均產出將收縮,是1870年以來最大比例。世行表示,全球經濟將在2021年反彈,增長4.2%。
  • 陳茂波:預測2020年香港經濟增長-1.5%至0.5%
    新華社香港2月26日電(記者蘇萬明)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6日表示,香港經濟2020年面對極大的內外挑戰,短期內難言樂觀,考慮到財政措施的提振作用,預測2020年香港經濟的實質增長為-1.5%至0.5%。
  • 2016年至2019年 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5%
    2016年至2019年 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5% 2020-10-30 11:21:38  中新網10月30日電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寧吉喆今日介紹,過去幾年,我國居民收入持續增長,2016年至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6.5%;城鄉差距逐步縮小,2019年城鎮居民與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為2.64,比2015年縮小了0.09;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擴大,由2010年的1億多人增加到2019年的4億多人。
  • 世行警告:新興經濟體將出現六十年來首次萎縮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經濟體將出現六十年來的首次萎縮。隨著新冠病毒在全世界蔓延,其對新興經濟體造成的經濟損失在不斷增加。世界銀行的預測是:今年新興市場GDP預計收縮2.5%,發展中國家將有多達1億人陷入極端貧困,全球人均收入將萎縮3.6%。該銀行將極端貧困定義為每天收入不足1.9美元(約13.5元人民幣)。最近幾周,新冠病毒已經從發達經濟體傳播到包括巴西、俄羅斯和印度在內的主要新興國家。
  • 任澤平: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老齡化少子化加快
    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達12.6%。人口因素變化緩慢但勢大力沉,中國少子老齡化問題已日趨嚴峻,抓緊調整人口政策事關人口健康可持續和長期經濟增長。生育政策調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一。應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 世行:全球經濟將萎縮5.2%,為二戰以來最嚴重衰退
    世界銀行8日發布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受到巨大衝擊,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將萎縮5.2%,將是自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人均產出下降的經濟體比例將達到187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 中國經濟正增長,印度經濟卻負數至此
    2020年,百年難遇的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全球經濟。面對肆虐的疫情,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於12月初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經合組織預測2020年全球實際GDP將下降4.2%,但2021年將增長4.2%。
  • 極端貧困人口比例 中國18年降了47.1%
    1990-2012年間,幾乎所有國家的人類發展指數均有所上升:在一個由擁有完整數據的132個國家組成的樣本中,僅有兩個國家的2012年人類發展指數比1990年低。在發展中國家中,僅僅三大領先的經濟體(巴西、中國和印度)的經濟總產出便與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英國和美國這六個傳統北方工業強國的G D P總和相當,這是150年來首次出現的情況。
  • 2019年美國、歐盟28國、中國的經濟實際增速、GDP、人均GDP預測
    而且德國的製造業PMI初值從11月的44.1下滑至12月的43.4,再創新低。此外,德國的商業活動低迷,消費信心指數也在下行,新訂單持續疲弱,繼續抑制了企業招聘新員工的意願。因此,2019年全年,德國經濟增速很可能只有0.5%,完成的名義GDP由於歐元貶值的影響,轉換成美元後下降為3.86萬億美元(IMF的預測)。
  • 消息簡報:世行下調全球增長預期 質疑"安倍經濟學"
    以下為中國經濟網國際部6月8日編譯整理的駐外記者報導和全球主要財經媒體要聞消息簡報,僅供參考:中國5月外匯儲備降至2011年以來最低根據中國央行(PBoC)的最新數據,今年5月,中國外匯儲備餘額從4月的3.219萬億美元降至3.191萬億美元。
  • 經合組織將韓國今年經濟增速下調至2.0%
    據韓聯社11月21日報導,經合組織(OECD)21日發布經濟展望報告,將韓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下調至2.0%,並預測明年經濟增長2.3%。OECD今年5月和9月分別將韓國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調降至2.4%、2.1%。
  • 2019年中國經濟增速6.1%,GDP接近100萬億!與美國差距進一步縮小
    以號稱「下一個中國」的印度為例,截至2019年10月4日,印度央行2019年已經5次降息,累計將該國的利率下調135個基點至5.15%。然而,多次的降息刺激依然沒能使該國復甦。數據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印度經濟增速從第二季度的5%降至4.5%,創下6年多來最低水平,與2018年第三季度8.2%的增速相比幾近「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