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第一次用驗孕棒測是否懷孕時,顯示並不明顯,老公認為不大可能是懷上了,但我據理力爭:「早期第二道槓不明顯是正常的,我肯定寶寶已經來了。」我有強烈的感覺,似乎某一刻我和寶寶有了某種難言的默契,讓我感受到他或她就在那裡萌動著。而且我們備孕也有一陣子了,掐指一算時間,差不離了,因此我也就沒有選擇再去抽血檢測。
老公依舊將信將疑,就像從來都不相信自己會中百萬大獎一樣。
直到十天後再次檢測,明明白白的兩道槓證實了我的說法。老公開心到抱著我轉圈圈,把「兩道槓」的照片給親友們群發了個遍。隨後我到醫院做檢查,孕期第一次B超顯示,是個7周零1天的小胚芽,已經有胎心了。當時自己還真的沒什麼感覺,沒有特別激動,只記得被醫生訓斥怎麼末次月經時間都記不清。拿到化驗結果,指標基本正常,除了一項重要指標——孕酮偏低,醫生倒是說還可以。當時從醫院往家走,坐在公交上又覺得不放心,開始各種查各種詢問,得出的結論是前期孕酮低是普遍的現象,後期慢慢會升上去,真有問題再根據醫生建議採取措施就好,這才安心了。
之後經歷了短暫而猛烈的孕吐,大概二十天。期間每天早晨什麼都沒吃就先吐胃酸和苦苦的膽汁,據說是因為飢餓刺激。這倒還能忍受,更難受的是聞到老公身上的酒味「哇」的就吐了,經過小區旁邊垃圾站時即使帶著口罩遠遠的走著就吐了,晚上餓了剛吃進去的東西都來不及和胃蛋白酶打個照面立馬就被原模原樣噴了出來,甚至走著走著突然一陣噁心就吐了,吐到胃酸反流灼傷食道,喉嚨火辣辣的痛,恨不能吐個天昏地暗,天翻地覆。
然而,身邊同事比我嚴重的還不算少,嚴重者吐到幾乎吃不下任何食物,還進一步導致低血糖和工作中暈倒。
這中間還有過一次輕微出血,火急火燎請假去檢查,還好沒什麼問題,一問同事發現這屬於普遍現象,誘發因素很多,比如有時候洗澡水溫高一點就會引發,一般沒事。
之後完成了到社區建檔,到政務大廳辦生育險等一系列必辦事項,按部就班做了NT和早期唐篩,並開始兩周一次光顧產科。
02
一切風平浪靜,直到17周免費的中期唐篩結果出來後打破了它。單子顯示21—三體症候群臨界風險,我倒沒有像之前幾次那麼緊張了,當下立即詢問了在外地做B超經驗豐富的醫生舅媽,她的建議是做DNA(準確率約95%)或羊水穿刺(準確率99%以上),和當地醫生的說法一致。
比我早幾周檢查的同事告訴我她剛開始查也是臨界風險,後來重新計算孕周后風險降到很低。這種唐篩採用人為的孕周計算模式,存在誤差,這是其準確率只有70%的重要原因。經過這麼一提醒我發現我的孕周也不太對,趕忙找醫生重新測算,結果雖然降低了,但還是接近臨界風險值。後來我了解到檢查結果是臨界風險的人不在少數。
說來也巧,那天我拿到結果後就遇到一個來拿羊水穿刺結果的孕婦,她也是查出了臨界風險,為保險起見做了羊穿,結果正常,我一邊感慨著正常就好啊,一邊問她檢查的時候什麼感覺,難受不難受。有個遺傳科室的朋友也更建議我們直接做羊穿,準確率最高,因為他們遇到的情況太多了,包括唐篩檢查是低風險DNA檢查也正常但是最後孩子有問題的極端情況。
