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裡,感受田園牧歌

2021-01-20 大眾網

航拍從化西塘稻草農業公園。鄔影紅 攝

  未經催熟的小紅番茄掛在枝頭,農田裡各類瓜菜也已成熟,要是有人再去池塘摸幾條魚蝦,一頓燒烤的食材就全有了。

  在廣州市白雲區流溪灣豐華園,近日,不少遊客到此採摘、捉魚、燒烤,享受美妙的親子時光。如今,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鄉村旅遊逐步復甦。

  前不久,廣州106個農業公園集中開園,向廣大市民發出了積極信號,很多市民走出家門,來到能夠望山見水的城郊村落裡與大自然親密接觸。據不完全統計,「五一」期間,廣州鄉村遊共接待遊客249.14萬人次,佔全市遊客接待量的47.22%。農業公園作為鄉村旅遊的一股新風潮,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態勢,有效拉動都市現代農業經濟增長。

  採寫:南方日報記者 郎慧 黃舒旻 賓紅霞

  廣州鄉村遊逐漸回暖

  紅色的小火車蜿蜒緩行在青翠的田間,孩子們坐在車上看著,滿眼儘是城市中難得一見的稻田。抬頭是鳳凰山、五指山,流溪河從田邊靜靜淌過,這裡是廣州市從化區米埗稻喜灣溫泉民宿小鎮,規劃面積1000畝以上。目前,該鎮為市級農業公園創建單位。

  近日,一場「綠色綻放助力防疫——廣州農業公園百園集中授牌開園儀式」在從化區鰲頭鎮西塘童話小鎮舉行。106個農業公園和農業公園創建單位集中正式開園,包括5個省級農業公園、28個市級農業公園和77個市級農業公園創建單位。這次開園儀式也為廣州重啟鄉村旅遊、推動鄉村產業振興拉開大幕。

  五一假期,廣州市民顧先生利用假期時間帶著兒子開啟了都市鄉村遊,「開學在即,老師不建議孩子離開廣州,所以我就帶著他到周邊地方走一走,感受下鄉村的風景和生活。」顧先生說,他帶孩子去了從化米埗、花都梯面和番禺觀龍島,三個地方的風格和特色各不相同,人氣都比較旺。

  「受疫情影響,3月我們未開業,4月復工後依然遊客稀少,然而進入5月後,遊客量簡直呈爆發式增長。」稻喜文化旅遊發展(廣州)有限責任公司營銷主管陳天宇表示,雖然客流量與去年同比依然存在差距,但環比一季度的情況已經很振奮人心了。

  流溪灣豐華園也在5月迎來客流高峰,這裡不僅是一個農業公園,還是廣東省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和白雲區科普教育基地。廣州市豐華農產品有限公司辦公室主管陳曉鶯透露,5月截至目前,遊客量已經超過了4月全月的。「絕大多數遊客來自廣州市區,一般以家庭為單位,把這裡當作戶外的親子樂園。」陳曉鶯說,目前,遊客仍以散客居多,旅行團的訂單尚待恢復,她期待今年秋季遊客流能有進一步增長。

  根據相關部門統計,假日期間,廣州市農業公園共接待遊客45萬人次,營業收入近2000萬元。帶動周邊鄉村餐飲、住宿等服務行業收入達2600多萬元,日均接待遊客數量、日均營業收入、日均帶動周邊鄉村服務行業收入均環比增長50%—60%。

  目前,廣州市集中開園的106個農業公園和農業公園創建單位既包括廣州冠勝農業公園、從化寶趣玫瑰世界、廣州市番禺區海鷗島農業公園等大眾熟知的「網紅」打卡點,也有世外桃源度假村、花果山芳香小鎮、香雲紗文化創意園等新晉熱門創建單位。為使市民在近郊就能體驗嚮往的鄉村田園生活,廣州正加快培育認定市級乃至省級農業公園,進一步推動鄉村旅遊回溫。

