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我們》地下生活的是你的影子,反映不同的生活

2020-12-16 信箋說電影

本文原創侵權必究

美國電影《我們》地下生活的是你的影子,反映不同的生活,小編分享一部恐怖片叫《我們》,影片的女主叫小紅,在她還小的時候,有一次出去玩和父母走散了,無意間來到了一個海邊的小黑屋,當她從小黑屋裡出來的時候竟然不會說話了,她父母尋思著孩子是不是嚇傻了,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我們都不知道。時間一晃就來到了多年以後,成年的小紅早已經恢復了語言能力,還有了老公和孩子,過著無憂無慮的小資生活。

有一天她的老公提出要全家一起去當年小紅走失的那個海灘玩,結果剛一到就出了一點意外,小紅的兒子差點走丟了,這給小紅嚇壞了,於是她跟老公重新提起了那段恐怖的回憶,原來她當年在那個黑屋裡看見了和自己一模一樣的人,嚇得她瘋狂的逃跑,從此留下了心理陰影,小紅認為那個和她一模一樣的小孩是專門來找她的魔鬼。而經過她兒子的小插曲,小紅感覺對方已經找到了她,聽完小紅的一番話,她的老公自然是不信。

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突然家裡闖進了和他們一家四口長得一樣的紅衣人,原來在美國的土地下面,還有一個世界,那裡生活的是地面上所有人的「影子」,由於和本體共用一個靈魂,影子沒有自主的使用權,不能夠控制自己,他們只能夠複製地上本體的行為,每個方面都是這樣,所以生活在地下的影子很可憐。

當本體在地面上吃燒烤的時候,影子只能在地下生吃兔子,當本體在地面上泡吧唱歌的時候,影子只能在地下對著空氣哇哇直叫,就連本體生孩子,影子也必須得跟著一起疼,本來這兩個世界都是各過各的,誰也不知道誰也都挺好,但是小紅小時候的那次意外,讓小紅明白了事情的真相,於是從那之後小紅的影子就變成了「覺醒」的影子,在地下生活久了,內心的積怨就越大,當她發現小紅回到這裡的時候,她便決定帶領著影子,試圖殺掉本體,取代他們。

接下來的劇情就是小紅一家怎樣逃過影子的追殺,她的兒子被擄走了,她決定一個人去地下世界救兒子,她的影子早已經在下面等著她了,而影子也為我們揭開了詭異地下世界的謎團,原來這是以前創造生產影子的系統,這個技術是為了讓影子和本體使用一個靈魂,本來是想讓影子控制地上的人的,但是實驗失敗,影子被拋棄在地下,若不是小紅的闖入,影子還不知道地上有另一個世界,也不會生出要去地上的信念。

兩人在地下打了起來,解決了自己的影子,隨後救出自己的兒子,一家人安全地度過了這場災難,但其實事情並沒那麼簡單,在影片結束前,小紅回想當時的經歷,原來她才是影子,而活在地下的是本體,當年在小黑屋,影子打暈本體,並把本體囚在地下,自己逃出去了。

看完這部影片,小編認為它不僅僅是恐怖片,導演似乎在利用影片的影子和本體,體現了兩個不同的階層,影子的人生體現了底層的悲慘的生活,而上層就表現了地上的人類,他們有控制權,話語權,制定了社會的文化,思想等等。

