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金州大黑山山城(卑沙城):一千多年前的高句麗軍事古堡

2020-12-20 遼寧文化旅遊磚家

大黑山山城(卑沙城)位於大連市金州區,有「遼南第一山」之稱的大黑山上,為高句(gōu)麗佔據時期所築。卑沙城城壁築於大黑山中、南兩峰之間的山脊之上,依勢構築,蜿蜒曲折,延綿長度達5000米。據《遼東志大黑山》記載:「金州城東十五裡,山頂有古城,在鳳凰山之左方,約二裡,內有二井,四面懸絕,惟南一門可上,不知何代壘砌。」卑沙城大黑山山城(卑沙城)城便被遼寧省列為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至2013年,大黑山山城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黑山山城(卑沙城)是由東晉末年(公元404年前後)在遼東興起的高句麗人在遼代地區修建的一座山城,是遼東半島著名的軍事古城堡之一,也是高句麗人統治大連時期的政治、軍事中心。高句麗是古代扶餘族的分支,公元前37年,由吉林南下,遷移到鴨綠江附近建立高句麗國,佔據了遼東大半河山。桓仁五女兒山山城是高句麗建國的第一個都城,但在現存的高句麗山城中,卑沙城卻是文獻記載最多的山城之一。《資治通鑑》、《隋書》、《舊唐書》以及《新唐書》等均有記載。卑沙城在當時是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是中原王朝與高句麗爭奪的焦點之一,有當時的「遼東第一關」之稱!

可惜大黑山山城在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曾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雖所幸尚存,但相當大部分山城已經傾頹。現存的遺蹟並非初建時完整的原貌,但倒是仍可見當年壁壘森嚴、氣勢磅礴的風採。

大黑山山城所在的大黑山被譽為遼南第一山,原稱大赫山、大和尚山、老虎山,主峰海拔663.1米,面積約二十四平方公裡,是大連古文化的發祥地。是一處集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於一身的優秀旅遊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地質公園。同時,大黑山也是遼東地區「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聖地。

大黑山自然風光秀麗,山體縱橫交錯,峰雄谷幽,以規模宏大的棋盤格式節理(麻將石)構造最為獨特,形成了天兵天將、鷂子口、滴水壺仙人臺等景觀。而大黑山的響泉消夏、朝陽霽雪、南閣飛雲景色迷人,與黑山夕照都是古時候金州著名的八大景之一。

大黑山也是一座地質時代極為久遠的名山,構成大黑山主體景觀的山上巖石是屬於8億年到6億年前震旦紀石英巖。山下則是屬於25億年前太古界的變質巖系,在推覆剪切力的作用下形成糜稜巖,是大連地區最古老的巖石和地層。這使得山下以及周圍平原之間的地層年齡相差了數億年。整個大黑山如同一本厚重的地質教科書,記錄者大連地區從古至今,二十多億年的地史變遷!

