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組合考生進名校,難!青島高中教研員:等級賦分下偏文仍難敵偏理

2020-12-16 教育信息速報

8月30日,今年的高考考生將迎來普通類常規批第2次志願投檔,但對高中老師、家長和學生最看重的雙一流名校來說,早在上周五就基本完成了今年在山東的招生工作。如同很多老師和家長擔心的那樣,新高考元年,純文組合考生難進名校,成為了今年很多考生的共同感受。

清華常規批錄取77人無純文生

對大家最關注的清華大學而言,除了定向培養的測控技術與儀器(定向兵器工業)、核工程與核技術(定向中核)專業尚未完全完成錄取外,清華大學今年在山東省常規類普通批共計劃招生76人,最終錄取77人。從選科要求來看,這76個計劃中,除了1個文科試驗班類(通用基礎類)專業計劃不限選科外,其他的75個招生計劃中,理科試驗班類(物理基礎類)專業73個計劃要求選科物理,2個臨床醫學類專業要求選科物理和化學。

而從最終的錄取情況來看,清華常規批最終在山東錄取的77個考生均為偏理科組合考生,唯一不限選科文科試驗班類(通用基礎類)專業計劃,則被全省排名第5、總分706分的一名學霸拿下,據了解,該學霸仍然為一名偏理科組合的考生。記者也翻閱了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清華大學在山東省錄取的文科生,分別為2人、2人和3人。

北大線上純文組合不超過6人

再來看同樣備受矚目的北京大學。作為文科高分生最為嚮往的頂尖學府,今年北大在山東省普通類常規批共設置25個專業(類)共計劃錄取66人,最終錄取74人。這66個計劃中,35個計劃要求選科物理,8個計劃要求選科物理或化學,僅有23個計劃不限選科。

從最終錄取結果來看,今年北大在山東省常規類普通批最低錄取線為687分。而按照一分一段表,全省687分(含)以上共有230人,其中選考物理224人、選考化學220人,選考生物207人,這說明今年達到北大錄取線的純文科組合考生不超過6人。而2017年、2018年、2019年北大在山東省錄取的文科生分別為28人、24人和25人。

多所名校常規批僅錄「物理生」

記者注意到,今年雙一流高校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在普通類常規批錄取的所有考生,均為物理選科考生。而在2019年,北航在文理類普通批錄取文科生2人、北理工錄取文科生15人、哈工大錄取文科生11人、上交大錄取文科生2人、中科大錄取文科生0人、電子科技大學錄取文科生12人。

再來看在原來高考文科理科「大分科」背景下,錄取文科生相對較多的雙一流高校。在2019年文理類普通批,中國人民大學錄取文科40人、理科40人,中央民族大學錄取文科20人、理科32人,南開大學錄取文科36人、理科92人。而今年人大的76個計劃裡,19個要求選科物理,18個要求物理或歷史,39個不限選科。僅從各專業選科要求來看,今年偏文組合的考生就不佔優勢。

等級賦分下偏文仍難敵偏理

「今年不僅各名校在選科限制上對文科生很不『友好』,從最後的高考成績來看,即便是在選科部分按等級賦分的前提下,高分段文科生仍然沒考過理科生。」一名高中老師告訴記者,從全省數據來看,在選科的6科中,地理是選考人數最多的科目,按照前3%的學生賦分為91分到100分來看,因為地理選科的學生最多,地理拿滿分的學生也應該最多,選考地理的學生高分段的也應該多,但最終結果來看,仍然是偏理科考生佔據了全省排名的最前列。

從最終錄取情況來看,青島地區純文科組合最高分,來自萊西一中的段小龍,憑藉總分692分、全省位次108、歷史單科排名全省第1被北大錄取。而市區另一名純文科組合的考生,總分668分,政治單科排名全省80餘名,最終的總排名卻是1700餘名。記者搜索今年省內高分考生報導發現,見諸媒體的11名700分以上高分考生中,全省最高分711分孟令昊、706分閆筱雨、702分孔令宇3人為物化地組合,其他8人均為物化生組合。

高校

今年並未減少文科專業招生

「作為高校,我們今年並沒有減少對文科專業的招生。甚至在前期討論的時候,我們的態度是寧可專業線低一點,也要把文科專業投滿。但從最終錄取結果來看,確實是文科生搶不過理科生。」一名高校山東招生組老師告訴記者,從整體情況來看,今年各雙一流高校多數理工類專業僅對物理等學科進行了限制,而文科類專業則不限選科,這主要是基於學生進入大學後的學習考慮。

「高校之所以很多專業把選科限制為物理學科,是因為像物理、數學等專業而言,高中段沒有學過物理的學生進入該專業後學起來會非常吃力。而像是文科專業,只要學生閱讀能力學習能力沒有問題,進入大學後學習該專業的門檻並不高。」這名老師解釋說。

