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解放路上「流淌的歌聲」

2020-12-19 永州廣播

一條路的變遷,一座城的傳奇,

幾代人的故事,夢開始的地方。

全國70家電臺聯合人民日報全國黨媒平臺、

騰訊新聞、芒果動聽APP製作的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融媒體報導

《我家住在解放路》

全國正在熱播!

今天我們將去往廣東廣州解放路,聽聽廣州解放路上「流淌的歌聲」。

「解放北路口站到了,請前往東方賓館的乘客在這裡下車。」第一次見到作曲家吳國材先生,是他一個健步從7路公交車走下來。年近過七旬的吳老師,說自己喜歡綠色出行,堅持不讓節目組接送。他神採奕奕地走進東方賓館,回憶起當年,一股自豪感湧上心頭。

音樂茶座

「這是中國最早的國營五星級賓館,也是來參加「廣交會」的世界各國商人入住的首選。1978年,廣州東方賓館開辦了全國第一個音樂茶座,我是樂隊隊長,那時候,我才28歲,正好是敢想敢幹的年紀。」

吳國材先生組建了音樂茶座第一支輕音樂隊,是推動音樂茶座發展的關鍵人物

20世紀70年代末的一個夜晚,醉人的港臺音樂在東方賓館露天花園音樂廳奏響,為廣州的夜空增添了一道靚麗的色彩。

1978年,中國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步伐。為了在「廣交會」期間,給外賓提供一個文化消費的場所,東方賓館在戶外的花園餐廳裡搭起了一個小方型的表演舞臺。當時的輕音樂隊由廣州民間曲藝團擔任作曲指揮的吳國材先生領銜,歌手有劉欣如、李華勇、陳浩光等人,樂隊擁有爵士鼓、電吉他、弦樂、管樂等,七、八位廣州文藝團體的演員組成了初期的現代電聲樂隊。每天傍晚,吳國材忙完曲藝團的工作,就騎著自行車前往東方賓館。

音樂茶座

晚上9點,音樂茶座準時開演。舞臺坐落在大廳的正中間,大廳掛滿了霓虹燈,觀眾圍繞著舞臺,可以一邊聽歌跳舞,一邊喝茶吃點心。那個時候,歌廳的演員通常會演唱一些世界名曲,觀眾也可以把想聽的歌寫在小紙條上傳遞給歌手。來自日本的賓客,就經常會點《郵遞馬車》、《蘇珊娜》等經典歌曲。

對於吳國材來說,能夠在音樂茶座上演出,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當時的中國,無論是音樂廳還是劇場,舞臺與觀眾席都截然分隔兩邊,而東方賓館音樂茶座表演場地的布置,顛覆了國內演出的常見形態,拉近了觀眾與舞臺的距離,場面十分輕鬆。有些外國人在聽歌時,還會拿杯子和歌手一起碰杯,和演員一起跳舞,完全沒有臺上臺下的感覺,場面愉快而溫馨。

音樂茶座一推出,便在那個舞廳還未興起的年代引起轟動,頓時引來高朋滿座,賓客如雲。最初,廣州東方音樂茶座規模不大,只有100多個座位,而且只在「廣交會」期間舉辦,面向外國來賓開放。觀眾須憑護照,用7元的外幣或外匯券購票入場。80年代初,東方音樂茶座開始向港澳臺同胞開放,吳國材樂隊的名聲也從此傳到了香港。

從那個時候開始,吳國材將《小李飛刀》等港臺的流行歌曲也加入到歌廳演出的曲目當中。上臺表演的歌手還會在一起比拼,看誰模仿得最像。翻唱港臺歌曲走紅的茶座歌手不斷出現,比如「廣州劉文正」呂念祖、「廣州鄭少秋」陳浩光、「廣州蘇芮」張燕妮等。最有趣的當屬「廣州羅文」李華勇,他的知名度甚至還吸引了羅文本人前來廣州東方賓館相會。那個晚上,香港亞洲電視臺採訪攝製組帶著攝影過來東方賓館音樂茶座,在音樂茶座拍攝了整整一個晚上。臨別時,真羅文和假羅文還一起合影留念。