  不止有「詩和遠方」

  農業公園遊客量的普遍回流,反映了都市人對鄉村遊一如既往的熱衷。據統計,「五一」期間,廣州市共接待鄉村遊遊客249.14萬人次,佔全市遊客接待量的47.22%。農業公園集觀光旅遊、休閒科普於一體,遊客既能享受山水自然風光,又能體驗農作農收樂趣,從中了解鄉村的新發展變化。

  從市區驅車1小時左右,就來到了南沙區成豐生態農場,番石榴、木瓜、百香果等水果、瓜菜分別種在68畝農田裡,採摘後還可以就地烹飪食用。廣州市成豐生態農場有限公司董事長姚志成介紹,平日,這裡經常接待家庭遊客,也有單位來團建的,遊客的到來帶旺了農村的人氣。「其實,這裡不僅是遊樂的場所,也是一個農業科普基地,農田邊的簡易房是我們為農戶做技術培訓的地方。此外,我們還在打造自己的電商平臺,幫鎮裡銷售農產品。」姚志成說。

  和成豐生態農場的業態相似,流溪灣豐華園也是集遊樂、科普教育、勞動實踐、產品展銷於一體的綜合型生態農場,該農場還是白雲區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基地和白雲區科普教育基地。陳曉鶯認為,農業公園承載著很多功能,如在旅遊方面,可制定針對不同遊客群的定製化服務,豐富遊客體驗感;在科普方面,引進專業技術人員更新農產品種植技術,真正打造產學研基地;在經濟方面,流溪灣豐華園吸收了附近村中的富餘勞動力,帶動了周邊農家樂的興旺,還為農戶的地租分紅作出了貢獻。

  華南農業大學廣東農村政策研究中心副教授杜金沛認為,隨著國家對三農的重視,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將成為城市化、工業化後的又一股支撐經濟穩增長的新動力。他相信,在政府因勢利導的條件下,越來越多的資本和企業將投身農業、紮根農村,發展農業公園等新型業態。

  對此,廣州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透露,下一步,廣州將繼續大力開展農業公園創建工作,成熟一批,認定一批。同時,繼續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行為的基本原則,鼓勵支持建設一批「精品公園」。

  有「顏值」更有產值

  初夏陽光充足,菜畦裡的蔬果不斷吸收營養茁壯成長。在從化西塘的農耕田緣農場,當地的農民身影忙碌。

  從「看天吃飯」的農民到農場收工資的工人,村民的荷包鼓了。農耕田緣農場僱傭當地村民50名,每年平均發放工資就達150萬。該農場負責人王海寶介紹,「加上土地租金、門票收入和帶動周邊民宿、農產品銷售等,每年能給村裡帶來超過500萬元的收入。」

  一頭連著綠水青山,一頭關乎農民腰包。農業公園激活了一個個有「顏值」又有產值的美麗鄉村。經初步統計,去年認定的50家廣東農業公園年營業收入合計超過70億元,客流量達到1800餘萬人次,帶動農戶近6萬戶。其中,帶動貧困戶9920戶,戶均增收達21100元。

  農民從農業公園收穫了荷包「豐收」的喜悅,市民則從這裡感受到了「田園牧歌」般嚮往的生活。

  寶趣玫瑰世界內各式玫瑰正值盛放期。作為國內首個玫瑰主題公園,其在成為農業公園後名聲更響了。「疫情防控期間每天限流3000人,如今,幾乎每天都能達到上限。」廣州友生科技有限公司寶趣玫瑰世界創始人潘翠玲說。

  花開的時候來看花,花期過了市民來摘果,感受一番當果農的樂趣。位於白雲區鍾落潭鎮寮寀村的世外桃源度假村因為靠近流溪河、生態環境優良吸引不少老廣驅車前往。

  除了看花、摘果,廣州不少農業公園還提供定製化服務。以農耕田緣農場為例,這裡推出會員認購制,市民可以認購水稻和蔬菜,平日由村民進行管理,節假日可親臨農場體驗農耕文化,是不少珠三角市民親子遊的首選。

