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出口管制中BIS這個機構到底是幹什麼的?

2020-12-17 騰訊網

  在美國出口管制中,經常會出現BIS的影子,其全稱是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簡稱BIS,翻譯過來意為工業與安全局。該機構是美國商務部的下屬機構,負責美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工作。但具體這個機構到底是幹什麼的呢?接下來,我們從該機構的組織架構,使命和業務活動這三個方面來分享相關內容,從而更好的了解這個機構。

  BIS的組織架構

  下圖為美國BIS於2017年9月11日公布的組織架構圖。由此可以看出,其主要部門分為兩大塊,一塊負責出口管制管理工作;一塊負責出口管制執法工作。

  BIS 下屬的辦公室有很多,這裡我們重點介紹其中的技術評估辦公室和出口管制執法辦公室

  技術評估辦公室(Office of Technology Evaluation, 簡稱 OTE)

  該辦公室主要分析貿易數據,出口管制對美國利益的影響,以及支持國防的美國工業基礎能力。 OTE主要通過以下方式努力維護和加強美國國家和經濟安全

  分析出口許可和貿易數據;

  對關鍵技術和國防相關工業部門進行初步研究和分析;

  衡量兩用物項出口管制制度對美國利益的影響;

  調查進口對國家安全的影響;

  分析關鍵產品和技術的國外可用性;

  確定是否需要採取措施保護美國經濟免受供應短缺的影響;

  管理技術諮詢委員會(TechnicalAdvisory Committees, 簡稱TACs)。

  這裡需要特別注意的是BIS不僅負責出口管制,也負責調查進口對國家安全的影響,美國232調查的分析就是由BIS主導的。另外,裡面提到的 TACs為技術趨勢和出口管制政策可能產生的影響為BIS提供了寶貴的行業和學術意見,美國BIS會通過TACs的緊密合作制定監管政策。

  出口管制執法辦公室(Office of Export Enforcement, 簡稱OEE)

  OEE是美國BIS最大的項目辦公室,在美國20個城市設有辦事處。 OEE特工是宣誓效力聯邦法律的執法人員,有權進行逮捕,執行搜查令,發送傳票,扣留和扣押即將被非法出口的貨物。

  OEE對從各種來源獲得的信息和情報進行調查,並進行客觀,徹底地收集涉嫌或涉嫌違反出口管制法律的證詞和證據。OEE與司法部和工業和安全首席法律顧問辦公室的律師密切合作,起訴刑事和行政案件。

  BIS的使命

  BIS通過確保有效的出口管制和條約合規體系以及促進美國在戰略技術方面的持續領導力來推進美國的國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經濟目標。BIS通過維持和加強適應性強,高效率和有效的出口管制機制以及條約合規制度和出口管制制度來完成其使命。

  BIS管理和執行對以下物品的出口管制:

  兩用物項物品。 這些物品主要用於商業用途,但可用於常規武器和/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或被恐怖分子或其他人從事非法或侵犯人權的活動;

  較不敏感的軍事物品,以及

  某些其他物品,例如供應短缺的物品。

  這些控制措施是通過《出口管理條例》(EAR)與其他幾個機構協調實施的。EAR規定了這些物品出口的許可證要求和許可政策,並納入了四個主要多邊出口管制機制建立的管制措施:澳洲集團(化學和生物防擴散),飛彈技術管制組織,核供應國集團和瓦塞納安排(常規武器及相關商品,軟體和技術)。此外,BIS還參與了美國為加強《化學武器公約》,《美國 - 國際原子能機構保障協定附加議定書》和《生物武器公約》成員多邊同意的防擴散所做的努力。(這也是在出口管制領域非常有名的四大多邊出口管制機制和三大條約)

  執行EAR是BIS使命的一個重要方面。 執法工作有助於鼓勵遵守,預防和阻止違法者,擾亂非法活動,並將違法者繩之以法。 BIS的執法方法不僅評估從事敏感商品,軟體和技術的出口,再出口和轉讓的各方,還評估擬議的最終用途,最終用戶和目的地。 BIS還積極執行與某些外國抵制有關的禁令。

  BIS的業務活動

  出口管制政策法規的制定和修改

  這裡的出口管制政策的核心就是《出口管理條例》(EAR), 主要涉及四個方面的管制,對產品,目的國,最終用戶和最終用途的管制。圍繞這四個方面的管制,EAR有各項複雜的規定,並且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外交政策和經濟目標的利益這一目標,BIS會隨著時事情況的變化對EAR進行修訂 。

