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與法拉第:師徒反目那些事兒

2020-12-22 蝌蚪五線譜

管理學上有種較普遍的「戴維現象」,說的是像戴維一樣的伯樂發現並培養千裡馬法拉第後,又限制和阻礙法拉第的發展。這兩位在人類化學史上都聲名赫赫的大人物,昔日感情深厚的「」師徒」,到底又是為了什麼一朝反目的呢?

這一切都是自私在作怪。

戴維(左)與法拉第(右)曾是相知多年的師徒(網絡圖)

公元1829年5月29日,瑞士日內瓦的一家醫院裡,舉世聞名的化學家戴維即將告別人世。「親愛的戴維,你一生中發現這麼多東西,感覺最大的發現是什麼呀?」一位友人問道。

「我最偉大的發現是法拉第!」病床上的戴維幾乎脫口而出。或許,這句話他已想了很久很久,現在說出來,反而感到釋然。或許,他還想說,「我死後,法拉第將給世人更多的貢獻,而他與我的恩恩怨怨,也就此結束!」

他們的故事,要追溯到20多年前。

英國著名化學家戴維畫像(網絡圖)

特殊的禮包

那是一個火熱的夏天。戴維從英國皇家學會(注一)講課後回到家裡,僕人送上來一個大大的禮包。當聽僕人說是一個書店的裝訂工所寄時,他面露不豫。因為他不喜歡收陌生人的東西,尤其是生活在底層的陌生人。

可是,當戴維打開禮包,發現是一本厚厚的筆記本時,臉色由不快變為驚訝。筆記本封面是一排描黑的大字:《戴維老師講演錄》;內文雖然寫得密密麻麻,但字體很工整,裝訂很規範。「這不是我前幾天講的關於發熱物體的課程內容嗎?」他頓時醒悟過來。

筆記本裡夾著一封信。「尊敬的戴維老師……」開頭很受用。原來,這是一個叫法拉第的年輕人寫的。他說,自己是鐵匠的兒子,因為家貧12歲就做了報童,後來到書店到了一名裝訂工。在為別人裝訂圖書的時候,他對物理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年輕時的法拉第(網絡圖)

「我夢想有一間屬於自己的實驗室,儘管我知道對於我這樣的窮人來說很難,但我還是不願放棄。我向店老闆要了一間很小的空房,把人家扔掉的空瓶子撿回來,又買了一些廉價的實驗器材做實驗。因為要建造科學的殿堂,必須要以實驗為地基。從此,我下班後除了讀物理書籍外,就是做實驗……」

讀到這裡,戴維不禁有些感動。因為年輕人與自己的人生經歷頗為相似。戴維本是木匠的兒子,父親逝世後,16歲的他到藥房到學徒。從此,他一邊學醫,一邊用各種器材做實驗。後來,一位叫瓦特的科學家推薦他到某研究所當管理員。自此,戴維走上科學研究的道路,並因發現笑氣而名揚天下。

「感謝尊敬的顧客當斯,是他贈送我一張皇家學院的講座入場券,使我有機會聆聽您的教誨和指點。為此,我拿出幾乎所有的積蓄,買了一套像樣的衣服,和高檔的鋼筆和筆記本。因為這是我第一次跨進皇家學院的大門。課堂上,我全神貫注地聽著你講的每一句話,盡最大力量記錄下來,一頁又一頁,直到筆記本寫完……」

讀到這裡,戴維不禁站了起來。他雖然想不起曾經的課堂上有這麼一位聚精會神的年輕人,但他能想像一個底層人邁進皇家學院時那種忐忑的心情。

戴維講課(網絡圖)

