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淨宗修行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法師開示
淨宗修行必須具備的三個條件,法師開示。淨宗修行必須具備的條件就三個,第一個信,第二個願,第三個行。蕅益大師常說的信願持名,印光大師繼承了,印祖也常常說這句話,常常用這句話勸勉同修,信願持名。他老人家常講的十六個字,這是印光大師傳心法印,他教人「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念佛,求生淨土」。這十六個字確實是老人一生行誼的寫照,你要問印光法師是什麼樣的人,十六個字講清楚了。我們現代淨宗學人要向老法師學習,把這十六個字做到。敦是親愛、是和睦,倫是同類。
-
淨空法師:謹記!修淨宗念佛法門,清淨心是根本
所以要真正發心,要放下萬緣,決定不為自己,為一切沒有覺悟的眾生,念念幫助他覺悟,這就是「說法師子吼」的意義。說什麼法?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幫助一切眾生皆成佛道。所以自己要具足一個佛的模樣,人家見到才能相信,才能夠向你學習;你自己不像一個佛的樣子,你勸人,人家有疑惑。
-
➮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悟泓法師和星慈法師
這是悟泓法師在新加坡淨宗學會舉辦的「弘法人才培訓班」學僧畢業時的感嘆。悟泓法師的簡歷:男,1952年出生,祖籍江蘇,1974年畢業於亞東工專,1985年初聞佛法於華藏圖書館,禮淨空法師為剃度師,1994年受具足戒於高雄妙通寺,茗山長老為得戒阿闍黎。我看了心想:這位法師有福,禮淨空老和尚為剃度師。
-
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能利法師
四、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新加坡弘法人才培訓班學習感悟1.能利法師佛法難聞,善知識難遇。善知識者,淨空法師也。師乃當代光復佛教為佛陀教育之先軀泰鬥。其所言說皆契於佛理,合於世道;其所行處,是為眾等之楷模,人天之師表,乃吾等之真正歸依處,慚愧末學能利等,能親近老法師,得老法師親為指教,其大幸豈三生哉!先得根本智,再以多聞,則無往而不至。昔六祖能大師,三年而啟根本智,觸類旁通,聽涅盤等,未半而達經義,此方便智也。淨老法師教法與此同,師喻根本智為樹之根、幹,方便智為枝、條等。
-
淨空法師:淨宗的修行著重清淨心;清淨心現前,等同大徹大悟了
世出世間一切法雖不能說是完全通達,比起我們一般凡夫,他通達的就夠用了、夠多的了。比菩薩比不上,比我們凡夫那有餘了。《大乘義章》裡面給我們解釋什麼叫真實,「法絕情妄為真實」。法是一切萬法,世出世間一切法,凡夫二乘在一切法裡面,會生起妄想分別執著,這就不真實;如果在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不生妄想分別執著,這叫真實。真實慧實際上就是清淨心。
-
法尊法師
因長時患病,學業無成,於一九二0年春末,厭世逃往五臺山出家,投玉皇廟瑞普(法名覺祥)師座前落髮,法名妙貴,字法尊,即在廟隨眾勞動。早晚學習念誦功課。 是年秋,大勇法師、玄義法師等略過本寺,遂請勇師講開示,勇師即日略講《八大人覺經》,次又講《佛遺教經》,遂對聽經發生興趣。 一九二一年春節,廣濟茅蓬打念佛七,我去參加,七後即住在茅蓬參學。
-
認識淨空老法師
澳洲格裡菲斯大學、昆士蘭大學榮譽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格裡菲斯大學、南昆士蘭大學榮譽博士印度尼西亞夏利悉達亞都拉回教大學榮譽博士澳洲淨宗學院院長、香港佛陀教育協會董事主席 淨空法師,法名覺淨,字淨空,一九二七年出生於中國安徽省廬江縣,俗名徐業鴻。
-
淨宗法師:在家居士如何做早晚課?
淨宗法師答:除非工作特別忙,作息時間沒有規律,難以掌握,那就沒有辦法。否則早晚設一個相對固定的時段,來做自己的佛法修持,這樣最好。如果有一定的規律,會形成良好的習慣。哪怕白天再忙碌,至少早晚都有念佛修持。#念佛#早起念佛,開始光明幸福的一天;晚上念佛,打掃一天的塵慮,讓勞碌一天的心回到寧靜。所以雖然只是早晚念佛,但作用、意義卻不限早晚,而是從早貫徹到晚,一整天。
-
佛教常識:淨宗十三祖都是誰?
淨宗立祖之說開始於宋代,淨宗的祖師不像其他宗派那樣,有前後傳承的關係,而是後人根據其修持成就以及弘揚淨宗的貢獻而推選出來的。我們現在遵奉的淨宗十三祖,就是經過宋、元、明以及近代的逐漸推選,而自然形成的。那這十三祖都有誰呢?
-
➮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延續法師
我們現在只看到老法師不管走到何處,總是被鮮花和掌聲包圍,總是有那麼多的擁護者和追隨者,總是在人們熱烈渴求和極度崇敬的目光下走向法座。但我們又有誰想過老法師那輕鬆微笑背後所飽含的沉重:那是一種全心全意為眾生著想的沉重;是一種鞠躬盡瘁代佛宣化、讓正法永住世間的沉重;那也是一種念念不忘眾生苦、念念幫助有緣出離輪迴的沉重。
-
淨宗法師:端坐家中念念佛就是度眾生嗎?
