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專業六代單傳 該專業出路在哪?

2021-01-11 中國青年網

▲薛逸凡當年「一個人的畢業照」,讓大學四年默默無聞的她在網絡上爆紅

薛逸凡的師弟、北大古生物學2016年畢業生安永睿,成為北大該專業本屆的唯一畢業生。

  法制晚報訊(記者 明廷寶)兩年前,穿著白色襯衣、頂著黑色學士帽的薛逸凡似乎還沒來得及笑一下,四年的大學時光就在相機的咔嚓聲中畫上了句號。鏡頭前嚴肅拘謹的薛逸凡沒有想到,就是這張一個人的「北大2010級古生物專業合影」,讓她幾天之內成為熱門人物。

  「今年6月份拍畢業照的時候,我也是一個人。」薛逸凡的師弟、北大古生物學2016年畢業生安永睿,成為北大該專業本屆的唯一畢業生。

  每年只有一個畢業生的低頻率,讓北大古生物學專業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特殊存在。到今年,其實已是「六代單傳」。古生物學生為何如此「珍稀」?古生物專業出路在哪?冷門專業是否需要堅守?又是一年畢業季,薛逸凡告訴法晚記者,「古生物學出來的同學目前在很多行業都有,前途不差。」她希望,有一天古生物和其他小眾專業再被提及,人們能不再以獵奇標榜。

  而她如今已經修完了美國卡內基梅隴大學的計算生物學碩士課程,目前被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的醫學信息學博士專業錄取,從下半年開始帶薪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前途被看好。

  北大「網紅」

  曾拍一個人的畢業照 已在美國成準博士

  當《法制晚報》記者時隔兩年之後再找到薛逸凡時,她已經修完美國卡內基梅隴大學計算生物學碩士課程,成了準博士——4月14日,薛逸凡正式選擇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生物醫學信息學作為她的博士專業,研究方向為癌症信號網絡,從下半年開始將攻讀博士學位。

  談及兩年前的網絡爆紅,薛逸凡自言難忘,「一個人的畢業照」讓大學四年默默無聞的自己頻繁見諸報端,到現在都覺得意外。當時為了附和父母來個畢業留念,為不顯無趣才隨手PS了一張圖書館前的「合影」。沒想到的是,這一曬,引來了同學和外界如此大的興趣。

  面對採訪,薛逸凡不下百次回答同一個問題,「為什麼會選擇古生物這樣一個生僻專業,有沒有考慮過就業?」

  「就是特別想學這個專業,我來元培學院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圓兒時對古生物喜愛的夢。」薛逸凡對古生物的興趣,簡單又執拗。

  「珍稀」專業

  2008年創立至今 古生物學「六代單傳」

  與薛逸凡類似,本屆畢業生安永睿也是個十足的古生物迷。他從小就喜歡地理、化石方面的知識,樂此不疲。

  為什麼讀這個專業的學生如此之少?作為古生物學本科專業設立不久後選擇就讀的學生,薛逸凡認為這可能與大家對這個學科的了解不足有關。「即便在北大,也不是人人都知道古生物學專業,在很多同學認識當中,這個專業跟考古專業差不多,以後賺的肯定不多,成為女博士、女學霸戀愛都難。」

  「大家可能比較喜歡就業面寬的專業,就像很多人從事經濟金融一樣。」劉樂也是古生物學畢業生。他分析,古生物學暑期時常需要頂著高溫去野外採集化石,看起來會比較累,應該也是就讀人數少的原因之一。

  「一人一個專業,交際會相對較少,一些人可能會覺得比較閉塞無聊吧。」安永睿說,古生物學專業和北大地空學院一起上課的機會最多。在北大地空學院,一個年級50來個人,女生往往不到三分之一,確實,工科加冷門讓他約會女生的餘地不是很大。

  事實上,北京大學的古生物學專業從2008年創立至今,每年的畢業生都是一個,目前已是「六代單傳」。「我畢業之後,古生物學只有一個大一的在讀了,大二大三都沒有學生。」安永睿透露。

  有所不同

  學生在各個學院學習 不存在一個人的課堂

  據法制晚報記者了解,薛逸凡、安永睿等能夠一人「獨享」一個專業,與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獨特的人才培養機制有關。據了解,元培學院作為北大第一個非專業類本科學院,通過對學生在低年級實行通識教育和大學基礎教育,在高年級實行寬口徑的專業教育,在學習制度上實行在教學計劃和導師指導下的自由選課學分制模式。

  「通俗地說就是低年級進行通識教育,到了高年級學生再結合個人興趣與規劃選擇具體專業。」北京大學教務部副部長盧曉東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北大古生物學專業從設立之初,就從學科交叉角度設計了全新的培養方案。

  安永睿說,作為跨學科專業,修讀古生物學意味著他們既要修地質學的專業課,還要修生物學的專業課,所以元培學院本身並不開課,他們要到在各個學院的課堂上學習,「比如植物生物學要和生命科學學院的同學一起,生態學要和城市環境學院的同學一起,沉積巖石學則要和地質系的同學一起……」至於課堂人數,少的時候十幾人,多的時候能有上百人,從來都不存在一個人的課堂。

