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熱播的同時,掀起了全民對英語教育的熱議,裡面的孩子們如多多、Joe和Feynman英語都不錯,尤其是當多多需要與Joe分享一塊布丁時,兩個小孩流利的英文交流讓觀眾很震驚,網上有評論為這是「美劇對白」。在採訪中,不少家長認為,學語言越早越好,因為語言有敏感期,越早學習就能學得越好;有的家長則認為,過早學英語,因缺乏語言環境,會讓孩子喪失興趣。那麼,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學英語好呢?在缺乏英語氛圍的情況下,如何讓孩子學好英語?
早教專家:0至3歲是語言訓練的關鍵期
「0至3歲是語言訓練的關鍵期。」 國內著名早期教育專家、教授,原武漢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楊健表示,在這個階段,讓孩子接觸到第二語言如英語,意義很重要。 新生兒天生就具備了「語言獲得裝置」,這種「裝置」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將所聽到的話輸入潛意識當中,並經由大腦的分析、整合,在充分掌握後,才能說出口。
「所以在1歲以前的語言積累期,為了讓寶寶能將潛意識的能力發揮出來,父母就應儘可能地為寶寶輸入更多的詞語和句子,語言的輸入也不僅限於讓寶寶聽,還可以利用各種感官,讓寶寶感知語音、語義之間的聯繫,當寶寶開始滔滔不絕時,家長不必驚訝,這是厚積薄發,它並非自然湧現,而是從周圍的環境學習而來的。」
楊健教授告訴記者,讓孩子接觸英語,並非要把孩子送進英語培訓班,正兒八經坐在椅子上,跟著老師學英語,而是通過聽錄音,或一些短片、英文歌曲和故事的方式,讓孩子產生英語語感。這種語感的獲得,與沒有這種獲得相比,在今後學習第二語言時,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很多家長會疑惑:孩子這麼小,能聽懂嗎?楊健教授表示,早期教育是可以「對牛彈琴」的,要孩子們理解了再教,那幾乎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教,因為這時候,他幾乎對什麼都不理解。關鍵是及時輸入信息,在大腦裡形成印象。打個比方,當孩子第一聲喊「媽媽」的時候,所有的母親都異常興奮,但請問,此時此刻,您的孩子是否理解了「媽媽」這個詞?寶寶是否在心裡想:我之所以喊你媽媽,是因為我知道,你是生我的那個人?
早教機構負責人:父母英語不好,同樣能培養出「英語牛娃」
「我們都不會說英語,家裡缺乏英語氛圍,如何對孩子進行早期的英語啟蒙呢?」
「讀書時學過英語,但忘差不多了,發音也蹩腳,教孩子英語會不會誤導孩子呢?」
金寶貝早教中心負責人David說,父母的英語水平並非決定著孩子的英語水平,只要家長讀過初中,具備基本的英語知識,一樣能教出「英語牛娃」 。在缺乏英語氛圍和環境的情況下,可通過如下5步讓孩子學好英語。
1.在0-3歲階段,尤其是1歲前,讓孩子多聽英文歌曲、故事,家長可一邊給孩子聽,一邊根據節奏輕輕拍打孩子,同時還可以做一些親切而有豐富表情的動作。
2.有了前面廣泛的語言「輸入」基礎,從1歲半開始,從單純的聽轉化為語音和語義的結合,可以從身邊的事物著手,可以指著碗、筷子、桌子、椅子等,並用英語讀給孩子聽,還可以買來一些英語卡片,教孩子認,或者跟孩子做一些簡單的英語遊戲。若家長英語水平很差,則可以買個點讀筆。
3.陪孩子讀經典的純英文繪本,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如Eric Carl的作品 《from head to toe》、《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等。這些經典英文繪本,都有背景音樂,而且富有韻律感,若孩子對讀繪本不感興趣,家長可把這些背景音樂放給孩子聽,當孩子熟悉了之後,再跟孩子讀繪本故事,他們會產生濃厚的興趣。
4.讓孩子掌握自然拼讀法,即通過直接學習26個字母及字母組合在單詞中的發音規則,建立字母及字母組合與發音的感知,從而達到「看字讀音,聽音辨字」的神奇學習效果。
5.最後讓孩子學會自主閱讀,並養成自主閱讀習慣。這時需要給孩子提供大量的閱讀素材。
David強調,這5個步驟,都需要在輕鬆的,遊戲化的情景下進行,不能讓孩子背負太大的壓力,否則會扼殺孩子興趣英語的興趣。David的這些方法,在他兒子洋蔥身上得到很好的驗證,洋蔥現在5歲多,英語水平相當於一個美國小學二年級學生水平。
考試培訓小助手
本科留學qq:436560382
研究生留學qq:437946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