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成本管控 |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院長李衛平: 每一個...

2020-12-16 澎湃新聞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作為一家百年名院,在傳承與弘揚「仁術濟世」醫學精神的同時,不斷創新與超越。尤其在「十二五」「十三五」發展期間,醫院秉承「穩增長、調結構、促轉型」的發展理念,在醫療、教學、科研、醫院管理創新改革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近年來,醫院以「統籌規劃、錯位發展」的思路,不斷優化調整醫療資源配置,加強科學化、精細化管理,走出了一條「高效、集約、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院長 李衛平)

隨著國家醫改重點任務和重要舉措陸續落地,公立醫院補償機制發生重大變化。在堅持公益性、竭盡所能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基礎上,醫院實施了一系列精益管理措施,將成本管控作為管理的重點內容之一。我們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將成本管控與醫院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緊密結合,與加強內涵建設、提高運行效率緊密結合,與規範醫療行為、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患者滿意度緊密結合,與加強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緊密結合,與節能減排打造綠色環保醫院緊密結合。

抓牢關鍵環節 降低衛生材料成本

在耗材使用管理方面,對各科室耗材使用情況做到月月有統計、有跟蹤、有評價、有考核,並與科室、科主任績效密切掛鈎;對高值耗材用量較大、耗佔較高的重點科室進行持續用量監測,如心臟內科、外科、骨科、神經外科、介入科等,出現異常情況及時提醒和幹預。在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仁濟醫院「重點監控高值醫用耗材收入佔比」指標逐年下降,每年約下降3.6個百分點,並在2019年實現了佔比和金額「雙降」。

耗材準入方面,在保障臨床應用安全的前提下,鼓勵用國產產品替代,尤其是骨科鋼板螺釘、心內科支架球囊、外科吻合器等高值耗材,打破進口高價產品在院壟斷地位,為有效控制耗材成本創造條件。按照上海市統一要求,收費耗材全部通過上海市醫療器械陽光平臺進行採購,嚴控採購價格,降低耗材費用。

為切實降低不可收費材料成本,醫院通過對通用類耗材如手套、手術衣等進行公開招標,減少品規,以量換價。2019年,醫用手套經過招標,同品類最高降幅達到53%,每年節約成本約75萬元。

提高議價能力 控制檢驗試劑成本

體外診斷試劑是醫療業務開展的重要保障,其成本約佔醫院衛生材料支出的20%。由於品牌多、規格雜、要求嚴、採量大等特點,試劑一直是大型公立醫院成本管理的難點。

為了切實降低醫院試劑成本,從2018年起,採購管理部門聯合檢驗科、病理科等科室,對在院使用的所有試劑產品進行梳理和分析,對其中單價高、用量大的產品進行市場調研,並制定詳細的價格調整方案,與各試劑供應商重新進行價格談判。經過20多次多輪談判,最終實現60多種試劑採購價格下降,最高降幅達到32%。如:某進口品牌「D-二聚體測定試劑盒」在3次談判後,其採購價從14288.4元/盒降到11000元/盒,2019年僅此一項就節約了60萬元。

近三年來,醫院試劑成本率逐年顯著下降,從2017年平均60%降至2020年平均43%,已低於全市同級醫院平均水平。

創新管理平臺 提升資源產出效用

為響應醫學裝備精細化管理要求,醫院自2013年起分步實施資產管理運營系統建設,通過不同方式連接院內各類醫療設備信息,集成院內現有RIS、手麻等信息系統,打造裝備管理大數據平臺,實現醫學裝備信息化、精細化、高效化管理。

2013年,大型醫療設備績效管理模塊上線,通過連接RIS、PACS系統和資產系統,實現了設備故障統計分析、維護成本統計分析、資產價值分析、設備備件消耗分析、大型放射類設備效能分析等功能,打通了原先封閉的醫療設備數據網絡,實現了互聯互通互享;對大型醫用設備使用情況進行監控,為臨床有序就醫提供參考依據。如:通過對不同區域CT檢查人數的合理指導,調整預約排程,有效減少患者預約時間3~5天。

2018年,手術室設備標準化管理平臺上線,通過手麻系統與資產系統數據的互通,實現手術病種、設備使用情況和手術室佔用時長等數據的系統整合。通過後臺多維度分析,找出長期影響手術臺次間「接臺」效率的瓶頸,加以針對性調整後,超1小時接臺時間率同比降低30%。

分級分類評估 減少設備維保支出

醫工部門對全院上萬臺醫用設備的具體使用情況進行分級分類評估,採取不同的維保方式。一直處於飽和工作狀態、安全風險程度較高的大型醫學裝備(如CT、DSA)選擇全保策略,損耗較低的大型設備選擇不包含球管的保修策略,對故障發生率不高的設備則選擇增強日常保養的方式。

