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案紀實——工程師復仇血濺研究院

2020-09-13 文獻研究院

2006年6月8日中午,王衍芳被警方控制後,全副武裝的特警走出北京市建築工程研究院。


  6月8日10時30分許,北京市建築工程研究院主樓,該院原職工王衍芳在四樓辦公室和樓道裡,並將工會主席付美手臂割傷。


  據目擊職工回憶稱,事發時,王衍芳沒有喝酒,很清醒,在樓下轉了一會,經歷了思想鬥爭,帶著一把菜刀和一把匕首直接上4樓,先把陸院長砍倒。隨後直奔人事科,拿著帶血的刀子,與裡面的七八個人打了起來,過程中菜刀被人用椅子砸掉。

隨後,他看到米書記站在樓道裡,就拿著匕首走了過去。此時,付美剛好經過,拽住王衍芳時右手被割傷。期間,米書記遇害。


  隨後,三名保安一直跟著王衍芳。王在路邊打了兩輛計程車未果,遂返回,拿著刀來到5樓頂層西北角。此時,警察趕至現場,將其圍困。在與談判專家交談近1個小時後,王衍芳被民警制服。


  北京建築工程研究院原職工王衍芳在一中院受審,52歲的他被控於6月8日上午,在北京建築工程研究院將前任院長陸欽贄和前任書記米景興扎死。


  當日案發後,警方出動了特警和談判專家,將王衍芳控制。


  此案於10月24日9點30分在一中院15法庭準時開庭,因為該法庭只有6個旁聽座位,幾名北京建築工程研究院的員工只能等在法庭門外。據了解,此案有多名證人出庭作證,包括研究院員工和案發時出現場的警員。一位中年女子從法庭出來後,只承認自己是單位員工,但不肯透露庭審情況及作證內容。


  中午11點15分,一位海澱分局的警員還在法庭門口等候出庭作證,該警員只表示自己在事發時出了現場。


  依據日前一中院和一分檢聯合推出的「關於落實關鍵證人出庭」的《紀要》,在一審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中,如果被告人或法庭對口供筆錄存有爭議,那麼負責搜查、勘驗、檢查等偵查活動並形成筆錄的偵查人員需出庭作證。對於是否是依據該規定前來作證,該警員只微笑,沒有正面回應。


  相關人士透露,王衍芳在庭審中對殺人的事實沒有異議,但認為是兩位領導的過錯導致其最終走到這一步,慘劇的發生不僅僅是其個人的責任。


  此案未當庭宣判。


  -工作軌跡


  因嗜賭下崗提汽油威脅領導


  建研院現任領導介紹疑犯工作情況,認為前任領導所為已經「仁至義盡」


  昨日的庭審中,王衍芳認為,是兩位領導的過錯導致其最終走到這一步,慘劇的發生不僅僅是其個人的責任。對此,北京建築工程研究院的現任領導韓、袁兩位書記則認為,在此案中受害的陸欽贄和米景興,作為領導「做得仁至義盡」,而王衍芳的行為缺乏社會責任感。


  法院開庭的同時,在北京建築工程研究院,了解了王衍芳與前任領導之間矛盾的前後經過。


  嗜賭


  上班時溜出去打 麻將


  據介紹,王衍芳198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化工系,1984年調入該院工作,工程師職稱。「他能力一般,剛開始的時候,工作表現還行。」韓書記說,大約兩年後,王衍芳迷上打牌,總是在上班時間溜出去找人玩麻將,隨著賭癮的養成,王衍芳逐漸將工作荒廢。


  韓書記稱,1992年,王衍芳不知什麼原因,將一套生產多彩塗料的設備私自賣掉,損害了該院的利益,當時,正值單位房屋改革,主要因為這件事,研究院沒有將福利房賣給他。1995年,該院裝飾研究所成立,王衍芳專業對口,面對生活日益窘迫,他一度產生了洗新革面的想法,並向領導發誓「再賭就剁一隻手」。但不久,王衍芳的保證便落了空。


  下崗


  工作任務不能完成


  袁書記介紹,該研究院是國家事業單位,受國家差額撥款,因此,工程師需完成科研成果、專利、發表學術文章等軟指標,或者達到一定收入的硬指標。但這些王衍芳都做不到,1996年,正值建研院改制,由院長聘任中層,中層聘任職工,當時已經沒有科室願意接收他。次年,建研院將王衍芳安排到下屬單位北京建設技術發展中心,該中心每位職工每年需要完成3萬元的營業額。


