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宗法師|法義學習的重要性

2021-03-02 彌陀與我心連心

 淨宗法師|法義學習的重要性

法義學習,以前我也談過這個主題,今天就不具體講某一段法義,只是就法義學習本身和大家交換一下思想。

重要,就是重要性,為什麼要學習;內容,就是學什麼;方法,就是怎麼學;注意事項,就是哪些方面是要注意、克服的,不能走偏。

法義學習是我們本門乃至整個佛教永恆的話題,是永不過時的話題,再怎樣強調都不過分,要經常談。

法義學習是我們接受阿彌陀佛法乳滋潤的來源。如果沒有法義學習,我們怎麼能得到法的利益呢?法乳怎麼會流到我們心中呢?

像小孩子要喝奶,沒有媽媽的乳汁他就無法成長。如果沒有法義學習,阿彌陀佛的法乳就不能流入我們心中,我們的法身慧命就不能覺醒,「自信教人信」就沒有動力、來源。

所以,法義學習不僅是我們個人法乳的來源,也是我們「自信教人信」的本錢,是淨土法門得以長久發展的基礎,是佛教生存的命脈,是我們個人及眾生的法身慧命乃至彌陀生命之所系。

沒有法義學習,我們個人就難以覺醒,眾生也解脫無望,阿彌陀佛也等於被凍結了。通過學習法義,阿彌陀佛的慈悲才能流入我們心中,流入眾生心中。沒有法義學習,阿彌陀佛的慈悲怎麼讓大家知道呢?

法義學習事關重大,它是整個佛教的根本。

現在各地寺院提倡並開展法義學習的不多,多數是作佛事、作法事。當然,這些在接引信眾方面也有一時的方便。但真正說起來,在古代,尤其在隋唐時期,絕對不是盛行作法事,而是盛行講法。有很多法師、很多大的教團在推展法義學習,辨經,講解,著作,講學成風。

現在講法沒落了,才盛行作佛事、作法事。光靠這些是不行的,會讓人感覺佛教沒有希望、沒有前途。所以,國家宗教局、中國佛協大力提倡學經講經。

在我們本門,尤其要大興講學之風。我們推出講師制,探索推展各種學習方法,會在佛教界興起一股新風。希望各地的法師、道場領眾一定要重視法義學習,法義學習再怎樣強調都不過。

講師制的各級書目就是我們學習的內容,已經列出來了。

具體講,一是播經機、視頻講座;二是經書法本,即弘願寺流通的淨土宗叢書;三是《淨土宗簡報》,兩個月一期,這也是我們學習的內容和資料;四是淨土宗網站、弘願寺網站;五是兩個微信,即我的微信「jingzong18」和「淨土宗弘願寺」微信。

學習資料就是這些,很豐富。它們的格局、定位不一樣:微信是每天發,比較簡短、及時,而且潛移默化,一天一小段,不是大篇幅的,慢慢薰習就能得到佛法利益;網站就更穩定一些;《淨土宗簡報》是把兩個月來的主要事情、學習的主要法義作一個總結,內容基本是從微信和網站中抽列出來的,所以一定要注意看,裡面的內容都是精選的,能夠代表一種聲音、一個方向。及時跟進學習,才能與弘願寺保持很好的互動。

微信的作用非常大,通過微信,大家就能密切互動。比如我這次在大同普渡寺講解《無條件的救度》,視頻已經全部上傳到微信。昨天佛使告訴我,第一集的觀看人數已經接近兩萬。如果不通過網路,不通過微信,各地蓮友怎麼能及時、快速地學習呢?現場聽眾只有五百人,現在通過微信發布出去三天,就有兩萬人在看,可見這個力量非常大。

