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榜樣】金昌企業家張禎飲水思源造福桑梓,鄉親們得到實實在...

2020-12-18 澎湃新聞

入冬以來,氣溫隨著一場場降雪日趨降低。12月1日早上,伴著料峭寒風,永昌縣朱王堡鎮又開始飄起雪來,但清河敬老院的老人們卻別有一番興致,三五成群聚在溫暖如春的活動室裡,下起象棋來。

活動室裡光是8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三四個,老人們面色紅潤、精神矍鑠、腰板硬朗。大家說起張禎都讚不絕口,「咱們清河人能獲得全國勞動模範,這不僅是他的榮譽,更是全市人民的榮譽。」

找到自己為社會奉獻的目標,張禎是幸福的。他賺得多,花得也多。他用大量心血回饋社會,從黃髮孩童到耄耋老人,許多人都得到這位「全國勞動模範」實實在在的好處。

張禎的產業往大了說也能算得上富甲一方,但往小了說也就是在朱王堡鎮頗有影響,出了清河,便談不上規模了。十裡八鄉知道企業家張禎的人不多,但知道慈善家張禎的人可一點兒也不少。

「個人的發展離不開集體,群眾是我永遠的依靠和後盾。只有辦好大家共同受益的事情,自己的事業才有希望。」張禎是從一開始就在用實際行動來踐行自己的人生信條。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滕會霞是一名鄉村幼兒教師。20年前,流泉村沒有一所幼兒園,村裡的孩子想要上學,就必須到7公裡外的朱王堡鎮上。當年剛20出頭的滕會霞想在流泉村辦一所幼兒園,讓小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上學,一是為自己學有所用,二也是為流泉造福。但一沒資金、二沒場地,她只能將這個念頭擱淺下來。

但張禎卻主動找上了門。

「村裡不能沒有幼兒園!」張禎在資金困難的情況下,拿出2萬多元,為滕會霞租用場地,修建校舍,購置設施。流泉村的第一所幼兒園規模不大,設備也算不上先進,但就像一粒星光,足以照亮流泉村的未來。

隨著張禎的產業從村裡發展到鎮上,張禎的慈善之路也「修」到了朱王堡鎮。

2013年,他投資600萬元在鎮上新建了綠洲西苑幼兒園。幼兒園基礎設施完善,辦學質量高,入學兒童達180餘名,成為全縣規模最大的鄉村民辦幼兒園。而張禎也沒有忘記那名立志為流泉村解決兒童入學難問題的老師,「愛孩子才能辦起好學校」,滕會霞受聘成了這所幼兒園的園長。

張禎把幼兒園選址在綠洲西苑小區門口,馬路對面就是勤奮綠洲實業有限公司的辦公樓。幼兒園規模雖大,但卻從未盈利,每年反倒貼進去十多萬元,但張禎卻沒有因此減少對幼兒園的投入。

鼓勵農民創業,推動鄉村振興, 為返鄉農民創造興業環境。2015年,張禎在朱王堡鎮修建了農民工返鄉創業示範基地,並免除三年的租金及水電暖等費用。現在,創業示範基地裡300餘間鋪面幾乎全都啟用,直接帶動朱王堡青年返鄉就業近1000人。

張生銀是勤奮農機廠的「1號員工」,二十多年來,他從當初張禎研發「勤奮牌」播肥機時的一名焊工,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副經理。在創業示範基地修好之後,他也承租了一間鋪面,平時他忙於公司事務時,鋪面就由妻子打理。兩口子一年下來收入也有15萬元。

普通人的就業問題解決了,張禎就將目光放在了弱勢群體——殘疾人的身上。張禎在鎮上建立了殘疾人扶貧就業基地,僱用了周邊的18名殘疾人在他名下的企業工作。

12月2日,記者在採訪中遇到了正在天頤醫養康復中心給人按摩的康偉國。今年27歲的他是水源鎮宋家溝村人,患有視力和肢體殘疾,畢業後一直在內蒙古務工。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他選擇回家鄉工作,張禎為他提供食宿,月薪2000元。