  「農業公園兼具農業生產、農耕文化、鄉村生活等功能,是農文旅的綜合載體,具有生產、旅遊、教育、科普的意義。」在杜金沛看來,農業公園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融合,是農業邁向高端發展的樣本。

  「農業公園是農民的家園、市民的樂園。」省農業農村廳廳長、省扶貧辦主任顧幸偉一言以蔽之,農業公園要「望山見水,讓人們記得住鄉愁」。

  事實上,農業公園還與現代農業產業園、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等關係密切。「下一步廣州也將把它們緊密結合起來,力求既能貼近市民,又能拉動發展,成為都市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抓手,也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多觀光休閒的好去處,更好地促進城鄉之間融合發展,實現農村與城市、農民與市民相互帶動、共同受益。」廣州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透露。

  鄉村振興儼然已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發展都市現代農業,將有助於在疫情期間穩定經濟、保障民生。當下,疫情防控轉入常態化工作階段,這也意味著人們的生活將進一步回歸常態。在倡導鄉村遊不斷釋放積極信號的同時,保障都市農產品供應,更是穩定人心的關鍵所在。

  數讀

  ◎廣州全市省級農業公園、市級農業公園和市級農業公園創建單位達到106個。

  ◎「五一」期間,廣州農業公園共接待遊客45萬人次,營業收入近2000萬元。其中,門票收入約280萬元,銷售農產品收入約750萬元,餐飲、住宿等收入約970萬元。

  ◎帶動周邊鄉村餐飲、住宿等服務行業收入達2600多萬元,日均接待遊客數量、日均營業收入、日均帶動周邊鄉村服務行業收入分別比上月周末增長50%-60%。

  ◎「五一」期間,全市農業公園共吸納從業人員5000多人。

  ◎「五一」假日,廣州全市共接待鄉村遊遊客249.14萬人次,佔全市遊客接待量的47.22%。

  ◎2019年認定的50家廣東農業公園年營業收入合計超過70億元,客流量達到1800餘萬人次,帶動農戶近6萬戶。

相關焦點

  • 「青青稻香 共話田園」藍城兩江·田園牧歌主題活動舉行
    為了讓更多人感受到田園生活之美,展示城市的田園生活,7月11、12日下午,一場以「青青稻香 共話田園」為主題的活動在藍城兩江·田園牧歌舉行。現場,重慶藍城兩江田園牧歌項目總經理王曦及生活服務團隊,就藍城小鎮的生活營造之道、田園牧歌的生活暢想展開了交流。  仲夏的稻田,稚蕊還在醞釀,而稻花的香氛卻早已氤氳。
  • 周末,不妨來一曲田園牧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城市觀察者,ID:gh_5d8c6e13d4b1 】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在成都也有這樣的田園風光哦
  • 蔬菜宅配公司田園牧歌倒閉 推廣成本高是硬傷
    在這途中,也不乏失敗者,如近期宣布解散的貴州田園牧歌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田園牧歌深圳分公司)。  6月19日,位於南山區科技中二路軟體園一期一棟的田園牧歌深圳分公司已人去樓空。  企業 突如其來的清算通告  6月9日,周一。