底層的人們只能根據上層社會的方法做事,來對自我進行鑑定,他們模仿上層人的生活,就像他們的影子一樣,而上層人為了維護自己的優越感,他們會保護等級秩序,用我們不一樣來將自身與底層進行區隔,於是就想片中的地上和地下兩個世界互不相知一樣,明明共同生活在一片土地上,但卻對彼此看不見、不理解也不關心。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我們——影子的反抗
    這樣相似的場景出現在喬丹·皮爾 2019 年導演的恐怖電影電影——《US》。這部電影是繼《逃出絕命鎮》後的又一力作,這個故事有著大膽的想像。故事的發生場景設定在美國。人們過著正常的生活,結婚、生子、度假、旅遊一切看上去美好而自然。但在廢棄的下水道裡也生存著與我們外表一模一樣,思想一模一樣,行動一模一樣的人,他們被稱之為「影子」——是政府控制思想失敗的產品。
  • 不同的夢境,反映著你的近期生活與精神狀態
    乍看之下,夢境不過是我們睡覺時,大腦構建出來的虛幻場景罷了,但如果夢境不僅僅是朋友間的談資或夢醒後的記錄呢?雖然目前還沒有科學證明夢境有特殊的意義,多年來科學家一直通過夢境研究自我意識的提高,幫助我們了解日常生活中困擾我們的是什麼。
  • 一部含淚的電影《小鞋子》教會我們珍惜來之不易的生活
    介紹電影《小鞋子》於在伊朗上映,並獲得了很多獎項,豆瓣得分為9.2分,當成年人看這部電影時,他們被電影中動人的情節感動得流淚,孩子們應該懂得珍惜他們來之不易的生活。電影中的這一幕與成年人為夢想和家庭奔波的方式非常相似。從微小的片段中,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生活真實地反映在這部電影成功中,為了使影片更貼近生活,導演還用隱藏式攝像機拍攝了一些微表情的演員,在那個年代這張照片真的很吸引人。
  • 男女觀眾評分懸殊最大的電影,看到生活的影子,《82年的金智英》
    這是一部能讓很多女性看到自己生活影子的電影,電影史上最現象級情況是作品的評分,男性和女性打分懸殊之大,讓小編西西覺得準備結婚和已經結婚的姐妹們,讓老公陪伴一起觀看這部電影。《82年的金智英》,家庭主婦是工作麼,比職場輕鬆麼?
  • 胡永紅《我的影子在奔跑》獲夏衍優秀電影劇本獎
    胡永紅《我的影子在奔跑》獲夏衍優秀電影劇本獎 「夏衍杯」優秀電影劇本獎頒獎禮2月26日在北京隆重舉行,廣東省作家胡永紅的作品《我的影子在奔跑》獲得優秀電影劇本獎。  據了解,夏衍電影文學獎是國家一級獎項、中國電影文學的最高獎,本次夏衍電影文學獎共有1171部作品參加評比,最後僅35部作品入選,其中優秀電影劇本5部,創意電影劇本30部。胡永紅的《我的影子在奔跑》講述的是一位艾斯伯格症的數學天才與單身母親的17年歲月回放,以獨特的視角描寫了特殊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感人的母子親情。
  • 嚇人的不是怪物,而是我們自己的影子,年度恐怖片絕了!
    一、《我們》是加強升級版的《逃出絕命鎮》有人說導演皮爾·喬丹是美國電影「政治正確」大環境下的絕對受益者,他以探求美國種族主義和社會黑暗背景為出發點,開發了不同風格的恐怖片——主角都是黑人,人物與周圍環境有點格格不入,沒有鬼怪只探討人性。憑藉這些,他的處女作《逃出絕命鎮》一炮而紅。
  • 《偷影子的人》:你好,影子,很高興認識你
    兩個人重逢,影子重新交疊在一起。一段纏綿多年的愛戀,一段進行中的不完美愛情,一部令整個法國為之動容的溫情療愈小說。《偷影子的人》是馬克李維的第10部作品,該書在法國首印45萬冊,位列全年銷量排行榜的總冠軍,法國媒體驚嘆:「銷售得比影子消失的速度還快!」
  • 電影《我們》告訴我們:黑人變成了白人,並不一定就是最好的結局
    但是黑人電影在發展過程中,也賤賤地形成了套路,大部分電影都是在講黑人遭受的苦難,黑人的悽慘,黑人在白人世界的身份迷失,以至於無苦難,不黑人,黑人的當代生活沒有得到真實恰當的體現。而他們給黑人的出路,也就是融入白人社會。而在《我們》這部電影裡,喬丹·皮爾雖然啟用黑人主角,但是展現的話題卻是全人類的,是開創新生活的寓言。用他的話來說,是「一個社會寓言」。
  • 來做個影子模擬器,看看不同時間影子是怎麼變化的
    遊戲目的 今天的小遊戲來自為家長朋友們設立的公眾號「狂丸開心學」,遊戲目的是模擬不同時間下,影子的方向和位置。 我們都知道影子是一種光學現象,物體遮住了光的傳播,不能穿過不透明物體而形成的較暗區域,也就是影子。
  • 為什麼姜文電影總能看到他自己的影子?
    為什麼姜文電影總能看到他自己的影子?我在這裡說的是為自己的感受,為感覺姜文所以的電影都有他的影子,特別是電影中的愛情,更有著姜文的影子。我們看他成名電影《陽光燦爛的日子》中的馬小軍,簡直就是姜文自己。當然,這種說法不是沒有道理,我們所說的是電影中的一點,那就是電影裡的愛情,在姜文的電影中的愛情,有著強烈的姜文特點,就是鄉土愛情,這種土味的愛情,在姜文的每部作品中都有體現,說土也不土,說開放也真開放,說有風度還真有,說有堅貞,還真的存在,這種特色有人叫姜文特色。這讓我們很是納悶!難道姜文的作品是拍給自己看得?
  • 《伯德小姐》仿佛就是我們生活的影子
