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也顧不上挖坑,只看哪裡有些現成的小坑,就把幾具屍體填進去,蓋上點土就算完事了,連個草蓆什麼的都沒有。」
共同心願 再去看看犧牲的戰友
解放廣州之後,隨著132師的幾次整編,老戰友們越來越分散了。但是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再去看看這些犧牲的戰友們。
王敏告訴記者,上次去雲臺山祭奠是在1989年,找了當地的一個幹部帶路,頗費周折才尋覓到發生戰鬥的地方。「由於什麼標誌都沒有,我們只能面對著荒山,灑上些帶來的白酒,把淚水全部咽進肚子裡!」下山的時候,老戰友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破損的頭蓋骨和一條折斷的大腿骨。「當時大家都痛哭流涕,那是我們的兄弟啊!就差一天,他們犧牲了,我們進城了,幸福地活到現在,心裡能不難受麼?」
從那兒以後,王敏和幾位老戰友多方呼籲,希望能給烈士修建一個陵園或者建造一座像樣的紀念碑。但是後來得知,中央有關文件明確規定不能隨便興建類似紀念性建築,老人們只好作罷。「如今,廣州解放已經整整55年了,大家希望至少能把這些骸骨收集起來,修一座合葬墓來紀念犧牲了的戰友們,也算是了卻多年的心願吧。」
孟昭雲,時任395團團部作戰參謀。
孟昭雲的客廳裡,掛著一幅大字:江山如畫。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位78歲的老軍人沒有忘記那些為了如畫江山,而犧牲在從化雲臺山的戰友。「我們時不時就上去看一看。四五年前我們團幾十個老戰友,一起去了雲臺山。」孟昭雲說,「帶了白酒,跟地下的同志們一起喝!」老戰士向長眠的同志敬禮。孟老告訴記者,這些戰士們犧牲時都是年輕人———他們的青春,永遠埋藏在大山。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能參加395團廣州老戰友聚會的人越來越少了,可雲臺山戰鬥中犧牲的解放軍戰士仍沒有一塊墓碑。孟老說,大家都覺得挺遺憾,都盼著能儘早立個墓碑。「我們現在還健在的戰友,有一位已經失明了,有一位走不了路,有一位心臟有問題。」孟老掐著手指:「可墓碑要是立起來了,他們一定會去的!」
徐福林,時任395團二營七連指導員。
白髮蒼蒼的徐福林,回憶起那場驚心動魄的戰鬥,仍充滿對犧牲戰友的無限懷念。
徐福林當時所在的七連是第二梯隊。一、二、三連跟敵人接火的時候,他們就在山腳下來回奔跑,七連一位姓馬的小戰士,當場中彈犧牲。由於黑夜作戰,加上敵情不明,山腳下的隊伍都很著急。後來戰鬥結束,徐福林才知道有幾十位戰友「沒了」。由於行軍急,犧牲戰士的屍體只能草草掩埋。
徐福林說,從1978年開始,395團在廣州的老戰友們,每年春節都要聚上一次,「說說當年事」。對於在硝煙中生死相依的軍人,那刻骨的懷念,就如同滿腔在戰火中燃燒的熱血,是永恆的。
老戰友們無數次地說起「睡」在雲臺山的同志,急切盼望他們有個安穩舒適的「家」。
敵我遭遇 機敏答問先發制人
昨天晚上,83歲的徐福林準備著今天來從化憑弔戰友的物件。他拍拍腿,說這些天腿腳不好,但一定要去看看長眠在山上的同志們,跟他們聊聊天。
在解放廣州的過程中,395團作為先遣團進發。因公路和橋梁已遭敵人破壞,部隊只好插入九連山。因為當時連天大雨,戰士們在泥濘山路行軍兩天一夜,直取新豐縣後,又以每小時20公裡強行軍的速度,急奔從化雲臺山。
