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決定讓60%民眾感染新冠!此次「群體免疫」,超10w民眾急了!

2020-12-20 騰訊網

今天蒙特內哥羅共和國檢測出第一例新冠感染病例,自此歐洲全境淪陷,所有歐洲國家都出現了新冠病毒。

當歐洲國家紛紛開始採取封國、停課、停學等等措施來控制新冠疫情時,只有頭最鐵的英國依舊我行我素,憑藉「群體免疫」的大膽防疫策略引起了全球熱議!

那麼群體免疫到底是什麼呢?今天就和小洛一起來漲知識吧~~

●●●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群體免疫

群體免疫是為因為各種原因而無法接種疫苗的人提供保護的一種方式。

它是指當相當一部分人群對一種疾病免疫時,他們就為其他一些易感染人提供了保護,使得易感染人群也很難感染這種疾病。

如果人群中有佔很大比例的人因為接種了疫苗而獲得了免疫力,那麼個體之間對於某一種傳染病的感染鏈自然就會被中斷,而那些沒有接種疫苗的人也就因此受到了保護而不會被傳染。

簡單來說就是英國政府不準備封城、不隔離,放任民眾感染,從而讓民眾普遍得到免疫!!

而有英國專家估計,此舉措需要60%的國民通過感染新冠病毒後自愈,就可達到「群體免疫」目標!

那麼,英國為什麼要選擇自然免疫呢?

有三大理由:

第一:不知道何時才能生產出有效疫苗

第二:新冠病毒可能會成為季節性病症。

正如英國首相鮑裡斯所說:「我們認為這個病毒,會像季節性流感一樣,每年都有可能爆發,我們需要充分接觸感染它,最後獲得群體免疫,以徹底阻止該病毒未來更長時間的傳播。」

第三:錯過了「遏制」的最佳時期。

「我們已經難以有效遏制新冠病毒傳播,只能儘可能減緩傳播過程。」

無非是在表達「我們現在已經來不及了,所以還不如採取這種低成本的自然免疫法!」

換句話說,英國政府認為讓群體產生免疫後,疫情就會自然消失唄。

這種「佛系」防疫法也讓大眾網友苦笑不得。

甚至有網友覺得該舉措可能就是利用了社會達爾文主義,適者生存!!

緊接著,英國天空電視臺的評論批評群體免疫策略是在冒險,倫敦資深病危護理專家西蒙·埃希沃斯(Simon Ashworth)則直呼政府,「快醒醒」。

據央視新聞15日報導,目前已有超10萬人在請願書上簽字,呼籲英國政府採取「更積極的方式」,阻止疫情蔓延。

請願書說,英國有必要效仿義大利,限制一切非必要市鎮間人員流動,同時限制大型集會。按英國相關規定,請願人數超過10萬,議會就應考慮對相關議題進行辯論。

說到這裡,你怎麼看待英國此舉呢?

好了,到了知識點講解時間,那麼群體免疫用英語怎麼說呢?

▼▼▼

Herd Immunity 群體免疫

herd[h d]獸群、成群、聚集。immunity[ 'mju n t ]免疫力、免疫

herd 在這裡不是獸群的意思哈,而是成群、群體的意思。英文解釋:a large group of the same type。

如:普通百姓也可以說 the common herd。

然後,immunity 是免疫的意思,那麼herd immunity就是群體免疫

例句: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attack rate and the herd immunity.

罹患率與流行前群體免疫呈顯著的負相關。

The success of any given vaccine depends on so-called herd immunity.

任何特定疫苗的成功都依賴於所謂的免疫屏障。

在英語中 herd 還可以用來表示一種現象 — 羊群效應(從眾心理),herd behavior就是羊群效應的英語表達。

隨大流就是follow the herd.

此外群體免疫還有其他說法,比如,community immunity 或者 social immunity.

除了疫情之外,最近的美股熔斷也是創造了歷史,歷史上僅出現過一次的熔斷,上周吃瓜群眾見到了三次。

●●●

解釋

熔斷機制:熔斷機制是指股指下跌一定比例後,證券交易所採取暫停交易以避免恐慌性拋售的措施。

The circuit breaker mechanism refers to measures adopted by stock exchanges to temporarily halt trading to avert panic selling after the stock index has fallen a certain percentage.

那麼,用英語怎麼說呢?

Circuit Breaker 熔斷機制

circuit breaker在電子電路領域,其實指的是「斷電器」。當通過的電流忽然增大時,保險熔斷,跳閘了。

而在這裡「熔斷機制」就是指當股指波幅達到規定的熔斷點時,交易為控制風險採取的暫停交易措施。

例句:

I wonder whether another circuit breaker would happen again tomorrow in US stock market.

