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債市開放:「熊貓」超過「點心」?聽頂級投行怎麼說

2020-12-13 第一財經

近年來,中國債市開放的步伐加快。今年以來,熊貓債的發行體量大有趕超點心債的勢頭。在被「冷藏」十年後,熊貓債為何能夠逆勢而上?境外機構又為何愈發希望能在境內直接融資?未來,熊貓債和點心債是否將呈現此消彼長的態勢?

針對這些問題,摩根大通北亞區債務資本市場部主管傅樂特(Mark Follett)接受了《第一財經日報》專訪。「熊貓債市場的開放不僅對國際發行人非常有利,其實對中國國內的投資人也有利,因為這將給國內投資人提供購買多樣化信用產品的渠道,從而有助於其進行多樣化資產配置。」當然,他也指出,熊貓債市場要實現大發展仍面臨幾大障礙,例如會計準則的區別、募集資金出境需受到監管方批准等。

Dealogic數據顯示,2016年以來,中資發行人共發行了9筆熊貓債,總額共計231億元人民幣(合35億美元);相比之下,今年中資發行人僅發行了3筆點心債,總額38億元人民幣(合5.8億美元),而去年同期則有16筆中資點心債,總計162億元人民幣(合26億美元)。而自2005年熊貓債獲準發行以來至2015年末,僅有11筆熊貓債發行,總額為120億人民幣(合18億美元)。

(數據來自Dealogic)

熊貓債回暖

點心債是指在香港發行的人民幣計價債券,其相對於整個人民幣債券市場規模很小。由於人民幣匯率波動,Dealogic的數據顯示,2016年一季度離岸人民幣債券發行量為40億元,較去年同期降幅高達89%。

熊貓債是境外發行人在中國發行的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它與日本的「武士債券」、美國的「揚基債券」類似,均屬於外國債券的一種。由於此前境內發行成本較高,且債市開放度有限,熊貓債在過去長達10年的時間處於遇冷狀態。然而,隨著境內債市不斷開放,離岸和在岸利差收窄,熊貓債有望邁向新的階段。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預測,熊貓債券將超越點心債券成為一種更好的人民幣融資渠道。

傅樂特告訴記者,「2010-2015年期間,我們的主要工作是帶領中國債券發行人到離岸市場發債融資,但現在我們又增加了一個新工作,就是帶領國際發行人赴中國發行熊貓債融資。」他也見證了近期幾單熊貓債的發行,「隨著這個市場的發展,我們了解的情況是,對中國熊貓債市場感興趣的國際發行人數量非常大,他們非常願意進入這個全球第三大債券市場。」

當然,一切「興趣」都伴隨著看得見的利益。傅樂特介紹稱,相比於點心債,發行熊貓債對於外國融資方的好處主要在於,在岸人民幣體量更大,「如果發債方是一家大企業,希望籌集50億元以上資金,點心債市場的體量可能無法承接,但在岸市場則完全有能力做到。」

此外,隨著國內信用違約事件增多,其實質意義其實更是正面的,「這有助於境內債券市場發展成為更有效率的市場。」 穆迪副董事總經理鍾汶權此前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傅樂特也指出,「現在中國國內市場的信用風險區分更加顯著,不同信用等級產品的收益率曲線正在陡峭化,這些都是積極的趨勢。」在去年「瘋狂的公司債」階段,房企發行的債券利率甚至低於有國家信用背書的國開行金融債,「利率倒掛」非常顯著。相比之下,現在的風險定價顯然更趨理性。

同時,熊貓債市場的開放對中國國內的投資人而言也同樣有益,這將給國內投資人購買多樣化信用產品的渠道。

照此邏輯,點心債和熊貓債之間是否必定將呈現此消彼長的關係?

