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快10點了,老闆問我家長帳號是啥?家長帳號就是家長帳號唄,孩子不能用的那種,可以用來監控你家學霸姐姐。老闆嗤笑了一聲, 「一看就是沒當過學霸家長的,需要監控的那還叫學霸?」
就受不了這種使勁得瑟的,嘔了一晚上氣,想著一定要寫一篇家長帳號使用方法,拍到她臉上,讓她看看到底她用得上用不上。
構思完成之後,發現她好像真的不太需要,她唯一用得上的就是把學霸姐姐的藍思漲幅截個圖發朋友圈了。
來,說今天的正事兒!
除了老闆家的學霸,我們怎麼用家長帳號呢?既然設計了這個功能,就必然有它的存在必要性。
家長帳號可以查閱孩子的學習進度,包括讀了哪些文章,答題情況如何等;藍思值的逐月變化情況等。這些功能和每周學習報告是重複的,所以不多做贅述。
說說只能在家長帳戶中完成的功能吧。
首先,家長帳戶中可以看到同一篇文章的11個不同難度的版本,從250L到1380L。下圖就是同一篇文章660L和最高1380L難度的不同版本。這個功能我不常用,因為在5-step的文章當中,自會有高出目前閱讀水平一檔的Stretch Article提供。
唯一用過一次是剛開始那會兒,讀到一篇他最愛的北極熊文章,讀完一篇不過癮,想看更多。但那時他不理解這11個不同版本的文章基本上是閱讀難度上的提升,並不是說數字越大,內容越多。所以費了老大的勁兒讀了三個版本,喝了兩瓶水以後發現就是只是越來越難讀,而作罷!
相對來說,人還是傻了點兒!
另外一種我可以想到的用法 - 家裡如果有比使用者本身小一點,或者大的讀者,在不追求系統訓練的情況下,只是偶爾看看讀讀,那這個功能算是一個比較好的增值項。我自己曾試圖挑戰過一篇1380L的文章,感覺我最多只能教他到3年級上半學期的第一個月。
第二個想說的功能,我常用,比較推薦 - 針對系統給出的孩子比較薄弱的環節進行額外訓練。
前面提到家長帳號裡可以查閱孩子的閱讀進展以及各種數據。其中有一個叫「How are my children performing on reading skills?」
從這個閱讀報告裡,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Achieve3000為每篇文章設計的練習題目,考察的就是閱讀理解中所有的基本要求,比較和對比,因果關係,邏輯順序,結論,事實與觀點,主旨大意以及詞彙等。
這裡的報告可以選擇時間範圍,方便家長有針對性的從各個維度了解孩子閱讀能力的發展情況。
當閱讀者在與此技能相關的練習中,正確率達到80%-100%之間,表明已經掌握此項技能;
如果正確率在65%-79%之間,表明需要在此項技能上進行額外練習;
如若正確率低於65%,請家長或老師進行積極且必要的幹預,需要引起關注。
這是三個分處不同分數段的項目:因果,順序以及結論。漏勺的順序問題已經連續錯了4次。我基本上了解了他屢次出錯的原因,我們的解決方法就是標出四個選項分別在文中的位置,以及列出四個選項的時間。他的問題在於做題時不回原文,全憑感覺,甚至有些選項根本找不出在文中的對應位置。
在找出原因之後,額外的練習也不可或缺。但凡可以看到「assign」這個按鈕的地方,就說明這裡有額外的文章進行訓練。Achieve3000一般會提供三篇針對此技能的文章,家長可以任選其中任何一篇,以郵件的方式發送給孩子。之後當孩子登錄系統時,就可以看到這封郵件已經躺在郵箱裡了。
這個功能對於我的用法就是省去家長考慮哪一篇文章對於此項閱讀技能有更針對性的訓練,用系統推薦的就好。郵件發送省去了家長知道文章名字,再去孩子帳戶中進行關鍵字搜索的工序,直接在郵箱中打開即可。
這是家長帳戶裡我自己最心水的兩個功能。寫完這個,老闆肯定不會看,但她會讓我教她一下如何導出數據去發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