「我不敢奢求要成為您一樣的科學家,但我希望向您一樣的科學家靠攏。為此,我給皇家學會會長班克斯爵士寫信,乞求在那裡找份工作,掃地、打雜都行。可是,他拒絕了。經過再三考慮,我鼓起勇氣給您寫這封信,並且把那本筆記本重新謄抄了一遍,以示尊重。但願您能百忙中見我一面,聽聽一個喜歡科學的窮孩子的真切想法……」戴維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從筆記本謄抄、裝訂的技巧,及信件裡誠摯得體的語句中,他仿佛看到了小夥子周密謹慎、井井有條的做事作風,這是科學研究不可或缺的東西。

很快,戴維在實驗室裡接見了那位叫法拉第的年輕人。儘管這個出身寒門的小夥子穿著不大合身的外套,初見偶像的興奮又讓他略帶靦腆,但這一切沒有磨蝕掉源自心靈的淳樸本色。或許是木匠的兒子與鐵匠的兒子之間存在著天然的親近感,戴維對法拉第的印象非常好。臨別時,他讓法拉第回去等待好消息。

後來,在戴維的運作下,法拉第如願以償地進到皇家學院的化學研究室,做了戴維的助手。戴維和法拉第的師徒故事第一幕:「伯樂與千裡馬」的篇章至此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戴維和法拉第效力的皇家學院(網絡圖)

痛苦的助手

進入皇家學院後,法拉第懷著感恩戴德的心情,全力支持和配合這位主人兼老師的工作,年復一年,毫無怨言。

當然,這個過程中,法拉第沒有停下學習和研究的步伐。

公元1813年10月,戴維帶著新婚夫人到歐洲拜訪各國的科學家和學者,法拉第以助手兼僕人的身份隨行。戴維會見學者之前,法拉第不眠不休地準備資料;老師與別人交流時,法拉第則站在一旁當記錄員;而在戴維夫人眼中,法拉第不過是忠心的奴才,不允許同桌吃飯,個人出行時法拉第只能拎包……

法拉第表面雖然無怨無悔,但內心其實是痛苦的。因為在整理老師的交流資料中,他得知奧斯特(注二)正在研究電與磁的關係。雖然自己對此很感興趣,但在老師眼中,研究電與磁是他的專利,畢竟「在那個時代,公認的科學家注目某一領域的工作時,就認為下層的人不能進入那同一個領域。」(《科學蒙難集》,解恩澤主編)憑他對老師的了解,老師不會同意自己研究電與磁的。

奧斯特和他的實驗(網絡圖)

原來,法拉第一直對電學很感興趣,在書店當裝訂工時就做過電學的實驗。進入皇家學院後,他配合老師做化學實驗,幾乎放下了電學研究。此次歐洲之行,他敏銳地發現了奧斯特在電與磁研究方面的重要意義。回到英國後,法拉第便抽下班時間研究電學。

幾年後,戴維帶著法拉第參觀科學大咖沃拉斯頓(注三)關於電與磁關係的實驗。實驗過後,戴維外出訪問,留在倫敦的法拉第查閱了有關電與磁的一切文獻,重複了一系列的實驗。通過簡陋的裝置,法拉第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電動機。顯然,奧斯特只是發現了電流的磁效應,法拉第則掌握了電與磁的相互轉變及更多理論。

法拉第在實驗室(網絡圖)

朋友們都認識到這個發明的重要性,規勸法拉第抓緊對外公布。按道理,法拉第應該等戴維回來,詳細匯報後再公布。考慮當時各國研究電與磁方面的競爭異常激烈,而戴維歸期未定,法拉第遂公布了這個結果,然後拋下歐洲科學界的一片譁然,帶著新婚妻子去遠方的海濱度假。

此時的他萬萬想不到,他的這一舉動,會引起恩師戴維的巨大不滿,進而引發整個學界的巨浪滔天......

「剽竊」事件

話說戴維剛回到倫敦,就被一則消息當頭棒喝。原來,自己引以為傲的學生、最忠心的助手,背著自己,闖進了私家領地,摘取了最大的果實。「他怎麼能這樣呢?電磁學研究是我或沃拉斯頓的領域,一個小小的實驗員,怎麼如此不守規矩?」氣極敗壞的戴維想把法拉第找來罵一頓,但問了半天才知道,這位學生居然——度假去了!

