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誰?
如果你在點開這篇文章之前還不認識他們,那麼恭喜你,馬上就要認識了。
這支是由5個風格各異的大男孩組成的原創樂隊——phoebe非比樂隊。
phoebe非比樂隊是一支來自北京的原創樂隊。2016年夏天,源於音樂原創理念的契合和共同的奮鬥目標使成員們走到了一起。
「phoebe」這個單詞雖說本身沒有太確切的含義,是當初每個人說一個名字然後抽籤取的。
但恰好是這樣簡單的一個單詞,表達出了一種簡單輕鬆玩音樂的方式,也是phoebe非比樂隊對於已經熱愛到骨子裡的東西的詮釋。
關於創作//
歌即生活,很自然。
即使每個人內心都會有很多不一樣的想法,但大家總是會去尋找其中的共同點,做出來的作品也一定是成員們都覺得好的。
非比樂隊的歌大部分由袁凱和餘章興作曲,編曲由樂隊成員一起參與編配,各司其職。
寫歌需要看狀態和感覺,更多是生活中發生一些事件,創作欲上來,不需要太多修飾,有的歌一個晚上就能做出來。
樂隊的風格並非是一成不變的。
正是這種想法,使得成員們在寫歌的時候得以放低對歌曲的風格和意形態方面的要求,從而打開了很多思路,能夠在原創上一首首走下去,並不停有新鮮的東西出現。從而,形成了屬於phoebe非比樂隊自己的風格。
對於創作上的分歧,袁凱說創作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有非常大的分歧,但是大家的目的都是為了讓作品展現出最好的樣子。
最終再大的分歧都會變成大家想要達成一致的方向,同時我很感謝樂隊成員在創作中對我強烈控制欲的包容和諒解。
樂隊就像家庭一樣,吵架、拌嘴很正常。
他說,如果我寫的歌,有一個人能被打動或者自己能被打動,那就夠了。
如果我寫的歌,能夠在你難過的時候陪你難過,在你開心的時候陪你開心。
如果我寫的一首歌的歌詞,你會拿來做個性籤名,我會特別特別的開心。
關於舞臺//
對於phoebe非比樂隊記憶中印象最深刻的舞臺,是2019年9月22日在北京13club的第一場演出。
那一個晚上,演砸了。
他們在舞臺上情緒都快崩掉了。
演出結束之後,樂隊幾個人都產生了不想玩樂隊的念頭,覺得自己不適合做樂隊。
回到工作室後, 他們吵了一架。
吵完之後就開始把每個人的任務分了一下。
接著下一次的演出是在livehouse ,大家都知道了自己該做什麼。
這是一個轉折點吧,那次演砸了之後,讓他們不停的從失誤中成長。
其實每次出去演出,他們都是抱著一起出去旅遊的心態,也更加激發了樂隊創作的靈感。
關于堅持//
玩樂隊的收入真的是很低,幾乎是拿不到錢的。
他們出去演一場,要是沒什麼人看的話,可能就只有他們演出的另一個嘉賓在看,然後一場下來,一個隊就拿到20塊錢,一個隊有5個人,5個人去分20多塊錢。
其實堅持下去就是為了想去做好這件事。
一支原創樂隊能夠走下去,離不開的就是「認可」二字。自己堅持並喜愛的東西能夠被人認可,也被人所喜歡,相信一定是最令人開心的事情。
他們說沒有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樂隊上來,這個樂隊也刺激不了他們把把所有的精力都投進去。
因為回報率實在是太低了,多的時候也就800塊錢一個隊。
其實演出是貼錢在裡面的,車費還得自己出。
袁凱、張亞星、餘章興和賈茂強是樂器老師,鍵盤王悅是做編曲的。今年9月,張亞星、餘章興和袁凱成立了一家音樂培訓機構並把他們最愛的「非比」作為公司的品牌——非比音樂。
他說:「我靠音樂養活自己。音樂就是一種生活,沒有堅持的說法,生活繼續,音樂就繼續。」
如果人生必須只做一件事的話,除了樂隊,別無選擇。
誰都想要出名,誰都想要火,誰都想要成為別人的idol。
如果有一天我能靠演出養家餬口,我一定不會做其他事情,一心一意的做樂隊,但是現在做不到。
關於期望//
之前他們參加過網易雲的石頭計劃,也被籤約了,拿去給別人翻唱歌曲,效果不是很好。
他們之前籤約了5年的一首歌,才給了5000塊錢。
很捨不得,其實他們並不在乎有多少錢。
只是想讓更多人的聽到,可是效果並不好。
有人也花錢買他們的歌,他們也不願意去做這件事情,因為這東西不是錢能衡量過來的,他們花了3年的時間作了一首歌。5000塊錢,什麼都買不到。
期望還是樂觀的。
經過一年的磨合,大家已經到了一個可以寫新東西,可以玩更厲害的東西的時候。
他們一直在等待自己能夠準備好的那一天。
等到歌量積累多點的時候,計劃在20年的時候嘗試去巡演。
全省到全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他們所希望的。
他們可能計劃明年會增加演出數量。
參加音樂節,多做一些投稿去參加比賽。
2020年期望能夠做出一張專輯,寫出更好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