  「這要求不高,絕大多數人都能完成,如果王衍芳戒賭,每天踏實工作,一點沒問題。」韓書記稱,和王同時的工程師,不少人現在都當了老闆。


  據辦公室工作人員介紹,王衍芳第一年就沒有完成指標。本應終止勞動合同,但他要求再給一次機會,建研院又與其續籤了一年勞動合同。在合同期內,王衍芳仍不能勝任其本職工作。該院只好與王衍芳終止了勞動合同,並於1998年2月將其檔案轉至海澱區勞動局。


  艱難


  妻離子散家貧如洗


  一位不願具名的朋友說,失業之初,王衍芳也曾試著找過工作,但是畢竟是四十多歲的人了,找工作遇到很大困難,經濟方面可以說一貧如洗。沒有經濟收入,加之找領導未果,王衍芳開始自暴自棄,整天喝酒、賭博,逢酒必醉、不務正業,家庭難以維持。


  不久,母親得病成了植物人被送往醫院,妻子也與他離婚,兩個女兒都判給了女方。


  由於和領導產生過一些糾紛,他始終覺得自己被辭退是因為得罪了領導,所以常常罵單位的領導不好。「整個居民樓的人都聽見過,他就說過要宰了書記和院長。」2000年,王衍芳開始頻繁出現在各級領導的家裡,多次招致民警前來協調。「局裡的,市裡的,人大代表,甚至轄區派出所,他都找過,目的就是為了回建築工程研究院。」


  「敲詐」


  揚言殺人獲得一套房


  韓書記說,王衍芳溝通的方法就是敲詐研究院,多次對領導聲稱「要麼給他200萬,要麼就做研究院的鬼!」2003年春節前夕,王衍芳帶著一桶汽油和一把射釘槍前去威脅米書記,揚言要殺人放火。隨後,由陸院長出面,該院監理公司同意給王衍芳提供工作機會,但他沒有接受。


  當年年底,建研院、王衍芳和當地派出所三方籤訂了一份協議,前提是他不得以任何藉口再騷擾兩位領導。這樣,王衍芳以一萬多元的價格從單位買到一套兩居室,另外拿到兩萬元錢,並免除了此前的2.7萬元水電費。


  「當時,王衍芳非常高興,此後的幾年很少來找領導麻煩。」韓書記說。


  -街坊印象


  殺人前先還清賭債


  在街坊眼中,王衍芳性格比較老實,個子不高,平頭,不愛好勇鬥狠,所以大家都不相信他會做出這件事來。


  平時,王衍芳賭博不愛欠債,就是欠也就是一兩百塊錢。


  大約兩年前,王衍芳把兩居室賣了,自己住在工會食堂西側的一間小平房,20多萬元賣房錢在 離婚時都給妻子作為贍養費了。


  案發前,王衍芳將自己的五六平方米的平房過戶給了小女兒,又將房子以小女兒的名義租了出去,並預收了三個月的租金3600元錢,隨後馬上就拿去還債,還完之後自己身上只剩幾十塊錢。


  此外,還有一件事令大家印象深刻。當時,王衍芳和別人換房,該戶主雖已調出本單位,但家裡裝有暖氣,讓樓裡其他住戶感到不滿。於是,王衍芳就給上級領導反映了此事,最終幫助其他十幾戶都裝上了暖氣。「可以說大家都是沾了他的光。」街坊們認為,王衍芳在生活中非常孤獨,沒有什麼朋友,他出事後沒人來看過他。


