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本科部與中科院神經所聯合舉辦「腦智-未來」大學生冬令營

2020-12-23 中國科學院大學新聞網

  2020年1月13日,由中國科學院(簡稱「中科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與中國科學院大學未來技術學院、本科部聯合舉辦的「腦智-未來」冬令營在上海開營,有來自神經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等專業的30名未來技術學院一年級直博生和33名本科部的同學參與到本次冬令營活動中。

  1月14日,「腦智-未來」冬令營開營儀式由神經科學研究所何杰研究員主持,他介紹了腦智卓越中心(神經所)基本情況、一三五規劃、近期重要進展、特色的研究生教育等方面的相關情。隨後,蒲慕明院士致歡迎詞,並做《腦科學與類腦研究》特邀報告,贏得了營員們的陣陣掌聲,營員們就報告內容與蒲慕明院士進行了積極的互動。在此之後,杜久林主任就腦科學中的交叉學科對神經所的PI制度進行了介紹,提出新的歷史階段,團隊合作對於重大突破的意義,引起了營員的濃厚興趣。在與各位導師進行簡短的午餐座談會後,14日下午,顧勇研究員和徐寧龍研究員帶來了兩場神經科學的前沿講座,之後,營員分組參觀了斑馬魚平臺、腦影像中心和光學成像平臺等實驗技術平臺。

蒲慕明院士《腦科學與類腦研究》

  1月15日上午,營員分組進入各實驗室實習,對各實驗室研究方向、實驗條件等有了深入了解,並與部分導師和高年級研究生進入了深入交流,來自不同學科和不同年級的思維在此碰撞出燦爛的火花。下午,結營儀式在A405報告廳隆重舉行,腦智卓越中心(神經所)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王茂華為營員頒發了結營證書,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分別就冬令營的體會進行了交流發言,表示此行不僅獲得了知識,更是在與導師們面對面的交流中,感受到了導師們對於學術研究的熱情與執著,感受到了學科交叉的魅力,開拓了視野和思路。王茂華副書記以自身經歷與同學們分享了對於知識與能力差異性的理解,勉勵同學們在神經、智能交叉學科的道路上不斷探索、勇於擔當,將學到的知識轉換為可以為社會為人類做貢獻的能力,無愧時代,不負韶華。

  孫中山語「讀萬卷書,行萬裡路,交八方友,創千秋業。」從長城腳下到黃浦江畔,希望各位同學通過本次「腦智-未來」冬令營都能有所收穫,不虛此行。

相關連結:

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http://www.cebsit.cas.cn/yjs/xsfc/202001/t20200117_5489218.html

 

