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要任命歐巴馬擔任美國駐英大使?歐巴馬,這是不懂美國政治

2020-12-14 騰訊網

在此次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中,拜登的遭遇可以用「得道多助」這個詞來形容,因為他得到了兩位美國前任總統---小布希和歐巴馬的鼎力相助,特別是歐巴馬,對這位曾經的老搭檔可真的沒得說,不僅在大選期間勸退參選的桑德斯,而且還力排眾議,推薦女議員卡瑪拉·哈裡斯助力參選,才最終讓拜登能夠以較大的比分贏得勝利。

對於這些大佬,拜登在大選之後很顯然是要一一予以回報的,而且已經開始有傳聞稱拜登在當選之後,可能會提名歐巴馬擔任美國駐英大使,以酬謝他在大選期間的付出。

不過,這種傳聞很顯然並不靠譜,因為這種做法存在著兩個方面的錯誤,拜登作為在美國政壇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老政客,肯定不會這麼做。

首先,拜登這麼做有違美國的政治傳統。

在美國政壇中,政商兩屆的高官是經常相互流動的,這種流動可以被看做是「合法」的政治交易,政客在任職官員期間幫助某些財團推動有利於他的政策,等到官員離職再去這些集團擔任高管,從此過上福利優渥的生活。

事實上,包括總統在內的美國高官,他們在任職期間可以說「十分清廉」,是因為商人給他們的「賄賂」要等到他們退休之後才會兌現,這種情況早就成為了美國社會公開的秘密。

所以歐巴馬在退休之後,其得到的隱秘收益,早就能幫助他安然渡過餘生,根本就不需要再次出門擔任官職,這一點與其他國家存在著本質上的不同,而拜登作為一位老政客,當然知道怎麼去彌補歐巴馬,絕對不可能會任命他去做美國駐英大使。

其次,拜登如果任命歐巴馬擔任駐英大使,會引發一系列政治尷尬。

眾所周知,歐巴馬並不是一位普通的美國人,而是美國第44任總統,在美國的官僚體系中,他的履歷早就走到了極致,這也就意味著一個小小的美國駐英大使,根本不可能會引起歐巴馬的興趣,而且一旦任職還會引發美英兩國之間的政治尷尬。

因為到時候,英國政府不知道該用什麼樣的禮儀來接待歐巴馬,從而引發外交上的糾紛,所以直到拜登如果有一點政治頭腦,就一定會避免讓歐巴馬遇到這樣的尷尬,除非拜登對歐巴馬心懷惡意,才會用美國駐英大使來「羞辱」歐巴馬。

所以,作為在美國政壇上摸爬滾打了幾十年的老人,拜登是絕對不會做出這種沒腦子的事情的,這麼做不僅會阻礙其他年輕人進步的機會,而且對歐巴馬也是極度的不尊重,拜登如果想要感謝歐巴馬,有的是辦法可以不動聲色地給予其好處,而完全不需要用任職官員這種方式,畢竟美國人也是講政治正確的,講面子的,這種大張旗鼓地給好處,可沒辦法給選民交差。

