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在廣州解放前一天犧牲(緊接A1版)

2020-12-13 搜狐網

  「根本也顧不上挖坑,只看哪裡有些現成的小坑,就把幾具屍體填進去,蓋上點土就算完事了,連個草蓆什麼的都沒有。」

  共同心願 再去看看犧牲的戰友

  解放廣州之後,隨著132師的幾次整編,老戰友們越來越分散了。但是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心願,就是再去看看這些犧牲的戰友們。

  王敏告訴記者,上次去雲臺山祭奠是在1989年,找了當地的一個幹部帶路,頗費周折才尋覓到發生戰鬥的地方。「由於什麼標誌都沒有,我們只能面對著荒山,灑上些帶來的白酒,把淚水全部咽進肚子裡!」下山的時候,老戰友們意外地發現了一個破損的頭蓋骨和一條折斷的大腿骨。「當時大家都痛哭流涕,那是我們的兄弟啊!就差一天,他們犧牲了,我們進城了,幸福地活到現在,心裡能不難受麼?」

  從那兒以後,王敏和幾位老戰友多方呼籲,希望能給烈士修建一個陵園或者建造一座像樣的紀念碑。但是後來得知,中央有關文件明確規定不能隨便興建類似紀念性建築,老人們只好作罷。「如今,廣州解放已經整整55年了,大家希望至少能把這些骸骨收集起來,修一座合葬墓來紀念犧牲了的戰友們,也算是了卻多年的心願吧。」

  孟昭雲,時任395團團部作戰參謀。

  孟昭雲的客廳裡,掛著一幅大字:江山如畫。

  半個多世紀過去了,這位78歲的老軍人沒有忘記那些為了如畫江山,而犧牲在從化雲臺山的戰友。「我們時不時就上去看一看。四五年前我們團幾十個老戰友,一起去了雲臺山。」孟昭雲說,「帶了白酒,跟地下的同志們一起喝!」老戰士向長眠的同志敬禮。孟老告訴記者,這些戰士們犧牲時都是年輕人———他們的青春,永遠埋藏在大山。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能參加395團廣州老戰友聚會的人越來越少了,可雲臺山戰鬥中犧牲的解放軍戰士仍沒有一塊墓碑。孟老說,大家都覺得挺遺憾,都盼著能儘早立個墓碑。「我們現在還健在的戰友,有一位已經失明了,有一位走不了路,有一位心臟有問題。」孟老掐著手指:「可墓碑要是立起來了,他們一定會去的!」

  徐福林,時任395團二營七連指導員。

  白髮蒼蒼的徐福林,回憶起那場驚心動魄的戰鬥,仍充滿對犧牲戰友的無限懷念。

  徐福林當時所在的七連是第二梯隊。一、二、三連跟敵人接火的時候,他們就在山腳下來回奔跑,七連一位姓馬的小戰士,當場中彈犧牲。由於黑夜作戰,加上敵情不明,山腳下的隊伍都很著急。後來戰鬥結束,徐福林才知道有幾十位戰友「沒了」。由於行軍急,犧牲戰士的屍體只能草草掩埋。

  徐福林說,從1978年開始,395團在廣州的老戰友們,每年春節都要聚上一次,「說說當年事」。對於在硝煙中生死相依的軍人,那刻骨的懷念,就如同滿腔在戰火中燃燒的熱血,是永恆的。

  老戰友們無數次地說起「睡」在雲臺山的同志,急切盼望他們有個安穩舒適的「家」。

  敵我遭遇 機敏答問先發制人

  昨天晚上,83歲的徐福林準備著今天來從化憑弔戰友的物件。他拍拍腿,說這些天腿腳不好,但一定要去看看長眠在山上的同志們,跟他們聊聊天。

  在解放廣州的過程中,395團作為先遣團進發。因公路和橋梁已遭敵人破壞,部隊只好插入九連山。因為當時連天大雨,戰士們在泥濘山路行軍兩天一夜,直取新豐縣後,又以每小時20公裡強行軍的速度,急奔從化雲臺山。

