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居老人突發腦溢血倒地 幸遇人口普查員脫險!

2020-12-20 中安在線網站
  天津北方網訊:前日上午11時左右,河北區天泰路東華裡小區一名六十多歲的獨居老人在家中突發腦溢血摔倒在地,恰好人口普查員入戶調查,救了老人一命。  現場  人口普查員救老人一命

  目擊者張女士說,當時人口普查員去這位老人家入戶調查,敲了半天門也沒人應,但隔著門可以聽到裡面有動靜,感覺屋裡有人,詢問鄰居得知屋裡一位六十多歲的老人獨自居住。老人家住二樓,一樓是底商,站在底商屋頂上可以看到二樓屋內的情況,因為擔心老人出了什麼意外,熱心鄰居主動幫忙去看看老人的情況,發現老人倒在客廳地板上,左手已經不能活動,只有右手在顫抖擺動著求救。

  普查員趕緊撥打了110、119和120。120急救人員最先到場,他們隔著玻璃安慰老人,教他如何自救,讓老人儘可能變換姿勢,不要壓迫胸部,保持呼吸暢通,緩解症狀以贏得救護時間,老人都照做了。消防人員也很快趕到,從二樓破窗而入,將老人從屋內抬出,護送到一樓,急救車迅速將老人送往第四中心醫院搶救。

  醫院  及時搶救老人情況穩定

  由於暫時聯繫不到老人家屬,120聯繫了第四中心醫院,醫院及時開通綠色通道,老人被送到醫院後,院方立即開始搶救,經診斷老人是突發腦溢血,情況危急,所幸搶救及時,老人目前已無生命危險。

  不久,老人兒子的同學趕到,代為照看老人。經了解,老人只有一個獨子,但工作特別忙,老人身體一直健康,加上住得近,兒子一家也方便照看,為了不給孩子添麻煩,老人選擇了獨居,沒想到出了意外。

  老人的兒子隨後趕到,他表示父親身體一直很好,就是10年前做過一次肺切除手術,這次的意外誰也沒想到,他很感謝人口普查員對老人的救助。這次的意外也給他敲響了警鐘,他打算把老人接到家裡照看,但是他和妻子是雙職工,白天不在家時誰來照看老人又成為一個難題。

  新聞延伸  獨一代最怕老人生病  父母養老成社會問題

  此次事件並非個例,隨著我國第一代獨生子女逐步進入而立之年,他們父母的養老問題引起社會關注。隨機採訪幾位已入而立之年的獨生子女,大多表示現在最怕的就是父母生病,因為自己工作忙,根本沒辦法照看父母,平時只能靠電話獲知父母的健康情況。「家裡電話沒人接,老人手機也不接時,我就特別著急,之前我媽幾次出去買菜沒帶手機,嚇得我夠嗆,電話都打到鄰居家了,為此我沒少和母親發火,硬性規定她出門必須帶手機。萬一出點啥事都沒人知道啊!」29歲的小張說,父親幾年前去世,只剩母親獨居,她平時要上班,只能靠打電話得知母親的情況,一天至少兩通電話。

  對此,有關專家認為,這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如果老人不想去養老院,那麼社區或許可以考慮啟動獨生子女家庭互助制度。大連就建立了獨生子女空巢家庭志願者隊伍,由一些剛剛接近60歲的夫婦擔任志願者,他們深知獨生子女家庭面臨的難題,但和七八十歲的老年人相比,他們有能力去當志願者,以實現「助人者自助」。