摩根大通中國債務資本市場部主管謝桐則表示,這兩個市場不是完全的此消彼長,熊貓債市場和點心債市場也不是直接競爭關係。「發行人並沒有因為熊貓債市場放開,就不再發點心債了。」

不過,隨著熊貓債執行層面的障礙逐步破除,對點心債市場的確會有一定的負面影響,「這和在岸人民幣資金池的規模直接相關,有一些大規模的發行很難利用點心債實現,因為本身的人民幣存量就小。」傅樂特稱。

熊貓債發行障礙仍存

當然,境外融資方在發行熊貓債時仍然存在一定障礙。

首先,發行文件需要使用中文;此外,會計準則問題可能是最大的障礙之一,「因為中國財政部承認的會計準則是歐洲、中國香港和中國大陸的會計準則,這就會對採用其他國際準則的公司在中國發行熊貓債造成很大障礙,因為不符合中國財政部標準。」傅樂特介紹稱。

此外,募集資金出境問題也是發行人十分關心的一點,「很大一部分發行人是希望將在岸募集的資金匯至境外使用,這需要監管批准,這一過程涉及到審批所帶來的時間成本。」他表示,儘管募集成本的變化相對比較固定,但與此緊密相關的一些掉期工具的利率變化非常迅速,這就需要發行人對這些工具都非常熟悉,而且能夠準確把握時間點。

比如,加拿大卑詩省(簡稱BC省)去年已獲批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首次註冊發行熊貓債,總額預計為60億元人民幣,其發行成本較現在而言只存在15-20個基點的差異,但兩個時間段的掉期成本差距卻很大。

中國企業兩條腿走路

去年下半年以來,由於人民幣匯率波動以及國內融資成本降低的影響,國內企業赴海外發行外幣債券的熱情明顯下降,其中最顯著的就是支撐整個亞太區高收益市場的中國房地產發行公司。但自今年2月份以來,勢頭似乎發生了逆轉。

傅樂特對此解釋稱, 在過去12個月中,由於國內發行門檻降低,以房地產公司為代表的高收益債發行人一度放棄了離岸市場回到國內債券市場,但國內大型央企和國企違約導致這部分公司在國內債券市場發行難度有所提高,於是他們又開始回到離岸市場,「而且他們開始認識到維持原來在離岸市場上積累起來的投資人基礎很重要。因此他們更理性地對待兩個市場——保留兩個市場,而不是單純依賴一方。」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推出的新政也旨在鼓勵中企利用離岸債券市場進行融資。今年6月7日,國家發改委發文稱,「選擇21家企業開展2016年度外債規模管理改革試點」,鼓勵企業境內母公司直接去海外發債,適當控制海外分支機構和子公司發行外債。根據試點工作要求,試點企業在年度外債規模內,可自主選擇發行窗口,分期分批發行,不再進行事前登記,待發行完成後及時報送發行信息即可。發改委是企業境外發債的主要監管部門。

從離岸市場G3貨幣的債券發行量來看,截至2016年5月,中國在亞洲(除日本)G3貨幣債券發行量中佔到49%。

全球第三大債市開門迎客

除了債券發行,中國也希望進一步吸引境外機構投資中國債券市場。5月27日,央行、外匯管理局、中債登和外匯交易中心等機構連續發文,將中國債券市場對海外機構投資者開放的實施細則進行了明確。

對此,謝桐表示,當前確是中國推動債市開放的好時機。「當前並非債市的瘋狂時期,因此中國在推動債市開放的同時,能夠潛心完善引入國際投資者的基礎設施建設。隨著離岸人民幣市場擴容,海外機構總要在離岸和在岸資產投資之間作出抉擇。」

摩根大通全球人民幣業務總監蔣紅波此前也曾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就吸引海外投資者進入中國債市而言,準入是一方面,QFII制度限制放寬和銀行間市場開放對於海外投資者的投資意願有促進作用;當然,整體而言,中國債券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例如,評級、信息披露、相關稅務條款等。

「對於從未進入過中國的國際機構,投資中國債市是一個重大投資策略,需要做非常全面的風險分析和評估,所以中國債市基礎設施的進一步完善將促進中國債市與國際市場的接軌,並最終促進兩個市場的互聯互通。總體而言,中國的開放進程在往好的方向發展。」蔣紅波稱。

