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企業降薪的,輪崗的,裁員的。我坐在辦公室,手頭上沒有著急的合同和案子,準備享受一個悠閒的下午,結果微信裡duang duang duang 的又來了諮詢。
我前面已經分享了幾期關於經濟補償金的案例,許多粉粉私信問我,勞動仲裁是個怎麼回事,流程怎麼樣,一頭霧水,從哪走起。
我今天先給大家列一列準備仲裁的流程。多文字預警,如果你暫時用不著,或讀不下來,先收藏。
關注我,海量資訊時代,也好彼此相認啊。
在我國,勞動仲裁是勞動爭議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也就是一般的民刑事案件都往法院裡去,可勞動爭議案子專門拎出來,必須先去勞動仲裁委員會解決。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主任由勞動行政部門代表擔任,比如勞動監察大隊單位所在地,一般也是仲裁委單位所在地。
各地都有仲裁委,該去哪個地方的仲裁委?
去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單位所在地。前者指的是你在哪上班,後者指的是單位營業執照上的註冊地址在哪(網上可以查詢)。大部分這倆地是一個地方,也有一些兩個地方不一致,比如員工外派的,有其他辦事處的,或者企業有其他經營地址的。作為勞動者的咱,該去哪個?考慮因素有二:
1.哪個你去著方便?比如公司總部在北京,你在上海上班,打個官司、送個材料,你還得花錢坐車去北京?那自然不如在上海方便。
2.哪個地方的仲裁委有ren mai?雖然他們不會違法裁判,但如果有說得上話的,可以幫忙分析一下你的案情,也是好事。如果你沒有,那麼找一個企業也沒有的地方,換句話說,企業在一個地方(比如主要經營地)長期發展,自然也有企業的人脈,咱勞動者肯定希望大家起點相同,誰都沒用說得上話的人最好。
最後,找不到門的話,直接12333電話打去問地址。
找到了正確的門,接下來就要準備材料去立案了。需要的材料一般包括:
1.申請書(我之前分享過一個索要保險費的文書範本,有需要的可以拿去改改)
2.身份證原件及複印件
3.如果有其他代理人的,需要提交授權委託書(如果你找了個律師當代理人,那麼,這篇文章你也不用看啦,因為他們懂的,全權委託給他就行)
4.證據材料(例如勞動合同、工資條、解除證明等等)
5.當地仲裁委需要的其他(各地可能有些不同的風格,現在需要填寫情況調查、文書送達確認書等等)
1.仲裁委5天內會決定是不是受理你的申請;
2.你拿到受理通知書後,5天內仲裁委會給單位送材料(包括你提交的申請書,證據,以及應訴通知書等);
3.單位在收到材料後10天答辯;
4.單位提交了答辯狀後,5天內仲裁委把答辯狀送給你;
4.這個階段會有庭前調解,調解成功後,案子終結;調解不成的,按期開庭,雙方有特殊情況,可以在開庭前三天內申請延期;
5.一般案件,45天結案,複雜的,可以60天結案。
你可以算算,一個仲裁下來最長多久?
1.立案後最規範的流程如此,會不會有些流程不一樣?有可能,比如企業沒有及時提交答辯狀,而是在當庭提交答辯狀,這對勞動者當然不利,知己知彼,提前知道當然好。當然這個有合法的解決方式,下回分享。
2.選擇仲裁解決問題需要當事人莫大的勇氣,法律很明確,但也理解眾多人情世故的關係,所以日常留證據的意識很重要,可以忍,但也要為了踏破底線的一天留有反抗的底氣。
3.許多人說自己一輩子沒有上過公堂,庭審流程是啥,心裡沒底,覺得害怕,其實仲裁的氣氛比法院輕鬆很多,至於流程,下次我開具體專題,解讀小白怎麼答辯,怎麼質證。
更多關注,關注小幸講法律,帶你識別身邊的法律風險。
如果當地有法援律師可以支持,那最好,如果你想自己請個律師,可以先了解下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