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一封家書驚動教育部,寫的真好!

2020-12-15 大河報網

  教育

  小磊哥說

  一位大學教授,給自己剛考入大學的女兒,寫了一封信!父親在信裡對當時剛考上大學的女兒提了9點建議,涵蓋了道德、專業、知識、戀愛方方面面。

  這封信不僅打動了千萬父母,甚至還驚動了教育部,《人民日報》也轉發薦讀。甚至有網友建議:把這篇文章作為高中語文和大學語文的第一課。

  他們的故事:

  這位父親叫吳輝,是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新聞傳播系的副教授。女兒吳陽去年考入西南林業大學,現在是英語專業大二的學生。吳輝本身就很有故事:曾當過10年小學和初中老師,快30歲時才考研,後來還讀了博士,直到成為大學老師。

  吳輝是去年2、3月份開始寫這封家書的,當時女兒還在讀高三,他慢慢積累、醞釀了幾個月的時間,最後在高考前成文,高考結束後把信交到了女兒手上,這封家書改變了女兒的人生。

  如今女兒正在上大學,考取雅思的同時,她主動參加了志願者社和記者社這兩個社團,還遠赴魯甸地震災區服務,成為學校名人。

  那麼吳輝寫給女兒的那封信,究竟是什麼內容呢?很多家長看完了都說:說出了我心底所有想說又說不好的話……

  一封驚動了教育部的家書!

  寶貝,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襁褓中咿呀學語,庭院裡蹣跚學步,都早已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不知不覺你已長大,轉眼你就上大學了。按理說,18 歲就是成年人,我本不該有什麼擔心。只是你自從出生以來,從來沒有離開過家,我總擔心你在外面照顧不好自己。你說不希望在本地上大學,我理解,也支持。外面海闊天空,你可以任意飛翔。

  你很討厭說教,但在你外出求學之際,我仍要囉唆幾句。對你未必有效,對我卻是安慰。

  關於道德

  道德首先是一種實踐

  善良不能僅存於內心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這個說法並不新鮮,我主要是想說怎麼做的問題。道德首先是一種實踐,善良不能僅存於內心。記得有一次坐公交車,我主動給一位老人讓座。當時你和君姐都說,沒想到我會給人讓座。我問你們,老師不就是這樣教你們的?你們說是,只是覺得做的時候有點不好意思。我理解年輕人的這種心理,我第一次幫助別人時,也很在乎別人的眼光。

  現在想來,根本不必。一件好事,不存私利,有何擔心,怕啥議論?生活中有很多小事,只要信手拈來,就是一種善行。當你可以幫助別人時,不要吝嗇。世界將因你的舉手之勞,變得更加美好。爸爸受過別人的恩惠,我們要懂得反哺社會的道理。

  關於專業

  挑專業就是挑興趣

  不要用利益標準衡量

  專業的好壞是相對的、辯證的。今天的好專業不等於永遠的好專業。不要用利益的標準來衡量專業好壞。挑專業就是挑興趣,專業再熱,學科再強,你不喜歡,沒有意義。興趣的標準更穩定,利益的標準不長久。做自己喜歡的事,看自己喜歡的書,是人生一大享受。挑你喜歡的,學你熱愛的,工作應有更多快樂,生活會有更高品質。

  任何專業,只要學得足夠好,不愁得不到別人不曾得到的東西。好比旅行,只要走得足夠遠,就能看得見別人未曾看見的風景。人類社會不斷發展,專業分工更為精細,但專業分工不能分得井水不犯河水。各種專業都是解釋世界的方式,廣泛涉獵,你會更具智慧。

  關於知識

  知識使人生擁有更多可能

  「讀書無用論」是存在的,沒有讀書也發橫財的人也是有的。但個案不能說明問題,普遍現象才有說服力。稍懂常識的人就知道,即使用金錢衡量,知識作用也不可忽視。不然,著名跨國公司對智力因素的高度重視就無法解釋。