  「如果有個知心朋友,能夠從旁規勸,他也許不會走上絕路。」

相關焦點

  • 大案紀實:工程師復仇血濺研究院
    2006年6月8日中午,王衍芳被警方控制後,全副武裝的特警走出北京市建築工程研究院。  北京建築工程研究院原職工王衍芳在一中院受審,52歲的他被控於6月8日上午,在北京建築工程研究院將前任院長陸欽贄和前任書記米景興扎死。  當日案發後,警方出動了特警和談判專家,將王衍芳控制。
  • 世界大案要案紀實:工程師復仇血濺研究院
    2006年6月8日中午,王衍芳被警方控制後,全副武裝的特警走出北京市建築工程研究院。  北京建築工程研究院原職工王衍芳在一中院受審,52歲的他被控於6月8日上午,在北京建築工程研究院將前任院長陸欽贄和前任書記米景興扎死。  當日案發後,警方出動了特警和談判專家,將王衍芳控制。  此案於10月24日9點30分在一中院15法庭準時開庭,因為該法庭只有6個旁聽座位,幾名北京建築工程研究院的員工只能等在法庭門外。
  • 中國大案紀實:轟動全國的1997年西安《12.1槍殺大案》
    》,以紀實手法再現了1997年一起持槍連環殺人案的偵破過程,該劇演員是西安公安局八處偵破此案的警察。但隨後3個月,西安郊區連續發生四次令人震驚的槍殺大案,包括一名計程車司機、兩名乘坐卡車的人員、一名家具店經理在內四人身亡,家具店經理的妻子被子彈打中腦袋,長期昏迷。經過鑑定,警察認定那些子彈都是出於被竊的六四式手槍。西安刑事警察也壓力劇增。
  • 新中國第一文物大案,首開刑偵紀實劇先河,公安局長人生「逆轉」
    講述人民警察與犯罪分子鬥智鬥勇故事的懸疑刑偵劇,一直是螢屏上深受觀眾喜愛的題材,在上世紀90年代至20世紀初,紀實犯罪刑偵劇更是風靡一時,湧現出《12.1槍殺大案》、《西安大追捕》、《中國刑偵1號案》、《犯罪升級》、《濟南7.9大案偵破紀實》等佳作。
  • 大案紀實:美女死刑犯畢麗梅
    之前我有發過一篇"中國大案紀實之最美女死刑犯陶靜",現在看來這篇文章要改改名字了。因為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位美女死刑犯畢麗梅的美貌更勝陶靜。這位女殺人犯殘忍地殺害了糾纏她的男友,案發後,為逃避警方追捕,她又騙走另一個男友20萬元錢,逃到深圳,準備偷渡香港,最後還是難逃法網。
  • 大案紀實:鶴崗1.28大案
    真實的鶴崗犯罪升級「1.28」大案,再完美的犯罪也會被偵破電視紀實片《犯罪升級》,根據90年代在東北煤礦的震驚全國的特大武裝搶劫案,1995年鶴崗一二八大案改編而成今天易達就為大家揭秘20年前鶴崗「1·28」大案,四名亡命徒的驚天密謀。
  • 大案紀實:濟南7·9大案偵破紀實
    這段故事後來被拍成了電視劇,就叫做《濟南七·九大案偵破紀實劇中多次提到,刑警李偉因參加大案的偵破而無法與青島的女朋友見面,以致女朋友要跟他吹了的事。沒想到電視劇播出後,李偉竟收到了百餘封求愛信。
  • 近代大案紀實:鶴崗1.28大案
    真實的鶴崗犯罪升級「1.28」大案,再完美的犯罪也會被偵破電視紀實片《犯罪升級》,根據90年代在東北煤礦的震驚全國的特大武裝搶劫案,1995年鶴崗一二八大案改編而成。今天易達就為大家揭秘20年前鶴崗「1·28」大案,四名亡命徒的驚天密謀。
  • 大案紀實:殘殺14人,「10.26」特大殺人案 始末
    上個世紀初乃至這個世紀,煤老闆一直是山西最有錢的象徵,咱們今天要說的也是和煤炭有關的一件大案,這就是2001年山西煤老闆胡文海一夜之間殺害14人,重傷3人的10.26大案,相信了解中國刑偵大案的人也都知道
  • 大案紀實:特大煤礦武裝搶劫案
    今天大案故事我們再來講一起被改編成電視劇的大案。《犯罪升級》是一部18集電視紀實片,該劇根據90年代在東北煤礦的震驚全國的特大武裝搶劫案(1995年鶴崗1.28大案)改編而成,是一部關於刑警與罪犯在更高智商、更高級別上進行的一場生死較量的電視劇。
  • 大案紀實:1997年,西安董利「12.1」特大案
    這件大案發生在1997年歲末的古城西安,一把警察丟失的手槍,連連製造命案,西安市的人一度「談槍色變」,恐怖氣氛瀰漫古城,「西安12.1槍殺大案 」震驚全國!1999年,以此案件為原型的電視連續劇《12.1槍殺大案》開播,圍繞蓮湖分局某派出所民警鄭少康赴陝南辦案,歸途遭遇車禍,因搶救旅客失血過多而暈倒,隨身攜帶的六四手槍不翼而飛而後引發一系列槍殺血案。劇中西安刑警的本色演出,加上精彩而真實的劇情,都讓這部連續劇成為經典。
