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試來臨。學生緊張,這是最後一戰,生死攸關。
導師到底想要什麼樣的學生,我該怎麼表現自己?考生們不斷猜測。
導師也緊張,名師易,尋徒難,導師們「眼巴巴」地期待著能在複試中發現能讓其眼前一亮的學生。但總有很多學生們在複試中,表現不佳,不能充分表現自己的才華。導師們不斷遺憾。
為此,我們採訪了五位導師,搭起這條橋。
王德華:博士,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農業蟲害鼠害綜合治理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中國動物學會副理事長,動物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獸類學報》主編等。
李明陽:南京林業大學,森林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研究領域:生命科學->生態學->景觀與區域生態學。
文雙春:湖南大學物理與微電子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呂喆:哈爾濱工業大學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培養碩士33人,其中2人獲得省優秀碩士論文獎,培養博士8人;(文章來源《求學·考研》雜誌)其中3人獲得教育部博士生學術新人獎。
李教授,北京理工大學。
Number2 自我介紹
「做自我介紹,不就是告訴導師我是誰,來自哪裡,哪個學校,哪個專業嗎?可是這些在導師哪裡都有啊!」在很多考生看來,自我介紹就是一個沒有多少實際意義而又不得不走的程序。然則,大繆,自我介紹的重要性超乎你的的想像。
1. 《求學·考研》:每個招生單位的複試都會有自我介紹,但在不少考生看來自我介紹只是走一個程序,沒有太多實際的意義,您認為自我介紹重要嗎?
李明陽:很重要。
首先這是學生自我表達能力的體現。
同時,這也是導師選學生的過程,比如江蘇的學生,一般都存在一個問題,就是畢業之後不想出省工作,那就業就比較窄,所以導師就要考慮是否能把學生的畢業論文的方向和江蘇的情況結合起來,這就暗含了雙選的信息了。學生如果家庭條件比較好的話,就考慮這學生是不是能夠讀博,因為這樣的學生讀博,沒有多少後顧之憂了。如果學生來自農村,經濟壓力比較大,可能導師就會考慮讓他的畢業論文做一些有技術含量的東西。
呂喆:是必走的程序,而且也是很重要的一個程序。
自我介紹是面試過程中學生唯一可以事前做好最充分準備的「題目」,如果連這道題目都準備不好甚至敷衍了事,無疑能夠讓人看出很多問題來。
文雙春:自我介紹很重要。
學生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自己的基本情況、專業基礎和優勢特長清晰地表達出來,這本身就是一種能力。自我介紹做的很好的話,就會大大節省複試時間,因為已經把導師關心的很多信息都說出來了,尤其是自己的專業特長、思想和思維,都很好地表達出來了,後面老師就不用反覆問了。自我介紹也是面試的第一印象。
2. 導師想從自我介紹中得到什麼?
李明陽:學生的學校、專業、家庭等信息。一個普遍的印象是,學校比較差的學生,可能專業技術不是那麼紮實,導師帶的時候會比較費力。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差的學生,可能會大量的時間用在打工上,致使做的研究不會很深,或者這樣的學生讀博的可能性比較小。
呂喆:學生的基本個人信息、家庭情況、基本語言表達能力和讀研態度等。
王德華:首先是學生對這個專業、方向的喜愛,通過本科學習這些課程,學到了什麼,有什麼收穫。其次,是學生做了什麼科研,發過什麼文章,甚至是小說也行。
文雙春:學生從大學開始,專業基礎的學習、科研活動、自己的特長等方面,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學生是怎麼一步步做的,這樣的過程,是導師最想了解的。
3.什麼樣的自我介紹能讓導師眼前一亮?
李明陽:有比較明確的職業目標,未來規劃,知道讀研的時候要做什麼,該怎麼去做。至於計算機、外語等則是第二位的問題。
呂喆:充滿創意、別出心裁的自我介紹肯定可以讓導師耳目一新,但它除了更方便讓導師記起這名考生或者在以後成為關於考研面試話題的談資外,可能並不會比非常平實、真誠的介紹效果更好。
王德華:有個性的介紹。內容雖然都是那些內容,但是套路不能都是同一個樣子,就像唱歌,雖然是同一首歌,但每個人唱的味道都不同。複試的時候,面試小組要面試多位考生,如果學生都按同一個套路下來,肯定後面的學生介紹到一半的時候,老師就不讓你介紹了,所以一定要突出個性。
小貼士:自我介紹的包含要素
自我介紹不能走套路,但是一些基本的要素還是不能有所遺漏的。
自我介紹的主體內容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1)基本信息。姓名,年齡,本科的院校、專業,本科的成績,來自哪裡(家鄉),家庭的基本情況(適當)等。
(2)你對報考專業的興趣,圍繞你曾經做過哪些科研活動、實習、比賽獲獎等;自己的專業積累和沉澱,但要注意措辭和表情,不要將自我介紹變成比我炫耀,引起導師的反感。
(3)性格、能力,愛好等。可以著重強調你的個性對你報考的專業有何積極的作用。
Number3 英語
提到英語,咬牙切齒者絕不在少數,然任何一個考生,都不得不關注英語,亦有不少考生認為英語可以一票否決。可在導師們心中,英語在複試中可能沒有那麼重要,它不過是一個工具。
1.《求學·考研》:在您看來,英語對於讀研的重要程度如何?