  只要做一個簡單的統計,就會發現知識與收入的正相關關係。讀書到底有沒有用,關鍵是如何看待有用,不能只用「金錢」這一個標準。知識使人生擁有更多可能。知識決定一個人的氣質、趣味、眼界、欣賞水平、價值觀……這些都是影響生活質量的關鍵因素。這些都是知識薰陶的結果,而不是金錢交換的產物。如果你大學畢業後,能認識到還有很多更有意義的生活方式,那這個大學就沒有白上。

  關於閱讀

  讀經典

  經典是時間選擇的產物

  大學與高中最大的區別是,自由很多,揮霍自由的人也很多。希望你能利用這難得的自由,多讀些書。現在很多年輕人不喜歡閱讀,他們可以花很多時間逛街、淘寶、打遊戲、網聊……就是不肯花時間安安靜靜地閱讀。我曾給學生寫過一條讀書寄語:「趁年輕,認認真真跟好書來一次熱戀。」我強調趁年輕,走上社會你就知道,抽出時間來讀書是多麼不易。

  我還強調讀好書,有些書確實害人,思想貧乏,內容平庸。讀書像交友,要仔細甄別,非善勿近。一個簡單的方法是讀經典,經典是時間選擇的產物,讀者挑剔的結果。一本書之所以成為經典,肯定有它的道理。只要是經典,只要你想讀,都可以去讀。

  關於競爭

  不靠人情關係

  就靠本事競爭

  如今這個年代,需用實力說話。規則應該會越來越公平,競爭肯定會越來越殘酷。爸爸是個倔強的人,辦事不喜歡求人,也很少求過別人。當初我從小學調到初中,是因為校長覺得我有教初中的水平。後來,縣城的學校招聘6名老師,我考了第3名,可沒有被錄取,沒有關係,我不求別人。第二年我就考上了研究生,離開了那個地方。

  不靠人情關係,就靠本事競爭。雖然這樣比較辛苦,但於外能贏得別人尊重,於內能得到心裡安穩,多好!你要知道,一個人如果不想過低三下四的生活,就必須有能讓自己抬頭挺胸的資本。你要抓住機會,提高自己。直面風雨人生,迎接時代挑戰。

  關於漂亮

  內外兼修很重要

  不要追求花瓶式的漂亮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女孩子就更是如此吧。人要懂得修飾自己,遺憾的是,這方面我沒有什麼經驗可以傳授給你。適當買些新衣服,戴首飾點綴,用化妝增色,都是可以的。當然,漂亮、有魅力不僅僅是指外表。言談舉止,會傳遞一個人的風度;待人接物,可洩露一個人的修養。

  內外兼修很重要,我可不希望你追求花瓶式的漂亮。再說,我們家裡還沒有一個人有當花瓶的資本。知識是最好的化妝品,良好的素養會讓人更有魅力,這是一種歲月都無法剝奪的吸引力。

  關於戀愛

  真愛深沉而非淺薄

  真心無私而不貪婪

  愛情很美好,爸爸希望你能找到意中人。孩子,只要你幸福,我的一生就圓滿了。戀愛很嚴肅,對待須認真。感情不是拿來玩的,恩愛不是用來秀的。真愛深沉而非淺薄,真心無私而不貪婪。

  你的愛人不是你的私有品。你可以想他,但不要輕易打擾他,你可以愛他,但不要牢牢限制他。戀愛會讓人做出各種傻事而不自知,你是女孩子,要懂得潔身自好,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在去約會的路上就要想清楚。