經過與家人商討以及一番思想鬥爭後,我們決定只做DNA檢查,因為羊穿存在一定的流產風險,而且又是某種奇異的直覺說服了我自己,告訴我可以信任這95%的可能性。檢查很簡單,只需要空腹抽血,但出結果的時間很漫長。經過半個月的等待,我第一時間在手機上查結果,很好,一切正常,家人們也都鬆了口氣。
03
孕期8個月
之後的重要檢查是23周的四維,我換了家硬體條件更好但也離家更遠的醫院,差一點預約不到檢查。這時我已能感受到輕微的胎動,要碰到小傢伙狀態好的時候可不那麼容易,很多人要跑兩三趟醫院才能做成功。還好寶寶較為給力,我們同心協力一上午搞定了,然後得到了寶寶的第一張四維立體面部彩色照片,當然是閉著眼睛的,所以無從知曉眼睛到底隨沒隨爸爸,哎。
日子一天天過去,關於對寶寶性別的期望,我們倆以及兩邊家人都各自懷揣著自己的期待和緣由。剛開始我希望是男孩,為的是好養活,擔心的少一些,糙一點皮一點都沒關係,而老公喜歡女孩兒,期望是他的小情人,我們還都是基於有很大可能性我就此封肚不再生二胎的考慮。
到後來突然就反轉了,我只想生女兒,因為女兒才是貼心小棉襖,有潛力做我的閨蜜,而且可以打扮得漂漂亮亮,還用不著費心處理婆媳關係,而此時老公覺得還是兒子吧,女兒很大概率長相會隨他,倘若不幸遺傳到了他最不滿意的無敵小眼睛,以後不好找男朋友可怎麼辦?雙方家人的看法倒是一致,老公的奶奶在我們備孕之初就去傳聞最靈驗的奶奶廟燒香求子,而我父母也基於長相問題認為女孩的話太委屈孩子了。
此後的一段日子裡一切都很美麗,食慾好吃得香,檢查一切正常,只是有些起夜次數增多、假性宮縮等無足輕重的小問題。胎寶寶的胎動次數越來越頻繁,我們試著與他(她)互動,有時會得到令人驚喜的回應。我慢慢摸清了他(她)的小脾氣,比如睡覺側躺他(她)感到不舒服會立刻踢肚子,早晨五點餓到猛烈活動,晚上還要來一陣由弱到強的睡前運動,心情好的時候動起來溫柔緩慢,會讓肚子呈現波浪狀的起伏。總之是個不安分的小傢伙,因此每次胎心監護的檢查都能令醫生滿意而省去了我的麻煩。
對了,還趕上了疫情。怎麼說呢,有好有壞。好的地方,是工作在家完成,強度相對減弱,每餐都在家吃,營養健康;壞的方面,則是半封閉的狀態導致運動量減少,沒辦法到遠一點的地方放鬆心情,和朋友見面也少了,好像提前進入了坐月子階段。每次看到孕婦感染的新聞都很揪心,不由得在心中為媽媽和寶寶祈福,同時希望自己臨產時疫情已經消散,順順利利把孩子生出來。
04
住院後插了留置針
最大的考驗還是來了。
36周常規孕檢時我的血壓兩次測量都是90/140,醫生讓下周繼續監測。當時並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結果37周測血壓還是偏高,我掛號的醫生一看情況不太妙,帶我直接去找當班主任。主任直截了當給出結論——立即住院。我們不死心:「一定要住院嗎?能不能在家監測,畢竟只是臨界值呀!