相關焦點

  • 中科院神經所與上海藥物所合作研發原創藥—新聞—科學網
    當天,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與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據悉,雙方將以國家需求為導向,創建非人靈長類動物藥物篩選疾病模型,建立高效的篩選機制,挖掘和驗證藥物新靶點,基於疾病機制,開發原創新藥,同時,還將在平臺共建和人才培養上開展合作。 「中科院神經所和上海藥物所作為各自領域的優勢機構,具有極強的互補性。
  • 大氣所舉辦首屆優秀大學生冬令營
    冬陽正暖,玉樹銀花,1月12至17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首屆優秀大學生冬令營在大氣所3號樓第三會議室舉行。來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長望學院的26名優秀大學生第一次與大氣所來了個「親密」接觸。中科院院士吳國雄、呂達仁,大氣所黨委書記陳洪濱、副所長陸日宇,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副校長戴躍偉、長望學院副書記王康宏等出席了開營儀式。開營儀式由研究生部主任孫鵬宇主持。
  • 2018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中科院腦智卓越中心/神經所公共技術服務...
    崗位職責1、 生物信息學平臺計算/存儲集群的運維,包括帳戶管理、用戶應用軟體安裝、故障預判與排除等;2、 中科院儀器設備管理平臺運維,包括公用儀器刷卡器的安裝維護等;3、 研究所ARP、ERP系統運維;4、 負責研究所網絡環境建設、運維、網絡安全;5、 負責研究所郵箱以及其他網絡帳戶管理;6、 為信息類產品的正常運行以及所內其他信息化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 數學與統計學院舉辦2020年大學生數學冬令營
    為促進高校之間優秀大學生的交流和互動、為學生提供一個了解數學、統計學科各個方向最新前沿動態的平臺,同時為了提升我校數學、統計學專業學生培養質量,數學與統計學院於1月11日—1月16日舉辦大學生數學冬令營。
  • 高校大咖助力大學生開眼界拓思路 25個校企學術冬令營受熱捧
    1月20日,2018-2019年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萬人計劃「健康促進與重大疾病防控學術冬令營」在南京醫科大學開營,來自全省16所高校的102名大學生在這裡開展為期一周的學術訓練之旅。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校舉辦的學術冬令營及一批企業主辦的創新訓練營近日先後開營,營員達3000人。
  • 中科院神經所第21年,砥礪前行(下篇)
    2020年,中科院神經所又是豐收的一年。下面,讓我們來一起回顧神經所今年發表的部分論文,更多詳細內容,請見中科院神經所的官網。該研究在孫衍剛研究員的指導下,主要由腦智卓越中心博士研究生張欣妍和竇豔儂博士完成,研究組的袁雷、李清、朱豔景和王蒙也作出了重要貢獻。本項目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上海市和中科院的資助。
  • 江蘇25個校企學術冬令營開營:助大學生創新開「腦洞」
    1月20日,2018-2019年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萬人計劃「健康促進與重大疾病防控學術冬令營」在南京醫科大學拉開帷幕,來自全省16所高校的102名優秀大學生在這裡開展為期一周的學術訓練之旅。  在此前後,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農業大學等高校舉辦的學術冬令營及一批企業主辦的創新訓練營先後開啟,參加營員達到3000人。
  • 河北體育學院舉辦「冰雪進校園」冬令營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王偉宏)1月4日至5日,河北體育學院舉辦「冰雪進校園」冬令營,來自石家莊多所中小學的60多名小學生及其家長,在該院冰雪運動系學生的指導下感受冰雪運動的樂趣。小營員們在河北體育學院冰雪運動系學生志願者指導下學習陸地冰壺。
  • 電工所舉辦2018年「第六屆中科院電氣工程大學生夏令營」
    電工所舉辦2018年「第六屆中科院電氣工程大學生夏令營」 2018-07-27 電工研究所   開營儀式於7月24日在電工所舉行。  開營儀式上,副所長宋濤簡要介紹電工所的發展歷程及電氣工程重要學科領域。隨後,研究員劉國強介紹電氣工程專業的發展歷程,電工學科的多學科交叉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人事教育處處長付東梅從研究生培養的角度出發,介紹電工所的研究生培養情況、師資力量隊伍以及研究所重大科研成果等。
  • 中科院新發現!影響睡眠質量的「小神經」找到了,文章不懂直接看...
    2020年9月4日,Science雜誌發表了題為Regulation of sleep homeostasis mediator adenosine by basal forebrain glutamatergic neuron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神經科學研究所)、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神經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徐敏研究組與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攜手未來!西北大學化材學院與中科院理化所聯合培養「化學菁英」
    12月6日,西北大學化材學院與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化學菁英獎」頒獎典禮在西北大學舉行。西北大學化材學院和中科院理化所領導和嘉賓出席了頒獎儀式。  西北大學化材學院院長欒新軍表示,中國科學院理化所的師資實力雄厚,我們與理化所籤署合作協議,是西北大學化材學院深入貫徹黨的育人方針,充分發揮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各自優勢,全面落實「三全育人」要求的務實舉措