  當然,薛逸凡和安永睿也能感受到一人一專業的幸福。「元培每個專業都設有課程指導老師,而且因為我們專業人少,所以跟專業負責老師的聯繫較多。如果有問題上報,老師們也比較重視。」薛逸凡本科關於「魚龍」的畢業論文能夠發表在美國一家權威業內期刊,多少得益於此。

  安永睿欣喜於古生物學專業彈性靈活的課程安排、自由探索的無限樂趣。「每學期開始階段都會和指導老師有比較深入的交流,在課程選擇和研究方向上能夠靈活調整;有什麼好的科研項目,學校在經費、指導上支持力度很大。」

  此外,古生物學在科研方向上空間較大,「我很享受不斷探索不斷發現的樂趣。」

相關焦點

  • 北大最孤獨的專業,六代單傳
    她是北大2010級古生物專業薛逸凡,這是她的畢業照,一個人的畢業照!從2008年設立元培學院古生物專業到2016年,該專業先後有張博然、劉樂、劉拓、薛逸凡、侯銘泳、安永睿,6名學生。每一屆學生,有且僅有一名,是名副其實的「六代單傳」。
  • 北大最孤獨專業,六代單傳,一個學生配4備個教授,想不優秀都難
    北京大學是我國最頂尖的大學之一,北京大學裡開設的專業種類很多,許多基礎學科,還有管理學科都非常的優秀,今天要說的這個專業就極具特殊性,特殊在哪呢?自從08年該專業成立至今,六代單傳,全系只有一個學生,曾經因為畢業生一個人的畢業照走紅,這個專業就是北大的古生物專業。
  • 北大最「孤獨」的專業,一個學生配4個教授,已連續六代單傳
    但是,無論是名校還是普通的高校,都存在著一些冷門專業而不受人&34;,但其中的優勢可能很多人都並不了解。古生物專業就是北大的一個比較冷門的專業,每年招生的情況往往都不盡如人意,還有人形象地將這個專業稱為北大最&34;的專業。
  • 考古專業太冷門?北大這個專業8年六代單傳,1人請假全系放假
    每逢報考時節,各專業同學就會使出渾身解數,希望能夠得到畢業生的青睞。就在今年,成功被北大錄取,並報名「爆冷」考古系的女孩鍾芳榮,一度登上熱搜榜單,成為大家議論的中心。 其實比起考古,北大還有一個專業更為冷門,那就是古生物學專業。每一學年的每一個年級,常常都是只有一個人。因為學生基數太小,所以此專業的畢業率很低。
  • 六代單傳,一人曠課全系放假,北大這個專業為何如此"孤單"
    你見過來自名校「六代單傳」的冷門專業嗎?沒錯,在著名學府北京大學,就有這樣一個專業,每年只在全國招收一人,難畢業、難就業成為了它的最大標籤。這個專業就是「古生物學」。這些專業對於就業而言,都有比較強的目的性。但是古生物學研究的目的性比較小,從事古生物學專業的學子,在畢業之後,很難能夠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一般會選擇向科研方面發展。與其他的大多數專業一樣,古生物學專業要求學子在校修讀四年。而北大的古生物學專業對於學子的招收與考核都非常嚴格。每年高考,古生物學專業僅僅只在全國範圍內招收一個人。
  • 北大最「孤獨」的專業,如今6代單傳,每年的畢業照只有一個人
    但是在高考以後大家還是不能放鬆,因為當成績出來以後就要面臨選學校和選擇專業了,要在眾多的專業中選擇出合適自己的專業也是不容易,但是一想到馬上就可以去大學了又有點興奮。北大最「孤獨」的專業,如今6代單傳,每年的畢業照只有一個人很多的同學在報考了自己想去的大學以後都會事先與該校同專業的學長學姐進行聯繫,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幸運有一群學長學姐可以替你答疑解惑哦,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個最「孤獨」的專業,同時他也很神奇。
  • 北大「最孤獨」的專業,已連續六代單傳,一人曠課全系放假
    高考結束之後,考生就會紛紛開始規劃自己的志願填報,除了學校的選擇之外,專業的選擇也是讓人很是苦惱不已。各個學校的專業五花八門,在填志願的時候考生和家長會更多的考慮這個專業的發展前景,一些發展前景比較好好的專業,非常搶手,也是俗稱的「熱門專業」。而有一些都比較冷門的專業卻恰恰相反,每年填報的人數卻不怎麼多。
  • 「北大」最冷門的專業,全系只有一個人,「6代單傳」受重視!
    但無論是哪種情況,考生們選擇的專業都是符合社會需求、專業性強並且就業率高的,就是因為報考人數多,被稱為了熱門專業。而有熱門專業自然也有冷門專業,與門庭若市的熱門專業相比,有的專業就顯得非常孤單,全系只有一個學生,一人請假全系放假。全系只有一個學生的專業,一人請假全系放假,畢業照盡顯孤單!
  • 北大一專業6代單傳,一名女學生配數十位老師,畢業照全班僅1人
