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樣| 李娟:帶領鄉親電商致富的重癱女孩

2020-12-14 鳳凰網

今晚21:30公共頻道典型人物專題《榜樣》為您講述梨都碭山的重癱女孩李娟帶領鄉親電商致富的傳奇故事。

在安徽碭山,有這樣一位女孩。她癱瘓在床數十年,全身上下只有眼睛和嘴巴可以有限度地動一動,連穿衣刷牙吃飯上廁所,都要完全依賴他人的幫助。在如此極端的身體條件下,女孩卻通過自己的堅韌拼搏,助力家人和鄉親們脫貧致富;在電商領域奮鬥出了一片廣闊天地,成為萬千殘疾人朋友的勵志偶像。

斷翅的小鳥

1985年出生的李娟由於身體方面很早就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特殊狀況,她的童年過得異乎尋常地苦澀和沉重。

四歲才開始說話,九歲才進入校園的李娟,磕磕碰碰地度過了小學和中學生活。然而,就在距離參加中考還有不到兩個月的時候,李娟卻徹底地倒下了:她被查出患上了脊髓空洞症。從那時起,李娟脖子以下的身體,漸漸地都無法動彈了。

重度癱瘓的李娟,什麼都幹不了,哪裡都去不了,體重還不到50斤的她,每天就蜷縮在小小的床榻一角,一動不動,在四鄉八鄰眼裡,她成了這個貧寒家庭的累贅和包袱。那時的李娟家裡,屋頂漏雨,床被破爛;那時的李娟心裡,精神灰暗,沮喪絕望,即使想以死亡擺脫這苦難人生,她自己都沒能力來完成這卑微殘酷的願望。

一部手機,打開一番新天地

2015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李娟接觸到了智慧型手機。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李娟從此見到了一個新的世界。只有眼睛和嘴巴可以活動,如何使用手機?李娟找到的辦法是:用嘴咬著觸控筆來點擊手機打開頁面。為此,她的牙齒和口腔,承受了長期的、巨大的壓力。「我嘴裡面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口腔潰瘍、上火,中間的兩個牙都爛了一個豁口,後來改用鐵筷子,筷子頭都被我咬扁了。

當年冬季,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雪,讓碭山數千萬斤水果嚴重滯銷,也包括了李娟家裡賴以為生的數萬斤蘋果。面對一籌莫展的家人,李娟在微博上發出了人生第一條推銷水果的信息,結果,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有人一下子就訂了二十箱,當時貨款一下就給我轉過來了,轉了一千多,我說我從來都沒見過那麼多錢。」李娟高興壞了,她為電子商務所產生的的神奇力量而激動,這讓她隱隱約約地看到了自己生命的新方向。

「我要把丟失的步伐都找回來,都走一遍」

2016年初,李娟第一次在網上把自家水果以接近市場價兩倍的價格賣個一乾二淨。轉眼間到了2017年,崔戰權果園裡的20多萬斤各類水果出現積壓滯銷,他找到了李娟。沒多久,李娟就帶來了好消息,一單賣出了兩萬斤,一下子解決了十分之一。

和水果大戶崔戰權一樣,黃玉芹老人之前也常為銷售問題苦惱,不過最近幾年,老人家再不用為這個問題操心了,因為她家裡的所有水果,李娟都會以每斤高於市場價一毛錢的價格幫她賣出去。

在李娟的熱心幫助下,屬於一般貧困戶的黃玉芹老兩口,已經在去年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現在的日子,是越過越舒心。這幾年,像黃雨芹這樣的老弱孤殘貧困戶,李娟已經持續幫扶了12戶。這讓曾經自卑了很多年的李娟,既有了一份自信,更多了許多快樂。

就這樣,李娟用嘴咬著觸控筆,以驚人的勇氣和毅力,一個字一個字,一筆單子一筆單子,愣是在競爭激烈的水果電商領域,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僅水果一項,就賣出了幾十萬斤。現在的她,是電商老闆網絡紅人,曾自嘲自己一天到晚只知道睡覺的李娟,現在就是想多睡一會兒,都已經成為了一種奢望。

隨著李娟的電商之路越走越寬,她的奮鬥故事也得到了社會各界更為廣泛的關注。為了給鄉親們帶來更多的幫助,李娟註冊成立了扶貧合作社,把更多的殘疾人和貧困群眾加入到她的合作社,通過打通的電商渠道,共同致富,共同發展。 

