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實習生 夏嘉欣 通訊員 粵教宣
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亮
8月21日,第六屆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廣東省分賽(以下簡稱省分賽)總結表彰暨總決賽參賽動員活動在廣東省教育廳舉行。活動對在省分賽中表現優秀的組織、團隊和個人進行表彰,並對備戰全國總決賽的單位和團隊進行動員。全國總決賽現場比賽將於今年11月上旬在廣州舉行。
省分賽組委會及相關單位代表、參賽單位代表以及省分賽獲獎項目代表參加活動。各地級以上市教育局、普通高等學校有關領導,各參賽團隊代表等在各自分會場以網絡視頻方式參加本次活動。
活動現場
參賽項目15.7萬個,產生金獎73項、銀獎190項
據介紹,本屆省分賽影響力大,覆蓋面廣,各項數據均創歷史新高,全省共有214所學校報名參賽,其中高校155所、中職中專學校59所。參賽項目15.7萬個,參賽學生67.4萬人次,分別為第五屆大賽的1.9倍和1.87倍。參賽項目數量和參賽學生人數均有較大增幅,實現區域、學校、學生類型全覆蓋。最終共產生金獎73項、銀獎190項,優秀組織獎51個,創新潛力獎10個,優秀創新創業導師81位。
優秀組織單位代表
「該大賽是中國規格最高、覆蓋面最大、影響最廣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盛會,代表了中國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最高水平。」省教育廳廳長景李虎表示,廣東作為第六屆大賽的主辦方,一方面要努力克服疫情不利影響,把大賽辦成全球最有影響的「雙創」頂級賽事;另一方面,要抓好備賽,確保國賽成績出彩,要辦得精彩、賽得出彩,確保比賽成績排在全國前列。
此外,活動還舉行省分賽會旗交接和全國總決賽出徵授旗儀式,正式開啟下一屆廣東省「網際網路+」大賽的序幕,並為廣東省項目團隊出徵國賽,決勝國賽舞臺吹響衝鋒號角。
獲獎項目代表
努力實現高新技術國產化,解決「卡脖子」問題
大賽金獎得主、華南理工大學2018級博士研究生王永飛告訴記者,他在國外交流時感受到中國技術和產品未受到足夠的重視,回國後毅然辭職創業。他於2018年成立金磁海納公司,響應國家新基建的號召,並將創新成果產業化。目前,公司主要研發和生產高性能納米晶磁芯,應用於電力電子、5G通訊、光伏風電以及新能源汽車行業。
省分賽會旗交接(由華南理工大學交接給廣州大學)
「一個國家要想不受制於人,高新技術國產化很重要。」他說,疫情期間國際交易一度中斷,依賴進口的行業嚴重受挫,非晶納米晶的國外供應受到很大影響,其公司因為自動化程度較高,且性能優異,因此獲得不少訂單。
總決賽參賽出徵授旗
「沒有聚醯亞胺就沒有今天的微電子技術。」來自廣東工業大學材料工程研三的學生簡凌鋒參賽的創業項目《塑料黃金-特種聚醯亞胺的中國力量》同樣獲得金獎。簡凌鋒介紹,特種聚醯亞胺材料是綜合性能較好的有機高分子材料,可長期耐受各種極端工作條件,主要用於製備手機柔性屏幕蓋板,實現手機的彎折、捲曲等操作。在國內,特種聚醯亞胺屬於緊缺材料,簡凌鋒經過不斷學習和實驗,帶領團隊通過創新的工藝、技術路線實現了材料快速產業化,努力緩解國家在相關領域高價進口的局面,助力解決「卡脖子」問題。
簡凌鋒還透露,自己在創業和比賽過程中獲得學校很大的幫助,「學校為我們提供了500平方的中試基地(新產品中間試驗的場所)和性價比很高的諮詢服務,公司註冊、財務等各方面都有專業人士對接,為我們小型公司的快速成長給予了便利。」
來源:金羊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