「你不仁,休怪我不義。」戴維決定「反擊」。

這些年的成功,讓戴維飄飄然起來;被封為爵士後,他更是認為自己高人一等。他忘記了自己是木匠出身,忘記了法拉第是一個為人誠實、謙虛謹慎的人。歸根結底,是他擔心學生超過老師的聲譽。

嫉妒讓人瘋狂!

不久,法拉第回到倫敦,也被一記「悶棍」敲懵了。英國科學界的學者們都在議論一件事,就是法拉第「剽竊沃拉斯頓的研究成果」。法拉第忍受不了自己的人格受到懷疑和玷汙,當即去沃拉斯頓的辦公室,問是怎麼回事。沃拉斯頓讓法拉第再做了一次關於電動機的實驗。看到這一切,沃拉斯頓高興地說:「你發明發動機的方法與我完全不同。關於你『剽竊』我研究成果這件事,純屬子虛烏有!」

沃拉斯頓(Wollaston ,William Hyde)英國化學家及物理學家。(網絡圖)

得到這個答案,法拉第心安多了。他天真地認為,現在只要老師戴維站出來說句公道話,一切就會真相大白,畢竟沃拉斯頓做實驗時,只有自己和老師在現場。

一天、兩天……法拉第等來的是沉默。聯想到沃拉斯頓的言行,和近來戴維陰沉的臉色,他終於弄明白了:原來,我得罪老師了!

我真的錯了嗎?法拉第知道,自己追求科學的真理沒有錯,但老師接受不了,嫉妒讓老師做了一次小人。

從此,戴維與法拉第表面和和氣氣,但再也沒說過一句心裡話。

唯一的反對票

話說戴維原以為自己略施小計就會讓法拉第前進的步伐減緩下來,但實際情況並非這樣。

為了恢復自己的名譽,法拉第徵得沃拉斯頓的同意後,公開發表了一篇關於「剽竊」事件來龍去脈的文章,裡面自然沒有提到戴維。「剽竊」事件的疑團煙消雲散後,同事們對法拉第重新產生好感,並一致推薦他加入皇家學會。

「你才22歲,進入皇家學會還為時過早。再鍛鍊鍛鍊。」戴維認為自己身為皇家學會的會長,還是法拉第的恩人,可以主宰學生的一切。

「老師,他們要推薦我,我也沒辦法。」法拉第小心翼翼地回答。

戴維無話可說。當時皇家學會對新成員入會採用的投票表決制,會長只能代表一票。考慮到眾人一心向著法拉第,戴維只有行使會長的權利,讓選舉會一拖再拖。公元1824年1月8日,選舉會召開。法拉第以一張反對票的結果入選皇家學會。

法拉第很清楚,這張反對票來自自己的恩師!

其實,他對戴維的感情很複雜:既有對老師賞識的感恩,也有老師長期壓制的不滿。經過慎重考慮,這位平民科學家選擇了妥協與低調。從此,法拉第「放棄了他的電學試驗,轉向研究用鋼與其他金屬做成合金,以改善鋼的性能的問題」(《科學蒙難集》,解恩澤主編),後來又致力於光學玻璃的研製。可惜,這些研究都沒取得突破性的進展。科學領域裡,科學家放棄自己所長專攻短項,談何容易?