相關焦點

  • 外媒:歐巴馬將出山?拜登有意聘歐巴馬擔任英國大使
    歡歡老師推薦的深度好文: 拜登或提名歐巴馬任英國大使? 11月9日,英國媒體援引保守黨的一位資深人士的話報導稱,如果拜登上任,他很可能提名美國前總統歐巴馬來擔任美國駐英國大使的職務。
  • 拜登公布一份500人任命名單,超過半數是女性!
    過渡團隊成員負責美國財政部、國防部、教育部及司法部等機構的交接工作,這份名單非常照顧一些政治正確的民主黨人,而且成員一半以上都是女性,40%以上為非白人和少數族裔群體。這反映了拜登未來任命官員的方向。可以說它是一份論功行賞的名單,包括美國財政部、國防部、司法部等重要機構都插入了不少歐巴馬政府時期的官員。
  • 或提名迪士尼高管任駐華大使?拜登過渡團隊:討論大使任命為時過早
    (觀察者網訊)由於中美關係極為重要,拜登政府的美國駐華大使人選一直備受關注。在「政治新聞網」猜錯拜登會提名布蒂吉格擔任後,又一家美媒爆料稱,拜登可能會任命迪士尼執行董事長鮑勃·艾格(Bob Iger)來擔任這一關鍵國家的大使。
  • 拜登或將任命歐巴馬為司法部長?為他升任最高法院大法官鋪平道路
    一位曾在兩位共和黨總統任職期間工作的律師公開呼籲喬·拜登,呼籲拜登選擇前總統巴拉克·歐巴馬擔任他的司法部長,以幫助「重建法治」並提高他在疏遠的選民中的可信度。曾在隆納·雷根和喬治·H·W·布希總統任內擔任法律顧問辦公室主任的道格拉斯·克米克表示,任命歐巴馬為美國最高執法官員,將有助於安撫選民對美國兩極分化的現狀的不安,他們認為拜登應該團結更多人。克米克還曾在歐巴馬政府擔任美國駐馬爾他大使,在《國會山報》發表的一篇文章中,克米克為呼籲拜登任命歐巴馬為司法部長提出了幾點理由。
  • 歐巴馬說美國正走向分裂,並且提到了中俄,說自己不會重返白宮
    大選已經過去了10多天了,但是感覺這場大選到現在也還沒有結束.因為拜登和川普他們兩個人都宣布自己當選了美國的總統,其實根據美國媒體公布出來的投票數據來看,拜登明顯領先了川普270張選票,根據美國法律來說的話拜登才是下一任的總統。
  • 日本搶抓「拜登人脈」全靠她?不諳政事卻當上大使,被罵「花瓶」卻...
    這位昔日「第一千金」,有錢有權有資源,曾多次為歐巴馬和拜登站臺,還是美國首位駐日女大使。她一插手,菅義偉和拜登都得給個面子也不足為奇。 毫無外交經驗的女大使 卡羅琳似乎和日本有不解之緣。她人生的關鍵節點,都和日本緊密相關。
  • 美媒:拜登或提名歐巴馬政府國安助理多尼隆擔任CIA局長
    兩名知情人士透露,在美國大選中獲勝的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傾向於任命歐巴馬政府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湯姆·多尼隆(Tom Donilon)為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
  • 當著所有人的面,歐巴馬說出讓拜登心驚的話
    據海外網報導,在美媒專訪時歐巴馬曾說道:如果有一個替身,他希望有第三個總統任期。這是否意味著歐巴馬有意還想再登王位?眾所周知,拜登在歐巴馬上任之時是輔佐歐巴馬的副總統,之前也有傳言,等拜登上位後會繼續沿用大多數當時歐巴馬團隊中的人,加之拜登年事已高,身體精力狀態不行,這是否意味著拜登就是歐巴馬的「替身」?
  • 美國正面臨分裂危機?歐巴馬拒絕回歸白宮,採訪時更提及到了中俄
    歐巴馬呼籲共和黨接受事實歐巴馬在成為總統之前,是一名非常出名的律師,這一點眾所周知,而在談及美國民主緊隨以及對於法律、憲法等相關層面,可謂是娓娓道來。歐巴馬表示,在缺乏"可信指證"的情況之下,川普團隊反覆強調"民主黨舞弊"的行為,這不僅給美國民眾帶來極其不好的影響,同時也影響美國的國際形象。
  • 拜登馬上入主白宮,是歐巴馬的第三任期?美媒:是希拉蕊第一任期
    此前"歐巴馬第三任期"的說法傳得沸沸揚揚,但是美國Politico新聞網12月17日的文章給出了一個新的觀點:這是希拉蕊的第一任期。拜登團隊開始逐步敲定一連串內閣人選。拜登的首選名單中,有不少人都是"白宮老人",有在歐巴馬政府內任職的經歷。美國媒體稱拜登選人的標準是"經驗"與"專業"相結合,光是在這一點就打敗了川普。 但同時也有聲音質疑,拜登是在組建"第三屆歐巴馬政府"。
  • 美國候任國務卿布林肯:他是拜登的「另一個自我」
    11月23日,美國「當選總統」拜登宣布將提名安東尼·布林肯擔任國務卿。作為總統的首席外交事務顧問,國務卿多在國際舞臺上縱橫捭闔、折衝樽俎,塑造並體現著美國的國際形象。布林肯何許人也,能讓拜登委以重任?在巴黎的美國人布林肯(人稱託尼)1962年出生於紐約的一個外交世家,是猶太裔。其生父唐納德(Donald Blinken)曾任美國駐匈牙利大使,其叔父艾倫(Alan Blinken)曾任美國駐比利時大使。布林肯幼年時父母離異,母親朱迪斯後來嫁給了一個波蘭裔美國人薩繆爾·皮薩(Samuel Pisar),移居巴黎。