我想知道明天美國股票市場是否還會再次發生熔斷機制。

好啦,最後大白還收集了一些最近比較火的詞彙。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pandemic [p n dem k]

(全國或全球性)流行病

measles [ mi zlz]

風疹

prosecution [ pr s kju n]

起訴

Disinfectant [ d s n fekt nt]

消毒劑

germ [d m]

微生物;細菌;病菌

vaccine [ v ksi n]

疫苗;菌苗

vaccinate [ v ks ne t]

給…接種疫苗

vaccination [v ks ne n]

接種疫苗

immune [ mju n]

免疫

immune systems

免疫系統

好啦,今天分享就到這裡啦,我們明天再見~~

圖片、封面來源百度,侵刪

熱門推薦

在看點這裡

相關焦點

  • 英國首相確診感染新冠 從「群體免疫」到「全民隔離」英國經歷了...
    每經記者:國傳中心 每經編輯:高涵北京時間3月27日晚7點,英國首相府唐寧街宣布,首相鮑裡斯·詹森確診感染了新冠病毒,有輕微症狀。鮑裡斯·詹森在推特上表示自己在單獨隔離中,並將繼續通過視頻會議領導政府抗擊新冠病毒。
  • 英國承認讓民眾感染新冠!疫情,讓我明白中國人的含義|百家故事
    這幾天,英國「群體免疫」策略引發爭議。英國首席科學官在採訪中談到:讓60%英國人口感染新冠病毒,獲得群體免疫,是英國對抗新冠病毒最好的辦法……不然到今年冬天會再次爆發。素材來源:sky news目前,英國人口6600多萬。根據60%的比例,就是準備讓4000萬左右人口感染,以獲得群體免疫……消息一出,迅速引發爭議。
  • 白宮內部文件曝光:主張群體免疫,讓民眾主動感染並傳播病毒
    儘管新冠的致死率不高,但其卻會導致多種併發症,也會讓感染者留下後遺症。正因這些原因,各國民眾都對該病毒避之不及,儘量讓自己不感染新冠。不過讓人吃驚的是,一名美國政客卻提議,讓嬰幼兒、年輕人等非高危人群主動暴露在病毒之中,從而達到群體免疫效果。
  • ...超美國,瑞典首都「群體免疫」下月見效?俄媒:民眾成了實驗小白鼠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全球首個實現「群體免疫」的國家將是瑞典?瑞典駐美國大使奧洛普斯多特26日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宣稱,斯德哥爾摩已有30%的人達到「免疫」,5月就可以實現「群體免疫」。此前一天世衛組織剛宣布沒有證據表明新冠肺炎治癒者可「免疫」,瑞典人真的能實現「群體免疫」嗎?
  • 英國「群體免疫」的關鍵:感染病毒後就會有抗體嗎?
    這是英國首相鮑裡斯對全英民眾傳授的防疫大法。 思路清奇的英國政府還有更加令人驚愕的舉動:當所有「中招」的國家都忙著實行越來越嚴厲的防疫措施之際,唯有鮑裡斯政府提出了「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的公共衛生戰略。 這似乎是一种放任民眾感染新冠病毒,以此激發人體產生免疫能力的激進策略。
  • 你沒看錯,一些頂級科學家呼籲英國政府以「群體免疫」對抗新冠病毒
    英國一些頂級科學家呼籲詹森首相領導的保守黨政府轉變抗擊新冠病毒大流行病的策略,採納「群體免疫」方法,允許感染新冠病毒後不太可能出現重症的人恢復正常生活。科學家們在被稱之為《大巴林頓宣言》的呼籲書中說,「通過平衡方法來實現群體免疫的最有愛心的做法是允許那些死亡風險最低的人通過自然感染建立對新冠病毒的免疫,繼續正常生活,同時更好地保護風險最高的群體。
  • 白宮「無路可走」:希望民眾儘快感染病毒……
    白宮「無路可走」:希望民眾儘快感染病毒……據外媒12月23日報導,美國衛生部安全部門科學顧問保羅.亞歷山大發出的一則郵件引發輿論激烈討論,據悉,郵件中亞歷山大反覆催促美國衛生官員推進「群體免疫」,並直言:已經無路可走了,只有讓除老年人之外的群體完全感染新冠病毒才能使所有人獲得免疫能力
  • 英國倫敦或已群體免疫,新冠可能結束的比想像中更快!赴英有望無需...
    截至8月20日,新冠大流行已經持續了近8個月,全球感染人數超2千萬。一開始,有專家認為,疫情覆蓋率達到60%或70%以上可以實現群體免疫。 然而,多項最新研究指出,只要有10%-43%的人感染過新冠,就能通過實現群體免疫以阻止病毒繼續傳播,與此前60%相比大大降低。
  • 瑞典群體免疫徹底失敗?首都民眾三分之一有抗體,感染率居高不下
    據美國《財富》雜誌25日報導稱,瑞典一名頂級流行病學家表示,鮮有證據表明「群體免疫正在幫助瑞典抵抗新冠病毒」。 瑞典流行病學家安德斯·特涅爾(Anders Tegnell)於本周二,在斯德哥爾摩舉行的一場疫情簡報會上發言。