簡報之外的經書法本當然更穩定,因為這些經書法本是長期流通的,經過反覆校對、修潤。

播經機、視頻講座是另外一種形式,讓大家聽聞起來很方便。

這是幾個主要的學習管道,大家要利用好。

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淨宗修行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法師開示
    淨宗修行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法師開示。淨宗修行必須具備的條件就三個,第一個信,第二個願,第三個行。蕅益大師常說的信願持名,印光大師繼承了,印祖也常常說這句話,常常用這句話勸勉同修,信願持名。他老人家常講的十六個字,這是印光大師傳心法印,他教人「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這十六個字確實是老人一生行誼的寫照,你要問印光法師是什麼樣的人,十六個字講清楚了。我們現代淨宗學人要向老法師學習,把這十六個字做到。敦是親愛、是和睦,倫是同類。
  • 淨空法師:謹記!修淨宗念佛法門,清淨心是根本
    所以要真正發心,要放下萬緣,決定不為自己,為一切沒有覺悟的眾生,念念幫助他覺悟,這就是「說法師子吼」的意義。說什麼法?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幫助一切眾生皆成佛道。所以自己要具足一個佛的模樣,人家見到才能相信,才能夠向你學習;你自己不像一個佛的樣子,你勸人,人家有疑惑。
  • ➮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悟泓法師和星慈法師
    這是悟泓法師在新加坡淨宗學會舉辦的「弘法人才培訓班」學僧畢業時的感嘆。悟泓法師的簡歷:男,1952年出生,祖籍江蘇,1974年畢業於亞東工專,1985年初聞佛法於華藏圖書館,禮淨空法師為剃度師,1994年受具足戒於高雄妙通寺,茗山長老為得戒阿闍黎。我看了心想:這位法師有福,禮淨空老和尚為剃度師。
  • 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能利法師
    四、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新加坡弘法人才培訓班學習感悟1.能利法師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善知識者,淨空法師也。師乃當代光復佛教為佛陀教育之先軀泰鬥。其所言說皆契於佛理,合於世道;其所行處,是為眾等之楷模,人天之師表,乃吾等之真正歸依處,慚愧末學能利等,能親近老法師,得老法師親為指教,其大幸豈三生哉!先得根本智,再以多聞,則無往而不至。昔六祖能大師,三年而啟根本智,觸類旁通,聽涅盤等,未半而達經義,此方便智也。淨老法師教法與此同,師喻根本智為樹之根、幹,方便智為枝、條等。
  • 淨空法師:淨宗的修行著重清淨心;清淨心現前,等同大徹大悟了
    世出世間一切法雖不能說是完全通達,比起我們一般凡夫,他通達的就夠用了、夠多的了。比菩薩比不上,比我們凡夫那有餘了。《大乘義章》裡面給我們解釋什麼叫真實,「法絕情妄為真實」。法是一切萬法,世出世間一切法,凡夫二乘在一切法裡面,會生起妄想分別執著,這就不真實;如果在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不生妄想分別執著,這叫真實。真實慧實際上就是清淨心。
  • 法尊法師
    因長時患病,學業無成,於一九二0年春末,厭世逃往五臺山出家,投玉皇廟瑞普(法名覺祥)師座前落髮,法名妙貴,字法尊,即在廟隨眾勞動。早晚學習念誦功課。  是年秋,大勇法師、玄義法師等略過本寺,遂請勇師講開示,勇師即日略講《八大人覺經》,次又講《佛遺教經》,遂對聽經發生興趣。  一九二一年春節,廣濟茅蓬打念佛七,我去參加,七後即住在茅蓬參學。
  • 認識淨空老法師
    澳洲格裡菲斯大學、昆士蘭大學榮譽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格裡菲斯大學、南昆士蘭大學榮譽博士印度尼西亞夏利悉達亞都拉回教大學榮譽博士澳洲淨宗學院院長、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董事主席 淨空法師,法名覺淨,字淨空,一九二七年出生於中國安徽省廬江縣,俗名徐業鴻。
  • 淨宗法師:在家居士如何做早晚課?
    淨宗法師答:除非工作特別忙,作息時間沒有規律,難以掌握,那就沒有辦法。否則早晚設一個相對固定的時段,來做自己的佛法修持,這樣最好。如果有一定的規律,會形成良好的習慣。哪怕白天再忙碌,至少早晚都有念佛修持。#念佛#早起念佛,開始光明幸福的一天;晚上念佛,打掃一天的塵慮,讓勞碌一天的心回到寧靜。所以雖然只是早晚念佛,但作用、意義卻不限早晚,而是從早貫徹到晚,一整天。
  • 佛教常識:淨宗十三祖都是誰?
    淨宗立祖之說開始於宋代,淨宗的祖師不像其他宗派那樣,有前後傳承的關係,而是後人根據其修持成就以及弘揚淨宗的貢獻而推選出來的。我們現在遵奉的淨宗十三祖,就是經過宋、元、明以及近代的逐漸推選,而自然形成的。那這十三祖都有誰呢?
  • ➮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延續法師
    我們現在只看到老法師不管走到何處,總是被鮮花和掌聲包圍,總是有那麼多的擁護者和追隨者,總是在人們熱烈渴求和極度崇敬的目光下走向法座。但我們又有誰想過老法師那輕鬆微笑背後所飽含的沉重:那是一種全心全意為眾生著想的沉重;是一種鞠躬盡瘁代佛宣化、讓正法永住世間的沉重;那也是一種念念不忘眾生苦、念念幫助有緣出離輪迴的沉重。