  • 中國大案偵破紀實——僱傭外國殺手復仇案
    就在那一刻,內心充滿怨恨的童琇琳決定為丈夫復仇,除掉這個不講信義的男人。童琇琳曾經想過很多辦法為自己的丈夫討回公道,但是,熟悉法律的她明白,依靠法律的手段來解決問題,顯然是行不通的,因為自己的手裡沒有足夠的證據,根本打不贏官司。她曾經多次找過律師和從事法律工作的朋友諮詢,但是,誰也不能給她一個好的解決辦法。
  • 大案偵破紀實:1997年,西安董利「12.1」特大案
    這件大案發生在1997年歲末的古城西安,一把警察丟失的手槍,連連製造命案,西安市的人一度「談槍色變」,恐怖氣氛瀰漫古城,「西安12.1槍殺大案 」震驚全國!1999年,以此案件為原型的電視連續劇《12.1槍殺大案》開播,圍繞蓮湖分局某派出所民警鄭少康赴陝南辦案,歸途遭遇車禍,因搶救旅客失血過多而暈倒,隨身攜帶的六四手槍不翼而飛而後引發一系列槍殺血案。劇中西安刑警的本色演出,加上精彩而真實的劇情,都讓這部連續劇成為經典。
  • 中國大案紀實——東北煤礦的震驚全國的特大武裝搶劫案
    導語:根據真實大案改編輯的影視作品還是比較多的,如之前我們介紹過的《驚天大劫案》《插翅難逃》等等。今天大案故事我們再來講一起同樣被改編成電視劇的大案。《犯罪升級》是一部18集電視紀實片,該劇根據90年代在東北煤礦的震驚全國的特大武裝搶劫案(1995年
  • 大案紀實——中國首例僱傭外國殺手復仇案
    一名中國妻子為給日本籍丈夫報仇,花30萬元通過警察僱傭俄羅斯籍殺手,冒充義大利大使殺死丈夫生意上的合作夥伴,成為中國首例僱傭外國殺手復仇的案件。這些新聞要素加起來,應該足夠吸引人們的眼球了。就在那一刻,內心充滿怨恨的童琇琳決定為丈夫復仇,除掉這個不講信義的男人。童琇琳曾經想過很多辦法為自己的丈夫討回公道,但是,熟悉法律的她明白,依靠法律的手段來解決問題,顯然是行不通的,因為自己的手裡沒有足夠的證據,根本打不贏官司。她曾經多次找過律師和從事法律工作的朋友諮詢,但是,誰也不能給她一個好的解決辦法。
  • 大案紀實:1995年,黑龍江鶴崗1.28南山礦槍大案
    1995年1月28日,農曆臘月二十八,鶴崗市南山礦發生一起全國前所未聞的大案:礦保衛科、經警隊幾乎被連窩端,現場共清理出11具屍體,另有一名經警受傷。如果再往前追溯,其實早在1990年起,「1.28」大案的兇犯們就開始處心積慮地做著長期準備。
  • 大案紀實:舅舅綁架外甥
    大案紀實:舅舅綁架外甥Doctor頭條號 《知乎Doctor》微信:4159377724 人贊同了該文章作者:世界大案要案紀實
  • 中國最經典十大紀實劇,好看的紀實片電視劇盤點
    1、12.1槍殺大案(電視劇)該劇的劇情由警察鄭少康去外地處理一件案件,歸途遭遇車禍,因搶救旅客失血過多而暈倒,隨身攜帶的六四手槍不翼而飛而後引發一系列槍殺血案。因為西安是美國總統柯林頓訪華第一站,所以公安部限期破案。
  • 去李香君故居,打聽血濺桃花扇的故事
    提到血濺桃花扇對於喜歡文學的一些人而言,或許有聽說過的。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血濺桃花扇的主人公是誰?發生地在何處?這樣的問題也許很少人了解。血濺桃花扇的主人公就是秦淮八豔之一的李香君,而李香君也是在南京秦淮河畔上著名的名伎,李香君的故居就是在這座歷史街區的夫子廟境內,在一座很容易被世人所忽略的一個老房舍裡。既然這座房舍容易被忽略,那就仔細的逛這條歷史街區吧。細心的逛這座中國江南最大的古董鋪子興許能夠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與驚喜呢。
  • 中國大案紀實——中國首例僱傭外國殺手復仇案
    一名中國妻子為給日本籍丈夫報仇,花30萬元通過警察僱傭俄羅斯籍殺手,冒充義大利大使殺死丈夫生意上的合作夥伴,成為中國首例僱傭外國殺手復仇的案件。這些新聞要素加起來,應該足夠吸引人們的眼球了。就在那一刻,內心充滿怨恨的童琇琳決定為丈夫復仇,除掉這個不講信義的男人。童琇琳曾經想過很多辦法為自己的丈夫討回公道,但是,熟悉法律的她明白,依靠法律的手段來解決問題,顯然是行不通的,因為自己的手裡沒有足夠的證據,根本打不贏官司。她曾經多次找過律師和從事法律工作的朋友諮詢,但是,誰也不能給她一個好的解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