說法

偏理組合各學科關聯度更高

「在選科之初,學習能力更強的孩子更多選擇了偏理科組合。」青島一高中資深老師告訴記者。「在等級賦分的大前提下,高分段仍然是偏理組合佔據優勢,我覺得還是因為偏理組合的學生在數學學科上比偏文組合考生更具優勢。」一高中教研員向記者解釋,從學科學習的角度來看,數學、物理、化學甚至地理這幾科,學科關聯度較大,在這其中某一學科表現優秀的考生,其他學科往往也是優勢學科。而政治、歷史和地理三科,學科關聯度則較低。同時,物理、化學、生物三科客觀題較多,而政治、歷史、地理三科主觀題偏多,主觀題偏多的結果就是學生同時拿到高分的概率更低。多重原因疊加,就出現了高分段偏文組合考生考不過偏理組合考生的結果。

願景

希望偏文組合有更多機會

「從我們高中今年的錄取結果看,今年偏文科組合尤其是純文科組合的孩子要考進名校,比過去難得多。」青島一高中政治學科老師告訴記者,在她看來,在很多專業已經明確要求物理、化學等理科選科的前提下,文科專業不限選科的要求,勢必會壓縮偏文科組合考生的高校志願選擇範圍。「尤其是今年全省這屆考生純文科組合人數最多的前提下,我個人覺得這一點對偏文科組合的孩子來說特別不公平。」她希望,高校在接下來幾年的招生中能夠關注到這一趨勢,為偏文科考生提供更多機會。(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記者 王曉雨)