  • 淨宗法師:端坐家中念念佛就是度眾生嗎?
    淨宗法師答: 所謂「法界緣起」,心光、佛光都遍照。這樣,只要我們自己念佛,自然就對所有眾生都有利益,這是依據法界緣起的法則。 同時,你在家裡念佛,所謂「一人念佛,全家蒙平安」,還有和我們相關的家人、祖先、過去業因緣深厚的六親眷屬、冤家債主以及其他眾生,都會蒙受利益,所以也是念念度眾生。只不過這一方面我們凡夫能夠感知的少。
  • 淨宗玄門與現代前衛科學(3)
    淨宗經典多有隱顯俱成之描述。《大乘無量壽經》「禮佛現光品」中,阿彌陀佛光明顯赫如黃金山,顯現在法會虛空中。爾時,聲聞菩薩聖眾的光明悉皆隱蔽,萬物之光亦如聚墨。月明星稀,體現隱顯俱成之相狀。 西方淨土的池水能宣演無量法音,只是一水,能於同時同處演說諸多妙法,或佛法僧聲、或無生無滅聲、或大慈大悲喜舍聲、或甘露灌頂受位聲。沐浴池水者,各各聞其願聞之法,並且聞與不聞,隨念調控。
  • 淨宗法師:佛跟螞蟻、蟋蟀等不同眾生說話,無需同聲翻譯
    淨宗法師:念佛,就是在接收彌陀的信號彌陀的光明跟他的名號不是兩件事。彌陀的光明是看不見的名號、沒有聲音的名號;彌陀的名號是有聲音的光明。一、光明就是名號,名號就是光明。沒有看見,是因為你們「煩惱障眼雖不能見」,但是「淨宗念佛常放光明」。當然,你們念佛我也看不見,但確實是有光的。光有可見光,有不可見光,這並不稀奇。聲音也一樣,有可聞的聲音,也有不可聞的聲音,因為它有不同的波段。我們人的耳朵,聽到的聲音是有一定波段範圍的。在這個波段之上,像尖叫聲,就把耳朵搞聾了,聽不到了。
  • 大安法師:在家學佛逆緣多怎麼辦? 附 淨宗法語大觀 | 印光法師:如何理解阿彌陀佛「身復現身,土復現土」? 附 印祖文鈔全集
    [ 法語法音 ]  淨宗法語大觀   釋大安 輯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經文:[ 法雨法印 ]  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5、如何理解阿彌陀佛「身復現身,土復現土」?印光法師:維摩詰雲,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阿彌陀佛既已證窮法界,舉凡法界中事,無不隨意化現。夫彌陀既已證窮法界,舉凡法界中事,無不隨意化現。正報則佛身,菩薩身,二乘身,六道身,隨類備現,以行教化;依報則樓臺殿閣,飲食衣服,但有利益,無不化現。
  • 佛門高僧大德眼中的淨空老法師---聖嚴法師篇【02】
    第二位是我一同受戒的戒兄淨空法師,雖然他提倡淨土宗,我提倡禪法,我們兩人在法義的認知上或有什麼偏重偏輕之處,但我一向對他很尊敬,因為他真是一位現代的法匠。首先在臺灣成立華藏圖書館、華藏講堂,以及佛陀教育基金會,後來又到全世界開創淨宗學會,在中國大陸全力弘揚淨土法門,估計有幾百萬人受到他的教化。
  • 法尊法師簡介【廣論專題】
    新朋友可點擊本文標題下「瀋陽法輪寺」,查看微信帳號並加關注,點擊【查看歷史信息】閱讀之前發送內容將菩提道次第廣論翻譯成漢文的這位大德就是法尊法師
  • 淨空老法師說出了自己的接班人……(萬人念佛祈福)
    悟道法師簡介悟道法師,俗姓林,名正道。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一日生於臺灣省臺北縣,幼居汐止、五堵。年少時即感到人生無常,生死事大。一九六六年經家兄介紹佛法,對於佛法生起無比的興趣,遂放棄世學,專研佛學。初期學佛,於高雄壽山寺星雲老法師為皈依三寶,法名慧明,聽賢頓、淨心等諸位老法師於電臺佛學講座講《阿含經》、《法句經》等。
  • 淨宗法師 | 造罪受苦乃因果報應,還值得同情嗎?
    淨宗法師答:仍然是值得同情的。第一,我們作為凡人,往往有一種追求公平正義的心,甚至也有一分幸災樂禍,「某某人做不好的事了,就應該受報應」。這是因為我們具有人我的分別,認為他人和自己不相關。佛菩薩的慈悲心不是這樣,稱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菩薩看一切眾生如同一體。
  • 在我們中國號稱「南梅北夏」,這兩位當時都稱為大士(淨空法師)
    末法還有九千年,九千年當中一切眾生得度要靠這部經典。這就非常重要,我們就曉得他用意之所在。真的,特別是末法時期,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能得度,可以說就是這個法門。我們可以說從黃念祖以後,黃老是念佛往生的,他在病重的時候託朋友告訴我,他每天念佛十四萬聲,念佛走的;他是密宗的金剛上師,他沒有修密法,他念佛走的。夏蓮居老居士也是顯密圓融,最後往生也是念佛走的。這都是做給我們看的。
  • 第二屆佛教義學研討會法藏法師大會總結髮言
    亦求我義學學會所有法師、所有同仁之善心上徹三寶之雲鑑,下濟六道之眾苦。以上是為弟子法藏所盼,願三寶指引加被!一、對印順法師的致敬和反思我所說的分為兩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儘可能總攝諸位善知識的善心所說。這就是我們說的,人間道也可以用,人間菩薩道也可以用,大乘義學研究的概念裡,並不否定人間菩薩道的善巧運用。但我們更不忘記解脫道的究竟把握。這是義學研究學會共同的看法。5、印順法師對信根重要性的否定好幾位老師都講到,老法師對於信、信根的認知是否定的。他認為沒理性的人才在講「信」。也就是所謂「理行人」是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