敢為人先的廣東人嘗到了娛樂經濟的甜頭,音樂茶座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名聲大噪的吳國材也被邀請到廣州解放南路附近的廣州賓館和華僑大廈等星級酒店組建歌廳樂隊。那時候,廣州的工人一個月工資不過20、30元。而一張音樂茶座的門票便要7塊錢,這在當時可以說是一個很高級的娛樂享受了。儘管如此,音樂茶座依舊在廣州城裡掀起了一股潮流。每晚,廣州市的各處湧來的年輕人把東方賓館翠園宮的前廳擠得水洩不通,走廊上還經常加位,連隔壁的後廳也擠滿了人。

在音樂茶座演出,輕音樂隊每晚有70元的酬勞,平攤下來每個成員有7、8元的收入,一個晚上就能賺到在單位一周的工資。豐厚的收入不僅吸引了不少體制內的演員前來「炒更」,也帶動了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吳國材回憶道:呂念祖最開始是在廣州話劇團當演員的,後來我把他拉去唱歌,幫他排練,他唱「阿妹、阿妹,你辦嫁妝……」,唱劉文正的歌,一演出就很火爆。廣州是全國流行音樂的基地,那時候,廣州市的流行音樂演出很火的,很多北方的演唱員都來廣州發展,廣州的演出有市場。

吳國材是當年廣州流行音樂的第一人,他創作的許多粵語流行歌曲,如《星湖蕩舟》等,都成了改革開放首批的流行歌曲。而廣州音樂茶座歌手的走紅更是點燃了廣州流行歌壇的激情。從早期對港臺音樂及國外音樂的模仿到本土原創歌曲的百花齊放,廣州流行歌壇迎來了黃金髮展期。廣州湧現了李海鷹、陳小奇、謝承強、畢曉世、撈仔等一批著名的音樂人,以及一大批從廣州出發,紅遍全國的流行歌手,如:毛寧、楊鈺瑩、甘萍、陳明、林依輪、李春波等。

回想當年,廣州音樂茶座的萌芽和發展對中國流行音樂的蓬勃發展功不可沒,她是伴隨改革開放春風而生的新鮮事物。她以廣州解放路為起點,順著城市的血脈流動,如星火燎原,開創了中國流行歌壇一片欣欣向榮的新時代……

廣州解放路簡介:

廣州的解放路位於市中心越秀區,原名為中華路。解放路原南起一德路,後修建解放大橋延伸至沿江路,北接機場路,全長約5公裡,是廣州南北走向的主幹道。舊時,解放路兩邊以騎樓建築為主,明清時期已是廣州的重要道路。1949年10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州。為紀念這一翻天覆地的歷史事件,1951年八一建軍節的時候,廣州市政府決定將解放軍首先進入廣州城的中華路正式更名為解放路。