相關焦點

  • 濱海旅遊好去處,蘋果櫻桃之鄉,大連金州區
    屬低山丘陵區,地形由北向南,以小黑山至大黑山一線山脈為中心軸部,另以大黑山至大李家城山頭沿黃海近岸一線山脈為東部分支軸部,向兩側傾斜,構成中部高、兩翼低的階梯狀地形。沿海河流衝積小平原區,沿河平原區按河流走向,展延至黃海和渤海海濱,地勢平坦,海拔在15~30米左右,主要分布於瀋大鐵路以西地帶及大黑山至太山山麓以南地帶。3部分區域地勢分明,特點突出。
  • 「聚焦」大連櫻桃節開幕!各類櫻桃啥時候熟?上哪摘?賣多少錢?
    除大櫻桃外,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金州黃桃在遼南地區生產規模最大,付家村是省級葡萄生產專業村。七頂山街道擁有800公頃無公害專業菜田,朱家村是聞名大連的茄子主產專業村。到七頂山採摘大櫻桃可領略這裡繁榮的農業景象。七頂山是一個少數民族集聚的街道,滿族人口佔42.6%,滿族文化在這裡得到傳承,「庭堂玉扇」等滿族傳統舞蹈曾受邀進京展演。
  • 高句麗遺址考古發掘與遼東地區古代歷史研究
    文|青樓大茶壺航拍「東方金字塔」高句麗長壽王陵:吉林集安遼東地區,在古代泛指遼河以東,鴨綠江以西的長條狀地帶,在今日,則一般指瀋陽市以東的大連市、撫順市、鞍山市、本溪市、營口市與丹東市轄境。東漢至唐初,則是少數民族政權高句麗的勢力範圍。遼東地區地處東北邊疆,氣候苦寒,人煙稀少,多荒野山林,少定居開發。因而這一地區的古史研究的文獻資料極其匱乏。尤其是漢至唐六個多世紀的時間段內,高句麗控制下的遼東地區缺乏文獻記載。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對鴨綠江、渾江流域高句麗山城、墓葬遺址的發掘,為這一斷代的遼東歷史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 高句麗文物古蹟,留給人類的文化藝術寶庫
    高句麗文物古蹟旅遊勝地位於吉林省集安市。包括國內丸都山城,王陵(14座)及貴族墓葬(26座)。高句麗文物古蹟丸都山城入口高句麗文物古蹟墓碑高句麗王城,王墓和貴族墓主要包括五女山城,國內城,丸都山城,十二個王室墓,二十六個貴族墓,好太王碑和將軍一號墓。
  • 為什麼隋唐兩朝不惜舉國之力也要滅高句麗?吉林古墓壁畫揭開答案
    但是高句麗人仍不滿足,緊接著朝鮮半島也逐漸變成了高句麗的疆土。 就這樣一步一步,高句麗的疆域面積越來越大,同時對中原的威脅也逐漸變大。高句麗人非常勤勞和聰慧,他們主要從事農業,另外高句麗人的建築水平非常高超。 建築能力對於一個早期的政權來說非常重要,高句麗人憑藉著自己天生的建築才華,在吉林地區建造了大量的山城。
  • 高句麗的簡稱就是「高麗」,不要因為韓國人而自卑
    今天我就專門寫下這篇文章,來說說高句麗和高麗到底是什麼關係。高句麗是中國東北的扶餘族建立的邊疆政權,存在時間是從公元前37年到公元669年,一共有700多年的歷史。高句麗最初在松花江上遊一帶,在魏晉南北朝擴張到了遼東半島和朝鮮。最初定都於紇升骨城(今遼寧桓仁五女山城) ,後來又定都於平壤、國內城等地。為什麼定名為「高句麗」呢,因為該政權出現於漢朝的高句麗縣而得名。
  • 金普新區之金州樓市解析
    前言:2016年之前,金州房地產市場以」金州主城區+金州大黑山+金州東山」為主導;2017年之後,大連土地市場供求關係的區域不均衡是金州機場新區板塊發展起來的催化劑,品牌開發商將拿地腳步轉移至此。至2019年,金州灣國際機場獲民航局正式同意,渤海大道試運行等規劃利好消息是向西發展的助推劑。
  • 地緣三國——詳解毌丘儉徵伐高句麗
    高句麗在西漢末年剛建國時,最初的都城是建於長白山脈腹地的紇升骨城(遼寧省桓仁縣境)現在叫五女山城。四十年的公元3年,又遷至現在的吉林省集安市的國內城。東漢後期,當時遼東公孫氏的第一代話事人公孫度還是玄菟郡郡吏時,還曾和太守一起前往國內城擊擊破過高句麗,落敗之後的高句麗請求內附玄菟郡。高句麗請求內附的這個玄菟是「第三玄菟」。
  • 大冬天百人挺進大黑山 提瓶背桶為飲山泉水(圖)
    文本報記者邵闖 圖本報記者張瑜  為了大黑山中的清水,天剛蒙蒙亮,68歲的王大爺就背上7個水桶出了門。在金州新區,像他這樣五六年如一日進山取水的人不在少數。  每天進山取水達上百人  昨日一早,記者來到金州新區大黑山。剛走到山腳下,就看見「取水大軍」背著大桶小瓶向山上走去。
  • 高句麗歷史科普系列四——唐朝解決高句麗問題值得後世借鑑
    隋煬帝大業年間,突厥汗國已經向隋朝臣服,楊廣巡視突厥諸部,發現高句麗的使節與突厥汗國有結盟活動,於是大怒,發兵徵討高句麗,公元612年(大業八年),隋煬帝親率三十萬軍隊兵分陸路和海路同時徵伐高句麗,但遭到高句麗的強烈抵抗,隋軍潰敗。之後,隋煬帝發動了三次徵伐高句麗的戰役,因為國內農民起義的爆發,而被迫停止。
  • 大連「遠古遺蹟」金州小關屯石棚:三千年前的貴族墓地