  愛的決定應該基於平時細緻的考察,而不是一時的衝動。希望你將來的男朋友正直、有涵養。如果你們是認真的,我會祝福你們。

  關於交友

  遇事能讓則讓

  有難可幫就幫

  大學是讀書之所,也是交友之地。人的一生一定要有幾個交情過命的朋友。幸福人生不是取決於金錢財富,而是取決於社會關係。朋友是廣泛的社會關係中的一種。快樂有人分享,你會更快樂;悲傷有人分擔,你不會太悲傷。各地都有人值得你牽掛,到處都有牽掛你的人,你會覺得世界充滿陽光,心裡如沐春風。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希望別人對自己好一點,自己首先就要對別人好一點。大學宿舍,四人一寢,大家遠道而來,是前世定下的相遇。遇事能讓則讓,有難可幫就幫。與人玫瑰,手有餘香。

  關於時間

  不要總覺得年輕

  幹什麼事都還早

  時間最公平,每個人的一天都是24小時。時光最易得,但也最不為人所珍惜。生活中常常聽人說,要把時間補回來。時間是補不回來的,浪費了就是浪費了。不要總覺得自己還年輕,幹什麼事都覺得還早。有道是「記得少年騎木馬,轉眼已是白頭人」。大學生的時間往往會無謂地消耗在兩個方面,一是社團活動,二是上網。適當參加社團活動,廣交朋友,增長見識,確是好事。但太多的課外活動,會使時間以各種光明正大的名義被浪費。

  網絡很便利,網絡也很誤事。電腦、手機讓你時刻與外界保持聯繫,也讓你時刻受到外界幹擾。不妨在適當的時候,把網絡關閉,讓時間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寶貝,說一千道一萬,都不如你親自去實踐。爸爸不能教會你所有,也不能陪伴你一生。時光流逝,生命不會常在;總有一天,別離會成永遠。希望這些建議能有益於你。

  無論何時何地,都要快樂幸福。你若安好,我便幸福。

  寫在最後:

  這封家書寫得真好,雖然整片文章都很樸實,但每一句話都是實用的道理,難怪驚動了教育部!希望每位家長都能看到!

  感謝您抽出 ·  來閱讀本文

  您的點讚是我們進步的動力!