  • 《九篇雪》:阿勒泰的田園牧歌
    在新疆,或許存在著這樣一個宛如世外桃源的地方,它將向你展示其風華年輪、世事滄桑,一個田園牧歌式的曲子緩緩流淌出來,編織成這本書的名字:《九篇雪》。  人對年少時代的經歷總是難以忘懷,成為一生中的積澱。在《九篇雪》的字句中,人們真切感受到的就是這種飽滿的真摯情感,在小雜貨鋪的點滴記錄中透露的那些人情世故、生活艱辛、風土人情都通過她字字珠璣的文字流淌出來,串聯成一曲曲牧歌般的聲音迴蕩。  她的文字沁透著質樸無華的氣息,又有著臺灣作家林清玄般的深意,將其稱為「天籟」並不為過。從阿勒泰走出來的人或多或少有著與自然一體的禪機,這種道法自然的結合也為其文字塑造埋下必然的積澱。
  • 田園牧歌裝飾11周年品牌宣傳大攻勢,強勢登陸黃石公交廣告
    2020年,黃石田園牧歌裝飾成立11周年。11歲,對於一個企業來說,是意義非凡的一年。自7月初起,田園牧歌裝飾陸續展開霸屏模式,黃石公交候車亭隨處可見田園牧歌裝飾11周年慶的印記。田園牧歌裝飾此次公交廣告投放力度之大,範圍之廣,無論是在品牌認知、消費者喜好度與記憶率,還是從效果引流消費者上,都展現出強勁的競爭力。田園牧歌裝飾正在成為黃石消費者心中印象深刻的家裝品牌。
  • 峨眉文旅項目新IP:高橋小鎮田園牧歌
    據恆邦峨眉城市公司高橋小鎮項目田園風貌負責人李陳元介紹,該項目以高橋鎮內溪、塔、山、田、林、文為基底,將打造野趣、古樸的田園牧歌特色小鎮。同時,項目會根據季節的變化,利用其原有的地形地貌,呈現大面積的田園農業景觀。此外,項目還將引進大量精品民宿,打造自然「 探險」遊玩地點,在峨眉山下營造一方田園牧歌生活樂園。(記者 楊心梅)
  • 利川白鵲山 民宿小村的田園牧歌
    這裡位於騰龍洞、清江古河床、大水井、大峽谷等著名景點的十字路口,區位優勢明顯。連續多日下雨,村裡的民宿和遊樂場沒有往日長假那般熱鬧。往裡走,記者遇到幾個武漢自駕過來的遊客,雖然細雨打亂了遊覽的計劃,但放慢腳步徜徉青山綠水中,倒也不失一種樂趣。幾年前,這裡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山村,大部分村民靠外出打工和務農為生。
  • 《小森林》:水泥森林裡的田園牧歌理想,這部日本電影拍出來了
    現實世界裡沒有田園牧歌,只有學識家境出身不同的人們在為同樣的目標生存而奮鬥,一面掙扎求生,一面被鋪天蓋地的過度消費主義洗腦和綁架。李子柒火到了國外,正說明了人們雖然生活在現代文明構築起的水泥森林裡,人人卻都有一個田園牧歌的理想。
  • 繁華落盡看餘暉,巧姐的「田園牧歌」
    曹公為大家書寫了一部關於家族興衰的故事,這裡有錦繡繁華,烈火烹油般的富貴綺麗,也有諸多鍾靈毓秀的「閨中才子」。每一筆著墨之處,都讓人們感受到濃豔的富麗堂皇,可是在這繁華的表面之下,卻是暗流湧動的凋敝,大廈將傾的前兆。
  • 民宿經濟:「個性」民宿遍地開花 「田園牧歌」助農增收【牢記囑託...
    民宿經濟:「個性」民宿遍地開花 「田園牧歌」助農增收【牢記囑託學標杆 武義融媒安吉行 綜述之五】 2020-10-03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牧場物語:重聚礦石鎮》:告別城市喧囂,享受田園牧歌的生活
    《牧場物語:重聚礦石鎮》:告別城市喧囂,享受田園牧歌的生活
  • 這裡有山有水有田園,更有嘗不盡的特色美食!
    遠離都市,遠離喧囂,遠離一切紛紛擾擾,這裡有最美的田園風光,有大自然帶給你的綠色夢想!只要你細細品味,用心感受,一定讓你久久難忘。說到這裡,我們又不得不搬出陶淵明了,畢竟《桃花源記》太出名了,難怪他當初放著好好的官不做,要隱居村野,躬耕田園,過著與世無爭、悠閒自在的田園生活。