  1949年10月12日21時15分,部隊抵達雲臺山麓東側宣坑村,準備休息片刻,副團長石伴樵命一連二排警戒前沿山側,並向前搜索。在向前搜索時,發現山下燈火和嘈雜聲,敵人發現我方動靜,搶先喊「你們是哪一部的?」一連副連長張文學機敏地答道「一連的」,並反問對方是哪一部的,對方回答,「我們也是一連的」。在給敵人造成錯覺的瞬間,張文學立即利用地形,先向敵人開火,隨即指揮戰友們勇猛撲向敵人,敵尖兵班11人還未發出一槍一彈就束手被擒,此時,敵軍主力已進入雲臺山下,正與佛子坳地段的一連遭遇。戰鬥打響,連長楊慶芝不幸中彈犧牲,副連長張文學腿部受傷。指導員朱步莊一馬當先,指揮連隊佔領公路兩側有利地形,堵住敵人的退路。與此同時,敵軍一個營的兵力迅速向雲臺山北坡登山,我方加強一連兵力也佔領佛子坳地段的無名高地,控制了制高點,用炮火阻擊敵人登山,殲滅其中一部,然後向從化方向警戒,阻止敵人後續部隊的增援。

  二連、三連首長聽到槍聲,判斷一連已與敵人遭遇,當機立斷搶佔佛子坳與鋪錦裡地區的有利地形,向北攻擊,支援一連戰鬥。敵方憑藉雲臺山有利地形垂死頑抗,並向陣地發起多次攻擊,妄圖奪路逃跑,但在強大火力的壓制下,均沒得逞。在戰鬥緊急關頭,一營教導員陳迪生當機立斷指揮二連佔領雲臺山南端小山頭,組織火力掩護三連攻擊。三連長嚴振亞指揮二排四挺重機槍,三門六○迫擊炮集中火力掩護,六班戰士從正面搶登,剛剛衝至接近山頂時與從北坡登上高峰的敵人相遇。「兩軍相逢,勇者勝」。在強敵面前,戰士們毫不示弱,與敵展開刺刀見紅的生死搏鬥。這時七班派出一個戰鬥小組迂迴到敵人側翼,以猛烈的火力切斷敵人登山後援部隊,二排趁機直插峰頂。經過暫短的混戰,敵人狼狽潰退下去,雲臺山高峰陣地被二排佔領,敵人搶奪主峰掩護主力撤退的企圖沒得逞。在搶奪戰中14位戰士陣亡,用生命和鮮血為雲臺山戰役贏得有利戰機。

  驚心動魄 激戰7小時殲敵285人

  二排佔領主峰後,馬上構築工事,嚴陣以待敵方反撲。出乎意料,敵軍再次組織兵力,在猛烈炮火掩護下向二排陣地逼來。我部勇猛還擊,敵人被打退,此時天空烏雲密布,伸手不見五指。三連通訊員黃家廣在回途時發現七班13名戰士堅守在陣地上,並向小黃保證「人在陣地在」。此時敵人又向七班陣地發動進攻。在槍林彈雨下,小黃毅然向前方躍進十多米,臥在一個高地突出部位上,用衝鋒鎗向正在爬的敵人猛烈射擊,以阻擊和殺傷敵人。在七班陣地上,戰士們經過多次抵抗,彈藥用盡,不斷從敵人屍體揀回槍枝彈藥。在危急關頭,三連增援隊伍及時趕到陣地,消滅了敵人。戰後清點,七班只剩8名戰士,指導員金福康找到通訊員黃家廣時,只見他已多處負傷,斷斷續續地向指導員報告,「七班保證人在陣地在」。黃家廣終因流血過多而光榮犧牲。

  這時敵軍走投無路,不顧一切又迴轉兵力向雲臺山南麓佛子坳一線二連據守的幾個山頭撲去,以三個連的兵力進攻我方陣地,恨不得把所有子彈、炮彈都傾瀉在我軍陣地上,妄圖殺開一條血路逃命。二連全體指戰員以驚人的戰鬥意志承受著敵人瘋狂的炮火進攻。指導員趙趨和戰士們一起修工事,並號召大家,「一定要把敵人釘死在雲臺山,作為獻給新中國的第一件禮物」。這一號召激勵戰士們必勝的決心。敵人連續受挫,像一個輸光了本的賭徒一樣,更加瘋狂地向我方進攻。二連陣地籠罩在炮火的濃煙、槍林彈雨的呼嘯中,成了一片火海,戰士們終於擊敗敵人進攻,殲滅了妄圖搶佔山頭之敵,奪取了雲臺山阻擊戰的主動權。