  • ...交叉研究平臺結構封頂暨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揭牌儀式舉行
    自動化所所長徐波表示,腦認知功能圖譜與類腦智能交叉研究平臺的順利封頂標誌著項目建設工程取得了重要階段性勝利,為工程順利竣工並按期投入使用奠定了堅實基礎。希望腦智交叉平臺各參建單位精誠合作,協同配合,共建精品標杆工程,期待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各參與單位打造腦智研究科技創新新生態。懷柔區委書記戴彬彬希望,中科懷柔腦智創新產業研究院的成立成為「四個面向」在懷柔科學城的重要體現。懷柔區政府將進一步加大與中科院各院所的合作聯繫,為科學創新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 中科院神經所第21年,砥礪前行(上篇)
    2020年,中科院神經所又是豐收的一年。下面,讓我們來一起回顧神經所今年發表的部分論文,更多詳細內容,請見中科院神經所的官網。彙編分為上下兩篇,本篇為上篇。該研究由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竺淑佳研究組與復旦大學生物醫學研究院王磊課題組和中科院藥物所餘學奎課題組聯合完成。在此研究中,竺淑佳研究組通過爪蟾卵母細胞的電生理實驗,證實這些突變體可以激活Pannexin 1通道的活性。但因缺乏Pannexin通道蛋白的高解析度三維結構,限制了這些突變體分子機制的解析及靶向藥物的設計。
  • 2017年中科院大學生數學夏令營正式開營
    2017年中科院大學生數學夏令營正式開營 2017-07-11 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字體  大連理工大學華羅庚班同學李京諭作為營員代表發言,表達了對數學家們的敬佩,對中科院這片學術聖地的憧憬與嚮往。在同學們的熱切期待中,數學院院長業務助理戴彧虹宣布「2017年中國科學院大學生數學夏令營」正式開營。  繼2010—2012、2015及2016年成功舉辦了五屆大學生數學夏令營之後,數學院與中國科學院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聯合舉辦第六屆夏令營。
  • 【冬令營招生】2017年臺灣「創新管理體驗」冬令營招生通知
    2017年臺灣「創新管理體驗」冬令營項目招生通知     信息學院第六屆臺灣冬令營火熱報名開始啦!本次臺灣冬令營我們將與臺灣私立大學排名第一、素有臺灣「最美大學」美譽之稱的東海大學聯合舉辦,期待您的參與。
  • 腦磷脂將在中國腦智計劃中發現神奇作用
    活動當天,林偉立博士(Weili Lin, Ph.D)所開展的腦智營養加強計劃發布了新的研究 成果:大腦和髓鞘發育軌跡和認知行為的發育息息相關。也就是說,髓鞘發育好,大腦 就會更聰明。研究結果顯示,髓鞘化是神經發育的關鍵過程,認知發育評分和髓鞘 發育相關,兩位專家分享的另外一項研究的結果發現髓鞘發育相關營養素,如鐵、膽 鹼、神經鞘磷脂等含量較高配方餵養兒的髓鞘發育更佳,同時其早期學習能力得分也更佳。
  • 信息學院成功舉辦第二屆智慧醫療與康復大會暨第五屆腦機接口論壇
    大會由華東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西安交通大學人工智慧學院、智能醫學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上海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中心等單位主辦。來自中科院腦智卓越創新中心、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天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東南大學、北京泰和利康醫療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博睿康科技(常州)股份有限公司等40餘所高校和近20家企業的共350餘人參加了會議。
  • 中科院神經所所長蒲慕明:在祖國的工作是最大的貢獻
    「我內心從來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中科院神經所所長蒲慕明:在祖國的工作是最大的貢獻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曾經有這樣一個身份  蒲慕明出生於南京,成長於臺灣,求學於美國,自1999年擔任中科院神經所首任所長。眼下已69歲的他,下一個目標是什麼?蒲慕明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是時候恢復中國國籍了」  「如果以美國國籍身份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科學家為中國腦計劃發聲,有些不合適。」
  • 惠氏營養品攜手瑞士腦認知實驗室,支持中國腦智計劃
    前沿腦研究項目發布新進展,腦發育與認知行為發展密切相關活動當天,林偉立博士(Weili Lin, Ph.D)所開展的腦智營養加強計劃發布了新的研究成果。在不使用鎮靜劑的情況下,通過前沿的MRI(磁共振成像)技術掃描收集到了0-36個月寶寶的大腦結構圖像。
  • 西北大學化材學院與中科院理化所聯合培養「化學菁英」
    12月6日,西北大學化材學院與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化學菁英獎」頒獎典禮在西北大學舉行。西北大學化材學院和中科院理化所領導和嘉賓出席了頒獎儀式。西北大學化材學院院長欒新軍表示,「中國科學院理化所的師資實力雄厚,我們與理化所籤署合作協議,是西北大學化材學院深入貫徹黨的育人方針,充分發揮地方高校和科研院所各自優勢,全面落實『三全育人』要求的務實舉措;是雙方堅持『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原則的教育科研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更是立足現實、協同育人、創建一流的難得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