相關焦點

  • 雙語| 債市的風險和開放
    債市的風險和開放  China’s Bond Market: Defaults and Market Opening Measures  本文摘編於《財新周刊》2019年第31期This article was excerpted and translated from Caixin Weekly (ISSUE
  • 揭秘投行男女:頂級投行究竟是一種怎樣的存在?
    再加上新聞爆過不少投行男女的「奇聞趣事」(這裡的奇聞趣事你們的懂的),投行總是給人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在投行工作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頂級投行又是一種怎樣的存在?今天就給大家八一八神秘的投行!什麼是投行?投資銀行,又簡稱為投行,是很多金融人心目中的聖地。
  • 解碼高盛:國際頂級投行與金融帝國的崛起
    當今,中國崛起,金融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帶來史無前例的機遇和挑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將培育一批中國金融機構走上世界舞臺,並成長為世界頂級金融集團,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非常之時,成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 頂級投行招聘Target school 英國大學尤其搶眼
    編者按:有志於畢業之後進入投行的同學,一定要知道頂級投行最偏愛的世界大學。今年的榜單中,英國大學也十分搶眼。有志於畢業之後進入投行的同學,一定要知道頂級投行最偏愛的世界大學。今年的榜單中,英國大學也十分搶眼。頂級投行歷來喜歡在全球設置Target School,然後再從這些尖端學校選取一小撮頂尖人才。
  • 想要進入頂級投行,大二才是最關鍵的一年
    但在北美,尤其是金融、諮詢這一類的高薪行業,求職時間線越來越早,用Victor的一句話來說就是:「想要進入頂級投行,大二才是最關鍵的一年!」VOYAGE OFFEREE檔案VICTOR北美Top30商學院Semi-Target School大一 確定方向 沉迷"social" 大二社團+Event+Program大三收穫多家頂級投行暑期實習Offer包括BofA、Morgan Stanley等接下來,VOYAGE就邀請Victor
  • 商業銀行如何開展投行與資管業務?
    銀監會2016年11月23日發布的《商業銀行表外業務風險管理指引(徵求意見稿)》曾明確將表外業務分為擔保承諾類(需佔用資本)、代理投融資服務類(主要指委託與代客兩類)、中介服務類(主要指財務顧問和資產託管兩類)和其它四大類。
  • 【熊貓交易筆記匯率篇一】離岸人民幣CNH的空頭頭寸到底有多少?
    --熊貓  近日許多讀者在後臺留言,關鍵詞就一個:熊貓交易員!金融危機過去12年了,新一代交易員開始重溫經典,以求更深刻地理解國際市場。  真令人欣慰!這塊金子是我最早發現的,從而經授權一共編輯了20多篇熊貓交易員最早的核心文章!
  • Coalition:華爾街12家頂級投行一年內僱傭人數減少3%
    有著223年歷史的美國紐約梅隆銀行,在過去的十五個月裡投放了超過220名「機器人軍團」,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很遺憾,華爾街僱傭的員工在逐年減少。一年來,華爾街的12家頂級投行中,股票、固收和投行的僱傭人數下滑3%,減少了1900人。這已經是華爾街員工的連續第五年減少,2012年以來,華爾街累計削減了12700名員工。
  • 可以現場看熊貓啦!成都熊貓基地今日恢復開放
    (下稱「熊貓基地」)定於2020年3月25日起正式恢復對外開放。一、開園和運營時間自3月25日起恢復開放,疫情全面結束前,每日開放運營時間為8:30-17:00(16:00停止售驗票)。二、對外開放區域(一)成都基地:除大熊貓魅力劇場外,其他區域均恢復開放。
  • 投行員工一個月工資不足5000塊,這是真的嗎?聽聽網友怎麼說
    最近一家券商投行員工曬工資了,看看銀行卡上顯示入帳只有4700多塊錢,這工資還不足5000塊,看著好像工資真的不高一樣。不少人更是說被降薪了,以前工資沒有那麼低的。不過要說券商員工工資不足5000塊一個月,相信大家都是不相信的。
  • 誰將是最後一個加入亞投行的大國