  • 花長春:從拜登內閣人選看其新政方向之外交篇—海外政治觀察系列
    安東尼·布林肯,58歲,猶太裔男性,曾就讀哈佛、哥大,出生於外交世家,父親和叔叔曾分別任美駐匈、比大使,妻子曾任拜登政府間事務和公共聯絡助理,後出任分管教育和文化事務助理國務卿。1962年,布林肯出生於紐約州的一個猶太外交世家,父親是美國駐匈牙利大使,而叔叔是美國駐比利時大使。
  • 戴琦獲拜登提名出任美國貿易代表 萊斯掌白宮內政委員會
    (圖/翻攝自US-China Business Council) 文/中央社德拉瓦州威明頓10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今天選擇前總統歐巴馬時代的國家安全顧問萊斯出任白宮內政委員會主席,華裔美籍戴琦擔任美國貿易代表。
  • 人物︱下任美國務卿布林肯:拜登老相識,熱衷搖滾的樂隊主唱
    當地時間11月23日,拜登公布了6位重要的外交及國家安全領域人事任命。其中,拜登的國家安全顧問、歐巴馬時期的美國前副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被提名為下一任美國國務卿。未來國務卿的外交政策主張拜登11月23日提名的這批人事任命中,除了傑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的國家安全顧問任命,其他職務的任命都還需要經過美國國會參議院投票確認。布林肯在其推特上表示,一旦其新職位得到確認,他將全心全意承擔國務卿的使命。
  • 美國印第安納州:紅州印記 拜登能否複製歐巴馬的奇蹟
    然而在2008年,印第安納州的11張選舉人票,也悉數盡歸歐巴馬這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手中。威斯康星、維珍尼亞和艾奧瓦等重要州份都成為他的囊中物,傳統「紅州」印第安納州變藍,更是讓不少人感到意外。 要了解拜登今屆在印第安納州的勝算,大概可回顧2008年歐巴馬是如何拿下該州。
  • 「政治正確」的拜登會選華裔當商務部長嗎?這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如今,51歲的海恩斯將成為美國史上首位女性國家情報總監。 68歲的格林菲爾德(Greenfield)則被提名為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這是一位非洲裔的黑人女性外交官,其曾擔任過歐巴馬政府的助理國務卿。 此外,前美國國務卿克裡(Kerry)則被提名為氣候問題特使。氣候問題正是拜登在競選綱領中提到的重要環節。
  • 他是拜登正在考慮的駐華大使人選?什麼來歷?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陳徵、廖穎華】據美國媒體透露,拜登考慮提名競選時的對手皮特·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擔任美國駐華大使。多名華盛頓資深政治新聞記者都表示該提名對布蒂吉格是個好消息。
  • 川普挖坑,拜登掃雷,美國總統過渡期兩個老頭的政治博弈
    歐巴馬當選美國總統之時,川普已經通過媒體造勢,混跡美國政治圈子。他在推特上跟粉絲們互動不斷,而且不斷地攻擊歐巴馬。這種方法很吃香,因為即便羅傑·斯通說川普對歐巴馬窮追猛打在文化和政治上都不是正確的。但是,川普在蓋洛普民調中卻是第一位。只能說明共和黨的選民喜歡這個。
  • 美國小鮮肉想來中國當大使?拜登寵愛有加,要當總統培養
    經過川普的這一波操作,導致美國最高法院被共和黨的夥伴佔領,一共9個法官,共和黨法官就佔了6個。但結果大家也看到了,川普被自己親手任命的小夥伴背後捅了一刀。美國是總統制,政府各部門首腦都是總統指派,所以每次總統換屆,部長全部都要換一遍。在14個已經公布的內閣成員中,有7人是女性,9人不是白人。可以說這一屆美國政府將會是最為多樣化的一屆。民主黨喜歡搞身份政治,可能越多樣化就顯得自己越名正言順吧。
  • 美國大選成「比爛」,歐巴馬對拜登評價負面:他很擅長把事情搞砸
    但是萬事總有不一樣的,前任總統歐巴馬與前副總統、現任總統競選人拜登之間,似乎就沒有那麼好,至少沒有在任期期間那麼的甜蜜。歐巴馬作為美國第一任黑人總統,不管怎麼說算是一個打破世俗偏見成就自己的角色了,其左右逢源的能力,以及對抗政敵對自己的抵抗方面,都在自己的耕耘下有所建樹,算是一個在美國近幾十年來,非常不錯的政治精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