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必讀
收藏對於文化的傳承有著重要的意義,作為一種帶有鮮明文化特性的行為,藝術品收藏的價值取向首先會受到收藏者自身文化修養、收藏品的文化內涵及其所在地的文化背景的影響。藝術品收藏既是一種藝術行為,又是一種投資方式,更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在新時代的發展下,更多的人投身於藝術品收藏事業。那麼,藝術品收藏的現代意義與價值有哪些呢?
收藏品的經濟價值。經常關注新聞媒體的朋友會經常聽到或是看到,某某古代珍品被拍賣幾百萬幾千萬,甚至幾個億的,而其拍賣方在收藏之初的成交價卻遠低於當前拍賣價的新聞報導。不難看出,收藏行為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投資行為,且收藏珍品若是具有獨特的價值,必是可以換取豐厚的財富回報。
培養藝術品收藏家的興趣愛好與提升其自身的文化修養。藝術珍品如古玩、玉器、字畫等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尤其是距今年代越久可供收藏的珍品,其所具 有的歷史文化價值可謂是價值連城。諸如中國古代的一些出自名人之手的書畫真品,收藏家將其收藏,不僅是表達收藏家對創作珍品名人的敬仰之情,還體現出收藏家的文化素養。
現今的中國是一個安詳盛世的時代,人們開始「以收藏怡養情致」,滿足自己的精神層次需求。收藏的文化背景寬泛,其經濟價值只是告訴人們藝術品已經達到的高度,說明人們對文化的尊重,當大家對文物收藏文化的關注超過對其經濟價值的關注之時,就是我們民族文化的興盛之時。
雞血石同壽山石、田黃石並列,享有中國「四大國石」的美稱,雞血石因鮮紅色似雞血的辰砂(硃砂)而得名,已有數千年文化,雞血石美麗、晶瑩、稀少,歷來被譽為「石後」、「印石公主」、「章石皇后」,奈何如今雞血石開發已到尾聲,所以出產的雞血石產量相當有限,成為世界上僅存之物,極其稀少,價值難以言喻。
從古代開始雞血石備受貴族與皇室推崇,如今雞血石一般作為「國禮」所用,是當今四大國石之一。因為雞血石中含有天然的硃砂,硃砂在佛教中經常要用到的,不但可煉製丹藥,還能驅邪化煞、鎮宅定居之功效,所以雞血石價格水張船高,雞血石被人類大量開採,到如今的礦石枯竭,漸漸變成不可再生資源。
雞血石存世量極其稀少,而且還是不可再生資源,一般用於「國禮」,周恩來總理曾經將雞血石對章,作為國禮饋贈兩位日本貴賓。於是,雞血石在日本名聲大噪,掀起了一股雞血石熱潮。大批日本遊客來華時,必然第一時間去參觀中國博物館欣賞國石雞血石,因為雞血石極其珍貴,一般不可能出現在等地方。
近些年來,雞血石價格一路上揚,10年內漲價近6倍,有些品質較好的雞血石價格更是漲到以前的10倍,雞血石再度成為收藏焦點,由此可見雞血石的收藏價值所在。翻開雞血石的歷史,曾經不乏被當作貢銻礦廢料成車倒入河中的「紅石頭」,而今卻成為各路客商和收藏家趨之如騖的珍寶。「一時難求」、「好石難求」已經成為業界收藏的現狀,這加大了業內對雞血石的升值預期,雞血石價格在數年內價格連翻。縱觀行業內相關專家的說法,他們對雞血石價格預測不約而同的認為「還會再漲」,而目前雞血石當前的價格仍屬於基本合理的階段。
據悉,10年前的一塊雞血石剛開採出來時的交易價為3000萬元,可切磨成3釐米大小的標準大紅袍印章30多枚,按每枚大紅袍印章300萬 -500萬元的價格計算,它的價值已在億元左右。如今的雞血石,價格猛漲,且漲速不停,上演了新一輪「血石風暴」,收藏界再次將焦點轉向雞血石。民間有傳說,雞血石會帶來鴻運當頭,百姓藏之可興家避邪,帝王藏之可鎮國安邦。
雞血石最大的特色集中在一個「紅」字上。從古至今紅色就在中國文化中代表喜慶、吉祥和興旺發達,此雞血石色鮮紅似血,質地細密、滋潤而細膩,各項加工性能優異。收藏價值及空間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大的,同時是用於雕刻以及印章的最佳選擇。
雞血石的品質以血色的濃豔度和血量的多少及血形的狀態、聚散、厚薄等來決定。血量少於10%者為一般,小於30%者為中檔,大於50%者為珍品,70%以上者十分珍貴難得,稱謂「大紅袍」,全血或六面血為極品。
目前,一方拇指大小、血色佔石面面積40%左右的雞血石印章,市場行情就在萬元左右。雞血石的體積越大,血色越多,其價格以幾何倍數增長。在中國的印章石中,雞血石與壽山田黃分別被稱為「皇帝」與「皇后」。
「如今還想買些高端的雞血石印章,對於普通藏家來說可能下手有點晚了。」印章石藏家伍先生說。最近半年來伍先生經常到北京、廣州、福建等地走市場,原本想淘些好的雞血石印章,可是忙了一圈下來並無收穫,原因就是雞血石的價格漲得非常快。他說,從2006年到現在,雞血石的身價至少提升了四五十倍。與翡翠、和田玉不同,兩者瘋漲的過程中有過明顯的價格回落,但雞血石的價格一直相當穩定。
武漢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