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路的變遷,一座城的傳奇,
幾代人的故事,夢開始的地方。
全國70家電臺聯合人民日報全國黨媒平臺、
騰訊新聞、芒果動聽APP製作的
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融媒體報導
《我家住在解放路》
全國正在熱播!
今天我們將去往廣東廣州解放路,聽聽廣州解放路上「流淌的歌聲」。
「解放北路口站到了,請前往東方賓館的乘客在這裡下車。」第一次見到作曲家吳國材先生,是他一個健步從7路公交車走下來。年近過七旬的吳老師,說自己喜歡綠色出行,堅持不讓節目組接送。他神採奕奕地走進東方賓館,回憶起當年,一股自豪感湧上心頭。
音樂茶座
「這是中國最早的國營五星級賓館,也是來參加「廣交會」的世界各國商人入住的首選。1978年,廣州東方賓館開辦了全國第一個音樂茶座,我是樂隊隊長,那時候,我才28歲,正好是敢想敢幹的年紀。」
吳國材先生組建了音樂茶座第一支輕音樂隊,是推動音樂茶座發展的關鍵人物
20世紀70年代末的一個夜晚,醉人的港臺音樂在東方賓館露天花園音樂廳奏響,為廣州的夜空增添了一道靚麗的色彩。
1978年,中國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步伐。為了在「廣交會」期間,給外賓提供一個文化消費的場所,東方賓館在戶外的花園餐廳裡搭起了一個小方型的表演舞臺。當時的輕音樂隊由廣州民間曲藝團擔任作曲指揮的吳國材先生領銜,歌手有劉欣如、李華勇、陳浩光等人,樂隊擁有爵士鼓、電吉他、弦樂、管樂等,七、八位廣州文藝團體的演員組成了初期的現代電聲樂隊。每天傍晚,吳國材忙完曲藝團的工作,就騎著自行車前往東方賓館。
音樂茶座
晚上9點,音樂茶座準時開演。舞臺坐落在大廳的正中間,大廳掛滿了霓虹燈,觀眾圍繞著舞臺,可以一邊聽歌跳舞,一邊喝茶吃點心。那個時候,歌廳的演員通常會演唱一些世界名曲,觀眾也可以把想聽的歌寫在小紙條上傳遞給歌手。來自日本的賓客,就經常會點《郵遞馬車》、《蘇珊娜》等經典歌曲。
對於吳國材來說,能夠在音樂茶座上演出,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當時的中國,無論是音樂廳還是劇場,舞臺與觀眾席都截然分隔兩邊,而東方賓館音樂茶座表演場地的布置,顛覆了國內演出的常見形態,拉近了觀眾與舞臺的距離,場面十分輕鬆。有些外國人在聽歌時,還會拿杯子和歌手一起碰杯,和演員一起跳舞,完全沒有臺上臺下的感覺,場面愉快而溫馨。
音樂茶座一推出,便在那個舞廳還未興起的年代引起轟動,頓時引來高朋滿座,賓客如雲。最初,廣州東方音樂茶座規模不大,只有100多個座位,而且只在「廣交會」期間舉辦,面向外國來賓開放。觀眾須憑護照,用7元的外幣或外匯券購票入場。80年代初,東方音樂茶座開始向港澳臺同胞開放,吳國材樂隊的名聲也從此傳到了香港。
從那個時候開始,吳國材將《小李飛刀》等港臺的流行歌曲也加入到歌廳演出的曲目當中。上臺表演的歌手還會在一起比拼,看誰模仿得最像。翻唱港臺歌曲走紅的茶座歌手不斷出現,比如「廣州劉文正」呂念祖、「廣州鄭少秋」陳浩光、「廣州蘇芮」張燕妮等。最有趣的當屬「廣州羅文」李華勇,他的知名度甚至還吸引了羅文本人前來廣州東方賓館相會。那個晚上,香港亞洲電視臺採訪攝製組帶著攝影過來東方賓館音樂茶座,在音樂茶座拍攝了整整一個晚上。臨別時,真羅文和假羅文還一起合影留念。
敢為人先的廣東人嘗到了娛樂經濟的甜頭,音樂茶座如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名聲大噪的吳國材也被邀請到廣州解放南路附近的廣州賓館和華僑大廈等星級酒店組建歌廳樂隊。那時候,廣州的工人一個月工資不過20、30元。而一張音樂茶座的門票便要7塊錢,這在當時可以說是一個很高級的娛樂享受了。儘管如此,音樂茶座依舊在廣州城裡掀起了一股潮流。每晚,廣州市的各處湧來的年輕人把東方賓館翠園宮的前廳擠得水洩不通,走廊上還經常加位,連隔壁的後廳也擠滿了人。
在音樂茶座演出,輕音樂隊每晚有70元的酬勞,平攤下來每個成員有7、8元的收入,一個晚上就能賺到在單位一周的工資。豐厚的收入不僅吸引了不少體制內的演員前來「炒更」,也帶動了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吳國材回憶道:呂念祖最開始是在廣州話劇團當演員的,後來我把他拉去唱歌,幫他排練,他唱「阿妹、阿妹,你辦嫁妝……」,唱劉文正的歌,一演出就很火爆。廣州是全國流行音樂的基地,那時候,廣州市的流行音樂演出很火的,很多北方的演唱員都來廣州發展,廣州的演出有市場。
吳國材是當年廣州流行音樂的第一人,他創作的許多粵語流行歌曲,如《星湖蕩舟》等,都成了改革開放首批的流行歌曲。而廣州音樂茶座歌手的走紅更是點燃了廣州流行歌壇的激情。從早期對港臺音樂及國外音樂的模仿到本土原創歌曲的百花齊放,廣州流行歌壇迎來了黃金髮展期。廣州湧現了李海鷹、陳小奇、謝承強、畢曉世、撈仔等一批著名的音樂人,以及一大批從廣州出發,紅遍全國的流行歌手,如:毛寧、楊鈺瑩、甘萍、陳明、林依輪、李春波等。
回想當年,廣州音樂茶座的萌芽和發展對中國流行音樂的蓬勃發展功不可沒,她是伴隨改革開放春風而生的新鮮事物。她以廣州解放路為起點,順著城市的血脈流動,如星火燎原,開創了中國流行歌壇一片欣欣向榮的新時代……
廣州解放路簡介:
廣州的解放路位於市中心越秀區,原名為中華路。解放路原南起一德路,後修建解放大橋延伸至沿江路,北接機場路,全長約5公裡,是廣州南北走向的主幹道。舊時,解放路兩邊以騎樓建築為主,明清時期已是廣州的重要道路。1949年10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廣州。為紀念這一翻天覆地的歷史事件,1951年八一建軍節的時候,廣州市政府決定將解放軍首先進入廣州城的中華路正式更名為解放路。
《我家住在解放路》同名主題歌
詞曲作者:王鳴鐸 演唱:黑龍江音樂廣播 朵朵
明天,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融媒體報導
《我家住在解放路》將刊播
鄭州解放路上的女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