  此時,三營九連從雲臺山東南斜插包抄,敵人開始動搖潰退。天色漸明,敵人撤退線路被截斷,但仍沿著公路河邊狂奔。三營指戰員乘勝追擊,又殲滅敵人一部。

  雲臺山遭遇戰,經7小時戰鬥勝利結束。進入雲臺山地區的敵321團除少數逃竄外,其餘全被殲滅,共計俘敵官兵1428名,斃敵285名,繳獲各種兵器車輛一大批。在戰鬥中395團也死傷150多人,其中50多名官兵長眠在雲臺山。

  勝利完成雲臺山戰役後,該團官兵雄赳赳氣昂昂乘勝前進,於10月14日18時進入廣州市郊的沙河鎮。官兵們聽到海珠橋被炸聲音,21時進入廣州市大東門,部隊不擾民,露宿各區大街小巷,完成了總部提出進軍解放廣州的光榮任務,接著又擔負起警備廣州的工作。(來源:廣州日報)

相關焦點

  • 我童年親歷的廣州解放前後
    1949年10月14日,國民黨軍隊逃離廣州前炸毀海珠橋。當天,解放軍進入廣州。 資料圖片  記憶  張均澍  武漢  退休教授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新中國的誕生,廣州的解放,改變了我家庭的命運,也改變了我們的人生軌跡。廣州解放那年我7歲,我們家租住在廣州永漢路(現北京路)的同慶坊4號三樓。同慶坊這條巷子出口的馬路正對面是千年古道接官亭,我就讀的「廣州第九小學」就在接官亭邊,同慶坊出口斜對面是歷史悠久的南國電影院。我當年的活動範圍與見聞大都在居家附近,因為家母在醫院工作,每日早出晚歸,也總會帶回外面的一些消息。
  • 抗日名將、為了上海解放犧牲的第一號烈士⋯⋯他是誰?
    最令他難忘的是,在名聞中外的滇緬會戰臘戍戰役中,父親的戰車防禦炮與敵人的坦克殊死對戰,一天內擊毀日軍坦克40餘輛,使日軍聞風喪膽。《重慶晚報》曾經報導,1940年春,17歲的楊克南投筆從戎,在四川璧山參軍,加入張權的戰車防禦炮教導總隊。楊清楚記得,1944年5月滇緬戰役打響前,「團裡派我到雲南古木學習60迫擊炮操作,回來後即被派遣到2營1連任炮排排長,隨即參加了松山血戰。」
  • 在廣州起義中,這位總指揮壯烈犧牲
    11月到上海中共中央參加制訂廣州起義計劃,下旬回廣州主持武裝起義準備工作,兼任中共廣東省委軍委書記。12月11日領導廣州起義,建立廣州蘇維埃政府,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陸軍委員。12日,遭敵襲擊時犧牲,時年29歲。臨終,他向戰友們囑託:要和敵人戰鬥到底,完成黨交給的任務!
  • 廣州解放路上「流淌的歌聲」
    今天我們將去往廣東廣州解放路,聽聽廣州解放路上「流淌的歌聲」。「解放北路口站到了,請前往東方賓館的乘客在這裡下車。」第一次見到作曲家吳國材先生,是他一個健步從7路公交車走下來。年近過七旬的吳老師,說自己喜歡綠色出行,堅持不讓節目組接送。他神採奕奕地走進東方賓館,回憶起當年,一股自豪感湧上心頭。
  • 解放前,國共兩黨是怎樣紀念三八節的?
    今天,我們嚴肅地說說,解放前,國共兩黨是怎麼紀念三八節的,中國第一個三八節是怎麼慶祝的,讀完,估計你就明白了。1、三八婦女節,有首歌,你聽過嗎?知道嗎?他們配合得很默契。1935年,「一二五」運動,冼星海和塞克一起參加了集會遊行。路上,塞克把他寫的《救國軍歌》的紙條,遞給冼星海。冼星海當場為之譜曲,那首四部合唱的進行曲,鼓舞鬥志昂揚的青年學子,高唱著救亡圖存的熱血.....這一次在延安,他們又遇到了,兩人再度合作,醞釀了這首反映婦女解放,弘揚「三八節」的革命歌曲。
  • 曾偉:為人民解放事業而赴湯蹈火