「喊出自己的聲音,走出屬於自己的道路」

2019年5月16號,作為全國自強模範的李娟,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受到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這是莫大的榮譽,也是對李娟身殘志堅的最高褒揚。這一喜訊立刻傳遍江淮大地,尤其是在梨都碭山,更是轉化成為百萬父老鄉親的驕傲和榮光。而回到家鄉的李娟,卻選擇了以一種特別的方式去分享這一榮譽。

癱瘓在床12年之後,李娟決定重返母校。

在這之前,載譽歸來的李娟謝絕了許多社會活動,可這一次,卻是她主動向學校提出請求的,她說,她想用自己的故事去鼓勵鼓舞自己的學弟學妹們,讓他們能以更積極的心態去好好學習。

實際上,李娟潛移默化的榜樣引領,不僅僅是給孩子們以激勵鼓舞,在碭山的各行各業,也都引起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縣醫院有向李娟學習常年送醫下鄉的專業小分隊,共青團員們則組建了以李娟名字命名的青年突擊隊,定期的為各類弱勢人群提供公益服務,目前已經走出碭山覆蓋了整個宿州地區。

今年27歲的唐懷智,畢業於省城合肥一家職業技術學院電腦專業。由於患有先天腦癱,他在大城市尋找工作的努力和夢想屢屢破滅。

回到家鄉後,唐懷智在淘寶上開了一個店鋪,經銷家鄉的特產:碭山酥梨。由於資金少得可憐,再加上他情緒起伏較大,店鋪一直是在慘澹經營,直到他遇見了一村之隔的李娟。

唐懷智被李娟的自強不息徹底打動,全身心地撲在自己的淘寶店鋪上,僅一年時間,就實現了經濟自立。一直擔心他的奶奶,現在一天到晚都是樂呵呵的。

2018年,唐懷智還和李娟聯手,組建了一個「青春展翅」團隊,帶著幾位同樣殘疾的同齡人,在當地政府無償支持的辦公場地,開始一起共同創業。

失去什麼,都不能失去前進的勇氣,身患重症的李娟,在人生道路上,沒有選擇望著屋頂自怨自艾,而是用實際行動釋放著生命的力量,追求著屬於自己的精彩。在她面前,我們所遭遇的人生困頓與挫折失敗,根本就不堪一提。

她的勵志故事,再一次讓我們了解這樣一個樸素的道理:生活中沒有天生的強者,只有不息的奔跑者。 

致敬李娟,祝福李娟,祈願她飛的更高走的更遠!