多年來,張禎先後出資160多萬元用於精準扶貧和社會公益,為村社鋪路架燈、架設自來水、建設文化廣場、農耕文化博物館等。2017年,流泉村獲得「全國文明村」榮譽稱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解決了兒童入學和青年就業,張禎的目光又投向了農村養老。2017年,他投資3600多萬元,建起了全省首家非營利性的「公助民建」鄉村敬老院——清河敬老院,目前已入住鄉村留守和孤寡老人130餘人。

敬老院的院長趙登慶回憶起令他印象最深刻的一位老人。2017年敬老院建成伊始,一位老奶奶搬了進來,飲食起居有專門安排,生病不適有專人照料,平時也有人陪她解悶。今年6月,97歲高齡的她安詳離世。她的兒女說:「非常感謝張禎辦的敬老院,讓我老媽在這兒走完了她人生的最後4年!」

今年88歲的李子蘭老人原來在金川區城裡生活,他聊起天來思路清晰、毫不含糊,2019年,他選擇回到清河敬老院安度晚年。「敬老院吃得好,住得好,我在這裡啥都不用操心,生活得也很好。」提起張禎,他豎起了大拇指:「張總是個閒不住的人,他沒有私利,創業賺來的錢都用在了幫助鄉親上。」

張禎將辦企業時的好點子用在了辦敬老院上,老人患病後的治療、救助一直是老大難問題,他就在敬老院裡面修建了天頤醫養康復中心,聘用了金昌、武威等地的醫生,購置了CT、核磁共振等專業的醫療設備,建了專門的手術室。這樣的醫療條件堪稱「豪華」,莫說一般的鄉鎮衛生所,即便是在永昌縣,也能排得進「第一梯隊」裡面。

這種「醫養結合」的全方位養老服務,即便在全省範圍內,也是首家。

在商場上精明的張禎在賺到錢後,做了很多不那麼「精明」的事。

張禎說:「如果把幼兒園和敬老院當作一種買賣或者一筆生意,那肯定是賠錢,但是在我的眼中,這是一番事業!教育好家鄉的下一代,讓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幼有所教,才對得起黨和政府對我們的支持,對得起清河的父老鄉親!」