  在前面提到的四個方面的管制當中,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對產品的管制,也就是對CCL裡面產品的管制。而對CCL最大的修改之一來自於2013年美國出口管制的改革,也就是將原來在美國國務院負責的美國軍品管制清單(USML)的產品轉移到由美國商務部負責的商業控制列表(CCL)。BIS對這部分產品創建了單獨的ECCN,也就是ECCN為600系列和9x515的產品。

  截止到2017年9月30日,21個USML類別中的18個已經修訂並生效。 BIS會繼續與美國國務院合作,公布其餘三類的擬議規則:USML類別I(槍枝,近身攻擊武器和戰鬥霰彈槍),II(槍枝和武器裝備)和III(彈藥/軍械)。

  出口許可相關業務

  這其中包括

  應出口商的請求對產品進行分類並提供官方的出口管制分類編號(ECCN)

  處理許可證申請,發放出口許可證;

  應出口商的請求對商品的管轄權(CommodityJurisdiction, 簡稱CJ)做出決定, 這個決定將確定商品或服務是否受美國商務部或美國國務院出口許可的約束

  解決具體許可證的申請跨機構間的分歧, 根據美國行政命令12981,BIS的運營委員會(OperatingCommittee,簡稱OC)- 成員包括商務部,國防部,能源部和國務院- 的任務就是解決該分歧。

  合法終端用戶(ValidatedEnd-User, 簡稱VEU)項目

  出口合規項目(ExportCompliance Program, 簡稱ECP)

  通過決定是否需要許可證( LicenseDeterminations, 簡稱LDs) 來確定是否存在違規

  USML轉移到CCL相關的許可和出口統計.

  根據美國BIS披露的信息,2013年10月15日至2017年6月30日間出口價值排名前三的ECCN為9A610, 9A515和9A619, 排名前三的出口目的國為日本,加拿大和英國

  基於外交政策的管制

  這塊典型的業務就是對實體名單(Entity List)的維護和修改。BIS會執行最終用戶審查委員會(End-UserReview Committee, 簡稱ERC)的決定來增加或移除實體名單上的實體。

  至今,中國有很多公司,組織,研究機構和個人被BIS列入實體名單,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基於美國所謂的國家安全和外交政策利益而被列入其中的。

  出口執法

  這其中包括:

  對出口行為的調查以及對違規行為的刑事和民事處罰

  以預防和合規為重點的執法活動。出口執法官員參與出口許可審批程序,提出許可證申請建議,扣留可能違反EAR的貨物,以及在一些重要案件中尋求籤發臨時拒絕令以防止即將出口的違規行為。

  最終用途核查。主要包括許可前檢驗(Pre-LicenseCheck)和裝貨後檢驗(Post-Shipment Verifications),在最終用途核查中,如果表明美國原產的貨物轉移已經或可能已經發生,或因為美國政府無法進行檢查或否則無法驗證最終用戶的存在或真實性,BIS會考慮將該最終用戶列入實體名單或未經證實名單。

  反聯合抵制活動

  美國一直反對阿拉伯聯盟抵制以色列。 1979年《出口管理法》的反抵制規定被用來鼓勵或要求美國人拒絕參加美國不認可的外國抵制。

  國際出口管制機制和條約

  這裡主要指前面提到的四大多邊出口管制機制和三大條約。 這些組織的成員國會定期舉行會議進行交流, 並對已經成為或可能成為相關管制物品進行溝通,如果達成協議,BIS 會根據達成的協議履約,包括對CCL進行修改。針對這部分的具體內容,我們會在後期做專門分享

  國防工業和技術基礎項目

  這裡包括包括管理國防優先權和分配製度(DPAS),參與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 監測美國國防工業和技術基礎的實力 ,調查進口對國家安全的威脅 ( 例如232調查)。針對這部分的具體內容,我們同樣會在後期做專門分享