1949年10月12日21時15分,部隊抵達雲臺山麓東側宣坑村,準備休息片刻,副團長石伴樵命一連二排警戒前沿山側,並向前搜索。在向前搜索時,發現山下燈火和嘈雜聲,敵人發現我方動靜,搶先喊「你們是哪一部的?」一連副連長張文學機敏地答道「一連的」,並反問對方是哪一部的,對方回答,「我們也是一連的」。在給敵人造成錯覺的瞬間,張文學立即利用地形,先向敵人開火,隨即指揮戰友們勇猛撲向敵人,敵尖兵班11人還未發出一槍一彈就束手被擒,此時,敵軍主力已進入雲臺山下,正與佛子坳地段的一連遭遇。戰鬥打響,連長楊慶芝不幸中彈犧牲,副連長張文學腿部受傷。指導員朱步莊一馬當先,指揮連隊佔領公路兩側有利地形,堵住敵人的退路。與此同時,敵軍一個營的兵力迅速向雲臺山北坡登山,我方加強一連兵力也佔領佛子坳地段的無名高地,控制了制高點,用炮火阻擊敵人登山,殲滅其中一部,然後向從化方向警戒,阻止敵人後續部隊的增援。
二連、三連首長聽到槍聲,判斷一連已與敵人遭遇,當機立斷搶佔佛子坳與鋪錦裡地區的有利地形,向北攻擊,支援一連戰鬥。敵方憑藉雲臺山有利地形垂死頑抗,並向陣地發起多次攻擊,妄圖奪路逃跑,但在強大火力的壓制下,均沒得逞。在戰鬥緊急關頭,一營教導員陳迪生當機立斷指揮二連佔領雲臺山南端小山頭,組織火力掩護三連攻擊。三連長嚴振亞指揮二排四挺重機槍,三門六○迫擊炮集中火力掩護,六班戰士從正面搶登,剛剛衝至接近山頂時與從北坡登上高峰的敵人相遇。「兩軍相逢,勇者勝」。在強敵面前,戰士們毫不示弱,與敵展開刺刀見紅的生死搏鬥。這時七班派出一個戰鬥小組迂迴到敵人側翼,以猛烈的火力切斷敵人登山後援部隊,二排趁機直插峰頂。經過暫短的混戰,敵人狼狽潰退下去,雲臺山高峰陣地被二排佔領,敵人搶奪主峰掩護主力撤退的企圖沒得逞。在搶奪戰中14位戰士陣亡,用生命和鮮血為雲臺山戰役贏得有利戰機。
驚心動魄 激戰7小時殲敵285人
二排佔領主峰後,馬上構築工事,嚴陣以待敵方反撲。出乎意料,敵軍再次組織兵力,在猛烈炮火掩護下向二排陣地逼來。我部勇猛還擊,敵人被打退,此時天空烏雲密布,伸手不見五指。三連通訊員黃家廣在回途時發現七班13名戰士堅守在陣地上,並向小黃保證「人在陣地在」。此時敵人又向七班陣地發動進攻。在槍林彈雨下,小黃毅然向前方躍進十多米,臥在一個高地突出部位上,用衝鋒鎗向正在爬的敵人猛烈射擊,以阻擊和殺傷敵人。在七班陣地上,戰士們經過多次抵抗,彈藥用盡,不斷從敵人屍體揀回槍枝彈藥。在危急關頭,三連增援隊伍及時趕到陣地,消滅了敵人。戰後清點,七班只剩8名戰士,指導員金福康找到通訊員黃家廣時,只見他已多處負傷,斷斷續續地向指導員報告,「七班保證人在陣地在」。黃家廣終因流血過多而光榮犧牲。
這時敵軍走投無路,不顧一切又迴轉兵力向雲臺山南麓佛子坳一線二連據守的幾個山頭撲去,以三個連的兵力進攻我方陣地,恨不得把所有子彈、炮彈都傾瀉在我軍陣地上,妄圖殺開一條血路逃命。二連全體指戰員以驚人的戰鬥意志承受著敵人瘋狂的炮火進攻。指導員趙趨和戰士們一起修工事,並號召大家,「一定要把敵人釘死在雲臺山,作為獻給新中國的第一件禮物」。這一號召激勵戰士們必勝的決心。敵人連續受挫,像一個輸光了本的賭徒一樣,更加瘋狂地向我方進攻。二連陣地籠罩在炮火的濃煙、槍林彈雨的呼嘯中,成了一片火海,戰士們終於擊敗敵人進攻,殲滅了妄圖搶佔山頭之敵,奪取了雲臺山阻擊戰的主動權。
此時,三營九連從雲臺山東南斜插包抄,敵人開始動搖潰退。天色漸明,敵人撤退線路被截斷,但仍沿著公路河邊狂奔。三營指戰員乘勝追擊,又殲滅敵人一部。
雲臺山遭遇戰,經7小時戰鬥勝利結束。進入雲臺山地區的敵321團除少數逃竄外,其餘全被殲滅,共計俘敵官兵1428名,斃敵285名,繳獲各種兵器車輛一大批。在戰鬥中395團也死傷150多人,其中50多名官兵長眠在雲臺山。
勝利完成雲臺山戰役後,該團官兵雄赳赳氣昂昂乘勝前進,於10月14日18時進入廣州市郊的沙河鎮。官兵們聽到海珠橋被炸聲音,21時進入廣州市大東門,部隊不擾民,露宿各區大街小巷,完成了總部提出進軍解放廣州的光榮任務,接著又擔負起警備廣州的工作。(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