  • 英國專家詳解"什麼是群體免疫" 饒毅:這是英國首相的謊言 本質就是...
    近日,英國首席科學顧問派屈克·瓦朗斯發表言論震驚世界:「大約60%的英國人需要感染新冠病毒,以防止其在未來暴發」。在全球都在為控制新冠病毒傳播採取各種措施之際,這種「放任傳染」的策略引來潮水般的質疑與批評。
  • 外媒:一半以上居民已產生抗體 義大利新冠疫情中心接近「群體免疫」
    參考消息網6月11日報導 英國《每日郵報》網站6月10日報導稱,義大利北部貝加莫省接受檢測的居民中有一半以上已產生新冠病毒抗體。該省在義大利的新冠大流行中是疫情最嚴重的地區。就在上周,義大利進入了放寬封鎖限制的最後階段。
  • 因擔心感染新冠病毒,英國女王離開白金漢宮,已前往溫莎城堡
    英國《每日郵報》15日最新消息,因擔心感染新冠病毒,在出席英國危機應對委員會會議後,英國女王已離開白金漢宮前往溫莎城堡。報導稱,如果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擴散,她將與丈夫菲利普親王在桑德林漢姆莊園進行自主隔離。
  • 被誤讀的英國「群體免疫」
    「群體免疫」在世界各地炸了鍋後,英國衛生大臣馬修·漢考克回應:大眾對「群體免疫」斷章取義了,這不是英國政府的目標或者政策,這是一個科學概念,我們的政策是保護生命並打敗病毒。英式抗疫也有很多可圈可點之處。
  • ...德國官員:「群體免疫」不適合德國 韓國宣布部分放寬「社交距離...
    詳細>>>德國官員稱「群體免疫」策略不適合德國新華社柏林4月19日電(記者田穎)德國疾控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19日公布的新冠疫情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德國已累計確診病例近14萬例。德國總理府部長黑爾格·布勞恩19日表示,「群體免疫」不是適合德國應對疫情的策略。
  • 英國群體免疫理論聽起來好,但做起來難
    在本周四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宣布了英國政府的防疫政策——「群體免疫」,一時間,一個疑問拋向大家心中:什麼是群體免疫?有效嗎?會對中國產生什麼影響?
  • 「新常態」到了,你站隊還是diss群體免疫?
    新冠徹底改變了世界。但人類已無法按下退回鍵,回到疫情前大概率是奢望。地球上的國家目前分為兩隊:支持或反對群體免疫。中國是反對派代表,瑞典則相反。 全球疫情不能控制,國內疫情就不可能清零的現實,可能讓更多人重新思考:與新冠病毒長期共存成為「新常態」,群體免疫可能是不得已的解決方案?
  • 英國政府再做爭議性決定,一場豪賭正式拉開序幕,民眾陷入絕望
    美國官員針對疫苗接種問題提出的建議已經備受外界爭議,沒想到英國政府居然做出了更不靠譜的決策,近日該國政府宣布允許英國境內的民眾「混合接種」兩種新冠疫苗,這個決定被視為繼去年該國政府宣布實行「群體免疫」政策之後,做出的又一個備受爭議的決定,引發熱議。
  • 「群體免疫」靠譜麼?
    群體免疫與新冠病毒那麼,群體免疫能否幫助我們對抗新冠疫情呢?答案取決於你所獲得的信息到底是什麼。新冠病毒是一種全新的病原體,我們對這種病毒的了解每時每刻都在更新,相應的防疫政策也會隨之改變。比如,他們認為既然已經防不住了,那就不如乾脆改變策略,不再把工作重點放在防止疫情擴散上,而是轉入下一階段,即主要以減少損失為主,耐心等待以下兩件事的發生:第一,期待專門針對新冠的特效藥或者疫苗能夠儘快研製出來;第二,期待有越來越多的身體健康的中青年人能夠通過感染新冠病毒而產生免疫力,從而建立起一道群體免疫屏障,保護那些最危險的老弱病殘。
  • 「群體免疫」爭議背後:還原英國抗疫邏輯
    英國政府並非直接舉雙手投降、「0舉措」,首席醫療官明確表示在延遲階段,為了延緩病毒傳播,會採取更多行動。英國政府也不是不隔離,而是選擇在最合適的時機進行隔離3. 「群體免疫「的核心主張是如果絕大多數人(60%)感染這種病毒後能夠建立群體免疫力,那麼更多的人就會因此而受益,過分抑制可能會在之後造成疫情反彈。
  • 「群體免疫」是什麼意思?新冠肺炎群體免疫策略可行嗎
    13日在接受英國天空電視臺採訪時,派屈克表示,約60%的英國人將感染新冠病毒,以使社會對未來的疫情具有「群體免疫」。英國目前約有6600萬人口,根據派屈克的預測,即有4000萬人感染新冠病毒。  英國政府做此決定是因為判定本國疫情「遏制」階段失敗,已經進入「拖延」階段,疫情暴發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