相關焦點

  • 不可忽視的美國出口管制:BIS行政處罰措施及裁量因素解讀
    作者:劉婷 潘芳 金杜律師事務所商務合規部眾所周知,美國出口管制法律體系繁雜,監管和執法部門範圍廣泛,包括但不限於美國商務部、司法部、財政部、國土安全部門、美國海關等多個不同的政府部門。本文將對上述《處罰指引》進行討論和解讀,希望幫助企業進一步了解美國出口管制制度,從而加深對建立企業合規體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理解。BIS的主要行政處罰措施BIS下設的出口管制執法辦公室(Office of Export Enforcement,  以下簡稱「OEE」)是調查有關涉嫌違反出口管制法律法規行為的機構。
  • ECCN與美國對華高科技出口管制
    上述事例涉及美國政府兩方面的制度,一是出口管制,二是智慧財產權侵權執法,當然二者具有密切聯繫,均服務於美國保持科技領域競爭優勢的戰略。限於篇幅,本文僅就美國近期的高科技出口管制改革及其核心制度ECCN作簡要介紹。
  • 美國出口管制與制裁實務指南
    什麼是被拒絕實體清單?2. 被列入被拒絕實體清單,有什麼影響?五、違反《出口管制條例》的處罰六、《出口管制條例》的合規建議1. 了解本次交易是否存在「警示信號」2.那什麼是最低美國成分規則(De Minimis U.S. Content)?上述提到,在美國境外製造的產品(以下簡稱「外國製造的產品」),當該產品包含受管制的美國原產商品、軟體或技術、或者受管制的美國原產商品、軟體或技術與外國製造的商品、軟體或技術捆綁或混同在一起的情況下,也會受到《出口管制條例》的管制。
  • 終於有人把美國出口管制「黑名單」說清楚了:261家中企被納入
    美國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是什麼?對科技界有何影響?清單納入了多少中國企業?中企佔多大比例?近年為何連續打壓中國5G?帶著這些問題,21世紀經濟報導採訪了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工信部賽迪研究院等機構的負責人,且讓我們一探究竟。  01  美國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是什麼?
  • 梅新育:美國出口管制措施註定無效 損人不利己
    從中美商貿聯委會到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30年來中國無數次向美國提出放鬆對華出口管制的要求,美國無數次地承諾,但一次又一次地口惠而實不至,進一步擴大對華出口管制範圍、使美國對華出口管制審批程序更加複雜的這份那份草案倒是不斷出臺。  即使不考慮國際信用和承諾,美國複雜的出口管制政策體系給企業界帶來的額外負擔也足以讓中美企業界乃至第三國同仁提出簡化的要求了。
  • 美國出口管制之下,中芯國際擴產受限!客戶並未轉單?
    那麼,中芯國際到底有什麼「問題」,在眾多利好刺激之下,股價仍萎靡不振?這或許與美國出口管制之下,「半導體設備進口受限」導致擴產受限、「客戶轉單」等傳聞以及四季度業績預期環比下滑有關。美國的出口限制在今年9月,業內就盛傳中芯國際將被美國制裁,隨後曝光的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文件則顯示,美國將對中芯國際及其部分子公司進行出口管制。
  • 彼得森研究所:川普出口管制措施讓美國失去競爭優勢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查德·鮑恩(Chad Bown)在一篇最新發表的研究論文中指出,川普政府認為出口管制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國家安全威脅與經濟體制挑戰,但是出口管制如果被濫用成以鄰為壑的政策,那麼可能讓盟友遠離美國。
  • 美國放鬆槍枝出口管制 被批助長槍枝暴力
    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政府就修改槍枝出口規則邁出關鍵一步,新規則最早可能在今年年底生效。根據新規則,美國商用槍枝出口的監管權從國務院轉移到了商務部,意味著美國對槍枝出口鬆綁。分析人士認為,美國放鬆槍枝出口管制只會助長槍枝暴力。對於槍枝出口,美國國務院傾向「嚴加看管」。但商務部重點關注如何為美國產品在海外營銷「鋪路」。
  • 美國或對AI/微處理器/量子技術等14類新技術進行出口管制
    BIS之所以有這個新提案是因為其認為之前的管制清單管制的內容不夠多,很多可能影響美國國家安全的新興和基礎科技沒有涉及到,BIS在文件中表示,此舉是為了保證美國在科技、工程和製造領域的領導地位不受影響。需要指出的是,BIS通過包括商務管制清單(Commerce Control List, CCL)在內的《出口管理條例》(Export Control Reform Act,EAR)控制出口軍民兩用和不太敏感的軍用物品。CCL上列出了許多敏感技術通常與美國所屬多邊出口管制制度的清單一致。
