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董曉妍 通訊員粵教宣 8月21日,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省分賽(以下簡稱省分賽)總結表彰暨總決賽參賽動員活動在廣東省教育廳舉行。
活動分總結表彰和備賽動員兩個環節進行,旨在對在省分賽中表現優秀的組織、團隊和個人進行表彰,並對備戰全國總決賽的單位和團隊進行動員。據悉,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全國總決賽現場比賽將於今年11月上旬在廣州舉行。
參賽項目15.7萬個:產生金獎73項、銀獎190項
據介紹,本屆省分賽影響力大,覆蓋面廣,各項數據均創歷史新高,全省共有214所學校報名參賽,其中高校155所、中職中專學校59所。
參賽項目15.7萬個,參賽學生67.4萬人次,分別為第五屆大賽的1.9倍和1.87倍。參賽項目數量和參賽學生人數均有較大增幅,實現區域、學校、學生類型全覆蓋。
最終共產生金獎73項、銀獎190項,優秀組織獎51個,創新潛力獎10個,優秀創新創業導師81位。
省教育廳廳長景李虎表示,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是我國規格最高、覆蓋面最大、影響最廣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盛會,代表了我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最高水平。
廣東作為今年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的主辦方,一方面要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響,把大賽辦成全球最有影響的「雙創」頂級賽事;另一方面,要抓好備賽,確保國賽成績出彩,不但要辦得精彩、還要賽得出彩,確保比賽成績排在全國前列。
活動還舉行了省分賽會旗交接和全國總決賽出徵授旗儀式,正式開啟了下一屆廣東省「網際網路+」大賽的序幕,並為廣東省項目團隊出徵國賽,決勝國賽舞臺吹響了衝鋒號角。
響應國家新基建號召,研發「國人自己的磁芯」
獲獎團隊代表,來自華南理工大學2018級博士研究生王永飛向南都記者介紹,自己和團隊致力於開發生產「國人自己的磁芯」。
「我研究生畢業之後原來一直在南方電網工作,回國後決定辭職創業。將以前的創新成果產業化,同時也響應國家新基建的號召,於2018年成立了金磁海納公司,同時也來到華南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王永飛介紹,公司主要是研發和生產高性能納米晶磁芯。公司的產品主要應用於電力電子、5G通訊、光伏風電以及新能源汽車行業。目前公司已經和華為、微軟、比亞迪等知名品牌進行合作。同時公司還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和東莞中國散裂中子源提供產品和服務。
如今疫情期間國際交易被切斷,依賴進口的行業嚴重受挫,高新技術國產化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在疫情期間非晶納米晶的國外供應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我們公司因為自動化程度比較高,而且性能優異,因此從國外搶回不少訂單。」
王永飛直言,創新創業,科技是硬實力,同時也要符合時代的潮流。「未來的十年,是5G、物聯網、人工智慧的十年,我們作為產業鏈的上遊,既有機遇也有挑戰,只有掌握核心競爭力才能走得更高更遠。」
攝影:董曉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