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體重更重要!
「2歲半50斤」
「3歲已經超過60斤」
「70斤」
「馬上突破100斤」
這兩天,3歲女孩「佩琪」因遠超其正常年齡的食量和體重,在網上引起熱議。
兩年前的佩琪
現在的佩琪
而這體重,正是她的爸爸媽媽餵出來的!
在佩琪父母發布的帳號裡記錄了很多佩琪吃東西的視頻。這其中,孩子吃的基本都是不適合她這個年齡段腸胃的食物。
看著孩子抓油炸薯條往嘴裡送,父母甚至還有點興奮地表示:孩子比大人吃的還多。
目前,這個帳號已經被封閉,廣州市婦聯也已介入調查。
面對質疑,佩琪父母表示:
我親生的孩子,我怎麼會故意把她餵那麼肥,她本來就是這麼胖,只是平時吃的食物有點油炸了,但不可能一點都不讓她吃啊。
她的身體狀況一直屬於易胖體質,從小到大都很胖,出生就是巨大兒,有9斤。
他們認為孩子很健康。
去體檢時醫生也只是說偏胖,沒有什麼脂肪肝、三高、糖尿病這都沒有。
真是如此?
「
《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早有研究發現:3歲胖,很可能胖到大!
2-6歲是體重增長最快的時期,在這一時期變胖的兒童與體重穩定的兒童相比,在青少年時期變胖的比例更高
(28.6% vs 20.0%),相對風險會增加近一半(HR 1.43, 95%CI 1.35-1.49)。
BMI隨時間的變化
兒童肥胖,危害真是太太太大了!
1.發育障礙
和體重正常的兒童相比,超重兒童生長緩慢,而且容易出現性早熟,比如女孩乳房早發育、提前來月經,男孩變聲較早。
2.影響心理健康
研究表明,超重和肥胖者和同齡人相處易出現障礙,更易產生自卑和心理隔離。
3.代謝症候群
高血糖:肥胖者游離脂肪酸(FFA)的攝取和氧化增加亦抑制胰島素在骨骼肌和肝臟的效應,從而產生胰島素抵抗,導致血糖升高。
高胰島素血症:肥胖常伴有血脂異常,血脂過高抑制胰島素的分泌,使血糖升高,機體代償性分泌更多的胰島素而降低過高的血糖,又出現高胰島素血症。
脂肪肝和高脂血症:內臟脂肪組織對脂肪分解刺激反應性高,脂肪分解產生的過多游離脂肪酸通過門脈系統進入肝臟,使肝臟合成極低密度脂蛋白及TG增加,更易導致脂代謝紊亂。產生脂肪肝和高脂血症。
高血壓:臨床研究表明,肥胖兒童收縮壓水平顯著高於體重正常兒童。
肥胖是導致代謝症候群的最根本病因,而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又促使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及發展,增加了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那麼,怎麼才算得上是肥胖呢?
醫學上,用BMI指數來衡量一個人是否屬於超重或肥胖。計算方法是體重( kg)除以身高(m)的平方。
國家衛生計生委2013年制定了中國參考標準,BMI指數在18. 5-23. 9( kg/㎡)之間為正常,24. 0-28. 0( kg/㎡)之間為超重,達到或超過28. 0為肥胖,最理想的體重指數為22. 0( kg/㎡)。
肥胖是怎麼發生的?
總體來說是因為攝入超過了消耗,具體與以下因素相關:
遺傳因素:多項研究顯示,肥胖父母所生的子女中肥胖發生率明顯高於非肥胖父母。
飲食習慣:進食主食量、西餐量過多;不進食早餐;進食品種單一;進食次數多;進食速度過快;邊吃飯邊看電視都是誘發肥胖的因素。
運動過少:隨著看電視、使用手機、Ipad和玩電子遊戲時間的增加,靜坐時間相對增加,兒童少年超重肥胖的比例增加。
睡眠較少:研究表明,睡眠時間少是兒童超重肥胖的危險因素。
單純胖倒是沒啥問題,少吃點,打打球也能減下來,關鍵是一旦胖起來會累及到其他系統,導致併發症,比如生長發育門診每天都有很多性早熟的孩子就診。
那麼,如何保持良好身材?
限制熱量的攝入及增加熱量的消耗是預防及治療超重/肥胖的首選方案。
1.飲食方式改善
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避免進食油炸食物,儘量採用蒸、煮、燉的烹調方法,保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攝入。
避免加餐、飲用含糖飲料,控制食鹽攝入,戒菸限酒。
注意:節食療法無效,也不適用於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
2.運動鍛鍊
運動項目的選擇應結合孩子的興趣愛好,保持中等強度的運動(50%-70%最大心率,運動時有點用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包括快走、 騎車、桌球、羽毛球等。
每周運動3-5 d,最好150 min以上。如果無法做到一次30 min的運動,那麼每次運動10 min,累計30 min也可以。
3.行為方式幹預
減慢進食速度,減少非飢餓狀態下進食;避免邊看電視或邊做作業邊吃東西;控制零食、減少吃快餐的次數;晚餐後不進食甜點、甜飲料、油炸食品。
減少靜坐時間,增加室內活動時間,多進行戶外運動。
4.藥物治療
用藥指徵:
(1)食慾旺盛,餐前飢餓難忍,每餐進食量較多。
(2)合併高血糖、高血壓、血脂異常和脂肪肝。
(3)合併負重關節疼痛。
(4)肥胖引起呼吸困難或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症候群。
(5)BMI>24 kg/㎡且有上述併發症情況。
(6)BMI>28 kg/㎡,不論是否有併發症,經過3個月的單純飲食方式改善和增加活動量處理仍不能減重5%,甚至體重仍有上升趨勢者。
參考資料:
1、上觀新聞:3歲女童被餵到70斤,竟為當"吃播"賺錢?父母喊冤:只賺了幾百!平臺也回應了→
2、開屏新聞:3歲女童被餵到70斤當吃播賺錢,廣州市婦聯已介入調查
3、紅星新聞:父母回應「3歲女孩被餵到70斤」:沒故意餵胖,視頻只賺幾百
4、 Geserick M, Vogel M, Gausche R, et al. (2018). Acceleration of BMI in Early Childhood and Risk of Sustained Obesity. N Engl J Med. 2018 Oct 4;379(14):1303-1312. doi: 10.1056/NEJMoa1803527.
5、馬軍.兒童代謝症候群[J].中國學校衛生,2006,10(10):829-830.
6、劉爽,劉文利.超重和肥胖對兒童發展的不良影響及對健康教育的啟示[J].中國健康教育,2017,33(08):735-740.
7、肥胖症基層診療指南(實踐版·2019)[J].中華全科醫師雜誌,2020(02):102-103-104-105-106-107.
8、向芳, 邵萬寬, 吳躍. 兒童肥胖影響因素及幹預措施研究進展[J]. 中國學校衛生, 2014, (2):306-308.
本文來源:醫學界兒科頻道
本文作者:向日葵、火鍋
責任編輯:董小雯
版權申明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