李明陽:不同的專業、方向不一樣,像我是做應用研究的,對英語比較看重,因為大量的軟體都是國外的,所以希望學生的英語要比較好。
王德華:純自然科學,純理論科學,英語的確很重要,因為要讀國際最前沿的文獻。但是,導師最看重的還是學生的能力,英語只是個工具,英語好不一定能力就強。我們所裡有的學生,英語不是很好,但是看文獻一點問題沒有,做英文的學術報告,雖然不流利,說的慢,但很清楚,這就是能力。
文雙春:做科學研究,英語還是很重要的,看文獻、發論文、國際學術交流等,都要用到英語,但是對於科研來講英語不是決定性因素。最根本的因素還是本學科的基礎和能力,以及思維和方法。
小貼士:重英語的專業
(1)現在的自然科學一般都是發源於西方,國際學術圈子的主流語言還是英語,需要讀研的學生閱讀英文的文獻,了解學術的最前沿。
(2)概括說來,社會科學門類重英語基礎的專業主要分布在兩大類專業中,一類是比較類的專業,如比較文學,比較教育學,比較法學等。另一類是需要直接學習西方內容的專業,如西方哲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國際新聞等專業。
2.《求學·考研》:在您看來,英語在複試中的重要程度?
王德華:複試英語,碩士不是太看重,因為筆試的考試已經很嚴格了。
文雙春:不是決定性因素,只要過了初試英語關,基本上沒有因為英語而被淘汰掉的。
3.《求學·考研》:在這些年的複試中,您所看到的學生的英語水平如何?
李明陽:國內的英語教學更多的還是啞巴英語,雖然有的學生六級過了,翻譯的證書考了。
呂喆:從考試和面試層面看總體是滿意的,但有的學生實際的英語水平沒有其考分高。
4.《求學·考研》:在複試中,怎麼考查學生的英語水平?
王德華:第一種,找一位從海外回來的老師問學生一些問題,這往往是考查學生的口語和交流能力。一般是冷不丁的問一個英語問題,兩三句話就能考查出來學生的聽力和口語。第二種,是給一段文字,可能是一些網上的文獻,也可能是國外的教材,讓學生閱讀和翻譯,了解學生的閱讀和理解能力。
小貼士:翻譯小技巧
一般來說,所給的文獻多是與專業相關的綜述性文章。而參加複試可能有不少跨專業考研的,考慮到複試的公平性,導師隨機摘選段落讓你閱讀翻譯,是根據你的表達來判斷你的理解概括能力。所以不要一字一句地翻譯,這樣容易出現詞不達意、句子組織混亂。你只要看懂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適當發揮。
5.《求學·考研》:在複試中,導師會用英語問專業問題嗎?
李明陽:我們學校我們專業的複試,基本上沒有拿英語問過專業的問題。
王德華:不多,都是問一般的問題。
文雙春:沒有必要,因為學生還沒有接觸到專業英語。一般不會拿英語問專業問題,一般都是簡單的對話。
小貼士:經典面試問題
(1)What can you tell me about yourself?(關於你自己,你能告訴我些什麼?)
分析:這一問題如果面試沒有安排自我介紹的時間的話。這是一個必問的問題。考官並不希望你大談你的個人歷史。是在尋找有關你性格、資歷、志向和生活動力的線索。
(2)What would you like to be doing five years after graduation?(在畢業以後5年內你想做些什麼?)
分析:你要清楚你實際上能勝任什麼。
(3) What is your greatest strength?(你最突出的優點是什麼?)
分析:這是很多面試考官喜歡問的一個問題,這是你「展示自己」的最佳機會,不要吹噓自己或過於自負,但要讓僱主知道你相信自己,你知道自己的優點。
4. What is your greatest weakness?(你最大的弱點是什麼?)
分析:你不應該說你沒有任何弱點,以此來迴避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弱點,最佳策略是承認你的弱點,但同時表明你在予以改進,並有克服弱點的計劃
5. How do you feel about your progress to date?(對於你至今所取得的進步你是怎樣看的?)
分析:絕不要對你以前的所作所為表示內疚。
6.Why did you chooseXX university?
7.Why did you choose MBA?
8.What would you like to be doing five years after graduation?
9.What has been your greatest accomplishment?
10.Describe your greatest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11.What have you learned from the jobs you have held?
6.《求學·考研》:英語四六級成績會成為考查學生的一個標準嗎?會對錄取有所影響嗎?
呂喆:不是標準,但對錄取多少有些影響。
文雙春:現在的四六級作為一種社會化考試,招生單位是不怎麼認的。在我們學校的推免和研究生獎學金的評定中,都沒有這方面的要求,最多就是參考,而不能作為一個衡量標準。
7.《求學·考研》:有的學生初試之後,為了能夠在複試之中增加勝算,專門去考一下雅思、託福等語言證書,您認為有必要嗎?
王德華:專門為了複試去考,划不來,沒有必要。但是如果已經有了這些成績,展示一下,問題也不大。英語水平還是主要通過你的表述,和老師的對話,聽力考試等來考核的。沒有必要刻意的去參加這些培訓。
小貼士:複試英語注意細節
(1)介紹自己姓名時,發音一定要準(南方考生要多加注意)。
(2)一定要把原來學校的英文名稱、專業的英文名稱弄清楚(尤其是跨校、跨專業的學生)。
(3)待考官明確說出「This is the end of the test, thank you」之後,再站起來,拿好自己的東西,如準考證,與考官說再見:「Thank you, goodbye.」或「Thank you for your interview,goodbye.」然後離開。
(4)對於考官所提問題不能用隻言片語來應付,儘量避免只用YES或NO回答,一定要有原因或例子;但也不能不加控制盲目亂說,要注意聽完考官的指示語後再回答。
為尊重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文章來源:《求學·考研》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