20多年來,張禎一直是慈善事業的鋪路人,這條路從流泉到朱王堡,從幼兒到老人,張禎反哺桑梓,為家鄉人民修起了一條康莊坦途。

文、圖/ 記者 胡文軍 運主倫 常建哲

視頻/ 記者 常建哲

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本人提供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身邊的榜樣】金昌企業家張禎飲水思源造福桑梓,鄉親們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金昌這個能人40年創業"枝繁葉茂"?
    【身邊的榜樣】修敬老院、辦幼兒園、建創業園!金昌這個能人40年創業"枝繁葉茂"?  「修敬老院、辦幼兒園、建創業園,張總的產業面積佔了朱王堡鎮區約四分之一。」今年88歲的李子蘭老人住在永昌縣清河敬老院,這個敬老院就是他口中的「張總」——張禎在2017年修建的。
  • 全國勞動模範張禎:用勞動詮釋美 用奉獻傳遞愛(一)
    ,他也成了遠近聞名的農民企業家。用勤奮和愛心為家鄉創造幸福「綠洲」富起來的張禎沒有忘記生養他的這片土地和鄉親們,由於所在的流泉村緊挨著騰格里沙漠,他便頂住旁人的冷眼和家人的反對造林固沙,自己的錢不夠就貸款幹,一個人不行就動員家人幹,終於在張禎的帶領下
  • 【人大代表風採】致富不忘桑梓 真情回報家鄉——記縣人大代表裴明偉
    裴明偉是從辛店鎮走出的企業家,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壯大,裴明偉開始奔走在了回報家鄉、助農致富的道路上。作為一名人大代表,為精準扶貧貢獻一份力量,讓鄉親們過上好日子是裴明偉最大的心願。他常懷感恩之心,不忘飲水思源,以熾熱的代表情懷,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履職盡責,為家鄉的發展和鄉親的致富精心謀劃、傾心幫扶。
  • 情系教育.造福桑梓
    一下車,就置身於莊重優雅的學堂氛圍,伴隨著學生們有節奏的朗朗讀書聲,匆匆的腳步仿佛不聽使喚,迫不及待地想要對整個校園一探究竟。精神抖擻、閒庭信步情系教育、造福桑梓      校園整體歐式英倫風格,配有超出國家示範級學校配置標準的一流現代化教育設施,包括:高檔劇院、科技文體樓、恆溫遊泳館、籃球館、羽毛球館、桌球館、舞蹈房
  • 覃玉蘭:濃濃桑梓情 寄予茶園間
    覃玉蘭:濃濃桑梓情 寄予茶園間 最美莓茶姑娘09號選手 職業:莓茶公司負責人 選送單位:合作橋鄉 我叫覃玉蘭,土生土長的土家人。一路走來,沐浴風雨彩虹。看到青壯年外出打工,留守老幼在家,祖輩良田荒蕪,年邁的鄉親們沒有收入,還有不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
  • 心繫社會,造福桑梓
    心繫社會,造福桑梓。
  • 【尋找最美莓茶姑娘】覃玉蘭:濃濃桑梓情 寄予茶園間
    覃玉蘭:濃濃桑梓情 寄予茶園間最美莓茶姑娘09號選手職業:莓茶公司負責人選送單位:合作橋鄉看到青壯年外出打工,留守老幼在家,祖輩良田荒蕪,年邁的鄉親們沒有收入,還有不少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於是,在鄉情的呼喚下,在黨員使命的感召下,我選擇了在家鄉發展莓茶產業。
  • 陳曉啟:興教辦學 造福桑梓
    這所學校的創辦者,就是耒陽市夏塘鎮本鄉企業家、董事長陳曉啟先生。自上個世紀90年代以來,提起「振興」,那可是「網紅打卡地」!如今,歷經近30年的風雨洗禮,學校越來越煥發出生機與活力。自2010年以來,振興學校、振興幼兒園綜合考核均達衡陽市、耒陽市優秀或優良學校!自2013年以來,在校學生人數由3800人躍升到現今7500多人!
  • 惠利鄉井 造福桑梓 這所「寧波幫」人士捐資助建的中學30歲了!
    惠利鄉井 造福桑梓 這所「寧波幫」人士捐資助建的中學30歲了!市第十二屆政協副主席、原省政府參事陳守義、市第十三屆政協副主席華長慧、市第十三屆政協副主席陳大申,寧波甬港聯誼會會長柴利能,市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毛才盛,原市教育局局長沈劍光,市教育局二級巡視員張力鳴,市政協教科衛體委副主任何琪得,市僑聯副主席石雅潔,市委統戰部相關處室負責人以及李惠利中學歷任校長、黨委書記,李惠利中學退休教師、調離的老師們、該校特邀校友以及兄弟學校和相關單位的領導參加活動
  • 【身邊的榜樣】張延俊:金昌留守兒童的好老師
    1998年,20歲的張延俊從金昌師範學校畢業後回到家鄉從教。22年來,張延俊一直是數學教研組最年輕的教師。 「我們的數學確實是體育老師教的。」張延俊告訴記者,除了帶六年級數學課,他還兼帶著三、四、五年級學生的體育課和六年級學生的書法課,這讓一直熱愛籃球和書法的他在課堂上發揮了「隱藏技能」。