    比如「冷門專業難招生。」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在北大有這樣一個「極有名氣」的專業,開設十年,只招來六位學生,且六代單傳。一位學生配數十位老師,畢業照全班僅1人。
  • 北大「最孤獨」專業,一人請假全系放假,網友調侃6代單傳
    目前也已經連續6年時間了,不少網友調侃:6代單傳! 北大「最孤獨」專業,一人請假全系放假 這個專業就是北京大學元培學院的古生物專業,而且這個專業在創辦以來,在招生方面一直很「特別」,也已經連續好幾年時間只招收一名學生了。
  • 北大「最寂寞」的專業:6代單傳,招生要求高,1人曠課全系放假
    北大是中國近代以來唯一以國家最高學府身份創立的學校,最初也是國家最高教育行政機關,行使教育部職能,統管全國教育。  眾所周知,北京大學是中國頂尖學府,每年高考當中,報考院校是北大的學生都不在少數,很多熱門專業都是優秀學子首選。
  • 北京大學「最孤獨」專業:一個學生配4名教授,已連續6代單穿
    但小壹今天要說到的這個北大專業,卻頗具特殊性,不僅未曾面臨激烈的高考錄取競爭壓力,且從2008年設立至今,在長達12年的教學時光中,六代單傳,全系僅一位學生,堪稱「最孤獨」專業,實屬令人驚訝不已!快和小壹一起來看看!
  • 中國最難逃課專業,自拍=集體照,6代單傳盡享「VIP」服務
    然而在中國有一項最難逃課的專業,因為他們整個系只有一個人,一個人的自拍等於全系的集體照,6代單傳盡享「VIP」服務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大古生物專業,正常情況下提到北大應該是全國最頂尖的學府,為啥還招不到人呢?
  • 北大最「孤獨」的專業:六代單傳、畢業照相不用排隊,卻沒人報名
    (一)神奇專業,門可羅雀這個專業正是北大的古生物專業是在2008年的時候成立的,一直有著招生的問題,直到2017年秋季的時候也只招收了6名學生。要知道10年的時間只有6名學生在,可是非常罕見的,尤其是在北大這樣的王牌高校之中。6名學生也說明有時候這個專業甚至沒有學生,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二)什麼原因導致招生困難?
  • 北大這個專業,08年創立至今,全系只有一個學生,配備4個教授
    但是這個幸福日子到了北大的一個專業裡可就不可能了,都說大學專業千千萬,有個別特殊的也是很正常,而今天要說的這個專業就極具特殊性,特殊在哪呢?自從08年該專業成立至今,六代單傳,全系只有一個學生。雖說北大雖然難考,但是也不至於一個專業只有一個學生吧,但事實就是如此,而這個特殊專業就是北京大學古生物專業。
  • 北京大學「最寂寞」專業:一人生病全系放假,連續六代單傳
    1.北京大學「最寂寞」專業該專業是北京大學的古生物學專業!早在2010年,由於只有一名畢業生的畢業照,它在所有主要的在線平臺上都開始流行。原來,薛逸凡是2010年北京大學古生物學的優秀畢業生。當然作為獨苗,專業集體照是必不可少的。
  • 留守女孩高考676分,想報考北大考古專業,卻被網友質疑沒出息
    可很快,網上的言論開始畫風突變,原因不過是因為鍾芳蓉同學選擇了冷門的北大考古專業看到鍾芳蓉同學的專業選擇,很多網友直呼白瞎了那麼高的分數,要去選一個冷門的考古專業,這不是奔著「沒錢途」的未來走嗎?更有網友疑問當初說好的「出息」在哪呢?
  • 北京大學最冷門專業,每年只招一個人,畢業照只有一個人
    就拿北大的古生物專業來說,每年能夠招收到一名學生,那已經是萬幸。北大2010級薛逸凡就是古生物專業的學生,雖然初入北大,還不能與各地區的狀元相比,甚至距離北大的學霸水準還有一定距離,但是她選擇了北大古生物專業,以後連逃課都沒有勇氣,除了學習,還真不敢懈怠,註定了以後的華麗轉身。
  • 史上最「孤獨」新生:該高校這個專業只錄取一人,享受VIP待遇
    而山藝的這名新生,在網上刷爆了屏,快來看看他是誰:他叫宋倞,報考了山藝的古琴專業,而今年,山藝的這一專業只錄取了他一個人。在記者採訪時,他露出了尷尬但不失禮貌的微笑,還調侃道:那就是一對一輔導啦!拔河比賽時,一人與其他專業的一隊人較量!大學期間想逃課?上課玩手機?你想多了!
  • 北大最孤獨專業:6代單傳,一個學生配數十名教授,逃課從不存在
    而有一些專業到底有多奇葩,不親身嘗試,你是永遠都不會感同身受。特別是在北大或者清華這樣的學校,當你被學校錄取的時候,可能無論被分到什麼樣的專業,都是會心甘情願的。因為這畢竟是國內兩所最高榮譽的學府,代表著無上的榮譽和光環,但是即便這樣,當真正進入學校中的冷門專業之時,心中仍舊還是會有一定的「遺憾」和「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