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重大突破!癌細胞,竟被中國醫生用小蘇打「餓」死了》刷屏微信朋友圈。
由於文章來源是新華社、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民眾陷入了一片狂歡!新聞一出,瞬間在網絡上引起熱議,而癌症患者更將其視為救命稻草,甚至有患者直接從四川飛到了杭州。
但是對於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道腫瘤內科專家、主任醫師張曉東來說,她對於如此標題黨的媒體很是氣憤!而這項學術成果也遠不夠使其陷入興奮,因為「這僅僅是一個學術研究的初期結果,距離臨床應用還尚早。」
受訪專家: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道腫瘤內科專家、主任醫師張曉東
小蘇打「餓」死癌細胞?
實際上,這種被媒體稱為「小蘇打餓死癌細胞」的療法本名叫做「TILA-TACE療法」,是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胡汛教授和浙二放射介入科晁明教授團隊研發所得,用來治療晚期肝癌。
這則研究是客觀存在的,並且發表在了著名的期刊《eLife》上。
胡汛說,葡萄糖是癌細胞必需「吃」的東西,但葡萄糖供應不足時,腫瘤沒有餓死還不斷生長。這是因為腫瘤中有大量的乳酸,乳酸解離成乳酸陰離子和氫離子,成為癌細胞的「幫手」,若想有效「餓死」癌細胞,不僅要剝奪葡萄糖,還需破壞乳酸陰離子和氫離子的協同作用。
研究人員用鹼如碳酸氫鈉(小蘇打)來去除腫瘤內的氫離子,就可破壞乳酸根和氫離子的協同作用,從而快速有效地殺死處於葡萄糖飢餓或缺乏的腫瘤細胞。
靜脈注射用的碳酸氫鈉≠小蘇打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消化道腫瘤內科專家、主任醫師張曉東說:「看了新聞,我的第一反應是媒體又做標題黨!我不知道這個文章是不是經過了研究者的同意才發布的,如果沒有同意就發布,這種行為我們醫生是非常不認同的;再有,這麼初期的一個臨床試驗,我認為不適合做大肆的宣傳。文章標題寫「小蘇打餓死癌細胞」,可是靜脈注射用的碳酸氫鈉和我們吃的小蘇打顯然是不一樣的,這樣的標題黨對患者百害而無一利,對患者、對老百姓都是極其不負責!」
「當然,我沒有看到在線發表的文章的全文,我也不質疑專家的臨床研究,我最早反對的是有些媒體的標題黨行為,小蘇打、反應率100%等都是學術報告語言,根本就不適宜在大眾媒體上做這種標題的宣傳,很大程度上會誤導老百姓。」
小肝癌首選手術治療 5年生存率不錯
「肝細胞癌中單個癌結節最大直徑不超過3釐米或兩個癌結節直徑之和不超過3釐米的肝癌被稱為小肝癌。目前我們對小肝癌的治療還是首選手術,而且5年生存率也不錯。」張曉東主任醫師說。
「當然,手術也有禁忌,比方說患者高齡、心肺功能不好,或者說患者本身就是不選擇做手術等等,那麼還可以選擇射頻治療,也是國際通用的。」
「如果兩種療法都不合適,我們會考慮介入療法,介入療法有很多種,肝動脈栓塞、採用冷凍或熱凍等物理方法把腫瘤給殺死等都是。肝癌病灶很小的時候這些方法都被證明是有意義的,但是和大量的臨床觀察對比,大家還是認為手術應是首選,因為患者生存期最長,獲益人群也是最多的,其次就是肝射頻的方法。」
介入治療類似於「餓」死癌細胞 但有嚴格適應症
「如果病人肝癌病灶比較大,在我們醫院應用最多的就是通過介入栓塞讓病灶縮小。」張曉東主任醫師解釋說,「因為肝癌手術要保持兩個前提,第一要把腫瘤切乾淨,第二要保留足夠多的肝組織,如果病灶太大,把腫瘤都切完了,那麼就會導致剩餘肝組織不夠患者生存之需的情況。介入療法把供應腫瘤的血管栓一下,看能不能抑制腫瘤生長,或者是讓腫瘤縮小一部分,為保留更多肝臟組織的提供可能性。」
「其次是廣泛的肝轉移,我們用介入的療法讓腫瘤生長的慢一些,儘可能減緩腫瘤生長的速度,主要目的就是姑息治療,所以介入療法在肝癌治療上用的確實比較多,但是適應症也是非常嚴格的,不是所有的病人都能夠選擇去介入的。」
40例的臨床研究僅僅是探索研究
對於這一爆炸性的「前沿研究」,張曉東主任醫師強調,「這個研究僅僅是一個小樣本的臨床研究,距臨床應用還差的遠,治療只針對單灶的小肝癌,新聞報導中說研究中反應率是100%有效,但這並不意味著能適用到所有的肝癌病人治療中去,目前小肝癌規範治療還是以手術和射頻治療為首選,各個醫院如有臨床研究也要通過嚴格的倫理委員會審批和患者知情同意。」
張曉東主任醫師還說:「肝癌是一種非常難治的腫瘤,在我國的發病率還是比較高的,為了治療肝癌,研究者們也是想盡了一切辦法、採取了各種的手段,非常支持同行們的研究,但過早的在公眾媒體上報導還是不妥。
事實上,任何一個新藥或一個新的治療方法,想要拿到臨床上去推廣,必須達到III期隨機對照臨床研究才行,40例的臨床研究僅僅是探索研究而已。其實肝癌治療在國際上和國內都是有共識和指南的,任何治療不能超越這個原則。」
聽了張主任的解說,大家是不是對肝癌的治療更了解了呢?是不是對這一新療法的認識更全面了呢?