【來源:青島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純文組合考生進名校,難!青島高中教研員:等級賦分下偏文仍難敵偏理
    8月30日,今年的高考考生將迎來普通類常規批第2次志願投檔,但對高中老師、家長和學生最看重的雙一流名校來說,早在上周五就基本完成了今年在山東的招生工作。如同很多老師和家長擔心的那樣,新高考元年,純文組合考生難進名校,成為了今年很多考生的共同感受。
  • 純文組合考生進名校,難
    8月30日,今年的高考考生將迎來普通類常規批第2次志願投檔,但對高中老師、家長和學生最看重的雙一流名校來說,早在上周五就基本完成了今年在山東的招生工作。如同很多老師和家長擔心的那樣,新高考元年,純文組合考生難進名校,成為了今年很多考生的共同感受。
  • 純文、理組合不受歡迎
    純文、理組合不受歡迎組合一:純文科、理科組合盡然可以組合選科了,學生們自然希望可以將自己的成績提高,那麼之前純文科或者是純理科的專業,也就不再受歡迎了,並且也很難將成績提高。但是如果學生就是擅長純文或者是純理的科目的話,那麼還是要這樣選的,畢竟總分比較高才是學生們需要做的。組合二:歷史+生物+政治這個組合也是不建議學生們選擇的,雖然整體來說考試會比較簡單,成績可以也會更高。
  • 這樣選科進行賦分,真的不容易吃虧嗎?3點分析說明一切
    等級賦分制簡單來說,就是對考生的卷面成績進行等級劃分,而後依據考生卷面成績排名所在的等級區間,賦予其對應等級的分數。山東省的等級賦分區間,就是如下表所示。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都會按照下表來進行等級賦分,孩子能夠考到的名次越靠前,賦分等級就越高,賦分分數也就越高。所以,選科也可以參考這個來進行。
  • 一文帶你看懂新高考等級賦分規則,選考不吃虧
    2021年,河北、河南、廣東、遼寧、江蘇、四川等18個省、市、自治區將全面推行新高考制度,下面將為大家詳細解析新高考制度下的等級賦分制,以供高考改革地區的考生及家長參考。
  • 一文讀懂新高考政策!「3+1+2」模式下,12種組合應該這樣選
    等級賦分是什麼? 從前期搜集到的各省選考數據來看,學霸選考物化的概率很高,考高分不易,而成績略差一點的考生可能會選擇自己比較擅長的科目,這樣就導致了在等級賦分制下,大家的總分越來越集中,除了極少數尖子生不受影響,剩餘中上遊學霸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
  • 一文讀懂新高考政策!「3+1+2」模式下12種組合應該這樣選
    等級賦分是什麼?從前期搜集到的各省選考數據來看,學霸選考物化的概率很高,考高分不易,而成績略差一點的考生可能會選擇自己比較擅長的科目,這樣就導致了在等級賦分制下,大家的總分越來越集中,除了極少數尖子生不受影響,剩餘中上遊學霸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
  • 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哪類考生是"王者"?哪些又會成"炮灰"?
    新高考賦分制度下,哪類考生是&34;?哪些又是&34;等級賦分的規則是什麼?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 ]科目每科原始成績為100分,轉換後賦分成績滿分為100分,賦分起點為30分。轉換時將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分為A、B、 C、 D、E共5個等級,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分別約為15%、35%、 35%、13%和2%。.
  • 4種新高考「3+1+2」選科組合,老師:繞開學霸很可能成黑馬
    曾經不少生源非常好的名校,在今年新高考模式下出現不少空檔,導致連續幾次降分招生都沒招滿的尷尬;更出現不少高考高分者滑檔的無奈。儘管第一次試行留下不少遺憾,但為以後的高考摸索出了很多寶貴經驗,特別是「3+1+2」選科的4種組合,特別值得推薦。
  • 2020新高考下,眾多考生超700分,而名校翻車不斷比比皆是
    在「3+3」模式下,形成了20種不同的選考組合,在這個相對陌生的高考機制下,2020年新高考第一年落地也出現了好多「翻車」現象!從前期搜集到的各省選考數據來看,學霸選考物化的概率很高,考高分不易,而成績略差一點的考生可能會選擇自己比較擅長的科目,這樣就導致了在等級賦分制下,大家的總分越來越集中,除了極少數尖子生不受影響,剩餘中上遊學霸之間的競爭愈加激烈。
  • 新高考3+2+1模式下,如何選科「賦分」更高?要參考哪些標準?
    文|娟娟lu教育「高考」,對於高中生而言,是關乎前程、未來發展的重要考試,所以到了高三,大家都在全力以赴,但是隨著新高考的到來,考生不僅要做到「成績」優異,在「選科」上還要下功夫,不然在賦分制度下報考難佔優勢。
  • 選科18期丨政地化組合分析,這類偏文科生選絕對就賺了!
    政地化是2文+1理的搭配,整體偏文科的一個組合,在學習上,比較偏理解、背誦,需要較強的文科思維。1、相對純文科組合,專業覆蓋率較高。組合整體覆蓋率達85%以上,除了大部分文科專業外,化工類專業都可以選擇,較純文科組合覆蓋專業更廣。2、學習難度沒有那麼大,對具有理科思維的文科生非常有利。
  • 什麼選科組合更容易上名校?這些選科「潛規則」必須了解!
    採取賦分制度,考生如果不能選擇自己具有優勢的科目,將面臨更大的競爭,想要取得高分難度較大。新高考選科有哪些「潛規則」呢,到底該怎麼選才能更容易上名校?大文大理仍是主流根據各省市的選科數據可以看出,選擇物化生、政史地這樣大文大理的組合仍是主流。
  • 等級考怎麼考?等級賦分如何換算?
    導讀: 新高考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和等級賦分也是重要的一環,今天,我們說一下學業水平等級考試具體怎麼進行,等級賦分如何計算。 2017級學生等級考試時間安排在2020年6月份夏季高考(統一高考)後進行,其他高中階段在校學生和社會人員參加等級考試,與普通高中在校學生同時進行。普通高中學生在校期間等級考試只提供1次考試機會。等級考試成績當年有效。
  • 681分無緣北大,選擇北師大,新高考選擇「純文」組合最吃虧?
    這些組合中,哪些組合好,哪些組合不好?我想並沒有固定答案,一句話說「適合的就是最好的」。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對老師、學生和家長的要求都比較高,在不了解孩子學習能力、學科難度、競爭對手和大學要求的前提下,選擇一個適合的組合,並不容易。在所有組合中,最不被大家看好的組合是哪個呢?很多人都認為是政史地組合。
  • 山東新高考首年,政史地組合缺席高分段,賦分制不背這個鍋
    我們在這裡把幾個賦分制的基本觀點重新闡述一下:1.賦分制科目考生的賦分,與試卷難易程度無關,與考生功能人數多寡無關,僅取決於考生在全體考生中位次百分比。無論試卷難易,最終所有選考該科目的考生,該科目的賦分成績,按照下圖所示曲線規律分布。
  • 2021屆考生必看
    尤其是在小三科按照排名賦分的情況下,物理成績如果一般的話就毫無優勢可言。02純文科組合難進名校純理科組合可以報考的專業覆蓋面很廣,而純文科則恰恰相反,選擇這個組合就意味著你的專業報考會嚴重受限!因為在「3+3」模式的20種選科組合中,「政治+歷史+地理」組合可報考的專業佔比是最小的。從下表中可以看到,只要是包含了物理的選科組合,都能報考90%以上的專業;而「政治+歷史+地理」這個純文科組合卻僅僅能報考一半的專業,報考範圍嚴重受限。
  • 新高考3+1+2模式下,你孩子該如何選科?不同組合優勢/劣勢全分析
    影響等級賦分原則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每科原始成績為100分,轉換後賦分成績滿分依然為100分,賦分起點為30分。各科目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時,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按照事先確定的比例,依照轉換公式,分別轉換到100~86、85~71、70~56、55~41、40~30五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賦分成績。轉換基數為實際參加該科目選擇考的人數。
  • 高考等級賦分—學生篇
    等級考試科目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時,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依照等比例轉換法則,分別轉換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個分數區間,得到考生的等級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