戴維和法拉第在實驗室(網絡圖)

歷史的車輪駛向1829年,由於長期過度勞累及壓抑的心情,年僅50歲的戴維生病去世。人之將死,其言也善。戴維那句「我最偉大的發現是法拉第」,不但算是了結了與法拉第的恩怨,也成為了科學界的名言。

後記

為戴維去世難過一個多月後,法拉第經過痛苦的抉擇,他於當年7月4日致函皇家學會,希望擁有自己獨立的實驗室,還要從事心愛的電磁學。結果自然獲批。理智而質樸的他一直把戴維記在心間。幾年後,他在某會議室看到恩師的畫像,發顫地說:「我的朋友,這是一個偉大的人!」

公元1831年10月19日,法拉第通過實驗歸納出電磁感應想像,從而實現了「變磁為電」的理想。然後,他開始全力創作《電磁實驗研究》一書。

這一年,他40歲。

法拉第和電磁感應現象(網絡圖)

英國人託馬斯·富勒說過:「妒忌使他人和自己兩敗俱傷。」 在逐漸成為法拉第進步的絆腳石之後,戴維自己的科研和健康就在走下坡路,直至英年早逝;而如果不是他的阻礙,法拉第註定能為人類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放眼古今中外,這樣的例子在科學圈,在人類社會各個領域都不鮮見。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即使不是一方巨擘,平凡如你我,應該也能從戴維和法拉第的故事裡得到些許啟示吧。