  • 每日一畫——保羅·高更《大溪地島的牧歌》
    《大溪地島的牧歌》是後印象派藝術家高更創作於十九世紀末期的一幅油畫作品,現收藏於俄羅斯聖彼得堡埃爾米塔日博物館。《大溪地島的牧歌》描繪的是如夢幻般,具有詩情畫意的大溪地島的田園風光。作品中兩位少女,一個似乎剛洗衣歸來,一個正在吹牧笛,樹上開滿鮮花,獵犬在草地上,一切都顯得寧靜浪漫。在這裡高更使用的是平面化手法來描繪,畫面富有異域情調,並透出一種神秘的氣息,展示出東方藝術的單純美和裝飾性的魅力。 高更保留下了一個直率單純的神話世界,直抵理性之外的夢幻與激情。
  • 【推薦】邊屯詩:滄陽田園牧歌代有人
    邊屯詩:滄陽田園牧歌代有人
  • 成都歡樂田園大型田園風光
    趁著初夏的陽光,跟著攝製組再度出發,我們帶您去雙流,這裡有媲美土耳其的熱氣球帳篷營地徜徉在西蜀村落裡,觸摸回憶裡的鄉村脈搏。乘一葉扁舟,船夫的一聲長調,餘音悠揚餘味悠長。這裡還有一片牧場,和各種可愛的小動物親密接觸,目之所及全是驚喜。
  • 雨中的都市田園生活:留住鄉愁「農事忙」
    圖為「田園牧歌」都市田園度假村鬱鬱蔥蔥的紅薯地。受訪單位供圖中新網重慶7月12日電 題:雨中的都市田園生活:留住鄉愁「農事忙」作者 彭國威煙雨朦朧中,一條小河鬥折蛇行,將鬱鬱蔥蔥的田地自然分割成稻田和菜地南北兩塊,嫩綠的菜園裡,正在採摘收穫的男女老少,不時傳出歡聲笑語。
  • 武漢周邊遊,去荊州露營燒烤住樹屋,感受湖中山色田園牧歌
    假期到了,想要找一個好地方放鬆一下自己,不僅可以親近大自然,享受世外桃源般的愜意,還能露營,燒烤,有各種好玩的戶外遊玩項目,不同的住宿體驗(房車,帳篷,別墅,樹屋),那麼【洈水汽車露營地】,就是這樣幾乎可以滿足你一切需求的,一站式全家出遊也好,朋友結伴出遊也好的高品質休閒體驗地,這裡可鹽可甜
  • 義大利微型海島,島民生活如「仙風道骨」,遵循田園牧歌式的生活
    店主說,平時來這裡觀光的外國遊客極少,義大利本國遊客也只有少數會在周末時過來。雖然遊客少,但店主仍然「清高」地滿足於這種狀態:每天不超過100位遊客上島,並不會影響島民的生活,如果遊客多了,反而會打破小島的寧靜。島民們才不想因為「多賺幾個錢」而損失現有寧靜舒適的生活環境。
  • 《新夢想世界》家園系統:田園牧歌的同時 經驗、積分我全都要
    這個場景類似於一個玩家集中的住宅小區,在這裡可供若干玩家比鄰而居,而當玩家進入自己的家園後便可窺見,家園這一玩法的全貌。一般來說玩家在首次進入這一系統中後,只有一棟沒有家具的房屋、一個不大的水塘和一片小農田,但即便如此玩家對這裡也是擁有著完全的支配權。
  • 徐州這個特色田園鄉村日日飄蕩著「田園牧歌」…
    如今,徐州的特色田園鄉村建設,正是讓田園夢走進現實的路徑。   7月22日,記者走進江蘇省第三批省級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試點村沛縣大屯街道安莊居挖工莊村。 村裡深入挖掘移民文化、漁民文化、運河文化和紅色文化等歷史文化底蘊,正在提檔升級微山湖移民文化展覽館,籌建湖西秘密交通線紀念館和蘇北民俗體驗中心,讓外地遊人來到這裡就能體驗真正的田園生活。   挖工莊村民張慶標過去在沿湖磚瓦窯廠打工,現在乘著挖工莊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的東風,他和家人建起了農家樂地鍋城,專門服務前來參觀的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