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王渝鳳 實習生 張力 文/圖/視頻
做善事,需要資金作為支撐。
為了讓街道的義工服務能夠長此以往地服務社區居民,12月18日上午9:30,九龍坡區九龍街道舉行了社區公益服務基金捐贈儀式。
▲捐贈儀式現場
九龍街道黨工委書記蔣立強向記者介紹,九龍社工是個6年的老品牌,一共做了362個項目,以前是用自治金,政府每年出錢支持項目開展,6年共投入400多萬來推進公益項目。
「但是現在,我們想除了政府的錢以外,向社會募集資金,讓那些有善心、有愛心的企業和社會人士有正規可靠的平臺奉獻自己的愛心,並且能實時掌握自己的捐款使用情況。」讓每一位居民在接受社區公益服務的同時,將感恩的心、奉獻的心投入到共同建設九龍街道中來,蔣立強表示,最終期望實現「人人來公益,公益為人人,服務更多人,溫暖一座城」。
▲黨工委書記蔣立強
三方募集資金
據了解,基金主要資金來源於定向捐贈、項目支撐和其他三方面。
所謂的定向捐贈,就是接受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個人定向捐贈,捐贈款項納入九龍街道社區公益服務基金。社區公益服務基金管理委員會根據捐贈者意願,合理使用捐款。
而項目支撐由社區公益服務基金管理委員會、社會組織針對居民需求,設計公益項目,以項目尋求社會捐助,形成社會資金購買公益服務項目,捐贈的資金納入社區公益服務基金後以項目的形式實施。
其他來源主要是向政府申請資金支持。
截至目前,公益服務基金共接受捐款企業和個人共67家,總金額107.5萬元整,其中有政府撥付啟動資金10萬元整。
▲愛心公益社會單位捐贈
基金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社區公益服務基金成立後,資金如何使用?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這個基金的設立非常不錯,能夠將大家的愛心資金集中起來合理利用於社區公益服務,比如幫扶孤寡老人、救助殘疾兒童或者幫助一些厭學的小孩……其實很多公益活動都需要用到錢,基金設立後,開展各種公益活動就有了更多的資金支持。」這是已經擔任網格員2年的張女士的想法。
九龍社工中心主任陳會蘭表示,九龍街道社區公益服務基金的設立是為了構建良好的廣泛性捐贈、項目化運作、參與式治理的社區公益服務基金管理使用的新模式,意在聯合社會各界力量,開展慈善救助,發展社區公益項目,培育自治團隊,調動居民參與公共服務和治理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培育愛心、塑造人格、引領風尚,關注弱勢群體,關心群眾疾苦,促進社會參與資助公益項目。
九龍街道副主任劉川玲在基金推介中表示,「基金使用尊重捐贈者意願,尊重社區居民的權利。此外,基金使用堅持公平、公正、公開、透明,並定期向社會公開社區服務基金的管理情況,供社會公眾監督。」
▲九龍街道副主任劉川玲對九龍社區公益服務基金做推介
資金使用要項目化
今後,資金的使用還要項目化。
九龍坡區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周輝勝表示,資金使用要項目化,通過一個又一個的幫助轄區困難群眾的項目來使用資金,傳統的帶一桶油、一袋米上門慰問也是一種方式。但是現在更強調精準服務,精準服務要換成一個一個的項目,並且項目要有具體的指標、項目實施的過程要進行監管、項目的結果要驗收評估。
其次,資金使用過程要規範化,要陽光、透明、要監管,建議成立基金監事會。資金使用結果保證質量、品質化,讓每一分錢真正發揮作用,讓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獻出的每一分錢溫暖到九龍街道的每一位老百姓心中。」
▲區民政局黨委書記、局長周輝勝
「微光溫暖生命溝壑,諾言渲染四季春色,用愛勾勒生活,讓幸福如歌,真情融入萬家燈火,初心創造美好祥和,把愛贈給世界,留餘香一抹……」九龍社工主題曲再次響起,九龍街道社區公益服務基金捐贈儀式落下帷幕,九龍街道社區公益服務基金正式啟動。
據介紹,基金的首筆善款5萬元將用於九龍扶苗成長計劃服務項目。
在九龍街道,凡是有困難的青少年,都可以向這個服務項目尋求幫助。該項目正在免費為轄區的未成年人服務,專業的持證社工運用專業知識對青少年進行心理疏導,讓更多家庭和社會各界關注未成年人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