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涮鍋跑到南京,竟成了一道鄉土菜,這是什麼神仙操作?
一進南京香山湖家宴樓,就能看到前廳檔口擺放的一長列銅鍋,乍一看,還以為是老北京銅鍋涮,而實際上,這是一道香山湖的特色菜餚——銅鍋羊肉。
中國烹飪大師、香山湖行政總廚嚴亞波說:「這道銅鍋羊肉,正是受了老北京涮鍋的啟發才研製而成。」
好食材與鄉土菜工藝碰撞的美味
吃過銅鍋涮的都知道,羊肉是精髓,這道銅鍋羊肉也是如此,選羊至為關鍵。
對於選食材,嚴亞波介紹,香山湖12年來一直倡導健康、原生態、原產地,嚴亞波舉例說,香山湖為了找一隻好的大魚頭,團隊跑了幾千裡路,經過試菜、對比,才確定國家級風景區大別山花亭湖的有機;還有一些食材,如大連鮑魚、荔浦芋頭、漢壽甲魚等;香山湖主打鄉土菜,平時用的白菜、蘿蔔等日常蔬果都來自自己的有機農莊,另外,像紅薯粉,都是從鄉下農戶那裡收的,純手工製作,天然無添加;甚至一塊豆腐,都來自橋林街道的一家「百年手工豆腐坊」。
所以,做這道銅鍋羊肉,香山湖也十分慎重。
經過多方比較、嘗試,香山湖最終選擇了甘肅灘羊。
灘羊肉質細嫩,脂肪分布均勻,羶味小,營養豐富,而且做這道菜,只用羊腿肉,原因是「緊實筋道,口感好」。
嚴亞波說,不少現代人不習慣羊肉的羶味,作為餐廳,除了用工藝去羶,選用羶味小的羊,也是一種方法,選用甘肅灘羊,既是出於這個考慮,也是反覆比對內蒙羊、新疆羊、寧夏羊等品種的結果。
香山湖主打鄉土菜,所以,做這道銅鍋羊肉,也融入了鄉土菜做法。
首先,將羊腿肉切成薄片,熱鍋放油生炒,待高溫迸發香味後,加白芷和肉蔻粉末,兌入農夫山泉,大火煮開,再放入桶中燜制2小時,以浸泡入味,而後,將羊肉片撈出待用。
隨後,取銅鍋,將大白菜鋪底,下些手工紅薯粉,兌高湯,放羊肉,再將木炭放入銅鍋下,湯水沸騰後,調味,撒些香菜、青蒜葉,即可上桌。
一道南京鄉土菜,各地廚師都來學
嚴亞波說,這種做法類似鄉土菜中的「燴」,但在選材上更為精細,大白菜來自香山湖農莊,紅薯粉是從鄉下收購的,沒有添加劑,耐煮,吃起來更筋道。
銅鍋羊肉端上來後,熱氣氤氳,滿桌飄香,只嗅其味,就已令人先饞三分,加之銅鍋大氣,往桌上一放,請客吃飯頓覺有面兒。
羊肉鮮嫩,粉條細滑筋道,大白菜被湯汁浸泡得久,吃時更加鮮美,因湯汁香濃味美,很多人在吃之前,總喜歡先舀一碗喝。
尤其秋冬時節,外面天寒地凍,端上這麼一道銅鍋羊肉,滿屋的空氣瞬間溫暖起來,銅鍋中,湯汁咕嘟咕嘟冒泡,薄薄的羊肉片隨湯汁晃動,於熱氣升騰中,飲一杯老酒,夾一塊羊肉,嘖嘖,那滋味,倍兒爽!
前年,香山湖用銅鍋羊肉參加「共進塾」舉辦的「秋冬季菜品交流會」,來自全國各地的知名餐企,都使出渾身解數,奉上一道道拿手菜、招牌菜,再由餐飲人們試吃、投票,評出前三名。
那次菜品交流會,第一名就是銅鍋羊肉。
事後,很多全國各地的廚師,都跑到香山湖學習這道菜。
嚴亞波認為,鄉土菜不僅是選用生態健康的食材、鄉土菜工藝,更多的是一種情懷,即是,讓深居大城市的人們,體味一種久違的小時候的味道,進而喚醒人們對故鄉的情感。
如今已到秋天,無論是進補,還是貼秋膘,銅鍋羊肉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附註:中國餐飲企業共進塾,是匯聚全國餐飲人的一個學習型平臺,於2013年創辦,塾員企業目前有100多家,覆蓋全中國27個省份、60多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