    (配本社同題文字稿) 新華社發  新華社廣州5月14日電(記者李雄鷹)在深圳市坪山區一座高高聳立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上,鐫刻著中國農工民主黨黨員曾偉烈士的名字。  曾偉,又名曾天斛,1912年出生於廣東省惠陽縣(現為深圳市坪山區)。曾偉自幼受革命影響,21歲進入廣東虎門要塞司令部政訓處當幹事,隨後帶職進入廣東燕塘軍校接受訓練。
  • 71年前廣州解放,第一面升起的五星紅旗竟是這樣縫製出來的!
    1949年10月1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浩浩蕩蕩地開進廣州,結束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廣州宣告解放。   10月15日凌晨,剛剛解放的廣州城一片寧靜,不少市民打開屋門,發現門前、街道上和衣睡滿了解放軍戰士。
  • 吳秀瑛:十九歲犧牲的抗日女英雄,受到粟裕將軍的高度評價
    她叫吳秀瑛,廣東人,犧牲時年僅19歲。在她短暫卻偉大的人生中,她用詮釋了什麼叫甘灑熱血寫春秋。廣州淪陷後,剛從醫校畢業的吳秀瑛,面對侵華日軍的暴行,不願做亡國奴,毅然走上了抗日的道路。她每天為他們洗傷口換藥,送飯餵湯,哪裡有呻吟聲,她就走向哪裡。一有空閒,還為傷員朗誦愛國詩詞,唱抗日歌曲。有時候,當地的老百姓生病了,她也幫助治療。一次,吳秀瑛聽說當地一名婦女懷孕好長時間都沒有生養,一些迷信的村民竟說這個婦女神仙附體,一時謠言四起。
  • 他們歷經苦難 我們收穫輝煌——追記翻雪山過草地犧牲的紅軍無名英雄
    鄧穎超曾在回憶錄裡寫道:「夾金山上終年積雪,雪山必須在每天下午4點前走過,否則大風雪來了,就會凍死在山上,有些體弱患病的同志,一坐下來就起不來或行走緩慢,不能及時趕過山頂,就犧牲在雪山上。」  犧牲在雪山上的紅軍戰士不在少數,而接下來紅軍三過草地,因陷入沼澤、飢餓寒冷而生病掉隊等原因,死亡人數不斷增加。
  • 【解放記憶】無錫解放記憶:江南大學地下黨護校迎接無錫解放
    1949年4月初的一天,江大地下黨支部書記接到指示,一旦國共和談破裂,人民解放軍即刻渡江南下,無錫即將解放,一定要依靠和組織師生員工保護好學校全部財產,把它完整交給人民。中共江大地下黨支部在上級黨組織的指示下,對江大當時現狀進行分析,感到當時國民黨統治下的無錫,正處於黎明前的黑暗時刻,反動的軍警憲特正在作最後的瘋狂垂死掙扎。
  • 這些文物,述說著上海解放的故事
    英雄團長:家國大義重於兒女情長 「寶山是我永生不能忘記的地方,因為我的父親在解放上海的戰役中犧牲,生命永遠定格在33歲,這裡就是他犧牲的地方。」2019年5月14日,胡文杰烈士犧牲70周年的前一天,記者在位於寶山烈士陵園內的上海解放紀念館見到了他的兒子胡繼軍。
  • 可以直接考a1駕照嗎?考a1駕照用處大嗎?
    我們都知道a1證是所有駕駛證當中報考條件最苛刻、考取難度最大的駕駛證,正是因為如此,a1駕駛證是所有駕駛證當中含金量最高的駕駛證,可以說擁有a1駕駛證就不愁沒飯吃。  可以直接考a1駕照嗎  答案是不可以的,a1駕駛證只能通過增駕的方式獲得。
  • 1979年正在悄然變化中的廣州 市民在解放路上排隊買腸粉