    文/追劇者們這就是我們國產電影拍不出來的青春片,獲2018年第90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豆瓣8.0分的《伯德小姐》戳中你了嗎?生活條件優渥的你看《伯德小姐》會有感觸嗎?我相信影片中的好多對話和場景我們應該都好熟悉吧,這才是真正的青春。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瑪麗恩媽媽和她女兒「伯德小姐」克裡斯汀(西爾莎·羅南 飾)在更衣室的對話,媽媽說「我只是希望你成為最好的你」,女兒回覆說「如果這就已經是最好的我呢?」
  • 我們的一生都在追逐自己的影子
    其實,他找到的是常常伴隨著他漫遊四海的月亮,找到的是和他形影不離的影子。如此灑脫,花間月下,孤影自盼,讓我們總也無法忘卻自己心中的那個李白。因為,我們都有一個影子。可是,誰是影子?你是誰的影子?誰是你的影子?在沉默與孤獨的影子中,我們即使提著燈,也不一定追逐到心中所要的東西!雖然我們都嘲笑追逐影子的人,但生活中絕大多數人卻都在追逐影子。
  • 權相佑最新動作電影《大話特務》,滿滿無釐頭港片的影子!
    如果你稍微了解韓國電影,那麼就應該知道,可以在很多韓國電影中都看到當年港片的影子。上世紀80、90年代,韓國對香港電影簡直瘋了一般的崇拜。時至今日,我們依然可以從很多韓國影視作品中看到香港電影的影子。比如經典韓劇《請回答1988》中就出現過《英雄本色》、《警察故事》以及《倩女幽魂》等港片。
  • 電影我的影子在奔跑劇情介紹
    電影《我的影子在奔跑》是由方剛亮執導,張靜初、龍品旭、黎兆豐等領銜主演的公益題材片。我的影子在奔跑劇情聚焦艾斯伯格綜合症者(輕度自閉症),講述單親媽媽田桂芳獨自撫養患有艾斯伯格綜合症兒子修直的故事。
  • 《偷影子的人》:我們該如何過有意義的生活
    我們在陽光之下,影子也會緊緊跟隨,正如白天與黑夜是相互對立卻又緊緊相依的一樣,缺少了一方,另一方亦無法存在。小說裡的影子是人物內心潛意識的世界,在主人公身上,在他的朋友、情敵、戀人以及家人身上,都看到了影子的存在。他們把藏在心裡的情感和秘密,通過他們的影子說了出來。
  • 你知道《讓我們蕩起雙槳》出自哪部電影嗎?
    》,總有一股如沐春風、心曠神怡的感覺,讓我們想起那天真無邪、純真美好的童年生活。電影中這兩個人物個性鮮明、生動形象,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或許只要我們仔細觀察,至今仍能從周邊同學中看到他們的影子。五年級甲班的班主任馮老師是一位非常有心的人,她先是請來志願軍叔叔給同學們講述抗美援朝英雄故事,激勵同學們積極向上的決心,然後指導其他同學要想辦法幫助江林和楊永麗。
  • 科學探索:為什麼人類生活在三維世界,自己的影子卻是二維?
    我們現在生存在一個三維世界之中,但你有沒有發現我們身邊很多事物都是二維的,例如我們的影子,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科學家表示,二維世界是一個平面的世界,只有長和寬。三維世界是一個立體的世界,擁有長寬高,也就是我們現在所生活的世界。我們生活在三維的世界之中,經常可以看到我們的影子,他是一個平面,而這是因為光的原因產生的。
  • 從《我的影子在奔跑》看兒童文學影視改編
    《我的影子在奔跑》不同!無論是電影,還是根據電影劇本創作的同名長篇兒童小說,我覺得都是一部風格獨特、觸動心靈的作品。 其次,在藝術上,該作品採用了倒敘的手法,通過大量日常又柔和,瑣碎又溫暖的單親家庭環境下成長的生活片段和場景,營造出濃濃的親情氛圍。顯而易見,這樣一種敘事視角與處理方式,使作品獲得了更為真實、飽滿的質感,從而凸顯出美學上的意義。 雖說它只是一部兒童電影和小說,但作者在文學品質和藝術追求上卻沒有絲毫懈怠。「我」既是整個故事的講述者,又是故事的參與者,同時還具有「我們」的影子。
  • 沒有真身何來影子?張藝謀的這部電影到底該怎麼理解
    看過張藝謀電影的朋友們都會知道,在他的電影畫面裡色彩儘量呈現極簡風,例如在《黃金甲》裡金銀兩色鎧甲在菊花臺裡交相輝映,在《十面埋伏》裡漫山遍野的花海、重重疊疊的竹林為我們帶去了多少經典的回憶。在他的電影裡,琵琶、大鼓、古箏等通過這些古代樂器演奏出的樂曲被完美的呈現在觀眾面前,每一幕甚至每一幀都對應著不同的音樂氛圍,這也是他的電影為何辨識度之高的原因。我喜歡張藝謀的電影,轉型商業片對他來說無疑是成功的。他的電影裡既能夠為觀眾帶來浩大的攻城略地、金鼓連天,又可以在朝堂之上田野竹林間暗藏爾虞我詐。
  • 82年生的金智英:很多人都能在電影裡看到自己的影子,太過於真實
    後來你糾結再三,還是生了孩子。因為身體狀態不好,也因為孩子需要照顧,丈夫說服你做全職太太,你迫於現實也只能告訴自己暫時照顧好家庭,過幾年再重回工作。這幾年,你成了全職太太,每天圍著丈夫和孩子轉,生活被柴米油鹽堆滿,有時候忙到手忙腳亂,孩子又狂哭不止的時候,你心裡早就潰不成軍,可是你還是得在孩子面前佯裝堅強,安撫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