  ↘↘↘

來源:鶴壁婦聯 編輯:凡聞

相關焦點

  • 一封家書驚動教育部,7000萬人看完都收藏了,寫的真好!
    一位大學教授,給自己剛考入大學的女兒,寫了一封信!父親在信裡對當時剛考上大學的女兒提了9點建議,涵蓋了道德、專業、知識、戀愛方方面面。這封信不僅打動了千萬父母,甚至還驚動了教育部,《人民日報》也轉發薦讀。甚至有網友建議:把這篇文章作為高中語文和大學語文的第一課。
  • 一封驚動了教育部的家書
    一位大學教授,給自己剛考入大學的女兒,寫了一封信!父親在信裡對當時剛考上大學的女兒提了9點建議,涵蓋了道德、專業、知識、戀愛方方面面。這封信不僅打動了千萬父母,甚至還驚動了教育部,《人民日報》也轉發薦讀。
  • 一封家書驚動教育部,打動了億萬父母丨可讀
    一位大學教授,給自己剛考入大學的女兒,寫了一封信!父親在信裡對當時剛考上大學的女兒提了9點建議,涵蓋了道德、專業、知識、戀愛方方面面。這封信不僅打動了千萬父母,甚至還驚動了教育部。甚至有網友建議:把這篇文章作為高中語文和大學語文的第一課。他們的故事:這位父親叫吳輝,是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新聞傳播系的副教授。
  • 衡水中學50米家書!打動教育部的家書!這些家書怎會如此特別
    今天是2021高考倒計時186天,今天小金給大家展示兩份寫給學子的特別家書!一封是寫給衡中學子的50米長卷,一封是驚動教育部的家長寫給孩子的家書!這兩封家書有怎樣的特別,聽小金娓娓道來。自從鄭彥星老師到衡中上班,鄭東玉先生就親自給兒子的學生寫家書,有時長,有時短,多數是座右銘之類的鼓勵性話語,比如今年春季,因為疫情學生居家上網課,鄭東玉先生就親自給兒子班的學生寫家書,鼓勵他們刻苦學習,這些家書隨著學習資料一起寄給了班裡的每一個孩子。
  • 重溫傳統文化 寫上一封家書
    重溫傳統文化 寫上一封家書 發表時間:2015-02-11   來源:惠州文明網「家書讓我們把平時羞於表達的情感曬出來,真的很贊。」不少網友如是說。更有志願者專門為孤寡空巢老人寫「愛心家書」,送上節日祝福。   在通訊工具還不發達的年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聯繫只能靠書信來往,「飛鴿傳書」、烽火臺等就成為其中最快、最便捷的方式。多少年來,書信無疑成了溝通兩地和雙方互相傳遞消息、傳遞思想、增進情感、相互交流的最好使者和最重要的實用工具。
  • 高考後,該給孩子寫一封家書
    一位大學教授,給自己剛考入大學的女兒,寫了一封信這封信不僅打動了千萬父母,甚至還驚動了教育部,《人民日報》也轉發薦讀。甚至有網友建議:把這篇文章作為高中語文和大學語文的第一課。他們的故事:這位父親叫吳輝,是江西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新聞傳播系的副教授。女兒吳陽去年考入西南林業大學,現在是英語專業大二的學生。吳輝本身就很有故事:曾當過10年小學和初中老師,快30歲時才考研,後來還讀了博士,直到成為大學老師。
  • 安慶師範大學4500名新生給父母寫「第一封家書」
    安慶師大4500名新生給父母寫「第一封家書」安慶師大4500名新生給父母寫「第一封家書」安慶師大4500名新生給父母寫「第一封家書」中青在線訊(丁曉燕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磊)「升高中那年,壓力把我逼得脾氣異常暴躁,動不動就在家裡大吼大叫。
  • 一封被千萬人收藏的家書,轉送給環院學子
    一位大學教授,給自己剛考入大學的女兒,寫了一封信
  • 老師鼓勵學生寫一封家書寄相思
    於是,溫州大學超豪學區特組織開展了「一封家書」的活動,希望同學們書寫家書寄託思鄉思親之情。 ☉商報記者 章瑚 通訊員 錢南9月底正值中秋佳節,很多在溫讀書的大學生卻因為假期時間短而不能回到父母身邊。
  • 寫一封家書,表一份真情——媽媽,節日快樂!
    母親節前夕,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圍繞母親節舉辦了「筆墨·心聲」活動,邀請部分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母親節這個充滿感恩和祝福的日子裡,親筆為父母寫下一封家書,把對父母的感恩與愛寄托在字裡行間。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為本次活動定製了專屬信紙、信封和檔案袋,鼓勵學生用真心、寫真情,將心底最真的愛寄託於一紙家書上。