    1979年一個名叫阿部徹雄的日本人,從北京一路南下,最後一站來到了廣州。他用自己手中的照相機記錄下了改革開放後正在悄悄發生變化的中國。(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廣州市區內的公交車,車費為一角錢。正在解放路上打掃衛生的清潔工人正在進行徒步訓練的民兵隊伍人們的改變從髮型開始,站在櫥窗前看周總理圖片回顧的市民廣州小巷裡有著不一樣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廣州雨後的小巷,地面就跟剛灑過水一樣菜市場出入口的計量檢查員,確保市民購買的食材足斤足量市場裡售賣活鵝的攤位,黃鵝、黑鵝的價格有著區別。
  • 武漢車展:解放J6P北方版 美麗但不凍人
    【卡車之家 原創】冬天對於大多數卡車司機朋友來說是最難熬的一個季節,尤其是北方地區,在這個時段,很多地方的溫度早已降至零下,柴油易凍、車內寒冷是最讓人頭疼的兩個問題,本次武漢商用車展解放就展出了專門針對北方用戶開發的解放J6P 460 領航版+北方版車型(下面簡稱北方版)。
  • 【解放·印記】《紅旗插上總統府》 南京解放的歷史瞬間
    當年,17歲的徐法全是解放軍一名偵察員,被部署在南京三浦地區,按照預定計劃,他們的任務是肅清江北敵人、牽制南京國民黨守城部隊,掩護主力部隊從東西兩線突破,包抄南京。讓徐法全沒有想到,這個部署在渡江戰役打響後,發生了驚人的轉變。當他們用老百姓送肥料的小船過江後,意外發現守城的國民黨部隊放棄了抵抗,南京竟然成了一座空城。
  • 1949年廣州解放時,12萬國軍為何一槍不開?洪學智揭開其中原因
    隨著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國民黨軍隊呈現出了一片潰敗之勢,不久後南京便實現了解放,一時間國軍也只得紛紛南撤。到了1949年10月,人民解放軍開赴到了廣東省境內,而解放廣州,便成為了解放軍的首要任務。當時駐守廣州的國軍將領是抗日名將餘漢謀,當時他手下的國軍總共有十多萬人,而他收到的命令也只有一條,鞏固粵北,守住廣州。不過當解放軍第四兵團和第十五兵團出現在粵北時,餘漢謀的駐粵大軍便開始紛紛難逃。等到了十月中旬,解放軍的兩個師出現在廣州境內時,國民黨軍隊又不戰而退放棄廣州,從而廣州實現了解放。
  • 公園前地鐵站,廣州公園前,公園前地鐵出口-廣州本地寶
    A出口 解放中路   中山五路   廣州市地下鐵道總公司   中旅商業城 百佳超級市場   解放國際中心   中旅商業城 B出口 起義路   百匯廣場   廣州地鐵廣告有限公司 C出口
  • 許禮平︱犧牲在朝鮮戰場上的香港人:陸朝華往事
    例如他的國際版,就還不是太壞的。其中還存在著各式各樣的矛盾,所以一個好人進去,如果能起點好的作用,還是好的。總之,我覺得在目前這個情形下,去是可以去的。不必太顧慮朋友們的批評,因為朋友們要是懂得其中的道理,他們也會覺得嘲笑是不應該的。問題是從跨進去的一天起,就應提高自己的警惕性,不僅不能受他們的影響,而且還得對他們產生好的影響。持恆學校是一個很好的學校。
  • 解放前的大學生
    通常人們把民國時期到新中國建立這段定義為解放前。那時候一個國中生(初中生)相當於清朝的一個秀才。大學生應該算是舉人的文憑吧,在社會上是相當受尊重的。他們讀書不用給學校交錢,還要領12塊。家裡出一個大學生,那是小科及第,光大門楣的事情。  他們統一的服飾有兩種。
  • 徒步行軍2000公裡犧牲63人,他們將紅旗插上藏北高原
    戰旗方隊中的「進藏先遣英雄連」(新華社) 1950年,為了解放西藏,新疆軍區挑選精兵強將,組建了一支先遣連隊,從新疆于田出發,經過6個多月的艱難跋涉,徒步行軍2000多公裡,解放了藏北阿里地區。在挺進和駐守藏北的一年時間裡,全連共有63名官兵光榮犧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