相關焦點

  • 僅有小學文化,卻成為電磁學先驅——法拉第
    在聽完戴維的課程後,法拉第將自己聽課的筆記裝訂成小冊子,並命名為《戴維老師講演錄》,寄給了戴維,並且筆記本裡夾雜了一封信,信中這麼寫道:「尊敬的戴維老師,自己是鐵匠的兒子……如此等等悲慘的遭遇,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戴維看到這封信後,聯想到自己,覺得與自己的人生遭遇是如此的相似,到戴維的皇家研究院實驗室任實驗室助手,這是法拉第一生的轉折點。他從此走上了成為一個偉大物理學家的道路。
  • 最帥的化學家——戴維!(下)
    他又仔細衝洗了其他U型管,不管衝洗的多乾淨,重複實驗以後,那些油狀物還是會出現。他終於忍無可忍,將U型管鋸開,管中一下子衝出一股黃綠色氣體,其中的油狀物也不見了。晚年的戴維讓粉絲們大跌眼鏡,他後來跟一位富裕的貴族寡婦結了婚,讓眾多追求者大失所望。在結婚前夕,他被授予準男爵的稱號,從此以後,他的名字「漢夫裡*戴維」前面多了一個「爵士(Sir)」頭銜,大家都被迫叫他「戴維爵士」了。更為人遺憾的是,他竟然開始壓製法拉第,這段有了好的開頭的師徒佳話讓人猜不到結局。
  • 1819年,戴維寫信邀請法拉第去羅馬,同他合作攻克難題!
    1818年,戴維爵士再次到歐洲大陸訪問。這次他是應義大利科學家的邀請去解決考古方面的難題。公元79年維蘇威火山爆發,埋葬了兩座城市,一座是龐培,另一座是赫庫蘭尼姆。義大利人在赫庫蘭尼姆廢墟裡,發掘出多卷用紙草編織的古書。這些古書已被粘成一團,很難把它們分開。
  • 彎道超越——電磁研究接力中的第三棒——法拉第的電動機和發電機
    幸運女神眷顧了法拉第,在這些做報告的教授中,他認識了著名的化學家戴維——就是那個在元素發現大爆炸時期發現了最多元素的戴維——他深深地被這位學識淵博的教授所折服,於是和往常一樣,他把戴維的講話認真記錄並且整理成冊。他把他整理好的戴維講話記錄寄給戴維,並且還附了一封長信。在信中,法拉第讚美了戴維的研究成果,並且表示,他願意跟隨戴維,從事科學研究。
  • 通信名人傳奇:麥可 · 法拉第
    收到書信的漢弗萊 · 戴維深感震驚——他沒有料到,自己總共才 4 個多小時的演講,法拉第竟然記下了 386 頁的筆記!所有內容一字不落,沒細講的也都被補充完整。當天晚上,漢弗萊 · 戴維就給法拉第回信,毫不吝嗇地表達了自己的欽佩之情——「先生,我願是你的順從、謙恭的僕人。我很樂意為你效勞,我希望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
  • 法拉第:麥克斯韋背後的男人
    聽了多次演講後,法拉第把戴維演講的內容整理成冊,裝幀成書,寄給了戴維,戴維見到書後大吃一驚,要知道戴維是實驗物理學家,又少年成名,行事不拘小節,實驗時任性而為,能不能下次重複自己的實驗自己都說不準,實驗記錄自然潦草,見到如此良質美材,難免食指大動,輾轉反側之後,戴維決定招法拉第進入皇家學會實驗室打雜,由此可見,學會一門技術是多麼重要。
  • 電磁感應理論之父,法拉第傳奇
    作為鼓勵,當斯先生把4張皇家學院漢弗萊·戴維教授科學講座的入場券贈送給了法拉第。 漢弗萊·戴維(Humphry Davy)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23歲就成為了皇家學院的化學教授,33歲成了皇家學院的靈魂人物。
  • 科學網—戴維爵士與平民法拉第
    「我發現了法拉第。」戴維回答。 1778年,戴維出生於英國彭贊斯的一個貧民家庭,他的父親是個普通的木器雕刻匠。通過勤苦自學,戴維成為著名化學家託馬斯·貝多斯的實驗助手。1799年,戴維發現笑氣的麻醉作用,在學術界引起關注。在化學方面,戴維最大的貢獻是開闢了用電解法製取金屬元素的新途徑,即用伏打電池來研究電的化學效應。戴維是世界上首位分離出鈉和鉀的科學家,被譽為「無機化學之父」。
  • 從相知到「相殺」,戴維和法拉第這對師徒因何分道揚鑣?
    法拉第傳. 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 戴維的偉大發現(圖)
    一天的勞動,大家都筋疲力盡,惟有他一聲不吭地找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在暗淡的燭光下苦讀,那些化學實驗令他痴迷不已。他夢想著有一間實驗室,向店主要了個小小的空房,布置成實驗室。他撿拾別人不要的瓶子等廢物,省吃儉用買一些最便宜的藥品,房子裡慢慢堆積如山。在昏暗的光線下,他仔細觀察並記錄著實驗的過程以及結果。這樣的日子,他持續了整整8年!
  • 古代科學家的故事,法拉第,出生貧苦的電學之父
    丹斯送給法拉第4張皇家學院的聽講券。法拉第以極為興奮的心情,來到皇家學院旁聽。做報告的是誰呢?正是當時赫赫有名的戴維。法拉第非常用心地聽戴維講課,瞪大眼睛,豎起耳朵,生怕漏掉一個字。回家後,他把聽講筆記整理成冊,作為自學用的《化學課本》。
