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倍仲麻呂是誰?
日本「遣唐使」啊。
「遣唐使」是什麼東東?
天皇派到中國來學習的留學生啊。
留學生,配「學伴」,一對一的「學伴」還不夠,還要升級為「三對一」,當真能有這麼好的待遇麼?
唐朝時沒有,現在有了。社會進步了麼。
日本的「遣唐使」,規模很大,僅公元630年到公元895年,日本就向中國派遣學習的使節達十餘次之多,且每次少則兩百人,多則四五百人。規格很高,這些留學生,都是由天皇選派,他們的身份,既是來大唐學習的留學生,也是代表國家的使節。
這些「遣唐使」,在中國受到怎樣的優待呢?我懷著好奇的心,想看看我大唐帝國是如何展示大國風範的,比如,有沒有給這些留學生提供免費的吃住行服務?有沒有給生病的留學生招募二十幾個志願者服務?有沒有給他們配備歌伎豐富他們的業餘生活?
查不到詳細的史書記載。
能查到的資料有兩個:一是在這些留學生回國的時候,唐朝政府也會派使節隨同回訪,以示尊重。二是留學生也可以在中國參加科舉考試,與中國考生平等競爭,擇優錄取。
阿倍仲麻呂在唐開元年間,參加科舉考試,高中進士,請注意:當時並沒有因為他是留學生而享受特別照顧,他是憑真本事考取的,他的中國名字叫晁衡。
平等,是大唐帝國給予留學生的最好禮遇,也是給本國子民的最好交待。
山東大學「學伴」項目升級為一個留學生配三個校內學生,且校內參與學生以女生為主。校方表示,「學伴」項目施行後普遍受到學生的歡迎。
我不知道這裡的「學生」是指留學生還是指中國學生?倘是前者,他們受此厚待,當然歡迎。倘是後者,這些女生在歡迎什麼呢?
校方這是在給「好客山東」打廣告?
網上有這麼個段子,很有意思。兩個男生互懟:
「聽說你女友是山大的?」
「你女友才是山大的呢!」
山西大學表示躺槍了。
不獨山東大學對「友邦」留學生熱情有加。
去年5月,就有網友爆料稱,遼寧科技大學圖書館設立教師、留學生專用閱覽室,普通學生不準入內。
還有去年無錫職業技術學院被曝強迫大二學生搬到條件較差的舊宿舍,把好宿舍留給留學生住,引發本土學生與校方的衝突。
作為大學,標榜培養獨立人格與自由思想的大學,如此做法,實在丟人。
在大學校園裡,留學生和本國學生,都是普通的學生。至少是平等的學生吧?
堂堂大學,山大還是985大學,如此「討好」留學生(甚至還是落後地區國家的留學生),讓我們那些在國外留學(尤其是學習之餘還去餐館端盤子)的學生,情何以堪?
有些校長,跪著辦學已經成了習慣,要讓他站起來,不容易。不是說好的「厲害了我的國」麼,這樣奴顏婢膝的,不是給祖國丟臉麼?
回到本文題目。
阿倍仲麻呂給大唐皇帝上了一道奏摺:請給我配「學伴」,要三個,以女性為佳。
唐玄宗拿起御筆,在奏章上批了一個字: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