相關焦點

  • 獨居老人突發腦溢血暈倒,民警破門救人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趙舟 記者 毛曉華)78歲獨居老人在家中突發疾病暈倒,民警到場聯繫開鎖公司需等待數十分鐘。時間緊迫,民警和輔警輪流撞擊打開了房門。現代快報記者獲悉,老人被及時送醫後經診斷是突發腦溢血,如果再慢點後果不堪設想。
  • 北京人口普查員 挨家挨戶「一個都不能少」
    北京人口普查員 挨家挨戶「一個都不能少」繪圖、培訓、入戶、登記,北京11.5萬名普查員事無巨細開展工作,只為保證數據精確  「您好,我是人口普查員,現在進行第七次人口普查。」  2020年11月1日零時零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進入登記階段。北京11.5萬名普查員走進千家萬戶,逐人逐項登記普查信息。
  • 同安區人口普查員起早摸黑一家家跑 拼出人口大地圖
    一個包、一張表、一部手機,戴著工作證、身穿藍馬甲,整天穿梭在樓棟之間,一戶接著一戶跑,挨家挨戶登記好……這是同安區人口普查員顏光卯的工作寫照。  11月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開啟現場登記,顏光卯和全市數萬名普查員一起走進千家萬戶,逐人逐項登記普查信息,力求全面客觀、真實準確地反映廈門全市人口狀況。「上夜班?
  • 「家訪」老外 成都人口普查員帶著翻譯上門
    這已不是她第一次來中國,來成都才2個月,操著一口流利中文的她,被納入了人口普查的範圍。   按照規定,第六次人口普查首次將外籍人士納入普查範圍。語言障礙、文化差異以及更強烈的隱私保護心理,讓每一個人口普查員的工作難度更大。除此之外,外籍人員工作繁忙、流動性大、難以預約的難題也擺在每一位人口普查員面前。
  • 人口普查員的幸福見證
    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工作,讓我深刻感受到我們的生活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11月16日,涪陵區敦仁街道崩土坎社區黨支部書記、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員羅春璉感嘆道。如今,幾乎每一位成年人都有手機,甚至有的小學生也有手機,通訊便捷,為人口普查帶來極大方便。隨著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手機處理數據能力增強,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此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藉助科技手段,從紙質表登記變為手機登記,依託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普查員登錄手機客戶端後,直接將採集到的人口數據傳至人口普查登記系統,工作效率提高的同時,準確率更高。
  • 入戶登記,走街串巷......鼓樓「小小普查員」上崗啦
    在這一個月當中,人口普查員們是如何開展工作的呢?南京市鼓樓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聯合南京市鼓樓區教育局、揚子晚報共同啟動人口普查宣傳校園行活動,走進了區內169所中小學及幼兒園。近日,鼓樓區不少小學生變身「小小普查員」,身穿工作馬甲,佩戴證件,跟隨社區普查員叔叔阿姨一起上門,體驗人口普查員的日常工作。
  • 新聞詞彙:「人口普查員」英語怎麼說
    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戶口整頓和摸底工作已經陸續在全國各地展開,在挨家挨戶的調查過程中,人口普查員們也遇到了不少困難。  我國已經為11月1日開始的下一輪全國人口普查招募了650萬人口普查員。大部分人口普查員來自當地居民和社區或村委員的工作人員。  在上面的報導中,census taker指的就是「人口普查員」,也可以用census enumerator來表達。在人口普查正式開始之前,人口普查員先要進行door-to-door survey(入戶摸底調查)。
  • 全景直擊北京人口普查:從人海「撈人」 精確到個位數
    「您好,我是人口普查員,現在進行第七次人口普查。」2020年11月1日0時0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進入登記階段。北京11.5萬名普查員走進千家萬戶,逐人逐項登記普查信息。朱豔萍知道,只有前期的建築畫圖準確了,才能合理劃分普查區域,才有利於普查員入戶摸底。普查員培訓:資料像雪花一樣,進行模擬入戶演練「想問問人口普查員什麼時候到我家?」今年9月,三裡屯街道人口普查辦公室接到了居民打來的電話。10月11日,普查員開始入戶摸底。
  • 全景直擊北京人口普查:從人海「撈人」,精確到個位數
    朱豔萍知道,只有前期的建築畫圖準確了,才能合理劃分普查區域,才有利於普查員入戶摸底。普查員培訓:資料像雪花一樣,進行模擬入戶演練「想問問人口普查員什麼時候到我家?」今年9月,三裡屯街道人口普查辦公室接到了居民打來的電話。10月11日,普查員開始入戶摸底。
  • 2020人口普查員和普查指導員圖片 將佩戴什麼證件
