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在三伏、冷在三九」。
數九寒冬,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人體也最易生病。
這其中,血管類疾病尤其高發,因其導致死亡人數比夏天高約41%。
可見,在數九寒冬,養護好血管的重要性,一定不要忽視,給健康打好基礎。
數九寒冬,出現4個異常,是血管的求救信號,及時檢查,別忽視
異常1:小腿粗細不一
受到寒冷的刺激,血管易收縮、痙攣增加壓力,易出現供血不足,導致血栓。
一旦下肢靜脈血栓形成,易導致小腿粗細不一,一條腿粗,一條腿細。
此時,很有可能是,較粗的一側,已經形成了血栓,及時檢查,別忽視。
異常2:間歇性跛行
腿腳是人體的神經末端。
一旦血管出現問題,血液流通不暢,腿腳最先有感覺。
如果,在走路時腿疼,而休息一會便可得到緩解,再行走一段路,又會出現腿疼的情況,此時,需警惕「間歇性跛行」,是下肢動脈堵塞了。
異常3:手腳發麻
生活中,如果無緣無故,手腳發麻,異常冰冷,要警惕血管堵塞了。
一旦血管發生堵塞,影響血液循環,無法到達肢體末端,便會出現這類情況,尤其是會在夜間更為明顯,不可忽視。
異常4:劇烈頭痛
如果,突然間頭痛劇烈,或者是頭痛的部位發生改變。
此時,要高度警惕腦梗的發生,腦血管堵塞了,要儘早檢查。
數九寒冬,呵護血管,做到一不,堅持二勤,少碰三物,助力健康
做到一不
——不久坐。
上班族一坐就是一整天,
退休的中老年打牌、打麻將、下棋,一玩就是大半天……
生活中,久坐不動,隨處可見,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室內久坐時間更多。
然而,久坐不動,可以說是最傷身損命的一個行為,尤其是「久坐後猛起身」。
久坐不動,是導致血栓的誘因之一。
長時間靜坐,人體血液流速會減慢,血液黏稠度增高。
如此一來,為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創造了條件,靜坐一個小時風險增加10%。
如果此時,再猛然活動,如猛地起身、大幅度擺動胳膊等,很容易牽動不穩定的血栓,使之脫落造成血栓栓塞,誘發猝死,危及生命。不論多忙,都要注意多活動,每坐下45-60分鐘,起來活動3-5分鐘。
堅持二勤
一、勤補水
疏通養護血管,一定要注意補充水分。
充足的水分,可稀釋血液,促進血液循環,減少血液粘度。
一旦缺水會影響新陳代謝,會增加血液內毒素的停留,損害血管。
數九寒冬,補充水分,要注意喝溫開水、熱茶水,不要喝冷飲、飲料等。
晨起後,喝一杯溫熱的白開水。
冬天的清晨,是血管類疾病的一個「魔鬼時間」。
此時,多喝水,稀釋血液,改善血液粘稠情況,減少血栓形成。
35-40℃溫開水為宜,不要喝淡鹽水、甜飲料等,這一點尤為重要。
白天,兩餐之間,喝一杯溫熱的茶水。
用一些消脂排毒的小植物,泡水代茶飲,簡單方便。
綠苦丁荷葉茶,消脂排毒,改善血稠,防血栓,可給血管清淤。
將蒲公英、荷葉、綠苦丁,搭配在一起,熱水衝泡代茶飲即可。
荷葉,用其泡水,藥用價值極高,其含有較多的黃酮和生物鹼,可降低總膽固醇和生甘油三酯,改善血液濃粘狀態,可減少血栓的形成,降低血管堵塞的風險。
綠苦丁泡水,對總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有降低之效,有助於減少動脈粥樣硬化,預防血栓。
蒲公英,藥食兩用,用其葉子泡水,既可降低血清三醯甘油,還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有助於改善血脂,排出毒素。
搭配在一起,做茶飲,可排毒,降脂、改善血粘稠,防血栓,保護心腦血管健康。
二、勤活動
數九寒冬,也要進行適當的運動,不能太懶惰。
堅持運動,能夠很好地鍛鍊血管,改善血管功能,讓血管更年輕。
原地小跑步,放鬆肩膀,手臂自然擺動,腹部收緊,腳尖墊起,用跑步的方式在原地小跑。一天3次,每次1分鐘。
做做高抬腿,能改善四肢的血液循環,有利於緩解血管的堵塞。
抬高自己的腿部,堅持幾秒鐘後放下,重複該動作,如此反覆進行。
經常活動腳踝,可增強下肢的血液循環,減少血栓的形成。
勾起腳尖,使腳尖朝向自己,再繃起腳尖,盡力使腳尖朝下。
至最大位置時保持5~10秒,慢慢放下,反覆進行即可。
持續捏住握力球90秒,休息60秒。
早晚各一次,每次五輪。長期堅持,可增加微血管的密度。
少碰三物
一、少酒飲
數九寒冬,有人飲酒暖身。
然而,飲酒不但不暖身,還會損害血管健康。
酒精不會產生熱量,還會揮發掉身體內的熱量,散熱到一定程度時,反而會感覺到冷,所以,冬季飲酒暖身不靠譜。
相反的,經常飲酒,會導致血液升高,增加血管負擔,損害血管健康。
並且,長期飲酒還會導致血脂升高,加速動脈硬化,堵塞血管,增加腦卒中風險。所以,一定要少飲酒,滴酒不沾才是最好。
二、少濃湯
「三九補一冬,來年病無蹤」。
進入三九,很多人都開始進補了,喜歡喝點湯。
然而,濃湯,尤其是肉湯,不但鹽分高,脂肪、膽固醇含量也較高。
這些對於血管都十分不利,會大大增加心腦血管病變的風險,要儘量少喝。
三、少鹹食
日常飲食用鹽,一定要警惕。
食物要清淡,切莫過鹹,吃得鹹,會導致血壓升高。
一旦血壓升高,血管負擔就會增加幾倍,易誘發腦卒中。
尤其是老人,口味重的人,更要注意,少吃鹽,少用醬油、耗油等。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