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16日下午,美國舊金山國際機場舉行「中國飛剪周」活動,紀念首航亞洲75周年。圖為3位祖母級的空姐著半個世紀前的制服出席紀念儀式。中新社發陳鋼攝
中新社舊金山11月16日電(記者劉丹)美國舊金山國際機場從16日起舉行「中國飛剪周」活動,慶祝首次商業航班飛越太平洋抵達亞洲75周年。
1935年11月22日下午3時46分,取名為「中國飛剪號」的世界第一架越洋商業航班、泛美航空公司M-130水陸兩用飛機從舊金山灣區阿拉米達水域起飛,機組成員7人,運載11萬餘件信函,途徑夏威夷、中途島、維克島和關島,最後抵達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全程13136公裡,時速240公裡,飛行時間6天,僅從舊金山飛到夏威夷就用了17個小時。中國飛剪號從阿拉米達起飛時,數以千計當地民眾觀看歡呼,慶祝世界航空史上重要的一刻。
泛美航空把旗下多數飛機都以「飛剪」命名,而飛剪一詞則取自19世紀一種高速帆船-飛剪船,這些飛機是當時唯一能進行洲際飛行的客機。
1936年,泛美航空開始飛越太平洋的客運服務。舊金山航空專家威爾遜說,「當時只設頭等艙,那可是真正的頭等艙。有餐桌,有臥鋪,單程機票大約380美元,相當於現在的9000美元。」
中國飛剪號在二戰前的中美郵政史和民航史中扮演重要角色。1937年4月21日,泛美航空開通從舊金山直達香港航線。中國航空公司相應派出飛機由上海經廣州到香港九龍海面降落,與中國飛剪號交換郵件,該批郵件蓋有「中美航空第一次通航紀念」郵戳。前往中國的乘客在香港轉接由泛美營運的中國航空公司航線網前往中國其它城市。
舊金山國際機場主任馬丁在16日下午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說到舊金山國際機場,不能不先說說中國飛剪號。中國飛剪號在當時的條件下,克服了技術、補給、地理和導航的巨大挑戰,迅速成為全球焦點。
加州參議員餘胤良則表示,中國飛剪號打開了美國通往亞洲的門戶,讓我們看到了另一個世界。
幾位曾經擔任舊金山-亞洲、紐約-亞洲航線的泛美航空機組成員現身時引起一陣驚呼。4位祖母級空姐,最年長95歲,最年輕也有70多歲。她們分別在上個世紀60年代初開始服務泛美航空,有的曾經飛抵香港、上海和北京航線。儘管歲月不饒人,她們中的3位依舊穿著近半個世紀前的藍色裙裝,以最佳狀態展現依舊甜美的笑容。近90歲的爺爺級機長和機械師精神十足,向本社記者回憶多次到中國並在上海受到市長夫婦接待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