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5日 陰有小雨
今天是周二,信息學小組上課的日子,時間為晚上6:30到9:30。6點出建業校區,然後走去本部,中間要吃飯,時間有點緊張。但我更擔心的是孩子的家庭作業。每次都要做3個小時。那麼信息學下課再回到家裡,豈不到了晚上10點,完成作業就是凌晨1點。
果然一語成箴,凌晨1點收工。我仔細觀察了孩子的作業過程,發現耗費時間的一個問題,就是在做歷史、地理、生物和道法等雜科時對知識點極其不熟悉和不自信。為了保證百分之百的正確率,很多題目都要翻書,而翻書卻一時翻不到答案。從而耗費了時間。
我想了想,這其實也不能怨孩子。畢竟他白天上課,還沒有來得及消化和整理知識,就趕鴨子上架要做作業。而且就算有時間,大部分孩子也不知道如何整理知識。同時學校沒有使用《學法大視野》,可能是覺得《學法》太簡單了吧,採用了自編的習題,所以難度上要大一些,孩子做不出或者要翻書是在正常不過的了。
思源爸爸認為,關鍵就在於「預習」上。一般同學對於預習的理解就是看看書了事。其實不然,預習不是簡單地看書,而是要像自學那樣整理好讀書筆記,達到可以直接做題的效果。對,你沒有看看,預習其實就是自學,理念而言,預習完畢就就可以直接參加考試了。
那麼有家長會問,如何這麼預習,還要上課幹嘛?還要老師幹嘛?教科書上的都是精華,還有很多東西沒有編入。老師上課不是照本宣科,而要根據教科書的綱領,再增加很多的內容加深學生的印象。就像是教科書只提供了一個的框架,而框架上的裝飾就應該有每個老師自由地發揮。
舉個例子,初一上冊歷史教科書中只說明了在北京人遺址挖出了5個頭蓋骨,學生們預習也只能看到這幾個乾巴巴的數字。那麼老師上課就應該告訴同學們:1929年新中國尚未成立,帝國主義列強窺視我國已久,這5個頭蓋骨我們都沒有保住,在運往美國的途中石沉大海,而日本人後來找到了裝運頭蓋骨的箱子,打開後發現居然是空的!頭蓋骨到底在哪裡,不知道。但是落後就要挨打卻是實實在在的。
要想老師上課自由的發揮,學生就必須提前預習好課程。寫作業時還需要翻書,這就是典型的預習不到位。當然孩子也不知道如何有效地預習,如果有效地做筆記。我想這應該就是我的失職,陪讀爸爸,不只是守著孩子,更要引導孩子,否則與請個保姆有什麼區別!
一步一步來,我覺得先從孩子熟悉的歷史入手,為他整理歷史教科書。一是增加很多教科書中沒有講的知識點。二是文史不分家,正好藉此機會要他學習古詩和古文。三是告訴孩子一些記憶的方法,去背誦一些難以背誦的內容。四是手把手指導孩子歸納和整理教科書,有效地記筆記。我把這些內容組合起來,取一個響噹噹的名字,叫做「思源爸爸的歷史訓練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我會把歷史訓練營的內容發布出來,初一和五六年級孩子都可以過來學習。尤其是六年級的娃,如果不考變態的小升初考試的話,學習歷史是再好不過的。至少可以節省初中的作業時間。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一定會在六年級教會孩子這個能力。
2020年9月16日凌晨
朱雲翔
點擊下面的「了解更多」可以到歷史訓練營專欄,或者直接在今日頭條留言或者發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