最後小編在這裡附上浙江大學腫瘤研究所胡汛教授和浙二放射介入科晁明教授對於TILA-TACE療法的解答。
附:(此部分摘自《每日經濟新聞》)
小蘇打是如何治療癌症的?喝小蘇打可以治療癌症嗎?
晁明:
喝鹼性水確實有益健康,這是公認的常識。好的礦泉水,一定是偏鹼性的。但是,鹼性水是否有抗癌的作用?這個沒有研究。口服鹼性水,是否能抗癌?我也不清楚。國外確實有個報導案例,一個腎癌患者,不能手術、放化療,醫生推薦他喝蘇打水。但這是個別案例,不代表嚴謹的科學,是否是小蘇打起了作用,不知道。
我們的研究中,採用的治療方法是直接針對滋養腫瘤的血管,向瘤體注射碳酸氫鈉(小蘇打),而不是喝小蘇打。我們始終認為,這只是一個初步的研究,真正的科學需要反覆驗證。很多人給我打電話,第一個問「是不是真的?我可以斬釘截鐵的說,我們的研究是真實的。
小蘇打治療癌症,除了肝癌,對哪些惡性腫瘤有效?
晁明:
本研究中有非常嚴格的定義,針對原發性的肝細胞肝癌患者。其他腫瘤,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但是胡教授團隊發現的原理,對很多實體腫瘤有共性,具體如何治療,需要進步一探索,比如腫瘤的部位、血供條件、能否進行栓塞等等。
比如,腫瘤長在腦部,栓塞的時候很難避免正常組織不受損傷;再比如,肌肉部位的腫瘤,栓塞必須很仔細,否則會造成肌肉壞死。
我們的研究,在原發性肝細胞肝癌患者身上,報告了這麼一個現象,轉移和復發的肝癌不在本研究範圍之內,也希望今後有更多的學者參與到這個研究中來。
所有的肝癌患者,都可以嘗試這種新的治療方法嗎?
晁明:
首先希望公眾明白一個事實:腫瘤是一個全身性疾病,需要綜合治療。即使在我們的研究中,也需要其他科室的配合,比如放療,肝癌很容易侵犯大血管,治療癌栓就需要做精準放療。所以,這不是我們個人的成功,後面還有很多團隊的努力。
TIlA-TACE目前針對原發性肝細胞肝癌的終末期患者,我們還沒有突破。從醫學角度來說,腫塊大於3公分,就算中期;有脈管侵犯或肝外轉移,就屬於晚期。大量腹水、黃疸,這些屬於本項治療的禁忌。
這個治療,什麼時候可以大規模的推廣?
晁明:
今年6月份,我和胡教授參加的亞太心血管國際年會上,已經介紹了這個方法;今年5月,我們主辦的一個創新高峰論壇上,也介紹過,這其實就是推廣,其他醫療機構如果感興趣,有能力,也可以開展這種治療。
但是,就我們的研究來說,後續還需要大樣本的隨機對照研究。至於,什麼時候才能成為一種成熟的、常規的治療項目,結果是自然流淌出來的,我們不追求速度。
40人的研究,樣本量是不是太小,無法說明問題?
胡汛:
臨床研究,有大樣本研究、小樣本研究,我們這次是一個小樣本、單中心的研究。
我們開展的研究是探索性的研究(PilotStudy),前沿性的研究。我們只是引領性的作用,向大家報告了這麼一種現象。
接下來有什麼研究計劃?
晁明:
目前,我們正在對所有經過這項治療的病人的情況,做一個統計。eLife也希望我們報告後續的研究進展。
另外,我們還在做一個工作,看看不使用化療藥物,能否取得同樣的治療效果。這項研究中,病人都是接受化療的。如果可以(不用化療),對病人來說,就可以大大減輕痛苦和醫療費用。
這個治療,有沒有什麼副作用?
晁明:
從我們的研究來看,副作用不大,完全可以耐受,因為是局部的化療,遠小於全身化療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