    小關屯石棚位於大連市金州新區向應街道小關家屯村的東山上。據推測,小關屯石棚和遼東半島分布的眾多石棚一樣,屬於新石器晚期到青銅時代的「巨石文化」遺址,是遼寧半島最早的人類建築。金州小關屯石棚則屬於青銅時代,,建設年代大概在三千多年前,是金州地區最古老的人類建築!
  • 大連14個爬山好去處
    沒去過的趕緊收藏起來帶上家人,約上朋友來一個說走就走的短途旅行~~大黑山被譽為遼南第一山的大黑山又名大和尚山,主峰海拔663米。大黑山拔海而起,濱岸而立,怪石嶙峋,氣勢壯觀。古人稱大黑山的景觀為 「遼左東南一隅之勝境也」。每年的5月初,杜鵑花都準時開放,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如煙似霞,每個人都會沉醉其中。
  • 高句麗
    【半島史學家】       朝鮮半島高麗王朝史家金富軾雖然將高句麗與百濟、新羅並列為海東「三國」,但認為高句麗源出中國,他指出:「高句麗始居中國北地,則漸東遷於浿水(大同江)之側。         高句麗為扶餘人所建,而扶餘人是朝鮮人的主要來源之一,高句麗(卒本扶餘)和百濟(南扶餘)都是扶餘國的延續。高句麗被滅之後,其主要居民成為新羅和渤海國居民。而渤海國在被契丹滅之後,其居民大多遷移到王氏高麗。在王氏高麗建立以前,新羅貴族弓裔曾要復興高句麗並建立後高句麗。
  • 朝鮮、高麗、高句麗到底是什麼關係?
    新興的高句麗政權最初只局限在遼東的一隅。在中國歷史上的南北朝時期,由於中原王朝爭鬥不休,無暇顧及東北地區,使得高句麗有了充分的時間來擴張地盤。高句麗政權,在歷代國王的帶領下,先後徵服了遼東、遼西的廣大地域,並進一步統一了朝鮮半島北部。此時的朝鮮半島南部,由「三韓」變為兩個獨立的政權:新羅、百濟。
  • 馮立君:高句麗與柔然交通與聯繫(上)
    漢文史料揭示出高句麗、柔然至晚在472年有密切聯繫甚至軍事合作跡象;非漢文史料,諸如梵文譯名Mukuri、拜佔庭史家所謂Mukri、敦煌藏文文書中的Muglig和Keuli、突厥文碑銘中的Bökli等,皆指高句麗,這些史料反映出高句麗與內亞草原持久的交往聯繫,這種聯繫構成了陽原王遣使西魏的關鍵的外在條件。
  • 這座山是大連市區最高的山 也是大連最美的後花園
    大黑山,大連市區最高的山,大連最美的後花園遼東地區的宗教聖地 位於市區市區最高的山 三教合一仙家之所標籤:中國遼寧旅遊、遼寧大連金普新區大黑山是名副其實的大連後花園,也是大連市民趨之若鶩的經典爬山路線。大連雖屬海濱城市,但整體處於丘陵地帶上。市區內山連山,峰連峰,起伏錯落,連綿不斷。但多是些坡度平緩的小山頭兒。這就使得海拔僅有663米的大黑山脫穎而出,榮登市區最高山峰之首。
  • 難啃的硬骨頭:隋唐出兵二百餘萬,卻難以徵服蕞爾小國高句麗
    這個小國東西不過二千裡,南北也只有一千餘裡,割據了朝鮮半島及遼東的部分區域。在北周時,高句麗朝貢於華夏,周武帝封其國王為遼東郡公、遼東王。隋朝建立之後,又改封為高麗王,成為藩屬國。但是,高句麗與華夏存在著領土糾紛,因為遼東地區自古以來便是華夏領土。六朝時,華夏陷入南北分裂後,高句麗便趁機奪取了玄菟、樂浪等郡,埋下了戰爭的隱患。
  • 名將薛仁貴三次徵討高句麗隱情
    不久,唐太宗親徵高句麗,張士貴軍行至安地時,郎將劉君印為當地武裝所圍,薛仁貴聞訊後,單騎前往營救,擊斬敵將,系其頭於馬鞍,降伏餘眾,救君印回營。從此,薛仁貴名聞三軍。 貞觀十九年( 645年),四月,唐軍前鋒進抵高句麗,不斷擊敗高句麗守軍,六月,至安市,高句麗莫離支遣將高延壽率軍20萬依山駐紮,抗拒唐軍。
  • 李世民英明神武,卻為什麼安市失利,未能一舉消滅高句麗?
    結果唐軍因前期軍事順利,特別是轉戰打援一戰,以三萬兵馬打得高句麗15萬援軍全軍覆沒,這讓統兵將領心高氣傲,非打安市不可,犯了兵家之忌。歷史證明,即使是再有名的統帥,如果違背戰爭規律都會撞得頭破血流。唐軍擅長野戰,高句麗擅長守城。唐軍放棄野戰,轉而攻城,正所謂以短擊長。出徵前李世民特意召來鄭元璹,向他詢問注意事項。這位曾經跟隨隋煬帝出徵過高句麗的退休官員,特意提醒李世民高句麗善於守城及糧運困難的兩大難點。(「遼東道遠,糧運艱阻;東夷善守城,攻之不可猝下。」)但李世民並未予以高度重視,最終果然失利在這兩個方面。
  • 即將科普高句麗歷史系列,高句麗人到底什麼民族源流?高句麗是朝鮮歷史嗎?
    東夷舊語以為夫餘別種,言語諸事,多與夫餘同,其性氣衣服有異。本有五族,有涓奴部、絕奴部、順奴部、灌奴部、桂婁部。本涓奴部為王,稍微弱,今桂婁部代之。漢時賜鼓吹技人,常從玄菟郡受朝服衣幘,高句麗令主其名籍。後稍驕恣,不復詣郡,於東界築小城,置朝服衣幘其中,歲時來取之,今胡猶名此城為幘溝漊。溝漊者,句麗名城也。其置官,有對盧則不置沛者,有沛者則不置對盧。王之宗族,其大加皆稱古雛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