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網6月12日訊 2020年的春天,有一群青年學子映入人們的眼帘。他們將自身研究的專業知識落地生根,幫助雲南紅河州貧困縣綠春實現脫貧。「海藥綠春供銷社」由中國海洋大學醫藥學院四名博士、三名碩士和一名本科生組成,他們中既有多篇sci加持的科研學霸,也有連年斬獲一等獎學金的學生骨幹,團隊將專業實踐應用於綠春特產鐵皮石斛,在豐富藥理藥效的基礎上細化了食用指南,製作了專業科學的推廣手冊,並無償分享給綠春當地的企業,幫扶綠春增產1.7萬銷量。「綠野仙蹤」團隊由六個大學生組成,他們定位目標人群、分析路線季節、學習當地方言,依託所學知識,從實際出發,為綠春製作了特色旅遊線路、手冊和宣傳視頻,為助力脫貧傳遞美好。
「我們希望能切實將科研與人民的需求有效結合,將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用我們自身的力量為脫貧攻堅工作助力前行。」這是這些青年學子們的發自內心的共同心聲。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積極尋求來自各方的專業幫助,在學術方面,他們對接專業老師,及時攻克技術難題;在實際問題方面,他們不畏困難迎難而上,腳踏實地刻苦鑽研。「儘管疫情時期我們沒有辦法到綠春去,但直播通過線上問診、實際對接等方式我們能夠深切了解到當地面臨的一系列困難,我們希望充分利用專業知識,學以致用,更重要的是通過我們成為當地應用與高校科研之間的橋梁。」中國海洋大學2018級財務管理專業宋雲吉說。
據介紹,自新冠疫情爆發後,綠春縣農產品出現嚴重滯銷,作為定點幫扶高校,紅旗智援博士團率先向全國高校發起「智援綠春」的扶貧倡議,中國海洋大學定點扶貧工作組提前啟動智營銷與旅遊DIY專業賽事,引導市場營銷、電子商務和旅遊管理專業學生以「網際網路+」思維發揮專業所長,幫扶綠春縣緩解因疫情產生的農產品滯銷及旅遊人數銳減等壓力。比賽得到山東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聯盟單位以及四川大學、廈門大學、重慶大學等11所高校商學院的大力支持,吸引來自全國20所高校的214支隊伍,共計1341名青年學生參賽,通過微商營銷、直播帶貨等形式,幫助綠春縣等貧困地銷售滯銷農產品110.4萬餘元,製作發布的綠春旅遊公益廣告累計播放量達29.8萬次。
童婧媛是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的一名學生,作為綠春走出來的學子,當聽到中國海洋大學發起家鄉幫扶行動時,她毅然決定投身於這份事業。她與同樣是來自綠春的晉中學院大學生曾心一起,參與了海大舉辦的「智營銷」大賽,通過實地調研農產品的滯銷情況,幫扶家鄉銷售滯銷農產品。「雖然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但我們從來沒有放棄同心協力反哺家鄉的信念,這次活動更加堅定了我畢業之後回到家鄉,建設家鄉的信念。」童婧媛向記者說道。
綠春縣副縣長李批龍向中國海大對綠春縣的鼎力幫扶表示感謝,他表示,智營銷大賽累計銷售百餘萬的農產品,有效緩解因疫情帶來的農產品滯銷問題,極大拓展了產品銷售渠道,豐富了營銷手段,提升了品牌價值。旅遊DIY大賽為綠春設計出多條旅遊線路,這在綠春發展史上還是首次,對今後開發旅遊資源、推動產業扶貧等有著重要的意義。未來,將把本次大賽的成果融入綠春縣旅遊發展「十四五」規劃中,在今後的工作中進一步尋求海大的專業支持。
匯聚青春力量和智慧,中國海洋大學將人才培養與脫貧攻堅有機結合。近年來,管理學院持續深化「三全育人」綜合改革,以社會實際需求為題目,依託專業教師廣泛聯繫各高校師生,搭建科研平臺,開啟了走出海大、走出青島,面向全國、服務地方的新局面,打造出「課程育人」和「實踐育人」協同的專業品牌,首創「專業學習」與「社會應用」共進的育人模式,學生參與專業實踐的人數和成效穩步提升,在親身感受國家發展變化的同時思想政治受到洗禮。
接下來,中國海洋大學將繼續以學以致用為目標,號召青年人利用專業實踐勇擔扶貧使命、愛國力行。「我們要立足『網際網路+』思維,運用專業知識,推動形成智援扶貧攻堅、專業實習實踐、網絡思政教育「三位一體」的實踐育人新途徑。」中國海洋大學黨委常委、總會計師王劍敏說。
通訊員 薛清元 關卓倫 半島網記者 於潤
返回半島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