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憑藉經驗所引起的行為或者思維的相對持久的變化過程。
桑代克聯結——試誤說:
(1)學習的本質在於形成一定的聯結。
(2)三大定律:①準備律,②練習律,③效果律。
沒有注意到人的主觀能動性在學習中的作用。
巴甫洛夫經典性條件說:
經典性條件反射——一種刺激替代過程,即由一個新的、中性的刺激替代原先自然引起反應的無條件刺激。
主要規律:①習得、強化、消退,②泛化,③分化,④高級條件作用,⑤兩個信號系統理論。
斯金納操作性作用說:
學習實質上是一種反應概率的變化,而強化是增強反應概率的手段。
操作性條件作用的規律:
1、強化包括正強化和負強化:
正強化——當在環境中增加某種刺激,有機體反應概率增加,也稱為積極強化。
負強化——當某種刺激在有機體環境消失或減少,反應概率增加,也稱消極強化。
2、逃避條件作用和迴避條件作用:
前者是指當厭惡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出現時,有機體做出反應,逃避此時的情境。
後者是指當預示厭惡刺激或不愉快的情境即將出現時,有機體做出反應,避免情境的出現。
3、懲罰、消退和維持:
懲罰——當有機體做出反應後,呈現一個厭惡刺激或不愉快刺激,以消除或抑制反應的過程。
消退——當有機體做出以前曾被強化的反應,如果在這一反應之後不在有強化物相伴,那麼這一反應在今後的概率會降低。
程序教學四大原則:①小步子原則,②積極反應原則,③及時強化原則,④自定步調原則。
行為矯正基本程序:
①確定目標行為,②建立目標行為的基線水平,③選擇強化物,④必要時確定懲罰或懲罰標準,⑤觀察目標行為並與基線水平作比較,⑥減少強化頻率。
班杜拉觀察學習理論:
觀察學習——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和行為的後果而間接地產生學習,引導學習者做出與之相對應的行為,也稱替代學習。
觀察學習的基本過程和條件:
①注意過程,②保持過程,③動作再現過程,④動機過程。
外部強化:如果按照榜樣行為行動會導致有價值的結果,而不會導致無獎勵的後果,並傾向展現這一行為。
替代強化:觀察到榜樣行為的後果與自己直接體驗到的後果,是以同樣的方式影響到觀察者的行為表現。
自我強化:能夠自發地預測自己行為的結果,並依靠信息反饋進行自我評價和調節。
觀察學習教育應用:
①選擇適當的榜樣行為並反覆示範榜樣行為,
②給學生提供再現行為的機會,並促使學生不斷進行自我調整,
③及時表揚良好行為,還要促進自我強化,
④要重視榜樣的作用,消除社會環境中的不良示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