《我家住在解放路》同名主題歌

詞曲作者:王鳴鐸 演唱:黑龍江音樂廣播 朵朵

明天,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融媒體報導

《我家住在解放路》將刊播

鄭州解放路上的女強人

相關焦點

  • 《我家住在解放路》開播 重溫廣州解放路上流淌的歌聲
    廣州解放路原名「中華路」,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州首先進入的道路,為紀念這一重大歷史事件,於1951年八一建軍節正式更名為「解放路」。作為廣州城一條南北走向的中軸線,解放路見證了廣州的歷史發展、文化傳承和歲月變遷。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正值改革開放之際,全國首家音樂茶座在廣州解放路誕生,並在短短數年時間席捲大街小巷,風靡一時。
  • 羅大佑爆料心中多年偶像,《流淌的歌聲》第二季溫情回歸!
    由廣東衛視、廣東音樂之聲、太平洋影音聯合製作,廣東衛視夢之隊匠心打造的大型原創時代記憶音樂節目《流淌的歌聲》第二季,在廣東廣播電視臺1600平米演播廳舉行開機儀式。現場,主禮嘉賓按下象徵開啟「時光隧道」的按鈕,冰屏上霎時浮現由燈光鐫刻的節目Logo。經典歌聲緩緩流淌,奮鬥旋律再次響起,迎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曙光,照亮新時代追夢徵程。節目將於3月6日起逢周五21:10在廣東衛視播出。
  • 1979年正在悄然變化中的廣州 市民在解放路上排隊買腸粉
    1979年一個名叫阿部徹雄的日本人,從北京一路南下,最後一站來到了廣州。他用自己手中的照相機記錄下了改革開放後正在悄悄發生變化的中國。(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廣州市區內的公交車,車費為一角錢。正在解放路上打掃衛生的清潔工人正在進行徒步訓練的民兵隊伍人們的改變從髮型開始,站在櫥窗前看周總理圖片回顧的市民廣州小巷裡有著不一樣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廣州雨後的小巷,地面就跟剛灑過水一樣菜市場出入口的計量檢查員,確保市民購買的食材足斤足量市場裡售賣活鵝的攤位,黃鵝、黑鵝的價格有著區別。
  • 《流淌的歌聲》推出第二季 羅大佑致敬偶像
    同時,大型原創時代記憶音樂節目《流淌的歌聲》第二季作為廣東衛視2020年開年力作驚喜亮相。 《流淌的歌聲》第一季以改革開放中湧現的優秀華語金曲為載體,讓觀眾借小小的音符,感受40年家國變化。第二季節目將在延續首季精髓的基礎上,打造一檔致敬經典音樂、凝聚奮鬥精神、發揚廣東音樂的「暖綜藝」。
  • 流淌的歌聲!現代電聲樂隊為師生奏響美妙音符
    流淌的歌聲!現代電聲樂隊為師生奏響美妙音符大眾日報記者 薄克國2020-09-22 23:25:22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9月22日,由青島市委宣傳部、青島市委教育工委主辦,青島演藝集團承辦的2020年青島市「高雅音樂進校園」——「流淌的歌聲」音樂會在青島市技師學院上演。
  • 《流淌的歌聲》六一兒童節公益音樂會今晚開唱 騰格爾黃國倫簡弘亦...
    《流淌的歌聲》六一兒童節公益音樂會今晚開唱 騰格爾黃國倫簡弘亦變身「孩子王」新快報  作者:徐紹娜  2020-06-01 六一兒童節來臨
  • 經典兒歌唱響快手直播間,廣東衛視《流淌的歌聲》公益音樂會為每個...
    6月1日晚,廣東衛視聯動自製品牌節目《流淌的歌聲》,為小朋友們精心打造了一場線上音樂會——「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流淌的歌聲》六一兒童節公益音樂會」,本場音樂會通過快手帳號「廣東衛視」(ID:1163272864)以及「流淌的歌聲」(ID:1941670064)同步直播。
  • 流淌的歌聲丨吳彤《將進酒》神開場,周深《煙花易冷》仙音縹緲
    昨天晚上播出的《流淌的歌聲》,中國風特輯,由於是九點多才播,被中醫禁止熬夜的本人沒有第一時間看,於是就沒有第一時間欣賞到周深美妙的歌聲。於是中午的時候抓緊補課,自然是衝著周深去的,但是開場卻被吳彤的《將進酒》震撼到了!
  • 往事:回憶羅大佑與泰州歌迷 回味《光陰的故事》|流淌的歌聲|野...
    7月5日晚,觀看了廣東衛視《流淌的歌聲》綜藝節目。擔任本期時代記憶傳唱人團長的是書寫了華語流行樂壇一段輝煌歷史的流行音樂教父級人物羅大佑,他創作的歌曲被一代又一代歌手傳唱,引發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共鳴。流淌的歌聲一曲動心弦。
  • 我童年親歷的廣州解放前後