而且血尿常規檢查都沒有問題,也沒有任何不舒服症狀。」主任態度比較堅決,一再堅持要求住院。我和媽媽面面相覷,一時不知該說啥。原來在醫生眼中,孕婦高壓超過130就已經進入了危險區域,因為孕後期血壓只會越來越高,容易引發子癇,而且孩子也會長期處於缺氧狀態,總之對大人孩子都不好。讓住院就意味著我被直接診斷為妊娠高血壓,而37周已經算足月,妊娠高血壓患者必須儘快完成生產。
在孕產群裡看到很多媽媽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提前住院,可就是沒想到自己也會面臨這個抉擇。
這下我們犯了難,一直以來我的目標都是等待自然發動,然後平安順產,還查閱了很多這方面的資料,做了諸多準備,一時實在沒辦法接受住院將要面臨的催產甚至催產失敗後必須剖宮產的局面。最終我們決定掙扎掙扎,堅持回家繼續觀察的想法,並表示一旦血壓有升高跡象馬上來住院。
回家後我每天三次到小區門口藥房量血壓,到社區量血壓,在家也自己積極測量,從飲食上進行改善,每天加強運動,然而測量的數據很不穩定,最高的時候低壓有100,高壓有150——隱隱覺得不妙啊,原來不是原先認為的醫院血壓計測量結果普遍偏高,也不是恐白大褂的緊張情緒所致,奇蹟果然沒那麼容易發生。這時候了解到很多妊高症的知識,漸漸接受了也許不得不住院的事實。
一周後到醫院檢查,雖然還抱有輕微的僥倖心理,但量了兩次還是居高不下時,心中也瞭然——住院怕是八九不離十了。這天的當班主任是個經驗豐富,口碑不錯的老主任,而且比上次的態度好,更有耐心,就連她臉上的老年斑都讓人覺得是智慧的沉澱,顯得那麼有說服力,於是我毫無懸念的開了住院證明,準備住院。
05
妊高症會導致胎兒 在孕婦體內缺氧,所以住院需要每天吸氧兩次
那天下午本有單位例會,從醫院出來時一上午已經過去了,我趕緊打電話請好假。之後都在打點行李,但我並不想馬上入住醫院,決定生以前再好好在家裡呆一晚上。對於那一晚上,我已完全沒印象了,也許好好開心了一下,做了想做的事,或是睡得很早,亦或是憂心忡忡吧?
第二天我們去辦理了住院,疫情期間流程繁瑣,全靠老公跑前跑後,一直到中午我才帶著住院手環被安排到一間足有十張床的大房間,本來我要去一個三人病房,但還沒收拾好,這個家就作為了周轉站。這一區域的孕產婦基本都是得了妊高症或者妊娠糖尿病,這個大病房裡就有不足月直接剖了的,用催產素後順產的,還有一直沒反應的,反正我在裡面心裡感覺怪怪的,為了止住胡思亂想,只好低頭刷手機。
老公到食堂打來飯時,我們被告知可以去三人病房了。七手八腳忙活了一陣後,我們開始吃飯。吃之前我還在病床上擺拍一張留作紀念,但是說真的,好難吃啊,還據說有個產婦窗口排很長的隊呢。好在媽媽說明天開始在家裡做好飯送過來吃。
因為是妊娠高血壓,所以我需要檢測24小時尿蛋白情況,暫時只能一直呆在醫院,用盆子集尿到明天,就不好實施到旁邊商場去逛逛的計劃啦。
在醫院真是難熬啊,因為有產婦所以窗子都封得死死的一點不通風,對於待產孕婦來說就熱壞了;只給家屬一張陪侍椅,硬邦邦的很難睡;每隔兩小時護士進來聽一次胎心(包括半夜),定時吸氧,以及頻繁的測量血壓,每天2-3次到產房做胎心監護,讓人一點都沒法好好休息。我不止一次抓狂——我到底是抽了哪門子風,中了什麼邪非要來住院啊?!
好在護士態度都非常溫柔,有問必答,呼叫鈴想必都被按煩了,而護士們還是不厭其煩。
住院的第一個夜晚伴隨著病友偶爾的痛苦呻吟,護士不時的進來檢查,外面走廊的響動,以及強忍的不適感,就這麼混亂而睏倦的過去了,不知道明天迎接我的又是什麼,明天會是個好天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