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4日,上海迪士尼一起摸臀事件在社會上吵得沸沸揚揚,公眾為此爭論不休:
當事人是一名8歲男孩,碰了一名女子臀部;按當事女子說法,這名男孩不僅僅是簡單的「碰到」,而是有揉捏這樣把玩的動作(如果有的話,這就是猥褻,就是侵犯,警方在這方面會有更專業的鑑定)。
結果女子說了男孩幾句,男孩媽媽不僅沒有道歉,反而當場撒潑罵街搞人身攻擊,還打了這名女子,最後工作人員來了才把他們扯開。
當時男孩媽媽覺得自己可以囂張跋扈的原因有2:
1.男孩才8歲,沒有性意識,不具備性那方面的想法,摸了也就摸了,你在這唧唧歪歪那麼多幹嘛?
2.攻擊對方的長相:覺得攻擊了對方的長相,男孩就沒有了侵犯的欲望(實際上這一步已經從心理上暗示了男孩媽媽承認小男孩存在猥褻的可能了)。
這一點更是荒唐,社會學家做過統計,性侵案跟女性的長相、女性的穿著均沒有必然聯繫。
2018年,Ms Kennes一行人在比利時做了一期主題為「What were you wearing?」的展覽,展示了當地18位被性侵者在受害當天所穿的衣物:
比基尼只有一套,裙子有隻有幾件,最多的是寬鬆的T恤和休閒褲。
8歲的男孩早已經具備性意識,現代心理學奠基人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早有研究:
弗洛伊德性心理發展學說
弗洛伊德首先認為:性慾及其能量(力比多)生來即有,嬰兒也有性慾,不過表現形式與成人不同而已。他認為青春期時性意識覺醒,對異性發生興趣,產生與異性結合的願望,是性心理走向成熟的固定模式;但不能因為嬰幼兒不符合這種模式而抹煞或否認其性慾、多的存在。弗洛伊德還認為隨著年齡發育的不同,性及力比多的表現也大有差異。
弗洛伊德指出:3-6歲,兒童的性心理就已經類同於成人。現在的營養又那麼好,加上事物激素多,生長發育更快,迪士尼摸臀事件的8歲男孩,已經長到齊成人肩膀,不可能沒有性意識。
再回到另一起相似案件:同是2018年後的8月,德陽安醫生在遊泳時因為可能遭受了一名男孩侵犯後遭受網暴自殺。
最近德陽醫生案即將開庭,很多人把目光和爭論的焦點放在醫生的丈夫動手打了孩子,說這是不應該;這是把焦點放錯了地方。
這個案件的關鍵和焦點在於,當事孩子到底有沒有「猥褻」(沒錯就是這個詞)當事醫生。
如果是猥褻,那麼這名小孩就該受到懲罰,就該被打,跟他的年齡沒有關係,醫生教訓得好。
什麼碰了一下,說得那麼輕描淡寫,沒那麼簡單的事。
到底有沒有猥褻,需要按照法律來進行鑑定,警方在這方面更加專業,相信會有一個專業並且讓公眾滿意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