  • 讓電與磁聚首,努力與學習而走向成功的代表人物法拉第
    法拉第首先發現電磁旋轉,即電流具有磁性,後來發現變化的磁場會產生電流。因此發展了電磁感應原理。原來人們只能用電池產生電流,在1831年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原理,表明可以通過運動(切割磁感線)來產生電力。於是,電,才會成為人們不可或缺的東西。法拉第也因此成為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
  • 電磁感應現象的發現者法拉第
    法拉第由一個社會地位低下、其貌不揚、只受過兩年正規小學教育的寒家子弟,變成一名碩果纍纍、功蓋千秋的科學巨擘,這本身就是一個奇蹟。創造這個奇蹟的不是上帝,而是法拉第自己。勤奮是他成功的階梯。大化學家戴維之所以對他另眼相看,不斷提攜,與他的這種品質不無關係。戴維夫人總是視法拉第為僕人,甚至在公共場合不準他同席而食,他並不計較,泰然處之。法拉第曾因質疑戴維發明的「安全燈」的安全性而受到恩師的反感,後者在法拉第候選皇家學會會員時投了惟一的反對票。對此,法拉第並未懷恨在心。他曾無意中在皇家學會圖書室看到戴維的畫像,立刻用充滿感情的發抖的聲音,對友人杜馬說:「我的朋友,這是一位偉大的人!」
  • 戴維爵士為什麼會選擇一個交戰國作為訪問的對象呢?
    法拉第欣然受邀,決定和戴維夫婦一同遊歷歐洲。原計劃規定,除了法拉第外,戴維爵士還帶有一個男僕和一個女僕,可臨到動身,男僕突然拒約不去了。迫於無奈,戴維爵士便徵詢法拉第的意見,是否能屈就一些時曰,暫時兼任男僕,一到法國便另外僱人作僕人。法拉第自尊心極強,他寧可幹最髒、最累的工作,也不願給人做僕人。然而礙於戴維的情面,只好勉強答應。一切準備就緒,1813年10月,正是秋高氣爽的日子。
  • 【科學之光】「電學之父」法拉第的信仰
    法拉第喜歡閱讀物理和化學方面的書,還經常去聽各種科學演講。1812年學徒期滿,他決定獻身於科學事業。法拉第開始旁聽著名英國化學家漢弗裡.戴維爵士(Sir Humphry Davy, 1778-1829)和市立哲學協會的創始者約翰.塔特姆(John Tatum, 1772-1858)的演講。
  • 1867年8月25日 英國物理學家化學家法拉第逝世
    1867年8月25日 英國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法拉第逝世  1791年,法拉第出生在倫敦市郊一個貧困鐵匠的家裡。他父親收入菲薄,常生病,子女又多,所以法拉第小時候連飯都吃不飽,有時他一個星期只能吃到一個麵包,當然更談不上去上學了。  法拉第12歲的時候,就上街去賣報。
  • 一位頗具影響力的英國科學家麥可-法拉第
    法拉第於1791年9月22日出生在倫敦南部,父母相對貧窮。14歲時,他離開了學校,開始在當地的裝訂機上學徒。在業餘時間,他是一個狂熱的讀者,教自己許多科學概念。因此,法拉第大部分都是自學成才,儘管他的基礎數學成熟,但他仍然是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1812年,在20歲時,他獲得了著名科學家漢弗萊·戴維的一系列講座的門票。
  • 天才般的直覺:法拉第怎麼發現電磁感應的?
    那些概念、定理和定律為什麼有些顯得如此「高深」?有些甚至「反常識」。那我們為什麼還願意接受這些讓人「困惑」的物理呢?1812年,戴維(Humphry Davy)(1770~1845)在皇家學院演講。利波先生的一位客戶,送給法拉第一張聽講的門票,讓他去聽講。事後,法拉第把他的課堂筆記整理並裝訂好後送給戴維,表示如果有空缺職位,他可以填補,但接下來沒有任何消息。
  • 趣談物理學家之法拉第:想給我錢首相得親自道歉,我就這麼軸
    法拉第的好學精神感動了一位書店的顧客,這位顧客帶他去參加了著名化學家漢弗萊戴維的演講。戴維的演講使法拉第非常興奮,他把演講的內容全部記錄下並回去和朋友一起仔細研究。不僅如此,最重要的是他做了一件能夠改變命運的事,他利用自己訂書店學徒的「專業特長」,把自己書寫工整的筆記訂成了一本書,並在封面上印上《戴維爵士講演錄》,然後寄給戴維本人,並寫了一封長長的信表達自己對科學的嚮往。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法拉第終於如願以償地當上了戴維的實驗助手,從而開始了自己的科學生涯。
  • 電學之父——自學成才的偉人「法拉第」
    20歲時他去聽英國著名化學家戴維的課並深受吸引,他給戴維寫信並有幸成為其助手。他缺乏良好的數學基礎,但是在物理實驗方面的才能卻是無與倫比的。1831年10月17日,法拉第首次發現電磁感應現象,並進而得到產生交流電的方法。1831年10月28日法拉第發明了圓盤發電機,是人類創造出的第一個發電機。1831年,他作出了關於電力場的關鍵性突破,永遠改變了人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