提高重點科室(如手麻科、監護室、急診科等)、重點設備的巡檢頻次,提早發現問題,避免嚴重故障,降低維修成本。針對故障情況和產生原因,聯合原廠工程師加強對臨床的使用指導和日常維護培訓,減少由於使用不當造成的故障維修及損耗,降低維修成本。據統計,2019年醫學裝備維保成本總體支出佔醫學裝備總資產數的比例由2018年的4.8%降到3.6%。

大力節能減排 建設節約型綠色醫院

醫院積極響應節約型綠色醫院建設要求,通過進一步完善節能減排監督機制和目標考核辦法,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等技術革新,科學高效推動全院節能工作的開展,把節電、節油、節水、減排作為控制重點。

自2018年以來,醫院對各個院區公共區域、地下車庫照明燈具進行專項節能改造,採用LED節能燈具和聲控感應方式,有效降低能耗;加強對綠化養護單位的監管,嚴格控制綠化景觀燈用電用水的浪費現象;維修班組加強巡視,減少跑冒滴漏產生的隱性浪費;進一步加強公務用車管理,減少油耗;為進一步挖掘低碳節能潛力,已多年採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相繼對東、西院區燃氣鍋爐設備進行節能改造,改善在蒸汽輸送過程中的高能耗、低能效現象。

據統計,自2018年至今,醫院節能改造項目已累計產生節能效益約2400萬元,能耗支出和標煤指標逐年降低,在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中能耗支出相關指標獲得滿分。

(此系列為健康報與上海申康醫院發展中心特別策劃)