    10月9日,記者從湖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發布會上獲悉,這次人口普查的標準時點是2020年11月1日零時。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將於2020年10月11日至12月10日入戶調查。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共進行了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國務院2019年10月31日印發了《關於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通知》,決定於2020年開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
  • 看南通人口普查員如何「各顯神通」
    近日,記者跟隨普查員的腳步,實地探訪入戶摸底現場。  找人不好找 多次蹲守確認是空戶   「您好,我是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員杜正飛……」10月21日下午,南通開發區富民社區人口普查員杜正飛敲響了6號樓105的門,開始了入戶工作
  • 房山人口普查員忙碌的一天,入戶登記黃金時間是……
    >人普辦深入普查員隊伍召開入戶登記加強培訓會星城第六社區的22名「兩員」籤定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保密協議》進一步貫徹落實人口數量、結構、分布、城鄉住房等方面情況配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活動星城第六社區統計站展開了人口普查區域劃分及繪圖工作明確普查區域界線落實普查責任分工
  • 【南京】大學生志願者「客串」人口普查員
    在廖家巷社區人口普查志願者隊伍中,有兩個年輕靚麗的身影,她們是南京財經大學的在校學生,汪蘇文和邱月。九月初在政府網站上看到玄武門街道招聘「七人普」普查員信息,他們第一時間來到廖家巷社區,主動報名參加人口普查工作。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來了 | 人口普查什麼最難?看東區的破解密碼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來了 | 人口普查什麼最難?,東區圓滿完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市級綜合試點工作,並解決了普查工作難點——「找人難」的問題。  發揮「熟面孔」作用  在人口普查工作中,考慮到基層的實際情況,除配備熟練使用電子智能設備的年輕工作人員作為普查員,還請居民群眾都熟悉的黨員志願者、社區網格員、熱心居民等「
  • 走進武威人口普查工作一線
    社區的普查員打電話通知我們來到社區進行人口普查,填寫短表。首先我們把信息填到這個表之後,工作人員說,這個信息通過電腦錄入進去後會生成一個新的二維碼,然後讓我們去用手機去掃這個二維碼,自主填寫信息,就會完成第七次人口普查的這個活動。
  •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即將正式啟動 四川近60萬普查指導員和普查員將...
    比如,分年齡的人口數告訴我們有多少孩子需要上學,有多少老人需要照顧,政府可以根據這些數據規劃學校和老年人服務設施;人口就業的數據告訴我們哪一類人群就業有困難,政府可以有針對性地制定促進就業的政策。修建學校、圖書館,建立公共運輸系統,確定消防部門的地點等,都要以人口分布的數據資料作為重要參考依據。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的對象是什麼?
  • 普查員如何入戶?亮證件、核對信息...探訪人口普查入戶摸底
    我們是社區的普查員,上門做人口普查工作,請您配合。謝謝!」在人口普查入戶摸底啟動的第12天,人口普查員趙娜和張毅博敲開了灞橋區高科綠水東城一家住戶的門。  普查員進門前先亮證件  「您好,這是我們的普查員證,請您核對。」進門前,趙娜和張毅博戴上了口罩,套上了鞋套,並向住戶出示了證件。
  • 人口普查員鄔葉青:少言寡語的她成了「話嘮」
    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中,她義不容辭地接下了這項繁瑣、艱辛的總指導工作。她的名字叫鄔葉青,是烏拉特前旗烏拉山鎮東風三社區的一名人口普查員。她是老普查員,參加過經濟、人口、農業等各種抽查、普查工作,可謂是身經百戰的元老,但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開始以來,她一有時間就翻看普查員手冊,手冊上畫滿了長長短短的橫線,有批註、有問號、有三角。單位的同事說:「你還用這麼個看書了,和原來的也差不多,普查起來自然就會了。」
  • 活躍在社區裡的杭州大學生人口普查員(圖)
    大學生人口普查員在居民家裡核對數據 大學生人口普查員請戶主確認信息晚上8點,杭州師範大學錢江學院法學分院社工071班學生黨員曹燁璐和湖畔社區的工作人員來到社區一戶居民家裡:「您好,打擾了,我們是湖畔社區的人口普查員,按照全國人口普查的要求來核實下相關數據……」。
  • 人口普查「靈魂三問」:還要來?要查房?人不在咋查?
    四川在線記者 張彧希「這幾天的人口普查員入戶就是人口普查?」「這次人口普查是不是要查我有幾套房子?」「啥?11月1日之後人口普查員還要來?」……對人口普查,你是不是有很多疑問?自從10月11日起,全省近60萬名人口普查員佩戴證件,開始進行人口普查入戶摸底工作,不少人家裡都響起了敲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