  • 開學第一課:孩子們給父母寫了一封家書
    家書是維繫情感的紐帶,看似平常的一封信,卻飽含著濃濃的親情。8月19日,長沙市湘華中等職業學校為近千名2020級新生準備了來校報到後的「開學第一課」 :寫家書表決心。「開學第一課」後,學校每個月都會組織學生寫一封家書,讓孩子們懂得表達美好情感,感恩親情,將來更好地回報社會。通訊員劉瑋 瀟湘晨報記者李柯夫【來源:瀟湘晨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 一封家書驚動教育部,打動了億萬父母!有人建議收為語文教材
    一位大學教授,給自己剛考入大學的女兒,寫了一封信!父親在信裡對當時剛考上大學的女兒提了9點建議,涵蓋了道德、專業、知識、戀愛方方面面。這封信不僅打動了千萬父母,甚至還驚動了教育部,《人民日報》也轉發薦讀。甚至有網友建議:把這篇文章作為高中語文和大學語文的第一課。
  • 「一封家書」成大學生必修課
    燕京理工學院感恩教育:「一封家書」成大學生必修課  「親愛的寶貝,很高興你能用這種方式與你說說心裡話,媽媽知道你已經長大,你永遠是媽媽最愛的人。」  「一遍一遍看著我大姑娘寫的信,我姑娘長大了,懂事了呀!」  「爸爸媽媽希望你能交到更多朋友,有一個美好的大學生活,不給自己留下遺憾!」
  • 和雅校園 | 紙短情長,一封家書讀懂舐犢情深
    從前,時間很慢,車馬很遠,一封家書跨越山水才能送到親人手中,薄薄數頁紙,承載萬重情,寫信人飽含深意,讀信人滿懷感動,那是人之摯情在尺素之間的激蕩。用家書傳遞愛,自古以來,便是中華民族最為含蓄,但卻真摯的情感表達方式,這在電子通訊極為發達的當今時代,更具儀式感和紀念意義。
  • 大學生給父母的一封家書:對你的掛念,見字如晤
    一段視頻,一座郵箱,拉開了一封家書活動的序幕。看似簡單的一封家書,給同學家長帶來的影響卻深遠重大,一寄一收一回間,縮短了遊子與家的距離,拉近了孩子與父母的真心。很多家長收到孩子的信後,又驚訝又感動,「有的家長上班的時候收到一封信,哇打開一看是她們女兒寫的,瞬間就覺得一股暖流流上心頭,看完之後立刻就拿了紙筆給孩子寫了回信。」  文藝學院輔導員李明昊告訴記者,一些家長聽說了學校的活動後,還沒收到信就開始提筆主動寫他們給孩子的家書。
  • 一封家書丨他把給女兒的叮囑寫進信裡:你的選擇會成為你的責任
    作為一名鴻茅匠人他把自己的青春印在了鴻茅的發展壯大之路女兒今年大學畢業在畢業面臨多方面選擇的時刻他把在鴻茅工作22年所沉澱的工作心得叮囑給女兒,寫進這封信裡盡在本周五晚20:05山東影視一封家書鴻茅藥酒邀您一同開啟《一封家書》首播:每周五晚間20:05重播:每周六上午9:40鴻茅藥酒百年品牌
  • 邂逅家書禮 江西工程學院開展「一封家書」線上展示館活動
    開學季,初分離,2020級會計金融學院的趙耀恬同學也寫了一封家書遙寄給父母。親愛的媽媽:您好!,是你走過煙雨陰雲的陪伴;家書是志當高遠的教誨,是生命圓滿的等待;家書是健全人格的培養,是生而為贏的格局;家書是守得雲開見月明的動力,是最溫暖的存在。
  • 一封家書驚動教育部,有人建議收為語文教材
    一位大學教授,給自己剛考入大學的女兒,寫了一封信!父親在信裡對當時剛考上大學的女兒提了9點建議,涵蓋了道德、專業、知識、戀愛方方面面。這封信不僅打動了千萬父母,甚至還驚動了教育部,《人民日報》也轉發薦讀。甚至有網友建議:把這篇文章作為高中語文和大學語文的第一課。
  • 老山烈士犧牲前寫的最後一封家書,家人珍藏了30年之久
    戰爭本就是殘忍的,犧牲在所難免,但每當一位戰士犧牲的時候,我們總會感到痛惜,他們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們也有至親至愛的家人,塗天偉令人動容的是一封烈士家人珍藏了30年之久家書,而這封家書是塗天偉犧牲前寫的最後一封家書。這封家書還是戰友們去看望烈士父母時發現的,讀來令人落淚。
  • 大眾日報記者模寫高考作文③:一封家書
    「我們辦個欄目,發往前線的家書,你主持,怎麼樣?」電話裡,領導的命令溫和而堅定。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熟悉的詩句一下子從腦子裡冒出來,我欣然領命。於是,我們相逢於一封封的家書中,相逢於一段段感人的故事裡,相逢於一幕幕似曾相識的照片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