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院長 李衛平

原標題:《醫院成本管控 | 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院長李衛平: 每一個管控點都圍繞精益做文章》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上海仁濟醫院聯合平安智慧城市發布智慧醫聯體
    (原標題:上海仁濟醫院聯合平安智慧城市發布智慧醫聯體)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聯合平安智慧城市在
  • 吳皓就任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第九醫院院長
    2015年12月23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在十號樓八樓多功能廳召開幹部大會。上海市委組織部宣教科技幹部處處長夏明林宣布上海市委、市政府有關幹部任職的決定。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副書記沈煒、醫院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中層以上幹部及各方代表出席會議。會議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黨委書記範先群主持。
  • 上海交大醫學院畢業典禮在仁濟東院舉行!上海-渥太華聯合醫學院...
    畢業季7月4日上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仁濟分會場)在仁濟東院科研樓報告廳舉行。今年從仁濟臨床醫學院畢業的本科生、長學制學生、研究生共243名,其中46位是上海-渥太華聯合醫學院的首批畢業生。
  • 凝練歷史精髓 六位院長深解現代醫院運營之道
    7月28日,上海,午後的烈日掛在當空,最高溫度38℃。甫一走進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18號樓,一股清涼襲來,乍觸頗有些涼意。由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中國科學技術史學會醫學史專業委員會、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健康界傳媒主辦的「中國醫院歷史與醫學人文論壇」,正如火如荼進行中。
  • 醫院成本管控|上海新華醫院院長孫錕:從手術室開始,算好公共平臺成本
    前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創建於1958年,是中國現代兒科醫學事業的發源地之一。經過60餘年的發展,醫院學科齊全、特色鮮明,共有內、外、婦、兒等臨床、醫技科室及診療平臺60個,是上海市唯一一所同時擁有完整成人學科及圍產和完整兒科亞專業的三級甲等大型綜合性醫院。
  • 復旦版醫院排行出爐!交大附屬醫院領跑滬上,復交醫學院生源大公開!
    我們來看榜單:全國擁有附屬醫院最多的TOP3校:上海交通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北大TOP100,交大附屬醫院獨佔9所,全國僅此一家!我們再單獨把上海的醫院挑出來看一下:上海本地醫院有18所進入榜單前100名,全部是高校的附屬醫院!具體如下:註:上海六院、一院、胸科、精神衛生中心均為交大附屬,肺科為同濟附屬。6所復旦附屬,9所交大附屬,2所海軍軍醫大學,1所同濟。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隆重舉行 243名學生從仁濟臨床...
    7月4日電(袁蕙芸 陳靜)4日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仁濟分會場)在仁濟東院科研樓報告廳隆重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醫學院院長陳國強,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執行院長、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樊春海,仁濟臨床醫學院院長、仁濟醫院院長李衛平等領導出席本次典禮;加拿大駐上海總領事穆大緯先生作為特邀嘉賓參加典禮。典禮由仁濟醫院黨委副書記牟姍主持。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 2018年神經外科專科醫師招生簡章
    根據八部委《關於開展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國衛科教發【2015】97號)有關文件精神和中國醫師協會工作要求,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神經外科於即日起開始招收
  • 吳皓任命為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院長
    >>> 人事任免專題  東方網12月23日消息:據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官微報導,2015年12月23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在十號樓八樓多功能廳召開幹部大會。上海市委組織部宣教科技幹部處處長夏明林宣布上海市委、市政府有關幹部任職的決定。
  • 同仁醫院與長中心合併成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
    昨天,同仁醫院與有著60年歷史的長寧區中心醫院合併,依託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同仁醫院」。   歷經百年世事滄桑,新的同仁醫院站到了新的起點:將原來的兩家二級醫院,打造成一家能為百姓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的三級醫院。
  • 仁術濟世護山河無恙 杏林春暖迎勇士凱旋 仁濟醫院援鄂醫療隊員...
    央廣網上海4月20日(記者楊靜 通訊員王昊寧)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第四批援鄂醫療隊員172人今天(20日)回家,在歡迎儀式上,全體援鄂隊員被授予「上海交通大學校長獎」特別獎。  下午,仁濟醫護人員和援鄂隊員的家屬手持鮮花、國旗、橫幅,自發聚集在醫院門口,以最熱情的方式,喜迎勇士們回歸仁濟大家庭。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心電監護儀中央站等設備更正公告
    一、項目聯繫方式:項目聯繫人:劉韻、嚴俊項目聯繫電話:0086-21-63230480轉8606、8611 二、原公告名稱及地址時間等:首次公告日期:2017年06月14日本次變更日期:2017年06月20日原公告項目名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心電監護儀中央站等設備詢價公告
  • 上海十大醫院:仁濟第4,上海九院第5,共4家入圍全國20強!
    而上海對於醫院的發展,一直都非常重視。早在多年前,上海就出臺了進一步深化公立醫院體制機制的改革。經過長期的努力,上海各級公立醫院的改革試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進展。當然,上海的醫院發展和北京一樣,主要是基於醫學院校的支撐。雖然在某些地區,地方醫院的發展可能勝過醫學院校的附屬醫院。但目前中國各大頂級的醫院,基本都是高校附屬的。
  • 上海交大與復旦大學醫學院,哪個更好?一半學生去了附屬醫院上班
    兩所醫學院的前世今生兩所醫學院均為原來的醫科大學與綜合大學合併而來。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為原來的上海醫科大學,2000年於復旦合併。而上海交大醫學院則為2005年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與上海交大合併。在合併之前應該說上海醫科大學比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名氣要響亮一些的。
  • 特聘西安交大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施秉銀為俱樂部防疫專家
    今年初疫情爆發後,對於聯賽的備戰和俱樂部的運營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而俱樂部在西安市蓮湖區紅十字會醫院肖寶軍副院長及他的團隊幫助下,在輾轉多地的集訓中沒有出現一例確診,可以說在防疫方面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 15個分會場 上海交大醫學院1976名畢業生共同宣讀《醫學生畢業誓言》
    7月4日,上海交大醫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同時在15個分會場啟動,這是在當前疫情防控特殊時期舉行的一次特殊的畢業典禮. 陳國強院長撥帽穗 上海交大醫學院院長陳國強院士在當晚的「雲端」畢業晚會上,為全體醫學院畢業生們送上祝福。
  • 西安交大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在省醫院掛牌
    本報訊(記者郭曉斌)9月8日,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三附屬醫院在省醫院正式掛牌,為省醫院與西安交大的合作搭建了良好的醫療、教學、科研平臺。副省長羅振江出席掛牌儀式並講話。  作為省屬唯一的大型綜合性醫院,省醫院承擔著全省人民醫療保健的重大任務,為發展我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事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 上海交大醫學院將建浦東校區,打造浦東醫學高地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11月29日電(童寬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今天上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舉行了浦東校區工程開工儀式。據悉,該校區未來將以網絡化、平臺化、模塊化等創新理念構築醫學生們的「未來校園」。規劃佔地總面積約435 畝,總建築面積約70萬平方米。
  • 畢業季 丨15個分會場 上海交大醫學院1976名畢業生共同宣讀《醫學...
    7月4日,上海交大醫學院2020屆畢業典禮同時在15個分會場啟動,這是在當前疫情防控特殊時期舉行的一次特殊的畢業典禮.範先群書記撥帽穗陳國強院長撥帽穗上海交大醫學院院長陳國強院士在當晚的「雲端」畢業晚會上,為全體醫學院畢業生們送上祝福。
  • 附屬仁濟醫院團隊發表金黃色葡萄球菌研究成果
    2018年1月29日,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檢驗科研究團隊在《Genome Medicine》(SCI IF=7.071)在線發表最新研究成果《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methicillin-resistant human-adapted sequence type 398 allows ins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