相關焦點

  • 李娟:殘疾女孩的勵志電商路
    一張床和一個電腦桌是這個房間裡僅有的家具,1985年出生的李娟只能側身躺在床上,用嘴含著一支觸控筆,不停點擊面前架著的手機屏幕,處理著網上「接連不斷」的水果銷售訂單。  2008年,李娟被查出患有脊髓空洞症,從此癱瘓在床,四肢沒有力量,無法動彈。10年來,這個體重僅有50斤的女孩就在這個房間裡「書寫」奮鬥青春。她不但做起了電商,還帶動周圍貧困戶和殘疾青年一起創業脫貧。
  • 安徽碭山縣農家女孩李娟:身殘志堅勇拓電商路
    碭山縣農家女孩李娟幾近「植物人」,體重不到50斤,用嘴咬著觸控筆在手機上做生意,同時帶動周邊的貧困戶創業。  探路電商精準扶貧「領頭羊」  李娟家小院的一角,堆放著快遞的包裝盒;客廳的桌子上,擺著娟秀電商公司的營業執照;房間角落裡,剛剛註冊的「祥澳娟」品牌罐頭整裝待發……記者所見細微之處,都散發著普通農戶電商創業的氣息。  李娟的電商創業是碭山電商扶貧的一個縮影。
  • 李娟
    全身癱瘓,幾近「植物人」的李娟如是說。身患脊髓性空洞症的她臥床近10年,但面對磨難,她自強不息,自學做微商的技巧,硬是用嘴咬著觸控筆,在手機上做成了一單單交易,先後在微信平臺上賣出幾萬公斤水果,不僅幫助家裡解決了燃眉之急,而且幫助親戚鄰居銷售水果,帶領和幫助鄉親們一起奔向致富路。  2008年的一天,家住碭山縣唐寨鎮唐寨村的李娟突然渾身無力,癱軟在地。
  • 【最美奮鬥者】李娟 用嘴「銜」出電商脫貧路
    李娟  1985年出生的「電商女孩」李娟,是碭山縣唐寨鎮唐寨村村民。眼看果子賣不出去要爛在地裡,情急之下,曾通過手機自學電商知識的李娟決定試水網上銷售。她「指揮」父母拍了幾張照片,精心撰寫了幾行文字發到網上,沒想到很快就有一個網友要買20箱蘋果,並給她轉了1000多元的貨款。  「那一刻,我一下子看到了希望,找到了自己活著的意義。 」李娟說。兩個月下來,她賣出去2萬多斤蘋果,滯銷難題迎刃而解。
  • 李娟:折翼天使的電商夢
    手指不能操作手機,她就用嘴吊著觸控筆打字;身體不能自由行動,她就召集鄰裡共同致富;從癱瘓臥床初期的生無可戀,到現如今的堅強樂觀,電商創業無疑讓她的人生重煥生機。她說:「當你真正能夠體會到我們殘疾人這種艱難生活的時候,也許你就不再會抱怨生活對你的不公,而是應該好好珍惜這種來之不易的生活,擁有健康的身體,就是最幸福的事。」
  • 新時代新青年|李娟 「斷翅小鳥」的電商創業路
    她認為,在她的世界,她的人生裡,從此沒有了日出和日落,沒有了陽光和溫暖,等待她的將是無盡的漫漫長夜……被查出患病那幾年,自卑和沮喪曾經深深的充斥著這個正值芳華的女孩的生活。李娟的家庭雖不富裕,但也能勉強生活,為了給李娟看病,父母花光積蓄,家中負債纍纍。2012年,在南京一家醫院,李娟被確診7節脊髓已空,沒有康復可能。
  • 碭山電商女孩李娟:斷翅小鳥的第二次飛翔
    生病前的李娟李娟做電商  中安在線訊 即使什麼都不做,李娟只要好好活著,也是勵志的。  但父母和親人們怎麼也沒想到,臥床九年的斷翅女孩李娟,能從一個需要被人24小時看護的殘疾病人,變成一個與世界並肩作戰的精神偶像,這一切,都源於她一路的堅強、源於這個幸運的時代。  九年臥床  最美年華跌入人生最低谷  七月入伏,天氣焦躁。
  • 【中國夢·踐行者】李娟:折翼天使的電商夢
    手指不能操作手機,她就用嘴吊著觸控筆打字;身體不能自由行動,她就召集鄰裡共同致富;從癱瘓臥床初期的生無可戀,到現如今的堅強樂觀,電商創業無疑讓她的人生重煥生機。她說:「當你真正能夠體會到我們殘疾人這種艱難生活的時候,也許你就不再會抱怨生活對你的不公,而是應該好好珍惜這種來之不易的生活,擁有健康的身體,就是最幸福的事。」
  • 宿州市長楊軍看望慰問碭山電商勵志女孩李娟
    中安在線訊 據拂曉新聞網報導,春節臨近,2月11日早上,帶著省委書記李錦斌、省長李國英、市委書記史翔的關懷,市長楊軍來到碭山縣唐寨鎮唐寨村電商女孩、全國脫貧攻堅「奮進獎」獲得者李娟家中,親切看望慰問李娟及其家人,為他們送去各級黨委政府的殷切關懷和新春的祝福。
  • 劉寧:帶領鄉親走橘紅致富路
    這些橘紅,也因此成為新山村乃至馬坡鎮群眾致富奔小康的「致富果」。在綠豐橘紅產業示範區,齊人高的橘紅樹隨著小山丘連綿起伏,橘紅的核心區種植面積達200多公頃,示範帶動了周圍群眾種植。這一切,主要由一人力促而成,他,就是玉林市第五屆人大代表、陸川縣第十六屆人大代表,陸川縣君豐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寧。
  • 大學生村官嚴立明帶領鄉親創業致富
