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
米與千米的單位換算。(教材第27~30頁)
教學內容
1.在知道1千米=1000米的基礎上,使學生學會根據米與千米之間的這種關係進行簡單的換算。
2.使學生在初步建立1千米長度概念的基礎上,加深對千米的認識,感受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3.了解常見物體的運行速度,提高學生運用和千米相關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內容
重點:學會根據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進行簡單的換算。
難點:正確解答與千米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口答下列各題。
(1)1米=()分米 (2)5米=()分米
(3)10釐米=()分米 (4)60釐米=()分米
(5)100毫米=()釐米 (6)7米=()釐米=()毫米
2.提出問題。
觀察這一組題你發現了什麼?(都是關於長度單位換算的題)
小結:同學們做得非常好,大家都能夠根據米、分米、釐米、毫米之間的進率,進行正確的換算。
3.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千米」,知道了1千米=1000米。那麼根據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你能正確換算嗎?
二探究體驗,經歷過程
1.教學例5。
學習千米與米之間的換算。
(1)出示例5。
①全班同學一齊動筆寫在書上。
②指名學生說出解答思路。
(2)出示教材第 27頁上面的「做一做」。
指名學生說出結果,並說說是怎樣想的。
(3)集體完成教材第28頁第4題。
組織學生反饋交流,全班交流填寫思路。
2.教學例6。
師:估一估,從你家到學校大約有多遠。在小組裡交流一下。
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組織學生交流匯報:
生1:100米我大約要走200步,從家到學校我走了600步,大約300米。
生2:我坐3站公共汽車,每站約500米,大約1500米遠。
生3:走100米我大約要用2分鐘,從家到學校我大約要走10分鐘,約500米。
……
只要學生敘述合理就要給予肯定並表揚鼓勵。
師:估計一下,從你家到附近的商店大約有多遠。跟小組同學說說你是怎樣估計的。
學生在小組裡進行交流;教師巡視了解情況,指導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選取有代表性的學生進行交流匯報,組織學生進行評議是否合理。
三總結提升
師:在本節課的學習中,你有什麼感受?有哪些收穫?
學生自由交流各自的收穫、感受。
【設計意圖:既總結本課所學知識點,又促使學生體會收穫的喜悅,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