    >□劉洪亞投行可謂是中國外交的神來之筆。去年3月英國宣布加入,成為亞投行一個轉折點。亞投行的成功組建,也展現出中國作為一個新興大國的自信、開放,以及貢獻和擔當。亞投行雖然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縮寫,但其實卻是向全球開放的,成員實際覆蓋亞非歐美澳五大洲。截至2016年8月31日,正式成員共有57個;此外,已正式申請加入亞投行的國家超過20家,預計到2016年底,成員可能超過90家。
  • 畢業後想進頂級名企工作?投行、等target school 不要錯過
    此時,各大頂級企業的Target school List就是你最好的參考。Target school(On-Campus Recruiting),即各行業頂級名企招聘時的偏好院校,企業會優先在這些院校投放招聘資源,開校園宣講會、參與學校校招等等,有些還會開放針對目標學校的招聘通道。
  • 熊貓債市場「建章立制」加快
    熊貓債「建章立制」步伐加快熊貓債是指註冊地在境外的發行人在境內發行的以人民幣計價的債券。熊貓債市場起步於2005年,並於2015年開始發展提速。近年來,我國熊貓債市場「建章立制」步伐加快推進。在這一背景下,有必要通過提升熊貓債市場發展質效,滿足國內國際環境變化對債券市場開放提出的更高要求。2020年以來,交易商協會對境內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進行制度優化升級,並推出境外非金融企業熊貓債分層分類制度。為加強非金融企業熊貓債指引與上述自律規則銜接,本次交易商協會修訂形成《境外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業務指引(2020版)》,就備案要求、註冊文件提交、信息披露要求等進行優化。
  • 投行IPO十年牛榜:誰是中國最牛投行?(附榜單)
    10年1887個項目過會,過會率2016年最高  券商中國記者統計了自200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所有的IPO項目,以證監會發布發審會審核結果為截至時間點。  數據顯示,2006年以來,共有2230個IPO項目公布上會。因為考慮到2013年IPO暫停,2006年-2016年數據剛好覆蓋投行整整十年的數據。
  • 我們投行只招有故事的女同學.」
    作為今年第二個全球開崗的頂級投行這提前開車的速度打得留學生措手不及尤其是大二的同學們,小眼睛看老師小摩(HK)Winning Women暑期項目啟動了!圖/Giphy這次小摩在香港開放的Winning Women ,就是這樣一個專門設置給所有女生的彎道超車的機會。香港漸漸與國際無縫接軌,開放了女性項目。
  • 疫情下的投行眾生相,今年還有機會進投行嗎?
    從2019年7月,中國金融發展委發布11條金融業開放政策,允許外資控股中外合資理財、基金、期貨等類型金融公司以來,外資投行紛紛加快了在中國布局業務和廣納賢才的步伐。去年我國的TOP 10量級的IPO項目中,只有瑞銀證券一家外資控股。
  • 註冊制驅動投行精細化轉型
    註冊制打開了IPO項目洩洪閘,為券商投行帶來增量業務,這是一場盛宴搶食戰,市場份額佔比高的尤受關注。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12月17日,年內有9家券商機構主承銷收入超過10億元,IPO業務是主要收入來源。排名前七的均是大型券商機構,合計佔據市場份額逾52%。國金證券排名第九,年內主承銷收入為10.39億元,佔據市場份額3.84%。
  • 金融行業收入揭秘:保險業貧富差距最大,投行平均薪資超過40萬
    此外,排名第三的投資銀行業與經紀業高管平均薪資也超過了300萬。相比之下,多領域控股的高管就顯得比較拮据,2019年平均薪資僅有35萬。代表企業就包括*ST熊貓,4名高管總共薪資不到150萬。多元化保險的高管薪資之所以能夠以絕對的優勢登頂,主要歸功於中國平安。2019年,公司12位高管的平均薪資達到了1081萬。
  • 又萌又廣的點心怎麼做?來聽象形點心領頭人講講
    來聽象形點心領頭人講講金羊網  作者:李煥坤 陳秋明  2019-06-20 文/金羊網記者 李煥坤 實習生 張藝璇圖/視頻 金羊網記者 陳秋明用刀面將麵團輕巧抹平,放入餡料後慢慢攏實,於一側剪出兩條長耳朵
  • 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史坦利等投行2016年新人 Analysts 的院校來源以及排名
    2016年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史坦利招聘分析師的結果已公布,在一系列的數據中,國際投行所招聘的新人分析師的院校來源究竟有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