    在永壽縣美麗的西湖湖畔,有一群可愛的年輕人在開拓著自己的青春事業,他們紮根農村、艱辛創業,像一群高歌的大雁引領著鄉親們的致富路。在這裡,有一家成立不久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特別引人注目,那就是永壽縣首家藝術剪紙合作社,它的創辦人是一名普通的大學生村官嚴立明。
  • 對玫瑰過敏的雲南「花香蘭」 靠種花帶領村裡鄉親致富
    幼年時,父親入獄母親改嫁,她在鄉親們的幫助下長大。長大後,她發現家鄉特產玫瑰花可以作為特產銷售出去,幫助村民致富。通過學習和努力,一個對玫瑰花過敏的姑娘,卻種植了千畝花田,將花朵進行加工後銷往全國各地,用真金白銀來回報老鄉。用玫瑰幫助鄉親致富的李香蘭。受訪者供圖吃百家飯長大的孩子李香蘭是一個標準的南方妹子,面容娟秀,聲音溫柔,介紹自己也是娓娓道來。
  • 帶領鄉親致富的養豬能手———記海南十大傑出青年、十大科技致富...
    今天,當地群眾心口相傳的眾多故事中,又多了一位致富不忘家鄉,帶領鄉親們養豬走上共同富裕道路的能人莫朝旭。  一說起他,紅岸村村民們的話匣子就關不上,在他們的心目中,莫朝旭幾乎成了一個傳奇。  1998年7月,阿旭從省農校畜牧專業畢業,看到家鄉雷鳴鎮普遍飼養禽畜,便萌動了在家鄉創業、幫助鄉親們共同致富的念頭。雖然父母百般相勸,卻並未動搖他回鄉創業的決心。
  • 村支書帶領鄉親「改造」家鄉:花海鋪就致富路
    村支書帶領鄉親「改造」家鄉:花海鋪就致富路 2020-12-08 16:59:35   在沒當選村書記之前,吳祥便是村裡的致富能手,為人「仗義」是村民對他的至高評價。村民王金成二女兒考上了大學,家中拿不出學費想放棄,吳祥手裡沒有現金,便帶著王金成去銀行取了一萬元,讓孩子順利邁入大學校門。吳祥在花海勞動。受訪者供圖  吳祥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後,要從治理村容村貌入手,加寬主巷路是第一步。這意味著,部分村民家的圍欄、倉房、院牆都要退後。
  • 生態種菜 這名「新農人」帶領鄉親致富
    青島膠河源農產公司董事長劉加明通過努力把公司農產品已打造成省知名品牌 還「傳幫帶」把新技術教授給農戶實現致富增收 這些年,在劉加明帶領下,公司通過生態循環的農業經營模式,先後獲得省級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和省現代生態循環農業示範點等稱號。同時,他還通過「傳幫帶」把新技術教授給農戶讓鄉親們實現了致富增收。
  • 帶領鄉親致富奔康 省勞動模範、三臺縣宏梅家庭農場主林紅梅
    原標題:省勞動模範、三臺縣宏梅家庭農場主林紅梅—— 深耕「希望的田野」 帶領鄉親致富奔康 綿陽新聞網訊 在三臺縣金石鎮元山村,提起宏梅家庭農場主林紅梅,是無人不曉。 今年48歲的林紅梅,曾經做過服裝、副食品銷售等工作。
  • 「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 齊曉景:帶領鄉親脫貧致富
    齊曉景出生於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前旗的一個普通村莊,2004年,她考上了內蒙古科技大學,成為村裡第一個考上大學的人,當時家裡連學費都交不起,都是村裡人給湊的,鄉親們都說她「要出息了」。
  • 碭山「勵志女孩」李娟當選全國「慈善人物」
    日前,在中央電視臺舉辦的2018年第五屆CCTV慈善之夜頒獎晚會上,李娟當選「2018 CCTV年度全國慈善人物」。李娟自幼患病,2012年確診為脊髓空洞症,全身癱瘓,臥床不起,脖子以下沒有知覺,幾近「植物人」。但她身殘志堅,在不斷與病魔鬥爭的同時,探索電商脫貧路。在政府的幫扶下,李娟成立娟秀電商公司,註冊「祥奧娟」品牌。
  • 蘭州市永登縣中堡鎮農民「老闆」張勇——退伍不褪色帶領鄉親齊致富
    原標題:永登縣中堡鎮農民「老闆」張勇——退伍不褪色帶領鄉親齊致富  張勇學習大型機械駕駛、種植養殖技術,7年間,除了農民工的工資支出,他把掙來的錢都投資到了合作社的發展上。
  • 筷子敲鍵盤、舌頭打字,勵志殘疾青年學電腦、做電商,帶村民致富
    或許在很多人眼中,這樣的人需要的是更多的照顧,需要的是別人的關愛,但是他卻成為很多人學習的榜樣,甚至他讓很多人大跌眼鏡,自學基礎計算機,緊跟時代潮流開起了網店。他就是陝西安康市的孫陽。「開始做電商的時候,有很多人說,你做不了的,老老實實在家待著吧」。不僅是陌生人懷疑,就是很多認識孫陽的人也這麼懷疑,然而,孫陽沒有理會懷疑,更沒有向厄運低頭,他學會了打字。只是他打字的方式與普通人有所不同,別人都是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