淨宗法師答: 所謂「法界緣起」,心光、佛光都遍照。這樣,只要我們自己念佛,自然就對所有眾生都有利益,這是依據法界緣起的法則。 同時,你在家裡念佛,所謂「一人念佛,全家蒙平安」,還有和我們相關的家人、祖先、過去業因緣深厚的六親眷屬、冤家債主以及其他眾生,都會蒙受利益,所以也是念念度眾生。只不過這一方面我們凡夫能夠感知的少。
-
淨宗玄門與現代前衛科學(3)
淨宗經典多有隱顯俱成之描述。《大乘無量壽經》「禮佛現光品」中,阿彌陀佛光明顯赫如黃金山,顯現在法會虛空中。爾時,聲聞菩薩聖眾的光明悉皆隱蔽,萬物之光亦如聚墨。月明星稀,體現隱顯俱成之相狀。 西方淨土的池水能宣演無量法音,只是一水,能於同時同處演說諸多妙法,或佛法僧聲、或無生無滅聲、或大慈大悲喜舍聲、或甘露灌頂受位聲。沐浴池水者,各各聞其願聞之法,並且聞與不聞,隨念調控。
-
淨宗法師:佛跟螞蟻、蟋蟀等不同眾生說話,無需同聲翻譯
淨宗法師:念佛,就是在接收彌陀的信號彌陀的光明跟他的名號不是兩件事。彌陀的光明是看不見的名號、沒有聲音的名號;彌陀的名號是有聲音的光明。一、光明就是名號,名號就是光明。沒有看見,是因為你們「煩惱障眼雖不能見」,但是「淨宗念佛常放光明」。當然,你們念佛我也看不見,但確實是有光的。光有可見光,有不可見光,這並不稀奇。聲音也一樣,有可聞的聲音,也有不可聞的聲音,因為它有不同的波段。我們人的耳朵,聽到的聲音是有一定波段範圍的。在這個波段之上,像尖叫聲,就把耳朵搞聾了,聽不到了。
-
大安法師:在家學佛逆緣多怎麼辦? 附 淨宗法語大觀 | 印光法師:如何理解阿彌陀佛「身復現身,土復現土」? 附 印祖文鈔全集
[ 法語法音 ] 淨宗法語大觀 釋大安 輯譯一切諸佛所護念經經文:[ 法雨法印 ] 印光法師答念佛600問5、如何理解阿彌陀佛「身復現身,土復現土」?印光法師:維摩詰雲,以一切眾生病,是故我病。阿彌陀佛既已證窮法界,舉凡法界中事,無不隨意化現。夫彌陀既已證窮法界,舉凡法界中事,無不隨意化現。正報則佛身,菩薩身,二乘身,六道身,隨類備現,以行教化;依報則樓臺殿閣,飲食衣服,但有利益,無不化現。
-
佛門高僧大德眼中的淨空老法師---聖嚴法師篇【02】
第二位是我一同受戒的戒兄淨空法師,雖然他提倡淨土宗,我提倡禪法,我們兩人在法義的認知上或有什麼偏重偏輕之處,但我一向對他很尊敬,因為他真是一位現代的法匠。首先在臺灣成立華藏圖書館、華藏講堂,以及佛陀教育基金會,後來又到全世界開創淨宗學會,在中國大陸全力弘揚淨土法門,估計有幾百萬人受到他的教化。
-
法尊法師簡介【廣論專題】
新朋友可點擊本文標題下「瀋陽法輪寺」,查看微信帳號並加關注,點擊【查看歷史信息】閱讀之前發送內容將菩提道次第廣論翻譯成漢文的這位大德就是法尊法師
-
淨空老法師說出了自己的接班人……(萬人念佛祈福)
悟道法師簡介悟道法師,俗姓林,名正道。一九五一年十二月一日生於臺灣省臺北縣,幼居汐止、五堵。年少時即感到人生無常,生死事大。一九六六年經家兄介紹佛法,對於佛法生起無比的興趣,遂放棄世學,專研佛學。初期學佛,於高雄壽山寺星雲老法師為皈依三寶,法名慧明,聽賢頓、淨心等諸位老法師於電臺佛學講座講《阿含經》、《法句經》等。
-
淨宗法師 | 造罪受苦乃因果報應,還值得同情嗎?
淨宗法師答:仍然是值得同情的。第一,我們作為凡人,往往有一種追求公平正義的心,甚至也有一分幸災樂禍,「某某人做不好的事了,就應該受報應」。這是因為我們具有人我的分別,認為他人和自己不相關。佛菩薩的慈悲心不是這樣,稱為「無緣大慈,同體大悲」。佛菩薩看一切眾生如同一體。
-
在我們中國號稱「南梅北夏」,這兩位當時都稱為大士(淨空法師)
末法還有九千年,九千年當中一切眾生得度要靠這部經典。這就非常重要,我們就曉得他用意之所在。真的,特別是末法時期,一切眾生在一生當中能得度,可以說就是這個法門。我們可以說從黃念祖以後,黃老是念佛往生的,他在病重的時候託朋友告訴我,他每天念佛十四萬聲,念佛走的;他是密宗的金剛上師,他沒有修密法,他念佛走的。夏蓮居老居士也是顯密圓融,最後往生也是念佛走的。這都是做給我們看的。
-
第二屆佛教義學研討會法藏法師大會總結髮言
亦求我義學學會所有法師、所有同仁之善心上徹三寶之雲鑑,下濟六道之眾苦。以上是為弟子法藏所盼,願三寶指引加被!一、對印順法師的致敬和反思我所說的分為兩大部分。第一大部分,儘可能總攝諸位善知識的善心所說。這就是我們說的,人間道也可以用,人間菩薩道也可以用,大乘義學研究的概念裡,並不否定人間菩薩道的善巧運用。但我們更不忘記解脫道的究竟把握。這是義學研究學會共同的看法。5、印順法師對信根重要性的否定好幾位老師都講到,老法師對於信、信根的認知是否定的。他認為沒理性的人才在講「信」。也就是所謂「理行人」是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