  • 草原英才趙一楠:創新創業回報家鄉 飲水思源造福桑梓
    現如今他已成為總資產7.23億元的民營企業家。趙一楠從中看到了商機,2014年7月,在他充分調研的情況下,奔赴合作單位上海化工研究院與專家進行深入交流,得到專家的肯定後當即成立了「生物醫藥殘渣轉化研發小組」,項目投資2800萬元,於2015年11月份經過反覆的實驗,終於研發出可為農作物生長提供所需營養資源的農業土壤改良調理製劑、養殖用蛋白質等產品,提高了藥渣處理過程的附加值和經濟效益,保障最終產品質量和安全
  • 旅港愛國鄉親「情系桑梓 灣區先行」
    「情系桑梓、灣區先行」。11月2日,深圳安洲眼科門診部(簡稱「安洲眼科」)深圳旅港鄉親服務中心、香港青年實訓交流基地、深圳大學醫學部合作基地揭牌暨 「亮眸」關愛行動計劃啟動儀式,在深圳市南山區蛇口網谷(科技大廈)舉行。
  • 銅仁印江:楊濤難捨故鄉情 回報桑梓心
    北京至印江,雖然有1900多公裡的遙遙路程,但是他的心一直和家鄉人連在一起,無時無刻都在關心著家鄉的發展變化,一邊打拼自己的事業,一邊以自己的實際行動默默支持家鄉的公益事業,設置獎助學金,不遺餘力幫助家鄉的學弟學妹,以一顆感人之心,反哺故土,回報桑梓。他就是現任北京小蜜蜂網易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創始人,貴州省印江自治縣沙子坡鎮池壩村人——楊濤。
  • 飲水思源造句
    1、我今天捐給母校這點小錢,是我飲水思源,感謝母校當年培育之恩。
  • 俞敏洪談大佬們的英語水平:雷軍挺勇敢,企業家們要以馬云為榜樣
    對於在英語領域造詣頗高的俞敏洪而言,國內的企業家大佬們的英語水平咋樣呢?日前,俞敏洪參加某訪談節目中對雷軍、劉強東、馬雲這三位知名企業家大佬們的英語水平進行了簡要點評。訪談節目進行過程中插入了一個需要讓俞敏洪評價雷軍、劉強東、馬雲三位企業家英語水平的環節。
  • 榜樣| 李娟:帶領鄉親電商致富的重癱女孩
    今晚21:30公共頻道典型人物專題《榜樣》為您講述梨都碭山的重癱女孩李娟帶領鄉親電商致富的傳奇故事。在如此極端的身體條件下,女孩卻通過自己的堅韌拼搏,助力家人和鄉親們脫貧致富;在電商領域奮鬥出了一片廣闊天地,成為萬千殘疾人朋友的勵志偶像。斷翅的小鳥1985年出生的李娟由於身體方面很早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特殊狀況,她的童年過得異乎尋常地苦澀和沉重。
  • 【榜樣在身邊】巾幗創業展英姿 鏗鏘玫瑰別樣紅 —— 記甘肅省勞動...
    【榜樣在身邊】巾幗創業展英姿 鏗鏘玫瑰別樣紅 —— 記甘肅省勞動模範王玉紅 2020-12-09 18: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北川幫扶女幹部周靜:讓鄉親們笑了 卻沒為母親「盡孝」
    她到村後,為了摸清村裡的情況,白天她走訪貧困戶,聽取意見,晚上就挨家挨戶與鄉親們交心談心,幫助村民規劃項目,尋求致富路。要想富、先修路。在與村幹部、貧困戶商議後,周靜決定從修路著手,規劃將全村4個社7.5公裡道路分批硬化。經過不懈努力,終於得到了上級部門的支持。
  • 許家印返鄉背後的故事:苦孩子的自強與企業家的擔當
    原標題:許家印返鄉背後的故事:苦孩子的自強與企業家的擔當 在陽光燦爛的冬日裡,河南省周口市太康縣高賢鄉聚臺崗村這些天熱鬧非凡。闊別家鄉多年後,許家印偕同妻子、老父親回到了昔日的成長之地。 其中,他是改革開放40年百名傑出民營企業家之一,他是中國首善。出身寒門,許家印自強不息,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闖出了天地。而身處高位,許家印飲水思源,不忘回報家鄉和社會。這樣的勇氣與擔當,為企業家精神作出了一個生動的註腳。
  • 情系桑梓 飲水思源 ——記華布島集團有限 責任公司董事長林允華
    情系桑梓 飲水思源 ——記華布島集團有限 責任公司董事長林允華 發布時間:2016年09月12日 來源:蒼南新聞網 2011年,在縣九屆人大二次會上,林允華提出《關於促進蒼南旅遊大開發的建議》;2013年,在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上,林允華提出《關於整治、振興「南大門」的建議》;2015年,林允華又提出《關於把蒼南縣橋墩鎮建設為省級旅遊生態特色小鎮的建議》《關於增補蒼南縣橋墩鎮為省級重點中心鎮的建議》《關於建設公共停車場的建議》等等,均得到了各級政府的重視,並且獲得了相應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