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六六編劇,孫儷、羅晉、郭濤、胡可、張萌等聯合主演的《安家》正式播出。
這部劇由國內知名編劇六六擔綱,題材又是聚焦於房子這個與民生息息相關的現實題材,男、女主角又是孫儷、羅晉這樣的實力演技派,所以《安家》在開播之前就已經備受關注,
可是,《安家》開播之後,卻遭遇了口碑的滑鐵盧,很多人都表示,一部很好的題材,卻沒有起到應有的感覺,反而覺得演的非常用力且浮誇。同時,這部劇剛剛開播,很多觀眾給出的評價並不高,豆瓣評分也是一路下降到6.2,可以看得出,很多觀眾和我一樣,對《安家》還是很失望的。
真的很想吐槽一句:虛假的劇情,浮誇的人設,《安家》你是成心的嗎?
賣點多不等於好賣,觀眾才是口碑的決定者
其實,從很多角度來講,這部劇本來應該是很出彩的電視劇,不會被詬病,只會被點讚。
首先是選點很準,該劇選擇了國人關注的"房產"問題進行講述,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房子是安身立命之所,房子=家=幸福,劇中"安家天下"這個店名,本身也是帶有情懷的,是一個非常容易引起共鳴的題材。
其次是編劇,六六作為國內知名編劇,有諸多好劇加持,她曾經的作品《蝸居》、《心術》至今還能引起我的復刷。特別是《蝸居》,也是圍繞"買房"二字展開,生動的真實和真實的生動,讓很多人喜歡上了這部電視劇,喜歡上了六六。
再有是自帶IP,《安家》翻拍自日劇《賣房子的女人》,第一部曾是2016年評分最高的日劇,豆瓣評分8.3;第二部播出於2019年,延續了第一部的好口碑,豆瓣評分8.1分,這樣一部自帶IP的劇,加上特色的本土化改造,在情節上似乎上是不用擔心的。
最後還有孫儷、羅晉等諸多明星的參演,作為曾經的收視女王,以孫儷在影視圈的地位,憑自身之力都能撐起一部戲來,更何況還有與羅晉這個當紅明星的對手戲,還有郭濤、海清等眾多明星的加盟,讓這部劇更是有了收視率的初級保障。
只是,賣點多不等於好賣,觀眾才是口碑的決定者,事實證明,《安家》真的是把一個王者的配置,弄出了青銅的感覺。
現實題材劇拍成了都市職場劇,情節和人設都自帶Bug
《安家》開播之後,收視便開始飄紅,但口碑卻冰火兩重天,類似於"演員演技用力過猛"、"女主人設崩塌"、"與現實脫節"等等類似的評論都開始浮現出來。
首先是有太多的不合情理的細節,在想像化的世界裡一直轉圈圈。
劇集開篇就把現實的門店弄成了職場寫字樓,安家五子各自都有自己的辦公卡位,會議室和電腦等各類設備應有盡有,可現實中,很多房產中介都沒有如此愜意和舒適的辦公場所,店面經紀人沒有固定的桌子大家都是隨意坐的,中介店長會安排一個固定的抽屜讓新人擁有一個固定放東西的地方,作為一部現實題材的都市劇,活脫脫地弄成了夢幻題材的職場劇。
而羅晉這個男主,似乎延續了《封神演義》中的腦殘,房似錦空降靜宜門店擔任雙店長,且不說雙店長模式在房產中介管理中是否行得,空降一個店長,而原來的店長不知情,而且沒有明顯情緒上的反彈,這就非常不合理,佛系是性格,但不是個性,任何一個能擔當起業績的人,都是有個性的,男主與女主的見面,一點火藥味沒有,不科學。
在劇裡,房似錦第一個客戶正是海清飾演的宮蓓蓓,一個醫院的婦產科主治醫生,擁有博士學位,在上海打拼多年,應該是屬於社會的精英分子,卻依然困於上海高昂的房價,買不起上海的房子,雖然說上海寸土寸金,居大不易,但這份劇情的設定,就遠沒有《蝸居》中海萍換房的那份艱難來的真實。同時,房產中介為了房子有賣點花錢裝修這種事的確有,但是像房似錦在客戶還沒有看房,就進行了定製裝修這樣的"親情"操作,真是太理想化了。
可是與博士夫婦形成對比的,是一對賣包子的老嚴夫婦,從劇中可以看到,夫婦二人守著一個小小的包子鋪,在上海賣了十幾年包子後,卻可以開口要在上海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全款買房,和博士夫婦真的形成了明顯的對比。而這份對比產生的在我看來,不知是荒誕的喜感,還是真實的悲涼,遠不如蝸居中的海萍那樣真實,可感。
任何人來看電視劇,都不是為了顯得自己很弱智的,如果是這樣,那我寧可不看。
其次是一方面想要塑造著主角光環,一方面又啪啪的眾多角色打臉,儘管孫儷、羅晉的演技還是在線的。
先說孫儷飾演的房似錦,做事雷厲風行,剛出場也氣場很足,空降到中介公司就開始大刀闊斧的收拾老員工。只是,年方28已經是安家天下中介公司的金字招牌,既沒經過名師指點,又沒有原生家庭淬鍊,更沒有一路開掛的人生素養,不愛帥哥、不怕兇宅,為賣房子不擇手段,年紀輕輕就把自己活成了一個黑山老妖的感覺,這份人物的情節安排看似風光實則漏洞百出。
房似錦在劇中的名言"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宮蓓蓓在房似錦的介紹下,終於買上了心儀的房子,房似錦說了一句"你和你丈夫都是高學歷,如果在這個城市連你們都買不起房子,那太不公平了"。但是,我想說的是,不是太不公平,而是太不真實了。一方面不擇手段的賣房,一方面又刻意地表現正義感,雙重的感覺只能讓我想起了白蓮花、綠茶婊的人物設定。
而羅晉飾演的徐文昌,人送外號"姑姑",他作為房屋中介的店長,對店員的性格了如指掌,看似無為的一個男人,其實他做事自有自己的一套方法,現實中,這樣的男人,絕對屬於在電視劇裡活不過三集的那種類型,而且就目前的劇情看,我沒有看出他身上有任何能支撐一個能者IP的氣質,所以劇中除了說業績下滑我覺得是真的,其他的都很假。 同時,為了襯託主角光環,劇中安排了好幾個人物,只是不僅沒有加分,反而成了減分項。
宮蓓蓓頂個大肚子買房,房似錦將心比心的幫她翻轉乾坤,老嚴看房時,房似錦安排了房託,看似巧合的情節其實都是女主的刻意,最終這些情節只是為了房似錦這個人設而服務,真的是讓人看著有種迷茫不知歸處的無力感。
還有朱閃閃這個人物,你確定不是編劇派來逗逼的,沒有業績還會每天在辦公室化妝美美的,不可能,早開了好不,閃閃,這個名字是為了提示大家主角身上閃閃的光環嗎?
就看了了兩集,真心看不下去了,只能說,一部好的電視劇,真的是需要好劇情成就的,從《安家》虛假的劇情,浮誇的演技,我看到了國內影視的硬傷,這樣看來,影視行業的編劇中心制的實行,就更為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