  • 跨境合規觀察 | 中國出口管制新紀元——聚焦《中國出口管制法...
    因此在此前草案(一審稿)、草案(二審稿)出臺後,針對草案指向的管制清單,業內存在一定的疑慮,認為新法可能會針對各管制物項起草統一的管制清單。在正式立法中,通過對管制清單進行定義,使得新法與現行立法進行了銜接,在一定程度上解答了業務疑慮,即《中國出口管制法》生效後,監管機構大概率仍將沿用現行的管制清單、名錄和目錄。
  • 美國出口管制條例對凌力爾特出口至中國的ADC重新分類
    美國出口管制條例對凌力爾特出口至中國的ADC重新分類 (Linear TechnologyCorporation) 高興地宣布其高性能、高速 ADC 系列有了新的出口管制分類號
  • 美國宣布5nm晶片生產、光刻等技術出口管制!
    》(EAR)的商務部管制清單(CCL)中。據了解,目前受到出口管制的新興技術總數已經達到了37項。公告指出,最新的商業出口管制是依照2019年12月全體大會上達成的協議——《常規軍備和兩用物品及技術出口管制瓦森納協議》實施的。制定和實施對新興技術的多邊控制符合《2018年出口控制改革法案》(ECRA)的要求後,最終確定管控下列幾項新興和基礎性技術的出口將對美國國家安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商務部將59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
    有記者問:美商務部12月18日宣布將59家中國實體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請問商務部有何回應?答:美國再次動用國家力量打壓中國企業,中方對此堅決反對,將採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
  • 外交部:堅決反對美國濫用出口管制打壓遏制他國企業
    在今天(22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就美國商務部公布一份所謂「與軍方有關聯」的實體清單,其中有58家中國實體被限制購買美國商品和技術一事進行提問
  • 馬吉:《出口管制法》是「為報復美國制裁鋪墊」?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馬吉】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口管制法》歷經兩次公開徵求意見、全國人大常委三次審議,終於在10月17日表決通過,今年12月1日起施行。 《出口管制法》甫一通過,即引來國內外各方解讀,甚至有美媒直呼這是「為報復美國制裁鋪墊」。 《出口管制法》到底有哪些特點?縱觀其立法背景、立法層級、立法目的和立法內容,筆者總結了以下幾點。
  • 按揭凱恩斯主義帶給美國的到底是什麼?
    19世紀末20世紀早期,美國經濟的爆炸式增長,讓很多歐洲大國都望而生畏,可是,就是在這片過剩之地上,在這種井噴式經濟增長的同時,美國社會中的貧困和飢餓卻成了一個難以解決的現象。那麼這些餓殍遍野到底是什麼造成的?真的是美國政府的無為?
  • 被美國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大疆回應:照賣不誤
    美國商務部18日以「違反美國國家安全」 為由,宣布將包括大疆公司在內的59家中國實體列入所謂出口管制「實體清單」。據路透社20日報導,大疆在給該媒體一份郵件聲明中,對被美國政府列入清單做出回應。路透社稱,通常情況下,一家企業被列入美方「實體清單」,意味著這些企業要從美國供應商那裡接收貨品時,必須從美國商務部申請許可證,這個過程將面臨嚴格審查。但被列入「實體清單」的企業並不被禁止在美國銷售產品。
  • 美國再制裁360、烽火通信等33家中國實體 限制技術出口影響到底...
    【財新網】(記者 葉展旗)又一批中國科技企業受到美國出口管制。美國時間5月22日,美國商務部工業與安全局(BIS)分別以牽涉人權問題、與美國國家利益或外交政策相悖等理由,將共計33個中國機構與個人列入實體清單,以限制購買、使用美國技術。
  • 中國與加拿大、澳大利亞等11國聲明:避免實行出口管制或設立關稅
    中國與11國發表聯合聲明:確保貿易線路與供應鏈暢通,避免實行出口管制或設立關稅7月2日中午,21世紀經濟報導從中國商務部獲悉,中國商務部與新加坡等國經貿主管部門關於致力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確保供應鏈聯通發表了部長聯合聲明,聲明稱確保包括空運和海運在內的貿易線路開放暢通
  • 限制AI 軟體出口是為了什麼
    限制 AI 軟體出口是為了什麼 與非網 發表於 2020-01-07 11:33:32 5 月,禁止美國公司採購:美國國防部、總務署及太空總署聯合宣布禁止美國承包商採購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