    新中國的誕生,廣州的解放,改變了我家庭的命運,也改變了我們的人生軌跡。廣州解放那年我7歲,我們家租住在廣州永漢路(現北京路)的同慶坊4號三樓。同慶坊這條巷子出口的馬路正對面是千年古道接官亭,我就讀的「廣州第九小學」就在接官亭邊,同慶坊出口斜對面是歷史悠久的南國電影院。我當年的活動範圍與見聞大都在居家附近,因為家母在醫院工作,每日早出晚歸,也總會帶回外面的一些消息。
  • 廣東衛視《流淌的歌聲》慈善演唱會快軌工作室為每個孩子唱經典兒歌
    6月1日晚,廣東衛視結合自有品牌節目《流淌的歌聲》,精心打造了一場網上兒童音樂會——「開心拍手—— 《流淌的歌聲》兒童節慈善音樂會」。歌聲一如既往地清晰、溫暖、富有感染力。黃國倫演唱了描述一個在孤兒院長大的樂觀小女孩的故事的臺灣童謠《讓我們蕩起雙槳》,以及一首為兒童而作的慈善歌曲《每當走過老師窗前》。通過這些歌曲,孩子們得到了節日的祝福。
  • 警花飛行員巡飛廣州 獻禮廣州解放71周年
    她認為廣州的發展日新月異,熱火朝天的城市建設景象更進一步激勵年輕人,為城市和祖國的建設而奮鬥。從解放邁向平安的71年,廣州由百廢待興到百花齊放,終成今日的中國驕傲世界名城,這一切成績離不開黨的領導和建設,離不開守護一方平安的警務人員的辛勤付出。
  • 71年前廣州解放,第一面升起的五星紅旗竟是這樣縫製出來的!
    1949年10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浩浩蕩蕩地開進廣州,結束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廣州宣告解放。   10月15日凌晨,剛剛解放的廣州城一片寧靜,不少市民打開屋門,發現門前、街道上和衣睡滿了解放軍戰士。
  • 巷陌|解放中路
    秋來又改鬥蟋蟀,今人看來幼稚的孩童遊戲,實為古廣州的民間賭博活動。  1949年10月14日18時,解放軍從中華路進入廣州市區。20世紀50年代,中華中路改名解放中路。1950年10月,南海縣署舊址建成惠福市場。20世紀60年代,惠福市場改名人民肉菜市場;中華堂併入光孝堂,舊址改為解放中街幼兒園;學宮街改名學工街;大元茶樓變身解放飯店。
  • 用歌聲回望70年,唱響新時代奮鬥之音
    大洋網訊 10月13日下午3點,由廣州市社科聯主辦、廣東演講學會承辦,廣州少年兒童圖書館協辦的「我和我的祖國——歌聲中的70年」文化展演首場活動
  • 1949年廣州解放時,12萬國軍為何一槍不開?洪學智揭開其中原因
    隨著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國民黨軍隊呈現出了一片潰敗之勢,不久後南京便實現了解放,一時間國軍也只得紛紛南撤。到了1949年10月,人民解放軍開赴到了廣東省境內,而解放廣州,便成為了解放軍的首要任務。當時駐守廣州的國軍將領是抗日名將餘漢謀,當時他手下的國軍總共有十多萬人,而他收到的命令也只有一條,鞏固粵北,守住廣州。不過當解放軍第四兵團和第十五兵團出現在粵北時,餘漢謀的駐粵大軍便開始紛紛難逃。等到了十月中旬,解放軍的兩個師出現在廣州境內時,國民黨軍隊又不戰而退放棄廣州,從而廣州實現了解放。
  • 「感動海南」2016年度人物馬海南:放棄優渥工作 9年堅持記錄解放...
    解放海南島戰役戰士後人,因父親取得解放海南島戰役後,在海南文昌出生,得名馬海南。血管裡流淌著革命先輩的執著,為給那段歷史寫下最鮮活的註腳,在過去的9年時間裡,馬海南忍受家人的不理解,放棄註冊會計師的優厚待遇,堅持做一件事:找到解放海南戰役的親歷者,傾聽、記錄解放海南戰役烽火路上的歷史細節,追尋激蕩在海風中的瓊崖魂。
  • 他們在廣州解放前一天犧牲(緊接A1版)
    共同心願 再去看看犧牲的戰友  解放廣州之後,隨著132師的幾次整編,老戰友們越來越分散了。但是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再去看看這些犧牲的戰友們。  王敏告訴記者,上次去雲臺山祭奠是在1989年,找了當地的一個幹部帶路,頗費周折才尋覓到發生戰鬥的地方。「由於什麼標誌都沒有,我們只能面對著荒山,灑上些帶來的白酒,把淚水全部咽進肚子裡!」
  • 楊浦區創智天地「唱響」上海解放69周年音樂會
    圖片說明:音樂會現場坐無缺席5月27日下午,在楊浦區創智天地,一曲大氣磅礴的《紅旗頌》拉開「2018《唱響新時代》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暨上海解放69周年楊浦專場音樂會」帷幕。恢宏氣勢中,城市新地標創智天地與擁有「百年市政」歷史榮光的江灣體育場和周邊復旦、同濟、財大等百年名校遙相輝映,大學校區、科技園區、公共社區在這裡匯聚,學城、產城、創城在這裡融合,成為改革開放40年的見證與縮影;歌聲嘹亮中,數百名上海市民與臺上的藝術家共憶往昔歲月稠,展望新時代光榮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